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书法教学中的技法传授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axx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法作为一门课程逐步进入了学校。书法教学与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关系密切。在书法教学中,技法教学是关键,是基本内容和核心内容。采用多种手段,将枯燥的技法问题生动有趣地传授给学生,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书法 技法 传授
  一、技法学习在书法教学中的重要性
  技法在书法学习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书法技法包括执笔中的松紧,运笔的快慢、提按、顿挫、逆锋、回锋、出锋、中锋、侧锋,结体的大小、欹正,疏密、伸缩、相让、开合,用墨的浓淡、枯湿等等。这些技法看似简单易学,掌握起来很不容易,要达到较高的书法境界就更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技巧越高,艺术作品越好。最伟大的艺术力量要得到恰如其分的显示,就需要有与艺术力量相当的第一流的技巧。”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首先与其具有一流的书法技法有关。蔡邕、“二王”、“宋四家”,历史上任何一位成功的书法家,技法必然高超。
  古人对技法的学习十分重视的,对技法的探索也是孜孜不倦、让人叹服。如羊欣《笔阵图》载:“繇(钟繇,字元常)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八分。”又载“繇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搥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由是繇笔更妙。”睡覺前在被子上用手模拟书写,画到被子破掉,甚至为得到书法技法而盗掘他人之墓。可见古人对书法技法的重视程度。正是古人的研究探索,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技法成果,如藏头护尾、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折钗股、永字八法、五字执笔法等。
  学生学习书法的第一步,首先要解决执笔、用笔、结构等最基本的技法问题。没有技法,练好书法是空谈。没有教好技法,书法课堂教学也谈不上成功。因而笔者认为技法教学是小学书法教学的基本内容、核心内容。
  二、书法教学中技法的传授
  书法课堂教学中,技法传授是一个重要任务。书法技法经过几千年的锤炼,积累了大量可行的经验。仅唐朝就有数十篇关于书法技法的论著,如欧阳询的《结字三十六法》、《八诀》,韩方明《授笔要说》,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等等。作为书法教师,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古代技法并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用相对简单的技巧解决问题,实践总结出书写方法。传授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书法技法的传授应强调技法本身的内在规律
  任何艺术都有它自身的艺术规律,汉字的书写也同样。正是这种规律,形成了汉字的造型方法和美感。比如,汉字字形长方,这并不是一下就形成的特点,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改进,我们所看到的汉字是成熟的、最后定形的汉字。这个长方形不是随意的一个长方形,经著名书法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研究,它符合黄金分割的规律。又比如汉字书写左低右高,横及其它取横势的点画都向上倾斜,而右半部分稍重,又使我们视觉得到平衡。这些规律,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去探寻、研究,通过大量的范例进行归纳,最后用浅显的语言来表述,并在实践书写中尝试应用这些规律。如框形结构的字“月”、“日”、“国”、“门”等,左右两竖相对,右边竖远远粗于左边竖。又如左右分开的两部分,“竹”字头、“臼”字头等,左右横要有对应的取势。我们一定要加强对汉字的规律研究,在教学中强调结构规律,让学生学会书写方法、内化规律,而不仅仅是练好眼前某个字。
  (二)书法技法的传授要强调学生的兴趣调动
  书法规律是比较枯燥的。比起其他科目来,它既没有动听的声音,又没有绚丽的色彩,也没有生动的情节,是纯粹的黑白世界 。而我们的对象是儿童,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因而书法技法的讲解效果如何,还得看如何调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研究表明,学生大脑高度兴奋时,学习效果远远超过正常水准。枯燥的技法规律只有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形式,才能真正在其大脑中刻下印记。调动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游戏法。比如,教“局”字的时候,可以做一个与学生个头差不多大的字,让大家来做游戏,头钻进上边的框形,而第二折正好是肩膀。由人的肩膀比头宽推断出字的肩膀比字头宽,再进一步研究尝试“鸟”“马”“吕”、“昌”、“官”等字,从而得出:“两折相叠,第二折拉宽,犹如肩膀比头宽”这样一个规律。
  2、图示法。在讲解笔法时,图示必不可缺,图示可以是点画及其内部的运笔过程图解,也可以是各种形象的图片。如讲短撇,通常说“如鸟啄食”,假如有喙较长的鸟的图片,则形象而直观,翠鸟的嘴就是很形象的短撇。又如“木”、“禾”等在独体字、左旁、字头、字底等不同位置时,形态各不相同。通过图片的直观摆放,就可以得出相应的规律。
  3、口诀法。很多规律比较难记,可以适当地编一些结构用笔的儿歌、顺口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 “人”作字头,捺往上走;“春”的字头,捺向右走;撇捺舒展,其它紧凑;写好部首,我是能手。
  4、追溯法。每个汉字尤其来历,追溯历史,写出某些字的篆书、隶书等写法,讲清字的变形过程和造字方法,有利于激发其求知欲和对书法练习的兴趣,有利于其记忆相关的结构用笔特点。如竖心旁为何左点低右点高;又如“不”为何撇和竖形成交叉等等。
  5、故事法。不少书法结构规律的来历,有着精彩的故事,比如所谓“担夫争道”,就是一个穿插揖让的故事,又如关于王羲之王献之的故事就有很多涉及用笔和结构方法的,通过现实中的一些现象也同样能讲清技法。
  6、演示法。百闻不如一见,对学生来说,听总不如看的清楚。听到的还需要一个理解和转换过程,而看就完全不同了。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机,选择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讲解。另外,在对学生辅导时,应多直接的示范、把笔。也可以让书写较好的同学进行演示,增强课堂的互动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竞赛法。学生对于书写技法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竞赛法进行。竞赛内容是多样的,比如找规律竞赛、书写竞赛、纠错竞赛等等。
  (三)书法技法的掌握必定要通过练习实现
  书法技法的学习,光是听听规律,背背口诀是远远不够的。书法是技能性科目,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知识、规律的内化。练习能使用笔方法更为熟练。我们通常讲的提、按、顿、挫,是一系列连贯的动作,是由大脑发出指令,由全身到手臂,再到手腕到指尖的精微动作。动作完成的完美程度,完全取决于练习的多少,这就是所谓熟能生巧。而一系列结构规律,也同样是在联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而加深印象。古代书家刻苦练习书法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王羲之刻苦练习,洗笔的池塘渐渐成了墨池。智永把写秃的笔头,放在大竹筐里,前后卅多年,日积月累,居然装满了五大篓秃笔,后来他还特别把这些破笔埋起来,取名“退笔冢”,并且写文章记叙这一因缘。由这些故事可以想像他们练习书法的毅力和专心。
  练习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的提高。练习一定要注重有效练习,因此在一节课中练字不能贪多,训练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将悟到的知识,转化为手上的技能,要有一个静心、稳步的实践练习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跨越式前进。古人说,字无百日功,只有勤奋苦练,学习得法,才会取得较大的长进。
  (四)书法技法的传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精神
  前面说到了大量的结构规律都是隐含在字的本身中的。技法不一定就是完全现成的,还有待于不断发现和完善。教师的传授不应是灌输式的技法讲解,而应该鼓励刺激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规律。书写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对书法知识的理解和书写规律的运用。让学生去观察、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思考、相互交流、得出写字规律,有助于学生对写字规律形成深刻的印象,对运用规律写字起到引导、强化作用。其次,通过观察探索规律,有助于他们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探究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他们养成认真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书法技法的目的不仅在其认识了解书法规律,更在于让他们自己发现规律,掌握技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斜桥镇中心小学 浙江嘉兴)
其他文献
中小学书法课程研究所书法作品選登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精髓,也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地域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怎样使学校教育与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学校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艺术和独特价值,激发珍惜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
期刊
摘 要: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价值与概念体系。如何让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达到互相融合与补充,充分发挥科学与艺术双重教育功能,是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思考的问题。文中所倡导的“科艺统整”思路,就是以幼儿的“感知、探索”为前提,以“表现、创造”为手段,充分挖掘美术元素,从而达到让孩子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起到“益
期刊
摘 要:拓展性课程“陶诗陶画”是陶行知先生的诗画成画,学生创编小诗,诗情画意相结合。本文着重研究的是“陶诗陶画”的样式:左右式、上下式、嵌入式,以及基本技巧,即找出陶诗中入画的词句进行画画,夸张的手法,四物状态,各具特色:即动物篇藏头露尾、植物篇千姿百态、人物篇画出神态、景物篇画出韵味。  关键词:陶诗陶画 基本技巧  自浙江省教育厅颁发《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
期刊
摘 要:美术作品的形式是由点、线、形、色、空间、肌理等构成的外在形态,是可以被感官感知到的表面现象。但在欣赏者视知觉的作用下,美术作品的形式是具有精神力的。因此形式感知,可以让欣赏者直接从作品形式中读取艺术意蕴、获得审美体验。  当前“重内容、轻形式”的欣赏教学缺失视觉形式的欣赏,导致其“视觉性”缺失和学科性的缺失。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以《清明上河图》一课为例,探讨基于视觉形式感知的美术形式欣赏教学
期刊
周胤煊 《出游》  江山市中山小學 指导老师:王 勇
期刊
摘 要:学生在绘画写实期会形成程式化表现,创作方法需要教师引导。绘本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拓展创意思维、习得创作方法的宝贵资源。融入绘本内容,营造教学情境,降低美术知识学习难度;借鉴绘本创作技法,拓展学生学习模式,提高学生造型表现能力;运用绘本创意设计,激发创意空间,增强学生艺术创造力。绘本为学生绘画创作给予丰富的记忆图库,并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绘本 融入 情境 能力  著名绘
期刊
2019年1月21日下午2点,由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少儿书法委员会主办,杭州青墨谦书画馆联合杭州六品堂、六品书院承办的少儿书法委员会“委员书法作品展暨第二届精英书法展” 在杭州梦想小镇六品书院开幕,少儿委员会继续保持着每年“一展一集一会”的优良传统活动。  参加开幕式的有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高甬春先生,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显丰先生,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期刊
美术作业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任务而进行的学习活动所完成的作品。它反映了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方法的获得、情感的发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同时也直观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美术作业在教师面批、点评后,一般都会发还给学生。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并不爱惜自己的作业 ,往往看了成绩和老师的评语,随手一扔了事。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挖掘美术作
期刊
释文: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典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