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有效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透彻,教师本人知识储备要有深广度,其次就要认真读懂学生了。
【关键词】有效教学 读懂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74-01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的、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实施有效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透彻,教师本人知识储备要有深广度,其次就要认真读懂学生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教师一定要有“对象”意识,离开了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学不仅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对于学生的解读,首先应看作对一个正常发展的人性解读,其次,教师要正视学生人性的弱点,从教学行为方式上改变他们。读懂学生才能使教学落实到学习者本人身上,实施有效教学,反之,抛开学生谈教学,好比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
那么,从哪些方面读学生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学生心理,提高教学实效
以初中生为例,刚上初中,还保留着小学生的一些特点,喜欢表现自己,具体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积极发言,老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多一点耐心和等待,让学生自由表达,及时点拨错误和鼓励。到了初二,学生抽象思维一步步形成,爱抢先表现的欲望有点消退。这时候的学生比较叛逆,喜欢与老师争论,作为老师可就此顺水推舟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举反例、讲道理来改变学生的错误。初二学生的叛逆性也直接导致班级管理难度增大,班主任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并做好相应管理措施。进入初三,学生抽象思维基本形成,对于新鲜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面对升学的来临,学生普遍不太贪玩,老师要借此狠抓学风,通过师生的传帮带做好培优辅差。
二、读懂学生基础,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刚接手的班级,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以前的学习成绩、思想行为等情况,整体感知班内学生的学习水平,查看班内最高分和最低分,将班内学生整体分为优秀、中等、较差三类。分别选定三类学生的三名典型代表,记在心中,从这三名学生掌握学生的基础和最近发展区。教学设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找准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容难度应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标准,适当用一两道难题来满足优等生的需要。课后要及时跟踪差生的学习行为、作业,并及时帮助、点评,辅导差生不能心急,要循序渐进。只有读懂学生的基础,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读懂学生需要,把握教学难点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教师心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長的角度去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就需要关注学生对于新学内容的兴趣点、难点是什么,了解学生原有知识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考怎样的方式才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基于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我们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思考促进学生理解的载体是什么,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现实需求,把教学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持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四、适应学生思路,创设问题情境
事实证明,一些精巧的问题设计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一味追求问题设计的精巧,而不考虑学生的思路能否跟上是不行的。
为适应学生思路而进行问题设计,以下四条措施可以借鉴:
(1)模拟生活,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很好的问题情境,让这些学生带着这些熟悉的问题情境进入思考,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巧设比赛活动,创设游戏性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好学。
(3)培养创新意识,创设挑战性问题。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满足学生的个性。
(4)根据原有认知结构,创设障碍性问题。有些新的知识是学生已学知识的不断扩展的提升,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之上的,作为教师要巧设障碍,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五、挖掘学生错误,促进高效课堂
从事教学数年,我们发现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和成人是不同的。他们的表达可能是简单的,也可能是不准确的,他们的思维方式通过他们的错误暴露出来。教师要善于总结记录学生错误,将这些错误整理出来,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常常在课堂上告诫学生“学习以发现错误为荣,以发现错误而不改正错误为耻。”教师若能充分积累学生错误资源,发挥其教育作用,变“错”为“宝”,错误也就成为进步的阶梯,学生将在失败后走向成功,并得到创造性的发展。
六、抓住学生情感,促进教学改革
学生来自社会,他们的学习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社会的影响,他们的情绪会有波澜,会有起伏。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贴心交流或依靠其他同学提供的情况掌握其情绪变化,及时做好开导和帮扶工作。笔者经常向学生讲这样一句话——“绝对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总在不断完美的过程中追寻着完美。”以此勉励学生正确面对现实困难。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面对这种局面,如果能从厌学者中找出一些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似的发现。要注意从学生的情感入手,通过抓住他们的情感主线,针对影响情感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分别进行开导和教育,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黎奇着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有效教学 读懂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74-01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的、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实施有效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透彻,教师本人知识储备要有深广度,其次就要认真读懂学生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教师一定要有“对象”意识,离开了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学不仅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对于学生的解读,首先应看作对一个正常发展的人性解读,其次,教师要正视学生人性的弱点,从教学行为方式上改变他们。读懂学生才能使教学落实到学习者本人身上,实施有效教学,反之,抛开学生谈教学,好比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
那么,从哪些方面读学生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学生心理,提高教学实效
以初中生为例,刚上初中,还保留着小学生的一些特点,喜欢表现自己,具体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积极发言,老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多一点耐心和等待,让学生自由表达,及时点拨错误和鼓励。到了初二,学生抽象思维一步步形成,爱抢先表现的欲望有点消退。这时候的学生比较叛逆,喜欢与老师争论,作为老师可就此顺水推舟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举反例、讲道理来改变学生的错误。初二学生的叛逆性也直接导致班级管理难度增大,班主任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并做好相应管理措施。进入初三,学生抽象思维基本形成,对于新鲜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面对升学的来临,学生普遍不太贪玩,老师要借此狠抓学风,通过师生的传帮带做好培优辅差。
二、读懂学生基础,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刚接手的班级,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以前的学习成绩、思想行为等情况,整体感知班内学生的学习水平,查看班内最高分和最低分,将班内学生整体分为优秀、中等、较差三类。分别选定三类学生的三名典型代表,记在心中,从这三名学生掌握学生的基础和最近发展区。教学设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找准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容难度应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标准,适当用一两道难题来满足优等生的需要。课后要及时跟踪差生的学习行为、作业,并及时帮助、点评,辅导差生不能心急,要循序渐进。只有读懂学生的基础,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读懂学生需要,把握教学难点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教师心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長的角度去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就需要关注学生对于新学内容的兴趣点、难点是什么,了解学生原有知识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考怎样的方式才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基于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我们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思考促进学生理解的载体是什么,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现实需求,把教学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持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四、适应学生思路,创设问题情境
事实证明,一些精巧的问题设计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一味追求问题设计的精巧,而不考虑学生的思路能否跟上是不行的。
为适应学生思路而进行问题设计,以下四条措施可以借鉴:
(1)模拟生活,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很好的问题情境,让这些学生带着这些熟悉的问题情境进入思考,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巧设比赛活动,创设游戏性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好学。
(3)培养创新意识,创设挑战性问题。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满足学生的个性。
(4)根据原有认知结构,创设障碍性问题。有些新的知识是学生已学知识的不断扩展的提升,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之上的,作为教师要巧设障碍,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五、挖掘学生错误,促进高效课堂
从事教学数年,我们发现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和成人是不同的。他们的表达可能是简单的,也可能是不准确的,他们的思维方式通过他们的错误暴露出来。教师要善于总结记录学生错误,将这些错误整理出来,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常常在课堂上告诫学生“学习以发现错误为荣,以发现错误而不改正错误为耻。”教师若能充分积累学生错误资源,发挥其教育作用,变“错”为“宝”,错误也就成为进步的阶梯,学生将在失败后走向成功,并得到创造性的发展。
六、抓住学生情感,促进教学改革
学生来自社会,他们的学习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社会的影响,他们的情绪会有波澜,会有起伏。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贴心交流或依靠其他同学提供的情况掌握其情绪变化,及时做好开导和帮扶工作。笔者经常向学生讲这样一句话——“绝对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总在不断完美的过程中追寻着完美。”以此勉励学生正确面对现实困难。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面对这种局面,如果能从厌学者中找出一些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似的发现。要注意从学生的情感入手,通过抓住他们的情感主线,针对影响情感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分别进行开导和教育,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黎奇着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