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现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心理上分析学生的症结所在,克服心理障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要说,想说,说全,说好。
【关键词】自主;空间;思维;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要高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能力充分地得到锻炼,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设计了很多师生互动的场景,组织学生进行对话训练,但总有学生羞于开口,他们局促不安,语无伦次。在课堂上,我们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说和练的机会,但苦恼的是学生不参与。所以当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现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心理上分析学生的症结所在,克服心理障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要说,想说,说全,说好,会学,自主地学。
一、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自主表现的空间。
在学生面前,教师往往是权威的表现,学生对教师畏惧才会紧张,小学生,心理素质正在成长发育阶段,还不够成熟。要想将课堂还给孩子,教师首先就要解除这种师生差异,做学生的学习伙伴,消除其紧张心理。不少教师满足于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学生就像孙悟空一样再怎么也逃不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时至今日在不少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就是故意捣乱,不听话。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每个孩子的想法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活力的精灵。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安静的课堂,而应该是有生气的、开放性的课堂。学生说错了,一直站在那里,教师微笑着说,再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好的答案。不仅拉近了同学生的距离,更让学生得到了尊重和理解。在情感上尊重和理解学生,为课堂的教学气氛增添安全感。如我在总结《晏子使楚》这一课时,因为课前有足够的铺垫,课堂气氛较好,尤其是对三个语言情景分析朗读也很到位,第三次是个反问的语气,“这不是因为水土的不同吗?”而一个学生站起来读的时候却没有读出问句的意思,大家一阵大笑,该学生则面红耳赤。我则随口问了一句,不是因为水土,是因为什么?生答:楚国的教育不好。“回答正确。”我想他会深深地记住这一情景,理解反问的意义。
一个班的学生,无论在智力和体力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倘若教师千篇一律地要求他们齐步前进,这不符合客观要求。简单一点的问题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有难度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力争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自主学习中来。让学生感到跳一跳够得着,多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自主练习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自信。有的学生聪明,一教就会,而有的学生反应慢一些,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如果教师给他们一些表扬,增强其自信心和勇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一次在课堂上做练习时,我看到一个学生一直低着头,当我走过去时,他却用手挡住本子不让我看,于是我就说等你写好了再给老师看。过了一会儿,我拿起他的本子一看,错词一大堆,我心里一下子就冒火了,本想批评他几句,可一看他低着头,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决定改变策略,我努力压下自己的火气,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写得很整齐,比以前进步多了,如果把这些错的改过来就更好了。”之后他在学习的时候很认真,进步也很快,也敢大胆发言了。课堂就应该是学生自主的课堂、开放的课堂。给学生自信心,让他们拥有自己的闪光点,对学习就更有信心了,就更有创新的动力了。语文的练习,避免重复机械的抄写,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不会的,多写几遍,会写的,就可以不写了。课后家庭作业也是一样的,可以是一份考卷,可以是一篇读书笔记,也可以是背诵的经典美文,每天都有新鲜感。这些都会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语文知识水平得到提升,知识面更宽。现代技术装备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方法改革如虎添翼,教师应该凭借多种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素质。
三、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思考的空间。
在课堂上,以知识为主线,寻找多种方法和途径,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现在课本中选取的内容,有很多开放性的答案。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而教师要利用最恰当的方法把教和学调整到最佳状态。学习每篇课文,每个知识点,都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其实这也是给老师自己学习的机会。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思考的角度也很新颖。这是我们老师应该学习的。课堂上多给学生一次提问的机会,也就是多给自己一次成长的机会。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写了一位年轻的父亲地震后去儿子昔日的学校不停地挖掘。在他挖掘的过程中,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来到这里,痛苦的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喊完后便绝望地离开。也有许多好心人来劝他,但都被他拒绝。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他不停地挖掘了38个小时后,听见了孩子的声音,并最终开辟了一个出口,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14个同学。这位父亲多爱他的儿子啊!而他的儿子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却让同学们先脱险,这个儿子又是多么无私啊!如果这位父亲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地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如果儿子畏惧死神而逃生的话,那他的14个同学就有可能升入天堂了。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的父子那样,或许成千上万的孩子就能得救。孩子在等待救援的时候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果……如果……有很多的设想和结局。孩子们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理想课堂就是磁力、张力和活力的和谐,它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理想的课堂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促使学生无时不见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责任编辑:郭 颖)
【关键词】自主;空间;思维;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要高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能力充分地得到锻炼,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设计了很多师生互动的场景,组织学生进行对话训练,但总有学生羞于开口,他们局促不安,语无伦次。在课堂上,我们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说和练的机会,但苦恼的是学生不参与。所以当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现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心理上分析学生的症结所在,克服心理障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要说,想说,说全,说好,会学,自主地学。
一、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自主表现的空间。
在学生面前,教师往往是权威的表现,学生对教师畏惧才会紧张,小学生,心理素质正在成长发育阶段,还不够成熟。要想将课堂还给孩子,教师首先就要解除这种师生差异,做学生的学习伙伴,消除其紧张心理。不少教师满足于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学生就像孙悟空一样再怎么也逃不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时至今日在不少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就是故意捣乱,不听话。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每个孩子的想法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活力的精灵。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安静的课堂,而应该是有生气的、开放性的课堂。学生说错了,一直站在那里,教师微笑着说,再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好的答案。不仅拉近了同学生的距离,更让学生得到了尊重和理解。在情感上尊重和理解学生,为课堂的教学气氛增添安全感。如我在总结《晏子使楚》这一课时,因为课前有足够的铺垫,课堂气氛较好,尤其是对三个语言情景分析朗读也很到位,第三次是个反问的语气,“这不是因为水土的不同吗?”而一个学生站起来读的时候却没有读出问句的意思,大家一阵大笑,该学生则面红耳赤。我则随口问了一句,不是因为水土,是因为什么?生答:楚国的教育不好。“回答正确。”我想他会深深地记住这一情景,理解反问的意义。
一个班的学生,无论在智力和体力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倘若教师千篇一律地要求他们齐步前进,这不符合客观要求。简单一点的问题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有难度的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力争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自主学习中来。让学生感到跳一跳够得着,多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自主练习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自信。有的学生聪明,一教就会,而有的学生反应慢一些,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如果教师给他们一些表扬,增强其自信心和勇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一次在课堂上做练习时,我看到一个学生一直低着头,当我走过去时,他却用手挡住本子不让我看,于是我就说等你写好了再给老师看。过了一会儿,我拿起他的本子一看,错词一大堆,我心里一下子就冒火了,本想批评他几句,可一看他低着头,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决定改变策略,我努力压下自己的火气,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写得很整齐,比以前进步多了,如果把这些错的改过来就更好了。”之后他在学习的时候很认真,进步也很快,也敢大胆发言了。课堂就应该是学生自主的课堂、开放的课堂。给学生自信心,让他们拥有自己的闪光点,对学习就更有信心了,就更有创新的动力了。语文的练习,避免重复机械的抄写,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不会的,多写几遍,会写的,就可以不写了。课后家庭作业也是一样的,可以是一份考卷,可以是一篇读书笔记,也可以是背诵的经典美文,每天都有新鲜感。这些都会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语文知识水平得到提升,知识面更宽。现代技术装备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方法改革如虎添翼,教师应该凭借多种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素质。
三、把课堂还给孩子,给孩子思考的空间。
在课堂上,以知识为主线,寻找多种方法和途径,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现在课本中选取的内容,有很多开放性的答案。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而教师要利用最恰当的方法把教和学调整到最佳状态。学习每篇课文,每个知识点,都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其实这也是给老师自己学习的机会。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思考的角度也很新颖。这是我们老师应该学习的。课堂上多给学生一次提问的机会,也就是多给自己一次成长的机会。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写了一位年轻的父亲地震后去儿子昔日的学校不停地挖掘。在他挖掘的过程中,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来到这里,痛苦的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喊完后便绝望地离开。也有许多好心人来劝他,但都被他拒绝。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他不停地挖掘了38个小时后,听见了孩子的声音,并最终开辟了一个出口,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14个同学。这位父亲多爱他的儿子啊!而他的儿子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却让同学们先脱险,这个儿子又是多么无私啊!如果这位父亲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地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如果儿子畏惧死神而逃生的话,那他的14个同学就有可能升入天堂了。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的父子那样,或许成千上万的孩子就能得救。孩子在等待救援的时候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果……如果……有很多的设想和结局。孩子们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理想课堂就是磁力、张力和活力的和谐,它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理想的课堂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的生命在律动、在交融、在成长,促使学生无时不见的智慧在闪现、在流动、在焕发异彩。
(责任编辑:郭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