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汉语言文字的形象美,领悟语言的音乐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欣赏文章结构的变化美,把握整体的风格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千姿百态的美呢?我认为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大致可以分以下两个方面。
关键字初中语文;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02-02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应该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其中既有文学形态的精美显现,也有教学形态的审美表现。可以说,语文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致力研究的一切美。所以应从审美角度来整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并提出语文审美教学的命题,即: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学生语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语文审美心理结构。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汉语言文字的形象美,领悟语言的音乐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欣赏文章结构的变化美,把握整体的风格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千姿百态的美呢?我认为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大致可以分以下两个方面:
1培养母语感情,开掘美感源泉
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构,语文就是文化。从语文的本体看,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①语言是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语文教师要坚守母语教学阵地,指导学生认识母语的特征与作用,体会它的丰厚的文化内蕴,培养他们对母语的感情。作为中国人,如果真爱我们的民族,就会真爱我们民族的语言。语文课改中抓好感情这一关,学生变冷漠、冷淡为喜爱、热情,改革的种种举措必能取得卓越成效。②“感人者莫先乎情”,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能感人,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美的规律,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
情感是形成想象与联想的不可或缺的契机,也是形成审美鉴赏的重要条件。所以,直觉思维往往是受主體的情感所支配、所制约。英国病理学家贝弗里奇认为,有相当一部分的思维并无足够可靠的知识作为有效推理的依据,而须借助审美情感来进行感知、作出判断。在语感直觉中,情感往往表现为对言语内容美和言语形式美两方面进行审美鉴赏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与情感愉悦。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是潜滋暗长的,不容易被察觉,但却是启动他们直觉思维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
《诗经》以来,有“风骚”并举,有百家争鸣,有汉赋铺陈,有唐宋古文,更有那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步入其间,令人目眩神迷。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母语感情,开掘美感的不竭源泉。
2以优秀的教学语言,展开美的翅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表现科学美和艺术美的媒介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美。只有语文教师做到语言美,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跃入高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语文教师的语言怎样才能“美”呢?
2.1纯正美。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做到音质纯正、字正腔圆,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使用普通话,能在课堂上减少许多废话,使课堂内容更集中,也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首先会给学生产生一种美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也便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背影》、《春》等名篇时,因为没有教学挂图、磁带等辅导教具,而要使学生更为清晰地感受那个动人的场面及美景,普通话的运用则不可或缺。并且普通话的运用已成为趋势。因此语言的纯正美在语文课堂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2线条美。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流畅,不能出现间断现象上,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感悟。只有清晰的、流畅的语言,才能给学生以清晰自然的美感享受,如潺潺流水,将知识的琼浆欢快地流注学生的心中,浇灌学生的心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传情美。情感是教师语言的灵魂,情感是语言的动力。“情动而辞发”。没有情感的语言就像是干瘪的枯枝,永远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共鸣。
2.3.1教师语言应该亲切。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和蔼、亲切的语言,会让学生觉得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位知识火种的传播者,而是好朋友的攀谈。一句简单的“我们”就好像是一位友人娓娓而谈。从而,从心灵上消除了隔膜,师生共同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2.3.2教师语言应该生动。凡是人们感兴趣的东西,就容易在头脑中扎根。所谓的“情动而辞发”就是这个道理。那怎么才是生动的语言?教师生动的语言就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而要做到生动,就必须善于描绘,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从生动的语言中感到其人、其声、其貌、其境。就好像给学生插上一对轻松的翅膀,任其在学海中畅游。而要做到语言生动,就必须利用下课、午休或放学的时间同学生攀谈,熟悉他们的生活,融入他们的生活,才能找到贴近他们的自身的生动的语言。
2.4启迪美。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因此,教师就应善于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引导,适时点拨,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咀嚼、去遐想、去思考。富有启迪美的语言会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激情。拥有持久的兴趣。在愉悦中接受老师所要传播的知识,让学生在通过努力后尝到知识的甜头。
当然,语文美不只体现这两点,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挖掘其中的美,让学生在语文教学情景下享受课堂的美,效果能一样吗?
关键字初中语文;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02-02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应该把语文视为美学载体,其中既有文学形态的精美显现,也有教学形态的审美表现。可以说,语文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致力研究的一切美。所以应从审美角度来整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并提出语文审美教学的命题,即: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学生语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语文审美心理结构。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汉语言文字的形象美,领悟语言的音乐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欣赏文章结构的变化美,把握整体的风格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千姿百态的美呢?我认为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大致可以分以下两个方面:
1培养母语感情,开掘美感源泉
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构,语文就是文化。从语文的本体看,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①语言是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语文教师要坚守母语教学阵地,指导学生认识母语的特征与作用,体会它的丰厚的文化内蕴,培养他们对母语的感情。作为中国人,如果真爱我们的民族,就会真爱我们民族的语言。语文课改中抓好感情这一关,学生变冷漠、冷淡为喜爱、热情,改革的种种举措必能取得卓越成效。②“感人者莫先乎情”,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美能感人,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美的规律,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
情感是形成想象与联想的不可或缺的契机,也是形成审美鉴赏的重要条件。所以,直觉思维往往是受主體的情感所支配、所制约。英国病理学家贝弗里奇认为,有相当一部分的思维并无足够可靠的知识作为有效推理的依据,而须借助审美情感来进行感知、作出判断。在语感直觉中,情感往往表现为对言语内容美和言语形式美两方面进行审美鉴赏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与情感愉悦。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是潜滋暗长的,不容易被察觉,但却是启动他们直觉思维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
《诗经》以来,有“风骚”并举,有百家争鸣,有汉赋铺陈,有唐宋古文,更有那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步入其间,令人目眩神迷。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母语感情,开掘美感的不竭源泉。
2以优秀的教学语言,展开美的翅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表现科学美和艺术美的媒介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美。只有语文教师做到语言美,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跃入高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语文教师的语言怎样才能“美”呢?
2.1纯正美。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做到音质纯正、字正腔圆,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使用普通话,能在课堂上减少许多废话,使课堂内容更集中,也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首先会给学生产生一种美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也便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背影》、《春》等名篇时,因为没有教学挂图、磁带等辅导教具,而要使学生更为清晰地感受那个动人的场面及美景,普通话的运用则不可或缺。并且普通话的运用已成为趋势。因此语言的纯正美在语文课堂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2线条美。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流畅,不能出现间断现象上,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感悟。只有清晰的、流畅的语言,才能给学生以清晰自然的美感享受,如潺潺流水,将知识的琼浆欢快地流注学生的心中,浇灌学生的心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传情美。情感是教师语言的灵魂,情感是语言的动力。“情动而辞发”。没有情感的语言就像是干瘪的枯枝,永远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共鸣。
2.3.1教师语言应该亲切。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和蔼、亲切的语言,会让学生觉得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位知识火种的传播者,而是好朋友的攀谈。一句简单的“我们”就好像是一位友人娓娓而谈。从而,从心灵上消除了隔膜,师生共同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2.3.2教师语言应该生动。凡是人们感兴趣的东西,就容易在头脑中扎根。所谓的“情动而辞发”就是这个道理。那怎么才是生动的语言?教师生动的语言就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而要做到生动,就必须善于描绘,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从生动的语言中感到其人、其声、其貌、其境。就好像给学生插上一对轻松的翅膀,任其在学海中畅游。而要做到语言生动,就必须利用下课、午休或放学的时间同学生攀谈,熟悉他们的生活,融入他们的生活,才能找到贴近他们的自身的生动的语言。
2.4启迪美。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因此,教师就应善于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引导,适时点拨,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咀嚼、去遐想、去思考。富有启迪美的语言会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激情。拥有持久的兴趣。在愉悦中接受老师所要传播的知识,让学生在通过努力后尝到知识的甜头。
当然,语文美不只体现这两点,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挖掘其中的美,让学生在语文教学情景下享受课堂的美,效果能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