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和移动媒体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广大群众越来越习惯借助博客、微博、微信或其他传播载体诉说他们的需求和表达他们的意见,往往出现复杂多样的网络舆情,不处理、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妥当,都会影响社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舆情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00-01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工作生活学习上便利之门的同时,也给我们了解民情民意开了一扇窗。广大网民越来越习惯于藉着网络的自由、开放和隐匿的特性,利用博客、微博、微信或其他传播载体诉说他们的需求和表达他们的意见。网络虽说是虚拟的世界,但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组成部分,也俨然是一个大社会。现在的网络舆情经常出现小问题扩大化,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网络舆情,我们如果不处理、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妥当,就会引起网民的不满,甚至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因此,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和处理好网络舆情,尤其是其中的负面舆情?又该如何引导网络舆情的正确走向?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要思考的。
一、信息时代网络舆情特征
1、自由与可控。从管控角度来讲,网络舆情即是自由的。我们要让网民说话,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诉说各自的诉求和意见。同时,网络舆情是可控的。由于互联网的联通性,只要是在网络中活动过,都可以进行定位和追踪。
2、即时与互动。网络舆情的存在是即时的又是互动的。这样的特性大大增加了我们在管控上的难度。
3、隐匿与外显。由于网络的隐匿性,网民能任意表达各自真实的情绪和意见。在隐匿的同时又是外显的。当你在表达时,你所表达出来情绪和意见又完全暴露在互联网上。这是因为互联网的隐匿性所带来的外显性。
二、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任何消息,如果官方出来否定,那就是真的了。”这话虽是网民的调侃,但背后折射的则是政府相关部门对网络舆情应对的得与失。我们在应对网络舆情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和错误,造成不良的影响。
1、理念错误。经过前些年的网络反腐,许多人对网络产生恐惧,认为网民是不非理性的,不愿、不敢与网民对话,担心表错态说错话,往往以低调为理由,刻意回避网络。
2、方法不当。我们常常觉得报纸好,又很有权威性,所以什么都发表在报纸上。但现在看报纸的人是越来越少,其影响力越来越少。所以在使用方法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策略,在配置上要有策划,在应对上也是要策划的。对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要有足够的理解重视。
3、应对无力。一出现问题,就推诿含糊,动不动就伪造像“临时工”这样一些借口来搪塞网民,毫无真诚、真实而言。有的则采取封堵删等粗暴恶劣手法,应对网络舆情,促使网民情绪更加激化。
三、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往往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还处于酝酿当中的。是网民围绕某一具体的现实事件所表达出来的一种认识和态度,但它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舆论。网络舆情如果处理得好,就会变成良性的舆论,能够促进我们工作的展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将社会引向负面状况。因此,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网络舆情变成良性的舆论。面对网络舆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网络舆情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1、信息的收集与归类。1)热点的识别。在信息收集的时候,要把敏感的、热门的话题进行收集整理。2)关注信息的倾向。特别要注意那些别有用心的挑拨的意见,找出它的倾向。3)寻找主题。要关注近期国家和本地的有些主题。使用关健词对舆情进行收集分析。4)建立舆情追踪机制。专人负责舆情的摘录分类分析整理。
2、信息的研判。收集到网络舆情以后,要加以监控、研判。推测它的趋势和走向,做到心里有数。进行检测研判需要做好:1)去伪存真。要做好负面信息的真伪核实工作。有些负面信息,有可能说的是真的,也有可能是谣言。如果是谣言,就一定要及时地辟谣予以回应,不然的话它会形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还要对网络舆情的性质进行评估,如他说的这些内容,是因为他真的是异己分子,还是只是一时的冲动,我们要对这些网络舆情的性质进行评估。2)趋势研判。当一个网络舆情收集到了以后,就要它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确定其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还是走向坏的方面发展。
3、回应与沟通。在掌握舆情信息的基础上对网络民意及时回应、主动沟通。1)不要怕事。说实在的,谁都怕事,尤其在中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普遍心理。但是我们做这个工作,是躲不过去的,也许你主动一点,发展就会更好一些。2)及时回应。及时回应要注意抢在第一时间,及时回应,你的及时回应有可能把一个恶性事件扼杀在萌芽中。另外,有很多老百姓只不过发发牢骚,你的及时回应会让他感觉到很温暖,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3)主动发布。要主动发布,不要总是被动,不要你拨我一下,我就动一下。4)有效途径。在传播时要通过有效途径,要想好选择什么途径达到传播的目的,节省时间。
4、引导说明。对于舆情一定要避免它向负面的方向转换,要积极一些、主动一点,把事情做在前头,抢得先机。1)以人为本。在引导说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所有事情的背后都是人,所以,尊重人、尊重生命是我们的最高原则。你尊重别人的时候,也是尊重我们自己。2)换位思考。还要注意换位思考。老百姓跟我们还是不一样,虽然我们的待遇低一点,但衣食无忧,有些问题我们还是能解决的。但是老百姓解决一些事情还是挺难的。3)坦诚相待。还要坦诚相待。有的时候老百姓只是想要一句话,要你的那颗真心。我们把这些给了他,没有什么事解决不了。4)准备充分。在引导说明当中要真的说明白了。老说这个不知道,那个不清楚,只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5、危机管理。我们知道,社会危机还是蛮多的,既有天灾,也有人祸。这么多的事情,该怎么处理,是需要思考的。1)危机的分类分层管理。也就是说,要注意危机的分类、分层。危机是联动式的,是多种社会力量参与的,所以危机管理单独靠自己是不行,而是要有一种完整的体系和机制。工作上要有体系意识、机制意识、环节意识,做事不要只看“树木”,而是要看“森林”。在森林中,把所有的树贯穿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做好。2)应急响应。新闻发言人机制还要建立的,在媒体这么充裕的时代,宣传干部应该成为新闻发言人,能够代表一级机构,能够向公众宣布,做到谨慎说话,对事情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众负责,这是我们要做的。3)追踪效果。绝对不能一件事做完了就结束了,虽然做完很高兴,但过去就过去了。没有追踪的话,你的经验就没有真正成长起来。所以,事情做完之后,做一个追踪和评估,这是需要的。
结语
在今年召开的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我们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因此,我们要理性认识网络舆论,尽量促成良性的网络舆论环境,以便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创新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手段。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舆情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300-01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工作生活学习上便利之门的同时,也给我们了解民情民意开了一扇窗。广大网民越来越习惯于藉着网络的自由、开放和隐匿的特性,利用博客、微博、微信或其他传播载体诉说他们的需求和表达他们的意见。网络虽说是虚拟的世界,但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组成部分,也俨然是一个大社会。现在的网络舆情经常出现小问题扩大化,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网络舆情,我们如果不处理、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妥当,就会引起网民的不满,甚至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因此,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和处理好网络舆情,尤其是其中的负面舆情?又该如何引导网络舆情的正确走向?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要思考的。
一、信息时代网络舆情特征
1、自由与可控。从管控角度来讲,网络舆情即是自由的。我们要让网民说话,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诉说各自的诉求和意见。同时,网络舆情是可控的。由于互联网的联通性,只要是在网络中活动过,都可以进行定位和追踪。
2、即时与互动。网络舆情的存在是即时的又是互动的。这样的特性大大增加了我们在管控上的难度。
3、隐匿与外显。由于网络的隐匿性,网民能任意表达各自真实的情绪和意见。在隐匿的同时又是外显的。当你在表达时,你所表达出来情绪和意见又完全暴露在互联网上。这是因为互联网的隐匿性所带来的外显性。
二、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任何消息,如果官方出来否定,那就是真的了。”这话虽是网民的调侃,但背后折射的则是政府相关部门对网络舆情应对的得与失。我们在应对网络舆情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和错误,造成不良的影响。
1、理念错误。经过前些年的网络反腐,许多人对网络产生恐惧,认为网民是不非理性的,不愿、不敢与网民对话,担心表错态说错话,往往以低调为理由,刻意回避网络。
2、方法不当。我们常常觉得报纸好,又很有权威性,所以什么都发表在报纸上。但现在看报纸的人是越来越少,其影响力越来越少。所以在使用方法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策略,在配置上要有策划,在应对上也是要策划的。对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要有足够的理解重视。
3、应对无力。一出现问题,就推诿含糊,动不动就伪造像“临时工”这样一些借口来搪塞网民,毫无真诚、真实而言。有的则采取封堵删等粗暴恶劣手法,应对网络舆情,促使网民情绪更加激化。
三、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往往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还处于酝酿当中的。是网民围绕某一具体的现实事件所表达出来的一种认识和态度,但它还没有形成真正的舆论。网络舆情如果处理得好,就会变成良性的舆论,能够促进我们工作的展开。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将社会引向负面状况。因此,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网络舆情变成良性的舆论。面对网络舆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网络舆情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1、信息的收集与归类。1)热点的识别。在信息收集的时候,要把敏感的、热门的话题进行收集整理。2)关注信息的倾向。特别要注意那些别有用心的挑拨的意见,找出它的倾向。3)寻找主题。要关注近期国家和本地的有些主题。使用关健词对舆情进行收集分析。4)建立舆情追踪机制。专人负责舆情的摘录分类分析整理。
2、信息的研判。收集到网络舆情以后,要加以监控、研判。推测它的趋势和走向,做到心里有数。进行检测研判需要做好:1)去伪存真。要做好负面信息的真伪核实工作。有些负面信息,有可能说的是真的,也有可能是谣言。如果是谣言,就一定要及时地辟谣予以回应,不然的话它会形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还要对网络舆情的性质进行评估,如他说的这些内容,是因为他真的是异己分子,还是只是一时的冲动,我们要对这些网络舆情的性质进行评估。2)趋势研判。当一个网络舆情收集到了以后,就要它的影响和发展趋势进行研判,确定其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还是走向坏的方面发展。
3、回应与沟通。在掌握舆情信息的基础上对网络民意及时回应、主动沟通。1)不要怕事。说实在的,谁都怕事,尤其在中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普遍心理。但是我们做这个工作,是躲不过去的,也许你主动一点,发展就会更好一些。2)及时回应。及时回应要注意抢在第一时间,及时回应,你的及时回应有可能把一个恶性事件扼杀在萌芽中。另外,有很多老百姓只不过发发牢骚,你的及时回应会让他感觉到很温暖,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3)主动发布。要主动发布,不要总是被动,不要你拨我一下,我就动一下。4)有效途径。在传播时要通过有效途径,要想好选择什么途径达到传播的目的,节省时间。
4、引导说明。对于舆情一定要避免它向负面的方向转换,要积极一些、主动一点,把事情做在前头,抢得先机。1)以人为本。在引导说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所有事情的背后都是人,所以,尊重人、尊重生命是我们的最高原则。你尊重别人的时候,也是尊重我们自己。2)换位思考。还要注意换位思考。老百姓跟我们还是不一样,虽然我们的待遇低一点,但衣食无忧,有些问题我们还是能解决的。但是老百姓解决一些事情还是挺难的。3)坦诚相待。还要坦诚相待。有的时候老百姓只是想要一句话,要你的那颗真心。我们把这些给了他,没有什么事解决不了。4)准备充分。在引导说明当中要真的说明白了。老说这个不知道,那个不清楚,只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5、危机管理。我们知道,社会危机还是蛮多的,既有天灾,也有人祸。这么多的事情,该怎么处理,是需要思考的。1)危机的分类分层管理。也就是说,要注意危机的分类、分层。危机是联动式的,是多种社会力量参与的,所以危机管理单独靠自己是不行,而是要有一种完整的体系和机制。工作上要有体系意识、机制意识、环节意识,做事不要只看“树木”,而是要看“森林”。在森林中,把所有的树贯穿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做好。2)应急响应。新闻发言人机制还要建立的,在媒体这么充裕的时代,宣传干部应该成为新闻发言人,能够代表一级机构,能够向公众宣布,做到谨慎说话,对事情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众负责,这是我们要做的。3)追踪效果。绝对不能一件事做完了就结束了,虽然做完很高兴,但过去就过去了。没有追踪的话,你的经验就没有真正成长起来。所以,事情做完之后,做一个追踪和评估,这是需要的。
结语
在今年召开的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我们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因此,我们要理性认识网络舆论,尽量促成良性的网络舆论环境,以便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创新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