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过渡型社区”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社区形态,由于其特定的过渡性、不稳定性造成了社区治理难题。实现“过渡型社区”善治,除了完善社区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包括了协调的管理机制、富有人情味并且信任度强的关系网络,更为重要的是社区居民精神层面的有序发展及对社区的认同。本文以徐州市P社区为例,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布朗的社会资本层次理论,就P社区的社会资本增值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 键 词】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层次 社区治理
一、徐州市P市区的基本情况
徐州市P社区位于云龙区,处在徐州市新城区。最近几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P社区由附近的几十个村子逐渐被组建起来,这些原本农村户口的住户也就逐渐“城市居民化”,即“村转居”、“农转非”的过程。现P社区已完成三期的搬迁工程,崔庄、丁庄等村子相继落户P社区。形式上,p社区基本完成了居民化的过渡,但其实不然,其基本的制度设置、行为规范等方面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明显的村民自治性。可以说,P社区是在政府强制性措施下组建起来的,农民变成居民,农村变成城市,但是居民的生活基本局限在原本生活的村落网络中,其交际空间并未拓展。从社区参与程度看,村民仍旧保持着小农的思想“自扫门前雪”,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关系仍占居民自治的主体,暂时还没有走出村民自治的固有模式。
(二)社区管理的复杂性。P社区居民构成成分复杂,既有户籍人口,又有流动人口;既有经商务工人员,又有闲散的社会人员;既有长期居住的,又有短暂居住的。而流动人口数倍与户籍人口现象又存在,这些流动人员没有社区的归属感,无形中加大了社区管理和治理的难度。而“村改居”这类过渡型社区,普遍存在原居民对于新居民抱有的“排斥”心理,有时候是战战兢兢的生活着,在P社区内存在此类现象,人际之间变得更加冷漠,而且诸如社区治安问题尤为严重。
(三)补偿金的依赖性,缺乏权力意识。P社区内的居民大多是因为征地而被安置的,因为市政规划,这些居民得到了一大笔征地金,可以说,一夜之间,这些农民变成了“大富翁”。据了解,P社区内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进行赌博,社区内明着、暗着的棋牌室数十家,按照居民的说法,我们都在啃老本。诚然,征地金能够使居民维持相当一段时间的生计。但是,生产与生活的分离,即农民失地之后,如果只是依靠市政的补贴度日,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贫困。当然,P社区内有一部分人因为失地而没有了生活的基础而心存焦虑,生活充满危机感。农民失去了根本的生活保障,“仓廪实而知礼节”,自然谈不上权利层面的需求,这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可以解释。
二、社会资本的相关概念
社会资本的概念是在资本概念泛化的结果。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资本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分。他从关系主体的角度解读,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一种体制化关系的网络。由此可见,布迪厄认为的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或群体,凭借体制化的相互交往、彼此熟悉的关系网,而积累起来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罗伯特.帕特南指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彼此已经熟悉的人们团结在一起的社会资本,它起纽带作用;另一种是把彼此不认识的人或群体联系到一起的社会资本,它起桥梁作用。
由上述可见,社会资本是一种无形的可增值资源,其与社会网络休戚相关。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会资本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的制度设置,小到个人的生活网络。依照托马斯·福特·布朗的社会资本层次模型,可将社会资本分为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社会资本。
具体言之,微观社会资本是一种嵌入自我的状态,是个人融入网络的产物,它以关系的形成而存在,诸如亲缘、地缘等。个人可以利用建立的社会关系获得所需的资源以及信息。中观社会资本建构在非正式制度、组织上,强调个人、团体依靠组织在社会网络中的作用而对于资源的可获得性。宏观社会资本是指组织或是国家对于社会资本的占有,包括有效的制度规范、信任等,将组织看作是一个整体,它是嵌入在社会关系时所依赖的法律、制度、规则以及网络等。
对于徐州市P社区的治理研究,笔者是以布朗的社会资本三层次模型为参照,分别具体细化到社区微观社会资本、社区中观社会资本、社区宏观社会资本,分别体现在个人、组织以及群体上。
三、徐州市P社区的治理
笔者界定的P社区的治理是当前国内治理模式中的“混合型”模式,在此指导思想基础上,动用社会资本的力量。在这种模式下,社区的治理主体由政府组织扩展到社区内的自治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主要是通过规划指导、提供经费等方式支持城市社区自治组织体系的构建,对社区的干预是宽松的,社区以自治为主。居民缺乏自组织的意识、社区公众参与度低,这是走向社区自治过程中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同时,政府仍旧掌握着过多的公共资源,实现“政府资源与社区资源的整合”对于P社区来说,是一条较为合适的治理道路。
就社区微观社会资本而言,P社区内不少人对于社区现状相当不满,也有改变的愿望。因为P社区现在是鱼龙混杂的,社区内仍旧保持着大姓或是财富多的住户拥有更多话语权的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村改居”、“农转非”的过程中,这些人可以充当社区领袖的角色。动员这一批人员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去,利用他们的影响力、示范先导性作用,以点带面,发挥他们的社会网络优势,逐步深入,社区的治理将会起一定的作用。
就社区中观社会资本而言,当前,P社区处在一种待建构的状态,因“村改居”的缘故,社区权力机构需进一步重组,使得原本的村庄里面的权力主体党组织出现了合并等状况,同时,社会资本得到削弱,而行政成本却又增加。当然,为了解决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问题,第一,一定要成立社区工作站,可以将之作为社区内的一个机构,归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承办政府下达的各项行政事务,让居委会有时间和精力专注自我发展。第二,引入NGO机构对于社区治理的参与。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和由此导致的政府治道变革,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是必然趋势。这些职能转变需要一定的承接载体。这些载体一是经济组织,二是非营利组织,其中主要的是非营利组织。通过非营利组织对政府职能的承接,一方面可以简化政府结构和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的工作人员,防止政府行为的泛化和对社会无所不在的覆盖,减少政府行政对社会发展的过度干預,给非营利组织和市场主体有充分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政府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之一参与社区治理过程更加规范化,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居民自治能力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可缺少的。具体到社区治理而言,一方面,可以发挥社区内社会组织的力量,通过招募义工等形式,建立一支公益性质的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内扮演监督者、服务者的角色等。另一方面,可以调动社工机构的参与,社会工作机构(如徐州市鹏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介入大大提高了社区治理的效率以及服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直接介入与居民之间的摩擦,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就社区宏观社会资本而言,加强制度建设,促进P社区群体良性社会资本的形成,制度和规范与社会资本密切相关。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有社会心理的积淀上,都缺乏法治发展的必要基础和传统,特别是公众参与的权利和地位没有法律保障,致使许多公民对社会的参与都以非制度化形式出现,参与仅流于形式。公民参与的制度化缺失,使得公民即使有参与的热情也选择不参与或“搭便车”;即使参与,耗费大量的成本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了规范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羁绊了公民政策参与的发展。要加强“村改居”过渡型社区的制度建设,用制度保证社區治理的公开、透明和有效,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和公民对治理的满意度,形成“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氛围,促进社区内良性社会资本的有效运作和增值。
四、小结
P社区作为过渡边缘型社区,可以说现处于无组织管理的状态,社区的无序混乱更多由于管理组织缺乏,所以针对这类社区,可考虑加强居委会对其管理,进而考虑发展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的可能性。诚然,P社区的治理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但是如何充分挖掘社区潜在的社会资本,如何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建设积极性,是社区管理者、治理者以及志愿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缘故,对于P社区的治理是分阶段的,循序渐进的,急于求成的治理方式只会使得事倍功半。我们都知道,从“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看,在计划时期为了便于政府管理而诞生的以街道、居委会为单位的社区划分,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对于P社区等这类“农转非”过渡型社区而言,本身就是打破原有行政村建制基础上重新成立的新兴社区,因而也就不存在社区重新划分与整合的压力了。但“新兴社区”的发展却是任重道远的,需要在重塑社会资本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整合资源,共同建设,而笔者提供的三种方式只是一种方法而已,基于P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历史传统,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探究治理P社区的方法也未尝不可。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潭,史海威.社区治理的理论范式与实践逻辑[J].求索.2010(8).
[3]严敏“征地农转非”型社区的治理研究探析[J].农村经济. 2009(1).
【关 键 词】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层次 社区治理
一、徐州市P市区的基本情况
徐州市P社区位于云龙区,处在徐州市新城区。最近几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P社区由附近的几十个村子逐渐被组建起来,这些原本农村户口的住户也就逐渐“城市居民化”,即“村转居”、“农转非”的过程。现P社区已完成三期的搬迁工程,崔庄、丁庄等村子相继落户P社区。形式上,p社区基本完成了居民化的过渡,但其实不然,其基本的制度设置、行为规范等方面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明显的村民自治性。可以说,P社区是在政府强制性措施下组建起来的,农民变成居民,农村变成城市,但是居民的生活基本局限在原本生活的村落网络中,其交际空间并未拓展。从社区参与程度看,村民仍旧保持着小农的思想“自扫门前雪”,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关系仍占居民自治的主体,暂时还没有走出村民自治的固有模式。
(二)社区管理的复杂性。P社区居民构成成分复杂,既有户籍人口,又有流动人口;既有经商务工人员,又有闲散的社会人员;既有长期居住的,又有短暂居住的。而流动人口数倍与户籍人口现象又存在,这些流动人员没有社区的归属感,无形中加大了社区管理和治理的难度。而“村改居”这类过渡型社区,普遍存在原居民对于新居民抱有的“排斥”心理,有时候是战战兢兢的生活着,在P社区内存在此类现象,人际之间变得更加冷漠,而且诸如社区治安问题尤为严重。
(三)补偿金的依赖性,缺乏权力意识。P社区内的居民大多是因为征地而被安置的,因为市政规划,这些居民得到了一大笔征地金,可以说,一夜之间,这些农民变成了“大富翁”。据了解,P社区内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进行赌博,社区内明着、暗着的棋牌室数十家,按照居民的说法,我们都在啃老本。诚然,征地金能够使居民维持相当一段时间的生计。但是,生产与生活的分离,即农民失地之后,如果只是依靠市政的补贴度日,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贫困。当然,P社区内有一部分人因为失地而没有了生活的基础而心存焦虑,生活充满危机感。农民失去了根本的生活保障,“仓廪实而知礼节”,自然谈不上权利层面的需求,这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可以解释。
二、社会资本的相关概念
社会资本的概念是在资本概念泛化的结果。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资本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分。他从关系主体的角度解读,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一种体制化关系的网络。由此可见,布迪厄认为的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或群体,凭借体制化的相互交往、彼此熟悉的关系网,而积累起来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罗伯特.帕特南指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在他看来,社会资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彼此已经熟悉的人们团结在一起的社会资本,它起纽带作用;另一种是把彼此不认识的人或群体联系到一起的社会资本,它起桥梁作用。
由上述可见,社会资本是一种无形的可增值资源,其与社会网络休戚相关。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会资本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的制度设置,小到个人的生活网络。依照托马斯·福特·布朗的社会资本层次模型,可将社会资本分为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社会资本。
具体言之,微观社会资本是一种嵌入自我的状态,是个人融入网络的产物,它以关系的形成而存在,诸如亲缘、地缘等。个人可以利用建立的社会关系获得所需的资源以及信息。中观社会资本建构在非正式制度、组织上,强调个人、团体依靠组织在社会网络中的作用而对于资源的可获得性。宏观社会资本是指组织或是国家对于社会资本的占有,包括有效的制度规范、信任等,将组织看作是一个整体,它是嵌入在社会关系时所依赖的法律、制度、规则以及网络等。
对于徐州市P社区的治理研究,笔者是以布朗的社会资本三层次模型为参照,分别具体细化到社区微观社会资本、社区中观社会资本、社区宏观社会资本,分别体现在个人、组织以及群体上。
三、徐州市P社区的治理
笔者界定的P社区的治理是当前国内治理模式中的“混合型”模式,在此指导思想基础上,动用社会资本的力量。在这种模式下,社区的治理主体由政府组织扩展到社区内的自治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政府组织主要是通过规划指导、提供经费等方式支持城市社区自治组织体系的构建,对社区的干预是宽松的,社区以自治为主。居民缺乏自组织的意识、社区公众参与度低,这是走向社区自治过程中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同时,政府仍旧掌握着过多的公共资源,实现“政府资源与社区资源的整合”对于P社区来说,是一条较为合适的治理道路。
就社区微观社会资本而言,P社区内不少人对于社区现状相当不满,也有改变的愿望。因为P社区现在是鱼龙混杂的,社区内仍旧保持着大姓或是财富多的住户拥有更多话语权的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村改居”、“农转非”的过程中,这些人可以充当社区领袖的角色。动员这一批人员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去,利用他们的影响力、示范先导性作用,以点带面,发挥他们的社会网络优势,逐步深入,社区的治理将会起一定的作用。
就社区中观社会资本而言,当前,P社区处在一种待建构的状态,因“村改居”的缘故,社区权力机构需进一步重组,使得原本的村庄里面的权力主体党组织出现了合并等状况,同时,社会资本得到削弱,而行政成本却又增加。当然,为了解决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问题,第一,一定要成立社区工作站,可以将之作为社区内的一个机构,归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承办政府下达的各项行政事务,让居委会有时间和精力专注自我发展。第二,引入NGO机构对于社区治理的参与。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和由此导致的政府治道变革,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是必然趋势。这些职能转变需要一定的承接载体。这些载体一是经济组织,二是非营利组织,其中主要的是非营利组织。通过非营利组织对政府职能的承接,一方面可以简化政府结构和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的工作人员,防止政府行为的泛化和对社会无所不在的覆盖,减少政府行政对社会发展的过度干預,给非营利组织和市场主体有充分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政府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之一参与社区治理过程更加规范化,是服务型政府建设、居民自治能力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可缺少的。具体到社区治理而言,一方面,可以发挥社区内社会组织的力量,通过招募义工等形式,建立一支公益性质的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内扮演监督者、服务者的角色等。另一方面,可以调动社工机构的参与,社会工作机构(如徐州市鹏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专业介入大大提高了社区治理的效率以及服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直接介入与居民之间的摩擦,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就社区宏观社会资本而言,加强制度建设,促进P社区群体良性社会资本的形成,制度和规范与社会资本密切相关。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有社会心理的积淀上,都缺乏法治发展的必要基础和传统,特别是公众参与的权利和地位没有法律保障,致使许多公民对社会的参与都以非制度化形式出现,参与仅流于形式。公民参与的制度化缺失,使得公民即使有参与的热情也选择不参与或“搭便车”;即使参与,耗费大量的成本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了规范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羁绊了公民政策参与的发展。要加强“村改居”过渡型社区的制度建设,用制度保证社區治理的公开、透明和有效,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和公民对治理的满意度,形成“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氛围,促进社区内良性社会资本的有效运作和增值。
四、小结
P社区作为过渡边缘型社区,可以说现处于无组织管理的状态,社区的无序混乱更多由于管理组织缺乏,所以针对这类社区,可考虑加强居委会对其管理,进而考虑发展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的可能性。诚然,P社区的治理正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但是如何充分挖掘社区潜在的社会资本,如何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建设积极性,是社区管理者、治理者以及志愿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缘故,对于P社区的治理是分阶段的,循序渐进的,急于求成的治理方式只会使得事倍功半。我们都知道,从“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看,在计划时期为了便于政府管理而诞生的以街道、居委会为单位的社区划分,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对于P社区等这类“农转非”过渡型社区而言,本身就是打破原有行政村建制基础上重新成立的新兴社区,因而也就不存在社区重新划分与整合的压力了。但“新兴社区”的发展却是任重道远的,需要在重塑社会资本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整合资源,共同建设,而笔者提供的三种方式只是一种方法而已,基于P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历史传统,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探究治理P社区的方法也未尝不可。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潭,史海威.社区治理的理论范式与实践逻辑[J].求索.2010(8).
[3]严敏“征地农转非”型社区的治理研究探析[J].农村经济. 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