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入WTO,意味着我国企业需要按照国际惯例开展贸易活动,会计作为国际贸易交往通用的语言,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中介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大量国外的会计思想和观念将会涌入我国,越来越多的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将进入我国的会计市场开展业务,为国内企业提供会计服务。这既是推动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机遇,也给我国会计理论、实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试就我们将要面对的挑战及其应采取的对策作些探讨。
关键词:wto 会计 挑战 对策
加入WTO将对我国市场会计准则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国会计准则建设要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把我国国情同国际惯例有机结合起来,把会计的国际协调与本土化研究放在当前会计理论研究的首要地位。
一、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的挑战
(一)对我国会计准则的挑战
国际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会计的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促使资金供求双方寻找信息交流障碍较小的会计语言。这便涉及到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问题。会计准则作为会计处理规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它对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市场的良性运作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一些差距。加入WTO后,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资本市场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际结算业务的增加,使得这些分歧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它将不利于国际资本间的通畅流动,也不利于中外企业经营状况的比较分析。这便要求我们针对这些分歧积极研究对策,既要考虑国际惯例,又要针对我国的具体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会计改革,进行会计的国际协调。
(二)对我国会计服务市场的挑战
1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根据WTO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我国加入WTO后必须开放会计服务市场,“保证我国与外国合作的事务所和职业人士享受与东道国同行同等的权利”:“消除市场准入的歧视性壁垒”。因此,加入WTO后,将会有更多的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进入我国。随着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大量涌入,以及会计服务市场的国际化,必将加剧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
2客户服务出现网络化、全球化趋势。
经济的全球性,为国内的会计事务所指明了方向,即会计师事务所绝不应单纯在国内经营。企业发展的国际化,必然要求为其提供会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全球化。国内企业在国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全球业务的开拓提供会计服务,为其发展提供信息。国际“五大”或其他一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在于,它们在全球各地均有成员所或办事处,形成了服务的网络,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活动同样可以全球化。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无法为其提供全球性的服务。虽然我国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可以提供国际会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却不多,能与国际知名会计公司竞争的会计师事务所更是屈指可数,而在海外设立办事处,更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因成本等方面的因素,难以付诸实施。
(三)对我国传统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挑战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国内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会计的信息需求主体由政府转变为各相关利益集团和社会公众。会计理论的研究必须及时改变目标定位,以适应这种变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采用的方法更多的是规范研究的方法,对于实证研究的探讨相对较少,从而造成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存在脱节的现象,大量的会计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解决对策
(一)正确对待会计的国内差异和会计的国际化。
会计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这种环境的差异,又势必会给不同国家的会计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各国的会计研究成果都有其适用的国家环境和特殊背景。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往来日益扩大,跨国筹资与投资日益频繁,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步伐将会不断加快。客观地讲,我国目前在会计的国际协调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过分强调中国特色,过分强调自己的做法;二是过分崇洋,考虑问题时总以西方会计为标准,在操作上单向协调倾向严重。
对此,我认为会计的国际协调与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并不矛盾,会计的国际协调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小各国会计对相同或相似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差异,而并非要求、也不可能达到各国会计整体框架和运行机制的统一。要正确对待会计的国内差异,对于有存在依据的合理差异,我们要承认其存在客观性。在会计准则的建设中,必须考虑各种现实的可行性。同时,我们还要正确认识会计的国际化问题。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建设也并非与国外没有相同之处,在技术层面上,国际惯例中适应于中国的就应该吸收借鉴进来。我国已修订和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在过渡时期,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性或地区性会计专业团体和政府有关会计协调组织,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会计经验和先进管理技术,加快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步伐。
(二)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会计制度的统一。
对此,财政部早在1993年就启动了完善会计体系的三年计划,随后的几年中,已发布了4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草案征求各方意见,并于1997年以后陆续颁布正式条文。至2000年底,我国已先后出台了10项会计准则,2001年1月18日,又新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3项具体会计准则,并对原已颁布的《现金流量表》等5项具体会计准则做了重要修订。所有这些都是立足于解决当前会计事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尽量扫除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协调道路上的障碍,为加入WTO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健全审计的法律法规制度,尽快与国际审计惯例接轨。
加入WTO后,我们须加快与国际审计惯例接轨的速度,提高我国审计准则制定工作的质量,增强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增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能力,健全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制度。我国1994年实施的《注册会计师法》,对指导和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发展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现行《注册会计师法》的一些内容已明显滞后,注册会计师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在发展中出现了某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应予及时修订。
(四)加快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促进加入WTO后的中介市场更快地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wto 会计 挑战 对策
加入WTO将对我国市场会计准则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国会计准则建设要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把我国国情同国际惯例有机结合起来,把会计的国际协调与本土化研究放在当前会计理论研究的首要地位。
一、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的挑战
(一)对我国会计准则的挑战
国际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会计的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促使资金供求双方寻找信息交流障碍较小的会计语言。这便涉及到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问题。会计准则作为会计处理规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它对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市场的良性运作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一些差距。加入WTO后,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资本市场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际结算业务的增加,使得这些分歧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它将不利于国际资本间的通畅流动,也不利于中外企业经营状况的比较分析。这便要求我们针对这些分歧积极研究对策,既要考虑国际惯例,又要针对我国的具体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会计改革,进行会计的国际协调。
(二)对我国会计服务市场的挑战
1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根据WTO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我国加入WTO后必须开放会计服务市场,“保证我国与外国合作的事务所和职业人士享受与东道国同行同等的权利”:“消除市场准入的歧视性壁垒”。因此,加入WTO后,将会有更多的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进入我国。随着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大量涌入,以及会计服务市场的国际化,必将加剧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
2客户服务出现网络化、全球化趋势。
经济的全球性,为国内的会计事务所指明了方向,即会计师事务所绝不应单纯在国内经营。企业发展的国际化,必然要求为其提供会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全球化。国内企业在国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全球业务的开拓提供会计服务,为其发展提供信息。国际“五大”或其他一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在于,它们在全球各地均有成员所或办事处,形成了服务的网络,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活动同样可以全球化。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无法为其提供全球性的服务。虽然我国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可以提供国际会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却不多,能与国际知名会计公司竞争的会计师事务所更是屈指可数,而在海外设立办事处,更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因成本等方面的因素,难以付诸实施。
(三)对我国传统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挑战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国内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会计的信息需求主体由政府转变为各相关利益集团和社会公众。会计理论的研究必须及时改变目标定位,以适应这种变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采用的方法更多的是规范研究的方法,对于实证研究的探讨相对较少,从而造成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存在脱节的现象,大量的会计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解决对策
(一)正确对待会计的国内差异和会计的国际化。
会计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这种环境的差异,又势必会给不同国家的会计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各国的会计研究成果都有其适用的国家环境和特殊背景。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往来日益扩大,跨国筹资与投资日益频繁,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步伐将会不断加快。客观地讲,我国目前在会计的国际协调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过分强调中国特色,过分强调自己的做法;二是过分崇洋,考虑问题时总以西方会计为标准,在操作上单向协调倾向严重。
对此,我认为会计的国际协调与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并不矛盾,会计的国际协调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小各国会计对相同或相似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差异,而并非要求、也不可能达到各国会计整体框架和运行机制的统一。要正确对待会计的国内差异,对于有存在依据的合理差异,我们要承认其存在客观性。在会计准则的建设中,必须考虑各种现实的可行性。同时,我们还要正确认识会计的国际化问题。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建设也并非与国外没有相同之处,在技术层面上,国际惯例中适应于中国的就应该吸收借鉴进来。我国已修订和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在过渡时期,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性或地区性会计专业团体和政府有关会计协调组织,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会计经验和先进管理技术,加快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步伐。
(二)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会计制度的统一。
对此,财政部早在1993年就启动了完善会计体系的三年计划,随后的几年中,已发布了40多个具体会计准则草案征求各方意见,并于1997年以后陆续颁布正式条文。至2000年底,我国已先后出台了10项会计准则,2001年1月18日,又新颁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3项具体会计准则,并对原已颁布的《现金流量表》等5项具体会计准则做了重要修订。所有这些都是立足于解决当前会计事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尽量扫除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协调道路上的障碍,为加入WTO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健全审计的法律法规制度,尽快与国际审计惯例接轨。
加入WTO后,我们须加快与国际审计惯例接轨的速度,提高我国审计准则制定工作的质量,增强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增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能力,健全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制度。我国1994年实施的《注册会计师法》,对指导和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发展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现行《注册会计师法》的一些内容已明显滞后,注册会计师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在发展中出现了某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应予及时修订。
(四)加快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促进加入WTO后的中介市场更快地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