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 题:本文系南通科技职业学院2017党建暨思政研究立项课题“专业教育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TKY2017B01)的研究成果。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不仅是对制造业进行鼓励和引导,对物流业发展也同样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工匠精神体现的是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对工作“严谨、敬业、耐心”的态度。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责无旁贷,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工匠”更是恰如其分。若能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时,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源的附加值,促进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一、培育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工匠精神”存在的问题
1.校园“工匠精神”文化氛围不浓
“厚德、匠心”为笔者学院校训,是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风的集中体现,对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校园文化在营造“工匠精神”过程中缺少抓手,建设粗放,缺少系统规划。学生难以对校园文化产生认同感,“工匠精神”也难以深入人心。
2.人才培养过程中缺少“工匠精神”的培育
长期以来,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技能培养上。专业建设主要围绕课程、资源库、实训条件、师资建设等方面开展,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这种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企业工作中态度比较消极,没有团队意识,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
3.校企合作共育“工匠精神”的融合度不够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通过多年的实践,为学生搭建了较好的就业平台,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但随着电商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一些合作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的企业文化、职业精神的培育,只注重眼前利益,导致一部分学生实习结束后即离开实习单位,甚至部分学生对物流行业不认同感加深。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途径
1.全面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圍
学校要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环境氛围的营造是基础。一方面秉承学校“厚德、匠心”校训;另一方面,二级学院针对各学院自身专业特征,制定符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色的院训。物流管理专业所在的工商管理学院的院训是“诚、礼、勤、行”。“诚、礼、勤、行”也正是融合了校训“厚德、匠心”的核心理念和核心价值,成为全院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和规范。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一系列“让校训、院训走进师生心中”的活动。比如全院每年定期开展“工匠精神”主题宣传月活动,开展企业工匠进校园的讲座、“工匠精神”主题班会课、演讲比赛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让校训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真正走进师生心中。
2.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
物流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接受专业课程教学,因此专业课程教学要发挥好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培养“工匠”的技能和素养。例如“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这门课程是针对物流行业中仓储、配送岗位学习的核心课程。课程目标设置时除了考虑仓储、配送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包括了团队协作、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等素养的形成。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将课程项目化,具体任务在仓配一体化实训室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课程考核时也将“工匠精神”的内涵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工匠精神”的养成。
3.在专业技能比赛中培养“工匠精神”
近些年,笔者学校一直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原则,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与物流相关的技能大赛(表1)。艰苦的备赛训练过程无处不渗透着“工匠精神”。指导老师带领参赛学生放弃了节假日,日夜苦练,每天训练时间长达12小时,知识的储备和技能操作训练的难度都超过竞赛的标准。通过参加专业技能大赛,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益求精的综合素养。
4.校企合作共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养除了在校园环境范围内,还要结合实际工作,职业精神才能进一步转化为职业素养,在职业追求中找到自身价值。近几年来,笔者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一直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注重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双轨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不仅仅注重学生物流技能培养,还要校企共育“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到物流管理专业“三阶段”的人才培养环节中,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更能适应企业需求,真正成为职业人。
(1)识岗实习阶段。在识岗实习阶段,一方面可安排合作企业向学生介绍企业的文化、主要业务、员工的晋升发展通道,重点介绍企业优秀员工的事迹和精神。如果是合作多年的企业,可以选择物流管理专业往届优秀毕业生事迹,这样对大一新生是“工匠精神”的启蒙教育。另一方面,随着电商热,“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购物狂欢节的出现,对物流快递行业增加了不少用人压力。学校可以抓住“双十一”等良机,让学生在这场商业狂欢中接受一次实打实的专业实训。实习主要安排在客户服务、分拣、打印物流单、检查计算机乱码、扫码、包装等简单作业岗位。在教学计划做实习计划排出,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总结。虽然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责任、团队与服务。
(2)跟岗实习阶段。在跟岗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的物流企业中,分配具体的岗位,在“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实践,时间一般为6个月。
第一,在这为期6个月的跟岗实习中,主要是师傅“手把手”“一对一”的指导,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言传身教。师傅的“工匠精神”往往会对徒弟的为人处世、工作态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合作企业给学生分配师傅时,除了注重专业技能外,更要看重师傅的综合素质。
第二,在跟岗实习阶段,工匠精神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全企业所认同的价值理念、经营理念、服务宗旨、企业精神、发展愿景等。显然,“工匠精神”的培养必然也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从表2中可以看出“工匠”的内容,比如敬业、服务、创新、质量等。因此,在学生跟岗实习阶段,指导老师(企业和学校)可以根据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要求,融入“工匠精神”,在平时工作中进行交流和指导。
第三,跟岗实习结束后,让在企业表现突出的学生、进步较快的学生给在校学生做交流汇报。这些学生无一例外拥有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拥有这种“工匠精神”肯定是有较大回报的,这对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会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3)顶岗实习阶段。学生通过6个月的跟岗实习,已经逐步养成了工作上认真负责、积极上进的态度。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结合物流工作实际进行撰写,论文指导老师(企业和学校)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要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每一个要求,认真修改论文,不断完善,这其实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三、小结
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不能孤立存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可以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营造“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校企合作实践,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中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晋,颜浩龙.“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6(44).
[2]黄成菊.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途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5).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作者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不仅是对制造业进行鼓励和引导,对物流业发展也同样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工匠精神体现的是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对工作“严谨、敬业、耐心”的态度。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责无旁贷,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工匠”更是恰如其分。若能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时,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源的附加值,促进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一、培育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工匠精神”存在的问题
1.校园“工匠精神”文化氛围不浓
“厚德、匠心”为笔者学院校训,是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风的集中体现,对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校园文化在营造“工匠精神”过程中缺少抓手,建设粗放,缺少系统规划。学生难以对校园文化产生认同感,“工匠精神”也难以深入人心。
2.人才培养过程中缺少“工匠精神”的培育
长期以来,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技能培养上。专业建设主要围绕课程、资源库、实训条件、师资建设等方面开展,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这种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企业工作中态度比较消极,没有团队意识,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
3.校企合作共育“工匠精神”的融合度不够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通过多年的实践,为学生搭建了较好的就业平台,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但随着电商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一些合作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的企业文化、职业精神的培育,只注重眼前利益,导致一部分学生实习结束后即离开实习单位,甚至部分学生对物流行业不认同感加深。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途径
1.全面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圍
学校要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环境氛围的营造是基础。一方面秉承学校“厚德、匠心”校训;另一方面,二级学院针对各学院自身专业特征,制定符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色的院训。物流管理专业所在的工商管理学院的院训是“诚、礼、勤、行”。“诚、礼、勤、行”也正是融合了校训“厚德、匠心”的核心理念和核心价值,成为全院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和规范。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一系列“让校训、院训走进师生心中”的活动。比如全院每年定期开展“工匠精神”主题宣传月活动,开展企业工匠进校园的讲座、“工匠精神”主题班会课、演讲比赛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让校训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真正走进师生心中。
2.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
物流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接受专业课程教学,因此专业课程教学要发挥好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培养“工匠”的技能和素养。例如“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这门课程是针对物流行业中仓储、配送岗位学习的核心课程。课程目标设置时除了考虑仓储、配送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包括了团队协作、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等素养的形成。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将课程项目化,具体任务在仓配一体化实训室完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课程考核时也将“工匠精神”的内涵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工匠精神”的养成。
3.在专业技能比赛中培养“工匠精神”
近些年,笔者学校一直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原则,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与物流相关的技能大赛(表1)。艰苦的备赛训练过程无处不渗透着“工匠精神”。指导老师带领参赛学生放弃了节假日,日夜苦练,每天训练时间长达12小时,知识的储备和技能操作训练的难度都超过竞赛的标准。通过参加专业技能大赛,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益求精的综合素养。
4.校企合作共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养除了在校园环境范围内,还要结合实际工作,职业精神才能进一步转化为职业素养,在职业追求中找到自身价值。近几年来,笔者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一直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注重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双轨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不仅仅注重学生物流技能培养,还要校企共育“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到物流管理专业“三阶段”的人才培养环节中,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更能适应企业需求,真正成为职业人。
(1)识岗实习阶段。在识岗实习阶段,一方面可安排合作企业向学生介绍企业的文化、主要业务、员工的晋升发展通道,重点介绍企业优秀员工的事迹和精神。如果是合作多年的企业,可以选择物流管理专业往届优秀毕业生事迹,这样对大一新生是“工匠精神”的启蒙教育。另一方面,随着电商热,“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购物狂欢节的出现,对物流快递行业增加了不少用人压力。学校可以抓住“双十一”等良机,让学生在这场商业狂欢中接受一次实打实的专业实训。实习主要安排在客户服务、分拣、打印物流单、检查计算机乱码、扫码、包装等简单作业岗位。在教学计划做实习计划排出,实习结束后进行实习总结。虽然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责任、团队与服务。
(2)跟岗实习阶段。在跟岗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的物流企业中,分配具体的岗位,在“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实践,时间一般为6个月。
第一,在这为期6个月的跟岗实习中,主要是师傅“手把手”“一对一”的指导,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言传身教。师傅的“工匠精神”往往会对徒弟的为人处世、工作态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合作企业给学生分配师傅时,除了注重专业技能外,更要看重师傅的综合素质。
第二,在跟岗实习阶段,工匠精神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全企业所认同的价值理念、经营理念、服务宗旨、企业精神、发展愿景等。显然,“工匠精神”的培养必然也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从表2中可以看出“工匠”的内容,比如敬业、服务、创新、质量等。因此,在学生跟岗实习阶段,指导老师(企业和学校)可以根据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要求,融入“工匠精神”,在平时工作中进行交流和指导。
第三,跟岗实习结束后,让在企业表现突出的学生、进步较快的学生给在校学生做交流汇报。这些学生无一例外拥有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拥有这种“工匠精神”肯定是有较大回报的,这对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会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3)顶岗实习阶段。学生通过6个月的跟岗实习,已经逐步养成了工作上认真负责、积极上进的态度。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论文。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结合物流工作实际进行撰写,论文指导老师(企业和学校)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要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每一个要求,认真修改论文,不断完善,这其实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三、小结
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不能孤立存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可以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营造“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校企合作实践,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中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晋,颜浩龙.“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6(44).
[2]黄成菊.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途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5).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作者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