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_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至今有了飞速的进步与发展。在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大国。本文通过对中国的设计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以及艺术设计教育和市场需求的错位,可以发现设计教育的学科现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
  人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几乎每样东西都有人工技能的痕迹。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设计”的成分在不断增加,验证了“设计”是人类基本的活动,也是人类理性的普遍的呈现方式。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把设计的地位提升到核心的层面,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转化过程中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就是设计,可见设计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意义。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在英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英国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设计教育,她有句名言“英国可以没有首相,但不能没有设计师”。
  我们现今所指的艺术设计,是在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后形成的,它即保留了的偏重于艺术表现的设计活动,还包括了工业产品设计、建筑工程等设计活动,形成了“艺术与技术”共存的综合含义。
  了解中国艺术设計教育的历史,分析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是从横向和纵向的全面的解读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演变
  中国设计教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以振兴实业、挽救危亡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向列强学习,开办新式工厂、引入新式技术、建立新式教育。国际上,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经济发展正大规模复苏,艺术设计运动从莫里斯的手工艺运动发展成为工业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包豪斯设计运动。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的新式教育具有强烈的“实业教育”倾向,在各地相继开办了实业学堂、艺徒学堂、师范学堂等新式教育机构。如1898年设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就开设有制造、绘画、木作、玻璃、纺织、建筑等多门工艺课程;1905年开办的北洋工艺局设有织科、染科、木科、肥皂科、图画科、提花科等专业;1905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设置图画手工科;1906年设立的商部艺徒学堂设有金工科、木工科、漆工科、染织科、文具科等专业;这些新式教育可视为中国设计教育的先声。可以说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设计的萌发期。
  中国最早涉及设计概念的是在俞剑华先生1926年出版的《最新图案法》中论述:“图案一语,近始萌发于吾国,然十分了解其意义及画法者,尚不多见。国人既欲发展工业,改良制造品,以与东西洋相抗衡,则图案之讲习,刻不容缓,上至美术工艺,下迫日用什器,如制一物,必先有一物之图案,工艺与图案实不可须臾分。”在这里的“图案”与“设计”是非常接近的寓意,“图案”的“图”是图样,“案”是方案“设计,图案学科已具有了现代艺术设计学科的显著特征。
  新中国建立以后,“图案学”逐渐被“工艺美术”所替代。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在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发展的产物, 具有了设计学科与社会生产相联系的理念,但是中国的“工艺美术” 学科名称其内涵与西方主流的现代设计相比差异明显。“工艺美术” 局限于实用美术的范畴,“工艺”让人习惯性地想到手工业生产, 以观赏型的手工工艺为主,总是与“手工艺”、“民间”、“传统”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缺少现代设计所依赖的大工业生产的土壤。虽然在理论上对艺术设计概念的解释有偏差,但工艺美术学科依然得到国家的重视, 1956年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有了一所的设计学院,中国的设计教育终于在中国有了一席之地。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艺术设计学科的全面转折,现代设计理念逐渐推广, 艺术设计重回设计本质,现代设计教育体系逐步建立。1997年的专业目录用“设计艺术学”取代“工艺美术学”, 新的设计艺术学科包括了以往的专业。有陶瓷设计、染织设计、装璜设计、书籍装帧、金属工艺、环境艺术、服装设计、装饰绘画、装饰雕塑、工业造型设计等,体现了设计学科研究领域的扩大与整合。
  二、艺术设计教育的泡沫现象
  我国的设计教育起步虽然较晚却发展迅速,至今,中国已经成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大国。艺术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考生增幅连年上升。自1998年至2008年,国内开展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高等院校己达1238所, 每年招生人数达数十万人,在校学生120万人,设计类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这种形势无疑对我国的教育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给设计教育注入了活力,设计类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
  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艺术设计学科规模扩张的同时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在全国最大的艺术高考生源的山东、河南,出现了超常的 “艺考热”。成绩不理想就该学画画,成为不少考生和家长的高考策略。入校后发现一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基本上是高二时为了考学才改学美术,导致了生源水准较低,后期的课程中也不尽人意。
  受经济高速发展对设计人才需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本因此得到迅猛发展的时期,却因为诸多因素,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变相的形成了过剩状态,“量”大了,但“质”却没有保证。
  这种情况与现有艺术设计的招生制度也有关系,招生工作可以说是艺术设计教育的第一个环节。招生标准的制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有直接的影响性。而我国大部分普通艺术设计院校在招生考试时沿袭了美术院系的标准,只设置了素描、色彩考试,取消了必要的艺术设计专业考试。有的院、系即使有设计的考核,题目也局限于传统的形式,而没有根据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来设置考核标准,明显的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基础没有打牢,就一味的向前冲,结果只能是无法创新,更无法超越。
  王受之教授对这种泡沫现象从设计教育理论研究角度提出了见解。王先生认为,现在学艺术设计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甚至成了处理最差学生的一个渠道。王先生认为,其实学设计是很难的,设计学科要求学生文理两科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要双管齐下,所以艺术设计其实是要求最高的学科。   柳冠中先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柳先生认为我国大学教育很像职业教育,我们的教育落后于经济发展,落后于科研。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今后的希望,是培养今后的人才,但我们的藝术设计教育很多仅仅是应对眼前。艺术设计恰恰是一个横向学科,它的学习方法不是知识的积累性,是个思考与方法的综合体现。
  奚传绩先生是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奚先生认为,制约我国设计学科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的问题。观念态度目标、能力发展目标和知识技能目标,这应当作为设计学科的教育目标。只有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课程设置,教育目标才有可能得以实现,而现在课程设置的盲目性比较大,课程之间的比例也往往严重失调,缺乏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构建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目前艺术设计教育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消除艺术设计教育的泡沫现象的直接手段。
  三、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艺术设计是“为市场的设计”,这是艺术设计最为本质的特性。设计师被称为“将艺术与市场结合在一起的人”,是由消费者、设计师和“设计委托人客户”共同构成的“经济体”。 艺术设计推动着经济,促进生产力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它随人们生活需要而不断提升和规范,是一个与时代并进的学科。
  因此,要求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不断更新知识,适应时代的变化;适应市场的需求。
  从根本上说,艺术设计服务的对象是市场,我们所说的艺术设计要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要求,都是建立在市场中的“消费行为”的过程中的。市场中的种种变化,都直接影响着艺术设计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作为综合性学科的艺术设计,需要相关专业的渗透。如:环境艺术专业需要建筑学、材料工艺、制图、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平面设计专业需要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传播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能忽视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而只追求片面的“形式”。这种教育体系下培育出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进入社会后,只能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设计教育的学术带头人柳冠中先生给予了非常深刻的评述:“与设计教育的”不良性过度“所形成对照的是设计产业的幼小或畸形。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设计人才被大批量、快速地生产着,另一方面巨大的设计需求却不能得到满足,类似经济学的术语:滞胀”
  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近几年,我国每年培养的数十万设计毕业生,他们刚刚迈出校门,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以及对市场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大部分毕业生拥挤在广告、包装、室内设计等以装饰为主的服务行业中,举步维艰。数目庞大的高等设计教育体系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形成巨大反差,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制造大国,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与销售大国,同时也是家电、家具、服装、玩具制造与出口大国。由于中国缺乏自己的设计与品牌,直到今天,中国仍然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汽车、家电、家具、服装和玩具设计大师。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形成了反差。一方面是中国设计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无法完全满足市场与企业需求,一致许多人不得不改行从事其它工作。
  在我国的“艺术设计”学科目录中玩具制造、珠宝首饰制造、家具制造、陶瓷玻璃制造等急需设计人才的科目没有设置。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中国瓷器曾经风靡世界。但现如今,英国、北欧的陶瓷玻璃制品占领了全球所有的高端市场,我国的高档日用陶瓷、玻璃几乎被日本、韩国、英国产品的垄断。陶瓷设计教育在我国本来已经具有很雄厚学术与技术基础,其中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系、中国美术学院陶瓷系,却都在90年代的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中被取消或者削弱。
  中国的陶瓷设计教育却在朝“陶艺”的方向发展,这在景德镇的陶瓷市场中可以窥见其状。已经工业化的陶瓷工厂大量破产,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手工“陶艺”作坊。陶瓷设计专业变成“陶艺”专业,陶瓷设计教授变成“陶艺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陶艺家”和“陶艺”产品。
  这与一切产品都须经由“市场价值”体现其本质,艺术设计服务于市场理念不符。当然,中国的设计艺术还存在着其它问题。比如,设计师没有在社会中得到应有的地位,付出与汇报不符;社会、企业对于设计的重视程度没有得到足够的培养,这点和欧洲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设计的价值不能完全体现出来。
  综上,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已初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逐渐从图案、工艺美术过渡到具有现代设计教育特点的教育模式框架。高等设计院校应以高人一等的教学质量、设计理念、教学设备培养学生,不能因为艺术设计教育存在弊端就否定艺术设计高等教育。而应该尽力去发展完善它,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应注意与市场相结合,接受市场的挑战,使其真正为设计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家阳编著.设计创新与教学.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01版
  [2]赵农.对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 装饰. 2002, (12)
  [3]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出版社,长沙,2001。
  [6]柳冠中:《走中国当代工业设计之路》,湖南科技出版社,长沙,2004。
  作者简介:胡俊涛(1968-),女,河南人,工作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跌宕起伏、百转千回,李清照的一生可以用这两个成语概括。出生于名门世家,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文学功底深厚,在生活在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时代,身为女性的她,冲破了世俗的桎梏,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李清照的诗词因为时代背景变迁、爱情的起落,风格迥异。从优越走向苦难,从天真活泼到愁绪满怀,从耳鬓厮磨到孤苦伶仃。家族没落,爱情幻灭,亡国之痛,令这个垂暮之年的女子寸断肝肠。时代变
期刊
【摘要】基础钢琴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音乐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肩负着音乐教育人才必备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使命。从高师钢琴教学的宏观整体规划到具体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改革,探讨一种与横向音乐专业课程协同教学,以培养学生在钢琴学习中感官系统协同演奏为特色的钢琴教学方法体系,将大大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学习能力和音乐综合应用水平。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基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具有灿烂的文明。同时,中国又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我国每个民族都具有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和文明。在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实践劳动等活动,逐渐形成了民族民间舞蹈,这些民族民间舞蹈极具有当地特色,能够反映出当地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也能够通过各种舞蹈动作,表达出各族人们的情感与情绪。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情绪与
期刊
【摘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应不断更新培训理念、健全运行机制、优化培训资源等方面入手,提升基层文化队伍培训质量。  【关键词】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创新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力量,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更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重要保障。目前在基层文化队伍培训
期刊
一.导言  当我去大连城市规划中心展览的时候我发现在现场有交互多媒体与参观者进行互动,也因此给参观者带来了兴趣,也使他们对这次展览印象深刻。现如今多媒体在高速发展,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用到多媒体来进行工作。  二.多媒体概念  多媒体其实就是将多种媒体连接到一起,进行呈现,一般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的多媒体形式,它是与互联网科技相结合的,并通过各种方式来传达观者想要的信息。  在计算机的系统过程
期刊
期刊
【摘要】现今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加大,这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以及高校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变化。而且在高校中的教学设备、实验设施、研究设施以及生活设施的不足问题也完全展现出来,导致这些教学资源无法有效的满足当前高校中不同学生的要求。因而对于当前我国高校院校来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高校建筑的建设。并且高校建筑色彩属于校园环境的关键部分,在建筑建设中色彩的搭配和运用的完善性,是关乎大学校
期刊
最近閑来无事,脑洞大开。假如我们将人生分成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自我意识成熟前,一个阶段是自我意识成熟后。那么我们可以把在第一个阶段中记住的书,经历的事情都合称为脂肪。因为我们还不具备通过系统的思考来消化它们的能力。而当我们开始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自我意识走向成熟时,我们会大量的消耗我们在第一阶段中储存的脂肪,获得很大的成长,从而步入第二阶段。而没有能力消化的脂肪,则会继续储存起来。当我们步入第二阶
期刊
【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美术作为一门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类学科,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并且能够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今时代下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三个方面讲述了提升大众审美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美术欣赏;大众审美能力培养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