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正是次贷风暴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候,先是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申请破产保护,3天后的8月9日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这一天被一些市场人士称为“世界改变之日”。接下来的日子里,世界各地央行全力开动起来,携手注资救市,几乎每一天都会有新的行动付诸实施。直到两年后的今天,这场危机的影响仍旧在延续中,没有人能确认何时能真正摆脱其阴影。宽松的信贷环境以及金融创新的发展是次贷危机的根源,房地产泡沫则是导火索。对比当前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气氛,不禁让人心存担忧。
2009年7月中国经济在二季度强劲反弹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全国发电量同此增长48%,均创今年最好水平。受到股市上扬和政府刺激政策的推动,国内市场消费热情高涨,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汽车、家电等产品的需求尤其旺盛。
外贸方面,7月当月出口额今年以来首次突玻1000亿美元,较上月增长10.4%,但仍比去年同期低23%,已经连续第9个月处于同比负增长区间。这显示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尽管有所缓和,但依然显著。
7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指数继续双双负增长,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8%和82%,显示短期之内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大,同时也说明核心制造业继续受累于海外市场需求不和国内市场产能过剩,目前经济回暖的基础仍不牢固。中小企业的困难缺少明显改善,社会就业矛盾依然突出,也为此提供了佐证。
最重量级的消息则是新增贷款的骤降。据统计,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仅增加3559亿元,环比骤降77%,同比也下降约6.8%。由此也引起了市场对“流动性充裕”能否继续维持的担忧,整个8月的股市在回调和震荡中走过。
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在强刺激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得到延续,但基础仍不牢固。宽松货币政策在拉动经济复苏的同时,副作用日益显现。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保增长与防通胀的目标之间,进退两难。体现出来的,就是宏观判断的模糊和政策的左右摇摆,既要坚持“宽松基调”稳固复苏,又要考虑宽松政策退出策略,适时“微调”。
A股已经进入“中场休息”
7月29日,中国股市以5%的跌幅终结了连续5个月的单边上涨行情,但随后却连续上涨并不断创出反弹新高。进入8月以来,股市跌多涨少,气势也可谓惊心动魄。8月4日创出今年年内最高3487.01点,8月17日却迅速下探到2761.4点,其下跌速度和幅度都在考验着投资者的神经。
上证指数最高时今年上涨已经超过80%,深证综合指数则上涨一倍以上,投资者的强烈买入意愿反映出人们都认为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已经推动中国经济重回正轨。
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并不预示着中国股市会进入下降通道,近期的暴跌也许只是受国际国内政策面影响的“中场休息”,更何况居民存款的减少以及活期化趋势也给资金面提供了支撑。
未来A股市场的走势取决于市场由流动性驱动向经济复苏驱动转换的过程和节奏。从目前的业绩增长趋势看,全面增长是不现实的,业绩增长只存在于部分行业,这一次的调整与2008年单边下跌不同,结构性机会将会继续存在。在本期的《投资聚焦》栏目中我们会分析接下来市场可能存在的机会,总体来看,现在股市的上行趋势还没有遭受根本性的打压,接下来的机会在于挖掘新的价值洼地,期待企业盈利好转和振兴政策的呵护。
回顾历史,中国股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货币政策高度敏感,一个似是而非的“动态微调”就让流动性预期陷入窘境,把市场搅得“惊慌失措”,在两周的时间里,上证指数下挫17%。不过,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货币市场利率逐渐稳定,目前市场流动性不太可能出现明显收缩。另一方面,目前单月净投放的格局仍没有改变,总体上市场流动性比较宽松。
目前调整的因素主要是获利回吐。在=季度末,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股票仓位处于高位,使市场弹性不足,在新增资金并未大幅进入市场的情形下,资金面相对紧缺,市场出现调整。在调整中,以保险为代表的机构纷纷减仓,一些私募基金也维持在低仓位,但这部分资金并未抽离股市,如果宏观经济符合预期,许多资金将有回流股市。
基本面的向好因素支撑着中国股市不至于进入暴跌通道,短期的调整只是政策层面的扰动,在“中场休息”时要做的或许是拿杯可乐解解渴,场外走走透透气,让自己的头脑进一步清醒。当然如果未来政策面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各国央行开始实质性的收紧流动性,就预示着比赛或许即将结束,如果这时投资者还当成是在“中场休息”,就要准备“炒股炒成股东”了。
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接下来的行情中基金择股能力对净值的贡献度将明显提升,基金又将迎来一个“精选个股、价值投资”的时期。选股能力强,常态市场中管理能力出色的基金公司及其旗下的产品值得关注,例如华夏、华安以及兴业等第一集团。经过两周调整,市场恐慌情绪在封闭基金折价率上有所反应,7只基金的折价率超过30%。在市场调整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封闭式基金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品种。此外,QDII基金受益海外市场走强,值得配置。债券基金暂时看不到需要加仓的理由。
房地产市场泡沫到底大不大
近几个月,中国正在兴起的新一轮土地热,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宽松的信贷条件大肆购买新入市的地块,尽管交易量仍远低于最高时期的水平,但却在逐月上升,地价也创出了新高,去年房价的大幅调整突然间似乎变成了遥远的记忆。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主要城市住宅市场强劲反弹,需求表现旺盛,楼市火爆,房价涨幅一再攀升,甚至超过了2007年的最高水平。
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8介百分点;环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连续五个月上涨。
房价上涨的城市较多,下降的城市比较少,新建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43个,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6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有63个,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个,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42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有61个,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5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有61个,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个。
房地产行业在本轮次贷危机中刚刚受到点压力,国家强力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又把它刺激起来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几个主要城市的交易量、价格都创新高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本来就一直存在泡沫,目前这种情况还在加剧。现在一线城市楼市重新面临价涨量跌的尴尬。
进入8月,北京商品房供应逐渐放量。据房地产调查机构的监测,8月份前20天,北京 新开盘项目已近50个,项目开盘量有望继续增加。而7月份,北京新增预售项目仅35个。与此同时,新房销售再度萎缩,存量房数量有所回升,这给房价继续上涨带来压力。
继续关注大宗商品抗通胀
大宗商品的潮水在经历短暂的退去后再掀波澜,7月份国际油价小幅下跌,进入8月后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加强,油价震荡上行,多次冲击75美元大关,创下10个月来新高。预计9月份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其他如有色金属等商品期贷亦处在上升趋势当中。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大宗商品概念的投资,主要渠道为期货和相关公司股票,例如“石化双雄”。
从历史看,每个经济周期中,通胀来临前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部分资产价格开始大幅上涨,而且这种上涨往往先于日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上半年的房价和股价就是一个佐证。因此为防范通胀,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在通胀到来之前,将人民币变成具备升值潜力的人民币资产,换句话说,给手上的人民币也赋予“涨价”的权利。
观察历史不难发现,在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或政治经济出现某种不确定性时,为了避险,我们很容易想到买黄金,但金价已到了目前的高位,是否还有买来保值的必要?
从速一轮经济危机来看,当用于工业和珠宝业的黄金数量因经济衰退而大幅下降时,投资者的强劲需求却依然推高了金价,4月份当通胀预期重新抬头的时候,金价升至900多美元/盎司,而在6月初则进一步达到了983美元/盎司,这一变化趋势显然是与全球资金避险需求相对应的,换句话说,买金防通胀是可行的。
另一组历史数据却令人得出相反的结论,有些专家认为,黄金在动荡的时期表现最好,但在其他时期则不那么好,表现为风险大、收益小,过去40年里黄金比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的动荡幅度要高三分之一,但其投资回报却要更低,其年回报率是8.4%,而标准普尔指数的回报率却是9.1%。
而且,黄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表现得过于平庸,当金价在1980年1月达到850美元/盎司之后的2个月,大幅下挫了44%,而直到2008年1月才又回升到了850美元/盎司。
当然,黄金未来的走势依然值得期待,需求不减将支撑金价再次跨越1000美元大关,黄金仍处于上升通道中,预计未来几年仍有每年10%左右的回报率。不过,由于黄金是以美元计价的,中长期美元兑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美元跌势将部分抵消黄金涨势。
因此,投资者要更谨慎看待美元计价,避免汇率损失风险。
2009年7月中国经济在二季度强劲反弹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全国发电量同此增长48%,均创今年最好水平。受到股市上扬和政府刺激政策的推动,国内市场消费热情高涨,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汽车、家电等产品的需求尤其旺盛。
外贸方面,7月当月出口额今年以来首次突玻1000亿美元,较上月增长10.4%,但仍比去年同期低23%,已经连续第9个月处于同比负增长区间。这显示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尽管有所缓和,但依然显著。
7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指数继续双双负增长,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8%和82%,显示短期之内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大,同时也说明核心制造业继续受累于海外市场需求不和国内市场产能过剩,目前经济回暖的基础仍不牢固。中小企业的困难缺少明显改善,社会就业矛盾依然突出,也为此提供了佐证。
最重量级的消息则是新增贷款的骤降。据统计,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仅增加3559亿元,环比骤降77%,同比也下降约6.8%。由此也引起了市场对“流动性充裕”能否继续维持的担忧,整个8月的股市在回调和震荡中走过。
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在强刺激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得到延续,但基础仍不牢固。宽松货币政策在拉动经济复苏的同时,副作用日益显现。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保增长与防通胀的目标之间,进退两难。体现出来的,就是宏观判断的模糊和政策的左右摇摆,既要坚持“宽松基调”稳固复苏,又要考虑宽松政策退出策略,适时“微调”。
A股已经进入“中场休息”
7月29日,中国股市以5%的跌幅终结了连续5个月的单边上涨行情,但随后却连续上涨并不断创出反弹新高。进入8月以来,股市跌多涨少,气势也可谓惊心动魄。8月4日创出今年年内最高3487.01点,8月17日却迅速下探到2761.4点,其下跌速度和幅度都在考验着投资者的神经。
上证指数最高时今年上涨已经超过80%,深证综合指数则上涨一倍以上,投资者的强烈买入意愿反映出人们都认为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已经推动中国经济重回正轨。
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并不预示着中国股市会进入下降通道,近期的暴跌也许只是受国际国内政策面影响的“中场休息”,更何况居民存款的减少以及活期化趋势也给资金面提供了支撑。
未来A股市场的走势取决于市场由流动性驱动向经济复苏驱动转换的过程和节奏。从目前的业绩增长趋势看,全面增长是不现实的,业绩增长只存在于部分行业,这一次的调整与2008年单边下跌不同,结构性机会将会继续存在。在本期的《投资聚焦》栏目中我们会分析接下来市场可能存在的机会,总体来看,现在股市的上行趋势还没有遭受根本性的打压,接下来的机会在于挖掘新的价值洼地,期待企业盈利好转和振兴政策的呵护。
回顾历史,中国股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货币政策高度敏感,一个似是而非的“动态微调”就让流动性预期陷入窘境,把市场搅得“惊慌失措”,在两周的时间里,上证指数下挫17%。不过,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货币市场利率逐渐稳定,目前市场流动性不太可能出现明显收缩。另一方面,目前单月净投放的格局仍没有改变,总体上市场流动性比较宽松。
目前调整的因素主要是获利回吐。在=季度末,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股票仓位处于高位,使市场弹性不足,在新增资金并未大幅进入市场的情形下,资金面相对紧缺,市场出现调整。在调整中,以保险为代表的机构纷纷减仓,一些私募基金也维持在低仓位,但这部分资金并未抽离股市,如果宏观经济符合预期,许多资金将有回流股市。
基本面的向好因素支撑着中国股市不至于进入暴跌通道,短期的调整只是政策层面的扰动,在“中场休息”时要做的或许是拿杯可乐解解渴,场外走走透透气,让自己的头脑进一步清醒。当然如果未来政策面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各国央行开始实质性的收紧流动性,就预示着比赛或许即将结束,如果这时投资者还当成是在“中场休息”,就要准备“炒股炒成股东”了。
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接下来的行情中基金择股能力对净值的贡献度将明显提升,基金又将迎来一个“精选个股、价值投资”的时期。选股能力强,常态市场中管理能力出色的基金公司及其旗下的产品值得关注,例如华夏、华安以及兴业等第一集团。经过两周调整,市场恐慌情绪在封闭基金折价率上有所反应,7只基金的折价率超过30%。在市场调整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封闭式基金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品种。此外,QDII基金受益海外市场走强,值得配置。债券基金暂时看不到需要加仓的理由。
房地产市场泡沫到底大不大
近几个月,中国正在兴起的新一轮土地热,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宽松的信贷条件大肆购买新入市的地块,尽管交易量仍远低于最高时期的水平,但却在逐月上升,地价也创出了新高,去年房价的大幅调整突然间似乎变成了遥远的记忆。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主要城市住宅市场强劲反弹,需求表现旺盛,楼市火爆,房价涨幅一再攀升,甚至超过了2007年的最高水平。
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8介百分点;环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连续五个月上涨。
房价上涨的城市较多,下降的城市比较少,新建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43个,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6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有63个,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个,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42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有61个,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5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有61个,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个。
房地产行业在本轮次贷危机中刚刚受到点压力,国家强力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又把它刺激起来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几个主要城市的交易量、价格都创新高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本来就一直存在泡沫,目前这种情况还在加剧。现在一线城市楼市重新面临价涨量跌的尴尬。
进入8月,北京商品房供应逐渐放量。据房地产调查机构的监测,8月份前20天,北京 新开盘项目已近50个,项目开盘量有望继续增加。而7月份,北京新增预售项目仅35个。与此同时,新房销售再度萎缩,存量房数量有所回升,这给房价继续上涨带来压力。
继续关注大宗商品抗通胀
大宗商品的潮水在经历短暂的退去后再掀波澜,7月份国际油价小幅下跌,进入8月后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加强,油价震荡上行,多次冲击75美元大关,创下10个月来新高。预计9月份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其他如有色金属等商品期贷亦处在上升趋势当中。投资者可以继续关注大宗商品概念的投资,主要渠道为期货和相关公司股票,例如“石化双雄”。
从历史看,每个经济周期中,通胀来临前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部分资产价格开始大幅上涨,而且这种上涨往往先于日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上半年的房价和股价就是一个佐证。因此为防范通胀,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在通胀到来之前,将人民币变成具备升值潜力的人民币资产,换句话说,给手上的人民币也赋予“涨价”的权利。
观察历史不难发现,在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或政治经济出现某种不确定性时,为了避险,我们很容易想到买黄金,但金价已到了目前的高位,是否还有买来保值的必要?
从速一轮经济危机来看,当用于工业和珠宝业的黄金数量因经济衰退而大幅下降时,投资者的强劲需求却依然推高了金价,4月份当通胀预期重新抬头的时候,金价升至900多美元/盎司,而在6月初则进一步达到了983美元/盎司,这一变化趋势显然是与全球资金避险需求相对应的,换句话说,买金防通胀是可行的。
另一组历史数据却令人得出相反的结论,有些专家认为,黄金在动荡的时期表现最好,但在其他时期则不那么好,表现为风险大、收益小,过去40年里黄金比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的动荡幅度要高三分之一,但其投资回报却要更低,其年回报率是8.4%,而标准普尔指数的回报率却是9.1%。
而且,黄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表现得过于平庸,当金价在1980年1月达到850美元/盎司之后的2个月,大幅下挫了44%,而直到2008年1月才又回升到了850美元/盎司。
当然,黄金未来的走势依然值得期待,需求不减将支撑金价再次跨越1000美元大关,黄金仍处于上升通道中,预计未来几年仍有每年10%左右的回报率。不过,由于黄金是以美元计价的,中长期美元兑人民币贬值的预期下,美元跌势将部分抵消黄金涨势。
因此,投资者要更谨慎看待美元计价,避免汇率损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