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童的今天和未来创新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足儿童发展,对“和爱”理念的产生进行历史追溯和内涵挖掘,选择正确路径。关爱师生今天,从“和悦交往”“和润课堂”“和融课程”“和善德育”“和美校园”五个方面构建“和爱教育”体系。指向儿童明天,强调身心摆渡,探索美好愿景,为每位教师提供合适的环境,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
  关键词:和爱教育整体创生路径选择体系构建愿景探索
  “爱日、爱群、爱亲、爱己”的“四爱”校训是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建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通师一附”)15年之际提出来的。这八个字,和张謇的事迹一起,被后人总结为“和爱”的文化和精神。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日益受到关切的大背景下,笔者以为有必要更加深刻、更加智慧、更加真实地学习张謇先生的创造文化、创新精神,也有必要顺天应时,根据师生实际与需求,对“和爱教育”进行与时俱进的审视,开展同创共享的整体创生。
  一、立足儿童发展:“和爱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和爱”理念的历史追溯
  “和爱”通常被解释为和谐、热爱或关爱。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它已经逐渐发展为学校的一种文化,体现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在通师一附,“和爱”不仅具有历史性、繼承性、文化性,还具有现实性、大众性和情感性。谈到这一点,不得不提其创始人张謇。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的方略。作为政治家、书法家、伟大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者,美好生活的欣赏者、资助者与创造者,他先后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民立师范学校、中国人自己创建的第一个博物馆、中国第一所戏剧学校、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校、中国第一个农业股份制企业、中国最早的民营资本集团、中国第一所水利高等院校、中国第一所培养盲哑师资的学校、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盲哑学校。1902年5月,他又创办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开创了我国以近代教育方式培养新式师资的历史新纪元。
  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刚刚成立8个月,张謇就开始筹建通师一附。其中选任的教师皆是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和两年制简易科培养出来的新式师资。由此,通师一附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创立并严格实践师范生教育实习制度的学校,而且最早全面引进日本和西方小学教育课程、管理、教学制度。而且,通师一附还最早实施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最早试验小学单级编制和实施单级教授法,关注乡村教育、平民教育,实施军国民教育,并将农工职业教育渗透小学课程。由此,通师一附的师生很早就具备了公民意识,确立了培养“有教养、有才能、有个性”现代小公民的目标,将教育的目的指向人的发展尤其是儿童的发展。
  追随教育发展的脚步,通师一附传承百年文脉,对张謇先生题写的“四爱”校训做出了系统解读,认为:“爱日”即“爱时间、爱自然、爱生活”;“爱群”即“爱伙伴、爱集体、爱社会”;“爱亲”即“爱家人、爱亲邻、爱老师”;“爱己”即“爱身体、爱生命、爱名誉”。由此,一附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追求“和”的境界,体现“爱”的思想,追求卓越,勇于担当。2010年,学校被评为“南通市特色学校”,“和爱”教育模式也被列入南通向全国推介的40种素质教育成功模式之一。2011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和谐教育名校。可以说,“和爱”已经成为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品质,植入一附人的心中,是一附人共有的“基因”,成为一附人的文化印记和生命自觉。
  (二)“和爱”理念的内涵挖掘
  教育发展至今,“和爱教育”不仅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一脉相承,还要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要像张謇先生那样,拥有创新意识、世界视野,把教育放在无限宏阔的世界中考量。可以说,从儿童的今天出发,向儿童的未来而行;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基,应该成为“和爱教育”的创新表达。
  “和”是包容、接纳、结合、融通,讲求精神与姿态的和谐、个体与外物(他人、事物、世界)的融合。“和”,古写为“龢”,字的左半边为乐器,由长短不一的乐管组成并吹奏出和谐的音律,因不同而“和”。故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正是各种不同文化思潮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和而不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总体格局。挖掘“和”的教育内涵可以看出,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概念,“和”的首要指向——培养怎样的学生,是通师一附的培养期待。无疑,培养出个性独特、兴趣广泛、特长优专的学生是“和而不同”的教育期待。“和”的第二个指向——教育教学方式的开放性,融入“和而不同”的思想即表现为教学风格的不一,研究方向的多样,还包括校本课程的开放性和独特性。“和”的第三个指向——人的“和谐”,包括人自身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将“四爱”校训与今日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又可以产生新的表达:“爱日”,就是爱时间、爱生命、爱经历、爱自己盼望与可能的未来;“爱群”,就是爱群体、爱伙伴、爱交往、爱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社群;“爱亲”,就是爱家人、爱亲邻、爱老师、爱学生、爱自己亲善的人;“爱己”,则是爱真实生活的自己、爱真正学习的自己、爱真诚走向梦想的自己。其中,有几个元素尤其值得关注:一是爱经历,爱自己盼望与可能的未来,就是要让学生的时间得到尊重,让学生的经历得到珍爱;二是爱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社群,这个社群,除了班级、学校和家庭内部的,还包括身边社会和网络世界中的,学生的身体活动半径不是边界,而是起点;三是爱自己亲善的人,给儿童爱的自由与权利;四是爱真实生活的自己、真正学习的自己、真诚走向梦想的自己,这是告诉学生:生命不强求完美,只要努力去完善,就应该肯定、值得赞美。
  将“和”“爱”融合在一起来看,“和”是我们的教育期待,“爱”是我们实现教育期待的途径和过程。也就是说,要以“四爱校训”为核心,以“责任担当”为基础,以“和而不同”“和谐共生”为追求境界,以“创新取向,传承文化,成人达己,和爱情怀”为价值标准,全力打造“有爱心、有智慧、有品位”的一流师资队伍,系统构建“有意思、有意义、有价值”的卓越校本课程,倾心培养“有教养、有才能、有个性”的现代公民。   二、关爱师生今天:“和爱教育”的体系构建
  “和爱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儿童未来,即小学六年,全力以赴,基于儿童立场、学生实际和需求,为他们今后六十年的发展奠基,成为他们生命的美好起点。“和爱教育”是一个涵盖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范式变革、课程内容创新、家校携手互动、学生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在内的系统工程,是通过教育,引导师生用自己的个性与行动丰富世界,也让世界的多样与可能涵养自己的生命。总体来看,“和爱教育”体系包括“和悦交往”“和润课堂”“和融课程”“和善德育”“和美校园”五个方面。
  (一)和悦交往
  和悦交往是“和爱教育”的基调。
  教育的本质是交往,教育管理者与师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其他人员……人与自我及他人、事、物之间的一切关系,都是交往。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无论是规章制度的制订与实施,还是学习生活的配合与交流,和颜悦色、尊重共享都是通师一附全体师生努力的方向。以管理为例,表面上是管理制度、校规校纪在主导,实质上是作为管理者的人与被管理者的人在交往,一方面是管理者的引领与服务,另一方面是被管理者的配合与作为,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进行同一事项的两个主体。学习生活的配合与交流自不必说,更需要融洽的交流。
  我们不能强求人人献出自己的爱,但可以用制度保障和率先垂范,让和气与尊重蔚然成风,让教师和学生心情愉悦地在和谐空间中相互依存,携手通往共同愿景的理想境界。
  (二)和润课堂
  和润课堂是“和爱教育”的风格。
  多年来,通师一附的课堂都以“和润”著称。“和”,以协调为要,追求和谐;“润”,讲究艺术性、创造性,自然无痕,和谐发展。“和美入心—润‘境’”,显人文情怀;“和爱引导—润‘教’”,见艺术魅力;“和顺自主—润‘学’”,展教育智慧;“和谐有度—潤‘效’”,求和谐之效,赢得了师生的欢迎。
  达成“和润”课堂的教学效果,需要实现从权力到影响力的立场转换、从知识到能力的目标转变、从实学到活用的品质转化,要以场景构建见和美,以情态温良表和爱,以真情美思显和顺,以温言良语促和谐。从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学科教学的设计与调整、课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到教学评价的反馈与跟进、综合实践的活动与推广,都要贯彻落实,充分体现“和润”的特点与品质。
  (三)和融课程
  和融课程是“和爱教育”的中心。
  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教师要和衷共济,推进课程的跨界融合。实施和融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将国家设置的基础课程和地方、校本课程整合成五大模块,即“生命与健康”“语言与阅读”“艺术与审美”“科学与创新”“礼仪与修身”,力求实现课堂与生活的完美融合,为学生营造灵性生长的大课堂。
  在策划、设计、实施与推广方面,我们的课程均指向生成性、综合性、实践性、根基性,意在通过学校引领、学科主导、跨界协同的路径,整合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资源,做出具有“和融”特质的校本课程、师本课程和生本课程。
  围绕相应的课程,学校先后成立了40个校级社团、104个年级社团,在校本活动课程与实践层面,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适合的多样化选择、针对性指导,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以根植于“和爱教育课程体系”的通师一附“STEM教育云中心活动课程”为例 ,多学科整合、联动,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评为江苏省优秀STEM教育项目试点学校、2016年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
  (四)和善德育
  和善德育是“和爱教育”的内核。
  我们倡导和气以充实、自信为底色、愉悦因轻松、自由而表露,集中体现为三点:一是善待自己,二是善待他人,三是得到外部世界的善待。我们的德育目标、活动与行动,皆充分体现这三个基本要求。通师一附倡导人与世界的和谐相处、人对自己的至善要求,并通过六大品牌活动“朝仪”“家长志愿课堂”“启航行动”“年段德育特色活动”、校园艺术节、新年音乐会,将和善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融入课堂、家庭、社会,深入每一位学生及其家长心里。
  (五)和美校园
  和美校园是“和爱教育”的氛围。
  人是生活在环境中的动物。和谐、美好的校园,是师生开展高质量教与学的必备场所,是教育物态的必需品。过去几年来,围绕学校的核心文化内涵,我们在物态文化建设中充分彰显“和爱”文化特色,将张謇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巧妙融入其中;迁建莲池、茅亭、思源井等原有的校园风物,新建了和爱广场、礼园、智园、趣园、恒园、逸园等多处崭新的景观,用美学意味、教育情境“润物”无声,“润心”无痕。新校区在注重绿化、景观的美化价值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景观教育价值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挖掘,给教师、学生以默默的熏陶和感染,让他们在“和爱”的环境中,幸福快乐地成长。
  三、指向儿童明天:“和爱教育”的愿景探索
  小学教育的过程,“和爱教育”的推进,实际上是摆渡儿童身心的过程。
  摆渡身心,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教育大未来》中指出的“七个关键能力”、《21世纪技能》中提到的“三类技能”、《未来在等待的人才》中提出的“六个未来新能力”。它们是这些素养、能力、技能的学校表达、师本讲述、生本呈现和现实展示。
  “和爱教育”今后的发展重点,就是要思考上述素养、能力、技能的布局设计和落地生根,思考学校的目的、任务、资源和项目,思考教师的素养、理想和绩效,思考学生的实际、需求、团队和可能,思考管理和教学结构机制的改革,思考教育和学习组织形态的重构。总体来说,主要关乎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
  (一)为每位教师提供合适的环境
  学校教育中,没有“有爱、有力、有为”的教师,就没有卓越的教育,更没有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因此,学校必须给每位教师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让教师“教育有爱”“教学有力”“前行有望”“发展有道”。   近年来,学校制定了“人才培养三级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量身定制个性化菜单:一是以“名师工作室”引领,不断强化名师标杆效应,力求推动核心师资队伍的质性飞跃;二是为中青年骨干教师搭建多项教研平台,让教师走出学校,到区、市、省乃至国家级的各类教学比赛或展示活动中不断接受磨练,提升教艺,意在为教师争取、创设更多机会,实现突破;三是系统实施新教师“和爱新星”成长规划,力求让每位教师找到新的生长点,调动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敏于思考、勤于实践、广泛阅读、精于写作,在成就学生幸福童年之时,成就自己的职业幸福。然而,从调研、交流信息和实际表现情况来看,“人才培养三级制度”的进展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我们决定从两个方面着力,促使教师成长。一方面,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关注、爱护和帮助。教师的禀赋、爱好、性格、背景、经历、专业、业绩、愿景等各有不同,自主、自发、自动、自组织的状态直接影响其自我实现。学校要调查摸底,了解实情,针对教师的实际和需求,指导和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细化为五年计划和年度、学期任务,搭建平台,拓展空间,为其学科发展和教育生涯持续提供强大助力。另一方面,学校将着手建立主动申报机制、质量保障机制、项目评议机制、问题驱动机制、跨界协同机制。要求教师在学校体系内获得发展,就要主动申报课题、选题,争取项目、任务;项目、任务要提高品质,就要确保质量,通过调研、座谈、商量、论证进行前期的策划、准备;教师、工作要提升品位,就要进行项目评议,包括有关活动、课堂教学的评议,对人物、设计、流程、绩效、后续等进行民主科学的评议;教育、教学要拓展空间,就要树立问题意识,从根本和源头开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驱动工作的进展;部门、学科要增强力量,除了內部挖潜,还要跨界协同,打破局限,在项目、主题中集合不同部门、学科、社群的人力资源,协同作战,共建共享,共同发展。
  (二)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
  做儿童教育,就要依靠和发展儿童;要教育学生,就要先了解和理解学生。学校要上承国家意志,将国家(和地方)课程方案变成学校层面的具体实践;下接学生愿望,将学生实际与需求落实到校本、师本、生本的特色课程与活动中。
  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柳斌先生说:“教育不是捏泥人,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教育尤其不能被考试和分数牵着鼻子走,而必须理性地、科学地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个性化讲求的是‘顺性适需’……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最好的他(她)自己。”所谓“顺性适需”,其实就是“学有所教”,即我学什么,你教什么。通过多年探索,我们初步确定了“通师一附小公民五大核心素养”,即身心健康、乐学善思、博识雅趣、科学创新、责任担当,力求立足实际,放眼未来,统合资源,重构课程体系,重设活动内容;重组教育流程,重造学习时空;重建团队社群,重复成功体验,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
  和而不同,爱智有方。既然选择了教育作为职业、事业、功业,我们就要坚定不移,不忘初心,不断优化“和爱教育”的路径选择,以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进行“和爱课程”的整体创生,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儿童的今天和未来而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廷栖.张謇所创“中国第一”或“全国之最”考略[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 吴良镛.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柳斌.把学生从“作业困局”中解放出来[J].未来教育家,2017(12).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力”课堂,要求以生为本,转知成智,帮助学生从“学会”走向“学慧”。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谈“学习力”课堂的构建与思考:结构化教学——着重联系,提升理解力;学科化教学——着眼本质,培植思考力;形象化教学——着力表达,激发原动力。  关键词:“学习力”课堂结构化学科化形象化智慧  “学习力”课堂,就是立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
期刊
摘要:由于部分教师对习作教材的编排体系缺少整体观照,对学生的学情没有准确预判,造成习作教学费时费力又低效。以写人的习作教学为例,要观照整体,明确“抓住特点”的教学要义,把握“典型事例”的教学尺度,找准“获得材料”的有效途径;要关注学情,激发表达兴趣,打开习作思路,抓取典型事例,丰富细节描写。  关键词:习作教学整体观照学情关注雏鹰争章  不少教师觉得习作教学费时费力又低效。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对
期刊
摘要:“学为中心”的乐学教学体系构建,根植于“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倡导的教育思想的丰厚土壤。具体而言,围绕“学为中心”,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乐学课程,改进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境界。  关键词:王艮教育思想学为中心乐学  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倡导的“乐学”教育思想,对区域教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校以其“乐学”教育思想为核心,结合新时代课程改革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努力构建“
期刊
摘要:在“求真悟道”2019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上,张齐华老师执教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研讨课的主题是“倾听”。由此,在梳理小学数学课堂中“听”的现象的基础上,从教师的“听”和指导学生去“听”这两个方面提出小学數学课堂中“听”的策略,并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听”进行延伸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倾听知识偏差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2019年6月2日,在“求真悟道”2019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
期刊
【编者按】2019年6月1日—3日,本刊编辑部主办的“求真悟道”2019全国小学数学教育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成功举办。论坛期间,张齐华、朱国荣、罗鸣亮、吴贤、贲友林等名师,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及其三个维度“倾听”“表达”“思考”执教了研讨课。上一期,我们约请了其中几位作课教师对教学思路展开深度解读。本期《专题研究》栏目,我们呈现几位听课教师对研讨课以及研讨主题的感
期刊
摘要:纸笔测试是现行学业评价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测评方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明确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学业评价的功能从传统的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纸笔测试  创新中,教师需要通过命题的改革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在知识技能考查中关注过程与理解,在数学思考考查中关注思维与思想,在问题解决考查中关注综合与应用。通过纸笔测试命题的改革,引导教师转
期刊
摘要:数学表达,就是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用数学方式表征现实问题。数学表达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业水平的有效路径。然而,目前的数学课堂呈现出数学表达机会少、意愿低、不准确、欠严谨、待简洁等现象。这可能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态度以及自身素养有关。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要有清晰的目标、有效的策略、具体的方法、积极的评价。 
期刊
摘要: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问题意识,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包括辨识和避免自我服务偏差、群体服务偏差,辨识和弱化人类自我中心倾向,追求思维公正;学科思维,包括明确学科对象、掌握学科思想方法、体认学科特征和体悟学科追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业评价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学科思维  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关于“核心素
期刊
摘要:“和,谐也”“思,容也”“通,达也”“习,数飞也”,这是古人的智慧,它对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无启示:要打通数学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壁垒,模糊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真正变数学教学为数学教育。它有助于架起数学与儿童的桥梁,让数学的教与学有新的方向,寻求让学的路径与目标,呼唤智慧助学、分层导学。  关键词:古代智慧数学教学启示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次市级现场主题教研活动,颇有感慨。组织者将教研主题分为“
期刊
摘要:探索参与课堂教学的多个主体,总结多种互学方式,建立有效的互学策略,凸显语文课堂在教与学活动中的多主体性,打造主动、多向、开放等特征的新教学模式。多元互学策略的运用,需做到:开放多元时空,全方位把握文本;观照多向策略,引发深度建构;聚焦多元评价,助力个性成长。  关键词:阅读教学多元互学多元时空多向策略多元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发生巨大变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