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东 进贤致公 学以报国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进东,江苏武进人,植物生理学及藻类学家,致公党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学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作为新形势下为首都引进高层次智慧资源、助力改革发展的重要渠道和科学路径。2014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等8名各领域高层次党外代表人士赴北京市政府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挂职,任副局级领导职务,锻炼期一年。此次赵进东担任北京市农委副主任。这是北京第二批高层次党外人士到京挂职。
  2011至2012年,北京开展的首批高层次非中共代表人士挂职锻炼工作取得新成效,成为推动首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
  1956年出生于山城重庆的赵进东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者气质——心忧天下、古道热肠、仗义执言。和许多同龄的科研工作者一样,他也经历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特有的命运轨迹——当过知青,回城工作,考上大学,读研究生,出国回国。
  当过知青
  赵进东的中学时代是在“文革”期间度过的。父母亲双双被下放,3个姐姐也不在身边,才10岁的赵进东就开始一个人过日子。
  赵进东说,初中之前,几乎没有老师认为他是一个好学生。那时候他逃学一周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还时不时搞点恶作剧。高中成了赵进东的转折点,他从一个爱搞恶作剧的孩子,开始变得对学习感兴趣,数学成了他的最爱,熬夜做数学题是最能吸引他的事情。有一次深夜,已经睡了一觉的母亲醒来发现赵进东的房间还亮着灯,就悄悄地走到窗外探望,当时的画面让母亲很是吃惊:一向顽皮的赵进东居然趴在桌上学习,桌子上散落着他的书本。第二天,母亲仍然在窗外静静地看着;第三天,依然如此……
  1974年,赵进东从重庆南开中学毕业后到四川省忠县农村插队当知青。“一年要出工300多天,生产队按照每天的工分多少来发放红薯、谷物,而每天工分最多只有9分钱,居住地隔壁的仓库还经常可以看见老鼠、蟑螂和蛇。那段日子我受到了很大的锻炼,对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
  频繁的政治运动使得赵进东对未来茫然无知,于是他托在重庆的朋友帮他寄来书籍,从书本中寻找慰藉。背唐诗宋词,抄俄罗斯诗人的诗,读《鲁迅全集》……
  “下乡不像军训,不知道什么时间会结束,日子苦闷到令人窒息的地步,对未来的一无所知会让人觉得非常空虚。”对于未来没有什么期望,日子一天一天地过,赵进东常常一个人呆在生产队,一边看着书,一边听着老鼠吱吱地上蹿下跳,穿墙打洞,生活的全部意义似乎就是学习和等待。
  “那时压根儿就没想过上大学的事情,只是按自己的喜好看书,一切随遇而安。”生活让17岁的赵进东过早地体会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此时赵进东认为自己成熟多了。的确,两年半的知青生活,给了赵进东难得的人生体验,也同时给予了他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很难有什么挫折能和17岁时候精神上的苦闷相比,那段日子使我受到很大锻炼。”他说。
  1976年,顶替父亲工作回到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貌似一样的实验室、一样的瓶瓶罐罐、一样的气味,还有福尔马林溶液,就是赵进东开始对生物学的基本认识。虽然只是个实验员,但能给别人演示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的标本,他还是很得意。正是有这点基础,1977年恢复高考,赵进东在专业栏里毅然填写了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赵进东的父母都是抗战期间的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的。虽然拿到了西南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相比于父母的“名牌大学”,赵进东心里很清楚自己考上的学校并不尽人意。拿到通知书后,父亲把他叫到跟前,只说了一句非常简单的话:“有了这个机会,学习就有了起点。”赵进东至今对这句话仍记忆犹新。
  从此,他的一生与生物结缘。1982年,赵进东考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后赴美国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0年后,赵进东回国任职北大。
  钻研“蓝藻”
  “真正把我带入藻类研究领域的是黎尚豪院士。如果没有黎先生,我不知道自己今天是不是在经商还是去干别的了。”
  赵进东的导师是著名藻类学家黎尚豪院士。由于导师在藻类研究方面的影响力,1984年,中科院水生所为赵进东争取到了一个留学美国的机会。
  在美国期间,赵进东就在光合作用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多次,并获美国技术专利一项,SCI刊物先后收录其发表的论文20余篇。
  1994年,赵进东回国时,生命科学在我国基本上还是新兴学科,研究大多还是传统分类,而国际上早已开始细胞分子方面的研究,赵进东的工作几乎是从头开始。短短几年时间里,他新开研究生、本科生“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等3门课程,并主持多项重要科研项目。1995年,赵进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所有的蓝藻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蓝色色素,蓝藻就是因此得名。蓝藻是一种对于人类有着重要作用的生物。现在国内很多人只是因为2007年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才对它有一点点的了解。
  “其实蓝藻在30亿年前就出现了。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蓝藻水华现象属于世界难题,而且通常只在发展中国家表现严重,中国的蓝藻水华爆发尤其严重。”
  1998年,赵进东在蓝藻分化和发育与分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成果发表在著名的《美国科学学院学报》,引起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几年后,他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在《美国科学学院学报》上发表4篇论文,其中2005年的论文是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的,并应邀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由于在蓝藻分化和发育与分子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赵进东曾先后获得美国李氏奖金、青年科学家安泰奖,还获得美国技术专利一项。   如今,赵进东科研团队在蓝藻水华方面的研究走在我国的最前沿。赵进东说,在国际蓝藻研究领域中,只要人们说到中国,就一定会想到他们的研究团队,这是他们的骄傲。
  2007年12月27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新闻发布会上,赵进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打过中锋
  今年58岁的赵进东,看上去非常精神。赵进东说:“我一直注意锻炼身体,这样才有旺盛的精力工作。”
  上大学时,赵进东曾参加过学校的游泳比赛,获得过百米蛙泳第4名、1500米自由泳第5名。采访中,赵进东还兴致勃勃地说拿出一张特别珍贵的校足球队的合影。
  “当时,由18人组成的足球队,其中有11人进入了专业足球队,还有一个进入了国家青年队。要不是长跑不太擅长的话,我就进专业球队踢球去了。后来当了四川全兴队教练的余东风,人称少帅,当年可是我们的板凳队员!”赵进东笑着说。
  从小学到大学,赵进东都是校足球队的主力前卫或前锋。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科院武汉分院研究生足球赛上,赵进东曾带领中科院水生所研究生队获得冠军。
  此外,他还喜欢打篮球、乒乓球和网球。赵进东开玩笑说:“每个人的兴趣都不同,体育运动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我认为运动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说竞技性运动,不光可以愉悦身心,锻炼身体,还一定有输赢。一个输得起的人,在工作中的承受能力就强一些。知道怎么输,并学会输得起,这是一个科学家需要培养的品质。”
  学会输得起是每位探索者必须首先学会的品格。1994年,他刚从国外回来,生命科学当时在国内还是新兴学科,工作几乎是从头开始,回忆那时的情形,他只说“很难”。但艰难的岁月并没使他屈服,相反在这段日子里,他通过研究蓝藻细胞分化中关键调控基因HetR、PatS和CcbP的功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如果没有这种在困境中坚韧的品格,是很难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的。
  “多参加竞技性运功的另一大好处就是敢于向权威挑战。在科学研究中,要敢于怀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是一味地盲从。”
  致力为公
  1994年,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赵进东一个人在球场打球,突然想,“我回国吧”。“你看过金庸的书吗?里面有一段这样写杨过的话:‘某一日风雨如晦,杨过心有所感,当下腰悬木剑,身披敞袍,一人一雕,悄然西去,自此足迹所至,踏遍了中原江南之地。’”
  “我是一个凭感觉走的人。我回国也是这样的,没什么理由,就是想到回国了。纯粹是率性而为,随心而行”。向来崇尚个性、特立独行的赵进东说走就走,甚至没有论证,没有事先回国考察一下。
  回国之前,赵进东在美国已经有稳定的工作,生活富裕安定,“那时半天的工资顶国内一个月的”。但赵进东很不愿意别人将这些与他的回国放在一起谈论。“我很不喜欢说一个人为了做成一件事,而放弃了这放弃了那,让人感觉我们好像在牺牲一样。它们本身是不矛盾的。” 这时的赵进东若有所思,但依旧率性直言。
  回国不久,在北大几位老教授的推荐和介绍下,赵进东加入了致公党。
  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后,赵进东积极在课程设置和实验教学研究方面下功夫,在国内最早将分子生物学内容引入本科生实验教学,后来又引进人才,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在实验教学改革中,赵进东在全国最早推出模块式培养方案,让学生根据培养计划和自己的需求选择所需的实验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9年,他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担任致公党中央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全国政协委员后,赵进东积极参与“生物质能源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专题调研,先后就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生经费、长江休渔等问题写出相关提案,并就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写出院士咨询报告,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这些年来,赵进东最关心的还是长江水资源和珍稀鱼类保护的问题。他的研究预测,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最快可能在未来十几年内消失。
  “危险的绝不仅仅是江豚。”赵进东说,“目前长江的鱼类资源正处于全面衰退的边缘,白鲟活体已极为罕见,中华鲟、达氏鲟数量不足10年前的十分之一。最常见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鱼苗发生量也大幅减少。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江豚也会像白鳍豚一样,一头也看不见了。长江也将成为‘无鱼之江’。”
  “长江中下游渔业资源已受到严重损害,滥捕是损害资源的最直接、最重要因素。”前年全国“两会”期间,赵进东提交提案,建议长江流域10年禁渔,给鱼类繁衍以充足时间。
  “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过度的长江渔业活动,其他保护措施都将是徒劳。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江豚等以鱼类为食的大型动物来说,长江禁渔10年也将是它们长久生存下来的唯一希望。如果经过10年的休养生息,经济鱼类资源丰富起来,这些珍稀的水生野生动物将有充足的食物,长江生态环境就会逐渐恢复。”
  这些年来,赵进东在与海外同事交往的过程中,都努力注意宣传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更是注意向学生传输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高尚的人格,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责任编辑 李肖含
其他文献
目前在作文批改这一环节是有的主张“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有的主张“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实践证明,后一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造成精批细改、全批全改的原因很多,有来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