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就必须时时刻刻训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想思考,会思考,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怎样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进行思维训练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从以下几下方面入手是行之有效的: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由于时空限制,小学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内容是学生所不熟悉的,给学生的思维造成障碍。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逼真地再现当时的情景,提供思维的各种感知材料,让学生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对客观事物充分感知,头脑中留下清晰而鲜明的表象、丰富其感性认识,从而顺利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如教学《黄继光》一课的重点段落,学生提问:“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突然站起来?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又站起来了?”此时,学生心理发展出现了愤悱,我播放录像《黄继光》中部队攻占597.9高地部分场面。那机枪声、大炮声、手榴弹的爆炸声连成一片,学生仿佛置身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黄继光奋不顾身地靠近敌人的火力点,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等情景历历在目。在这一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生排除了思维障碍,对课文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这时,我再让学生答题,他们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现象,而是用自己的创造性语言回答得有声有色。
2 加强语言训练,启发学生思维
思维和语言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离开了思维,则不能发展语言;离开了语言,思维则没有意义。新颁发课程标准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因此,阅读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注意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学的教学与训练来实现。如小学第十册《记金华双龙洞》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我授课时先让学生理解“溪声变调子”是什么意思后,便提出一个问题:“溪声为什么时时变换调子?看谁能从语句之间意思的联系方面进行回答。”我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善思,使他们弄清了这段话中的层层关系——溪声变调子是因为溪水有缓有急,是因为溪流有宽有窄,山势的坡度有高有低。学生在搞清楚了“溪水”、“缓急”、“宽窄”、“山势”之间的内在联系后,理解了课文,认识了课文所描述的事物。为了加深巩固学生对这种因果关系和事物联系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又设计了“因果倒置”换个说法的训练。即“一路迎着溪流,溪声时时变换调子,因为随着山势……”而后,又启发了学生思考,谁还能换个说法?有的学生则说:“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声时时变换调子,因为溪流时而……”。这种借题(句)发挥的训练不但加强了语言训练,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鼓励质疑,激发学生思维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看到的、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例如教学《琥珀》一课时,学生在预习中就产生了不少问题,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又产生新的问题,迫切希望求得解决。在课内留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题,气氛相当活跃。开始时学生问:为什么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万年前而不是一百年、一千年前?课文前面写苍蝇飞进“树林”,后面写海水逼近“森林”、“树林”怎么变成“森林”的?为什么两只小虫在松脂挣扎以后,腿的四周会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在学习课文时,又有学生提问,课文中写“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一转眼”表示很快的意思,而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是漫长的,怎么会“很快”就过去了呢?还有的学生问:“课文中写‘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据我了解,尽管海面上风浪再大,而海里几十米以下总是平静的,是没有波浪的,怎么会发生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去的情况呢?”
从以上学生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一篇课文,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提了很多问题,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因此,教师一要适时鼓励、引导,使学生实现从敢于质疑到善于质疑的飞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解决学生的提问,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会和理解,而且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精神,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4 抓住课文难点,培养学生思维
学生对课文中含义深刻或含而不露的语句的理解是个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用启发性的问题带动学生来理解这样的句子,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呢?我认为这是教师在课前需要着重考虑的一点。如第十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学生对“爸爸会打她的”这一句不能正确理解,有的学生不相信!爸爸会这么狠吗?学
(下转第56页)
(上接第83页)
生会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不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女孩的爸爸真的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如果小女孩把火柴卖掉,爸爸会打她吗?接着让学生联系在旧中国劳动人民卖儿卖女的悲惨遭遇,引导学生从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中去推想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这样由近及远地联系,推想,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了对小女孩及她父亲的同情、怜悯和理解,使学生懂得了小女孩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得要小女孩挣钱过日子,明白了在那种社会制度下穷苦的劳动人民的孩子为何得不到大人的疼爱。
因此,我认为抓住课文的难点,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联系、推想、判断,就要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读懂课文内容,这样长期训练下去,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5 组织讨论,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讨论是由学生把自己探索的内容,自己的看法想法,用语言与大家交流。在讨论中,有时会发生争论,我就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共同点,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讨论的内容,来自学生提出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有的来自教师有意识的“设疑”。如学习《将相和》一文,课文中有:在秦王面前,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十五个城,所以把和氏璧争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柱子上。”说着举起宝璧向柱子撞,这是我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大家想想当时情况下,蔺相如会不会去撞?为什么?学生积极思考争着发言。有的说:“他不会撞,因为他知道秦王很贪宝,是不会让他撞碎的,他这样做是吓唬秦王的。”有的说:“蔺相如会撞的,因为他很勇敢,他来秦国前就作好了牺牲的准备,为了赵国利益也会不惜一切。也有的说:“蔺相如有勇有谋,如果秦王强迫他交出宝,他会去撞,宁可玉碎,也决不让秦王占到便宜,但为了保住宝,维护赵国尊严,即使只有一丝的希望,他也尽可能不去撞。
以上讨论中看出,学生肯动脑,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尽管看法不一,但都能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这种讨论,有益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的。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根本着眼点在于鼓励学生多想、有思、善思,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越学越聪明,知识面越来越广,素质也越来越高。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由于时空限制,小学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内容是学生所不熟悉的,给学生的思维造成障碍。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逼真地再现当时的情景,提供思维的各种感知材料,让学生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对客观事物充分感知,头脑中留下清晰而鲜明的表象、丰富其感性认识,从而顺利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如教学《黄继光》一课的重点段落,学生提问:“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突然站起来?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又站起来了?”此时,学生心理发展出现了愤悱,我播放录像《黄继光》中部队攻占597.9高地部分场面。那机枪声、大炮声、手榴弹的爆炸声连成一片,学生仿佛置身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黄继光奋不顾身地靠近敌人的火力点,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等情景历历在目。在这一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生排除了思维障碍,对课文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这时,我再让学生答题,他们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现象,而是用自己的创造性语言回答得有声有色。
2 加强语言训练,启发学生思维
思维和语言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离开了思维,则不能发展语言;离开了语言,思维则没有意义。新颁发课程标准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因此,阅读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注意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学的教学与训练来实现。如小学第十册《记金华双龙洞》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我授课时先让学生理解“溪声变调子”是什么意思后,便提出一个问题:“溪声为什么时时变换调子?看谁能从语句之间意思的联系方面进行回答。”我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善思,使他们弄清了这段话中的层层关系——溪声变调子是因为溪水有缓有急,是因为溪流有宽有窄,山势的坡度有高有低。学生在搞清楚了“溪水”、“缓急”、“宽窄”、“山势”之间的内在联系后,理解了课文,认识了课文所描述的事物。为了加深巩固学生对这种因果关系和事物联系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又设计了“因果倒置”换个说法的训练。即“一路迎着溪流,溪声时时变换调子,因为随着山势……”而后,又启发了学生思考,谁还能换个说法?有的学生则说:“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声时时变换调子,因为溪流时而……”。这种借题(句)发挥的训练不但加强了语言训练,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鼓励质疑,激发学生思维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意。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把看到的、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例如教学《琥珀》一课时,学生在预习中就产生了不少问题,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又产生新的问题,迫切希望求得解决。在课内留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题,气氛相当活跃。开始时学生问:为什么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万年前而不是一百年、一千年前?课文前面写苍蝇飞进“树林”,后面写海水逼近“森林”、“树林”怎么变成“森林”的?为什么两只小虫在松脂挣扎以后,腿的四周会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在学习课文时,又有学生提问,课文中写“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一转眼”表示很快的意思,而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是漫长的,怎么会“很快”就过去了呢?还有的学生问:“课文中写‘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据我了解,尽管海面上风浪再大,而海里几十米以下总是平静的,是没有波浪的,怎么会发生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去的情况呢?”
从以上学生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出一篇课文,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提了很多问题,这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因此,教师一要适时鼓励、引导,使学生实现从敢于质疑到善于质疑的飞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解决学生的提问,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会和理解,而且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精神,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4 抓住课文难点,培养学生思维
学生对课文中含义深刻或含而不露的语句的理解是个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用启发性的问题带动学生来理解这样的句子,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呢?我认为这是教师在课前需要着重考虑的一点。如第十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学生对“爸爸会打她的”这一句不能正确理解,有的学生不相信!爸爸会这么狠吗?学
(下转第56页)
(上接第83页)
生会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不理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女孩的爸爸真的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如果小女孩把火柴卖掉,爸爸会打她吗?接着让学生联系在旧中国劳动人民卖儿卖女的悲惨遭遇,引导学生从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中去推想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这样由近及远地联系,推想,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了对小女孩及她父亲的同情、怜悯和理解,使学生懂得了小女孩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还得要小女孩挣钱过日子,明白了在那种社会制度下穷苦的劳动人民的孩子为何得不到大人的疼爱。
因此,我认为抓住课文的难点,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联系、推想、判断,就要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读懂课文内容,这样长期训练下去,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5 组织讨论,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讨论是由学生把自己探索的内容,自己的看法想法,用语言与大家交流。在讨论中,有时会发生争论,我就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共同点,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讨论的内容,来自学生提出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有的来自教师有意识的“设疑”。如学习《将相和》一文,课文中有:在秦王面前,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十五个城,所以把和氏璧争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柱子上。”说着举起宝璧向柱子撞,这是我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大家想想当时情况下,蔺相如会不会去撞?为什么?学生积极思考争着发言。有的说:“他不会撞,因为他知道秦王很贪宝,是不会让他撞碎的,他这样做是吓唬秦王的。”有的说:“蔺相如会撞的,因为他很勇敢,他来秦国前就作好了牺牲的准备,为了赵国利益也会不惜一切。也有的说:“蔺相如有勇有谋,如果秦王强迫他交出宝,他会去撞,宁可玉碎,也决不让秦王占到便宜,但为了保住宝,维护赵国尊严,即使只有一丝的希望,他也尽可能不去撞。
以上讨论中看出,学生肯动脑,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尽管看法不一,但都能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这种讨论,有益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的。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根本着眼点在于鼓励学生多想、有思、善思,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越学越聪明,知识面越来越广,素质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