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校的教育要坚持“三贴近”原则,而要真正做到,那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来促进学校德育、学生品行的完善与发展。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学校是最好的途径,可以通过团课、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进行教育。对于学校来说,课外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学军、学农,到德育基地进行亲手操作。体验一下大自然,很多学校的实践证明,那些办得好的学校,不仅课堂教学抓得好,而且课外活动开展得也好。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活跃学校气氛,丰富学生生活,而且对学生形成某种爱好,树立远大理想,打下成才基础,也很有意義。为此,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提倡家长应作智慧型父母。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家长教育观,特别是要树立科学的教子观、儿童观、人才观、亲子观和评价观等新观念。家长望子成龙,但不能逼子成龙,对孩子的期望不能盲目攀高,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其在做人方面的基本品德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
其次,家长要明确:让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为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花大量的时间教孩子学知识是不切实际的,家长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育人上,即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优良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孩子有正义感、责任心、义务感,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勤劳节俭,孝敬父母,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
再次,要讲究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父母通过身教和言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自身的人格魅力。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自身一定要举止文明,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在各方面做孩子的表率;要保持家庭的和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要不断学习,掌握教育子女所要求的科学知识及方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教育孩子。
而对于社会来说,它既是一所大学校,又是一个大家庭,它可以无形地教育、影响广大青少年。
人之所以能社会化,就是因为人生存在社会和群体之中,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于学生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很深刻的影响。因此,社会应正确地加以引导,使青少年学生有一个健康的思想意识。
目前,我国广大青少年,绝大多数能够刻苦学习,努力拼搏,遵纪守法。但仍有极少数青少年走上了犯罪道路,给社会、家庭、他人带来了危害和不幸。据有关资料透露,当前国内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犯罪人数的80%左右,且以年平均2%-3%的速度上升,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想净化社会环境,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势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就必须针对我国的国情、民情,重视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控制机制,加大反腐败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清新良好的社会风尚,铲除易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面临21世纪的挑战,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他们不仅适应现代化,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构,而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良好的品德,有高尚的爱国热忱,有强健的体魄,这才是我们贯彻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以上就是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思索。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希望各位德育工作者齐心协力,不断地提高师德素养,保持和强化高尚的职业道德,认真履行自己在“育人”中的神圣职责。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学校是最好的途径,可以通过团课、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进行教育。对于学校来说,课外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学军、学农,到德育基地进行亲手操作。体验一下大自然,很多学校的实践证明,那些办得好的学校,不仅课堂教学抓得好,而且课外活动开展得也好。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活跃学校气氛,丰富学生生活,而且对学生形成某种爱好,树立远大理想,打下成才基础,也很有意義。为此,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提倡家长应作智慧型父母。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家长教育观,特别是要树立科学的教子观、儿童观、人才观、亲子观和评价观等新观念。家长望子成龙,但不能逼子成龙,对孩子的期望不能盲目攀高,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其在做人方面的基本品德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
其次,家长要明确:让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为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花大量的时间教孩子学知识是不切实际的,家长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育人上,即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优良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孩子有正义感、责任心、义务感,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勤劳节俭,孝敬父母,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
再次,要讲究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父母通过身教和言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自身的人格魅力。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自身一定要举止文明,言行一致,积极进取,在各方面做孩子的表率;要保持家庭的和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要不断学习,掌握教育子女所要求的科学知识及方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教育孩子。
而对于社会来说,它既是一所大学校,又是一个大家庭,它可以无形地教育、影响广大青少年。
人之所以能社会化,就是因为人生存在社会和群体之中,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于学生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很深刻的影响。因此,社会应正确地加以引导,使青少年学生有一个健康的思想意识。
目前,我国广大青少年,绝大多数能够刻苦学习,努力拼搏,遵纪守法。但仍有极少数青少年走上了犯罪道路,给社会、家庭、他人带来了危害和不幸。据有关资料透露,当前国内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犯罪人数的80%左右,且以年平均2%-3%的速度上升,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想净化社会环境,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势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就必须针对我国的国情、民情,重视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控制机制,加大反腐败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清新良好的社会风尚,铲除易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面临21世纪的挑战,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他们不仅适应现代化,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构,而且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良好的品德,有高尚的爱国热忱,有强健的体魄,这才是我们贯彻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以上就是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思索。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希望各位德育工作者齐心协力,不断地提高师德素养,保持和强化高尚的职业道德,认真履行自己在“育人”中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