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观当下学界有关族群的国家认同研究,大多从族群与国家关系的互动视角来探讨,而鲜有通过全面探析族群音乐文化事项来诠释国家认同问题。本文基于对世居云南最西北、怒江的上游腹地——云南省贡山县阿怒人的实证调察,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事项,分析根植于阿怒人族性中的国家认同意识,以期在学术上增添一个解读国家认同的视角,并为探寻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共生的问题提供一点思考。
[关键词]阿怒人;音乐文化;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1)05—0018—06
近年来,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尤其在多民族国家更是如火如荼,蔚为壮观。但就笔者在边塞民族地区多次实地调查发现,时下被学者们热议的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问题,在边塞人民观念意识里却是个颇为陌生的词汇,如:相对于学界经常引用的“族群认同”,族群身份的认同更多被束缚在诸如语言、血缘、宗教、仪式、户籍身份认定等实在因素之上,而“国家认同”则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一定的可塑性。以笔者实地调查的贡山县阿怒人为例,作为世居怒江峡谷古老居民的阿怒人,由于历史原因,虽自西汉起便已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之内,但历代中原王朝主要以羁縻统治的方式来间接管理,所以,尽管阿怒人有着基于“创世记”传说而形成的“同源共母”和“汉族为大”的认同意识,但对于他们来说较为遥远模糊的中原王朝更多则只是具有象征意义,夹在周围强势族群(藏族、傈僳族等)生存缝隙中的他们只有团结族内人和强化本族群的认同方可生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阿怒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国家认同不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而且这些作为与中国各族群一道经历的苦难历史也往往成为阿怒人强化族群认同的集体记忆和主观经验。面对当前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冲击,阿怒地区的生存发展日益被当地人和国家重视,此时,国家认同意识则更多的是物质层面的问题。族群利益诉求更多地体现于要求国家对阿怒地区在制度和政策上提供相应的倾斜和优惠,并在各种资源的分配中享有较大的份额(如:免费安装使用广播电视、人人享有的低保、自2005年实施至今的“村村通”和村道卫生建设等工程)。当下阿怒人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生活的极大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族群对国家的极大依赖以及国家对其的深刻影响,国家的概念已不再仅仅是个抽象的象征词汇,而是与阿怒人民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在利益体。
各民族皆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与他人分享意义、表达自我的符号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手段,又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并可通过文化表达着自我,而音乐作为族群外显性的文化事项,是一个族群表达自我(包括认同意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族群音乐文化生活和音乐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可以从中探寻该族群对自身族群身份的认同,及对国家的认同意识。本文基于对贡山县阿怒人(怒族的一个分支)的多次实地考察,欲通过阿怒人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事项来探讨阿怒音乐文化中的国家认同意识。
“阿怒”是怒江州贡山县怒族的自称(怒族的一个支系),属于我国少小民族之一。一般认为,阿怒人是怒江北部地区最古老的居民,其进入怒江流域的时间较其他民族,如傈僳族、藏族等要早。据有关史料记载,现居怒江的各民族,包括傈僳族、独龙族、以及怒族同为远古氐羌系统乌蛮部落中的“施蛮”、“顺蛮”(唐代的称呼)的后裔,由于迁移到怒江流域的时间和路线不同,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1]阿怒人没有文字,所使用的阿怒语属于汉藏语系缅语族景颇语支,与独龙语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因其历史上与藏族、傈僳族等民族交往频繁,阿怒人基本上都会讲藏语和傈僳语,并能与藏族和傈僳族人交流。阿怒人主要分布在今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茨开镇、捧当乡、云南维西县、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隆乡龙普、松塔两个村寨等地,其中以丙中洛最为集中。笔者主要调查点之一——丙中洛乡位于云南省西北端,西接贡山县独龙江乡,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接壤,南临捧当乡,东隔碧罗雪山与云南迪庆州德钦县相望,自古便是云南通往西藏、四川等地的交通要道之一。该乡坐落在怒江西岸山腰一大块平坝处,全乡总面积823平方公里,境内居民大多居住在悠长的怒江两岸峡谷地带。全乡现有怒族、藏族、傈僳族、独龙族、白族、汉族等民族。至2010年末,全乡总人口6205人,其中阿怒人3159人,占50.9%,傈僳族2027人,占32.6%;藏族520人,占8.4%;独龙族305人,占4.9%。①
一、“本曲”——阿怒人的“创世记”之歌
《创世记》是阿怒人有关族群来源及人类起源的具有史诗性的民间传说。根据“创世记”民间传说的描述,天地原为一体,天上和地上的人们自由往来。但后来因为天、地两界的人发生矛盾而最终分离;原来人与鬼属于同一个群体,他们互为夫妻(据说鬼是人的妻子),但不幸的是鬼首先吃人,导致天神“南木拉”降下大洪水,重新整理地上的秩序,大洪水之后仅存的一对兄妹按照父母的模式男女互为婚配,“兄妹”婚后所生的九对儿女成为了包括阿怒人在内的九个民族的祖先,大哥大姐的后代形成了汉族;二哥二姐的后代是现在的藏族;三哥三姐的后代便是怒族。在田野调查中,当地老人向笔者讲述了有关阿怒人“创世记”的传说:
远古时代,天地合一,共分有九层,人可以搭梯子上天。地上有夫妇二人,到天上为上面的人打铁,在天上受到很好的待遇,吃喝不愁。天长日久,天上的人就向地上的人收税,最终搞得地上的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人们很生气。有一只黄蚂蚁愤怒地咬断了梯子,天于是就变高了,地变矮了,天地分开了,地上的人就上不了天,唯有打铁的夫妇二人在天上,打雷是他们在拉风箱,闪电是他们倒出的铁水……。
最先的时候,人的祖先男人是猴子,女人是鬼,人和鬼一起生活,鬼可以看见人,人却看不见鬼,鬼经常吃人,人无可奈何。天神“南木拉”为了保存人类,就出了九个太阳和九个月亮,因此发生了大洪水……大雨一连下了九天九夜,洪水滔天,淹没了大地……大雨停了,洪水退去,只有去山上采菌子的兄妹二人活了下来,等他们下了山,只见满目荒凉,不见人烟,于是决定分头去找地上活着的人。分手时,兄妹举起双耳竹杯喝同心酒,妹妹顺手把竹杯掰成两半,一半交给哥哥,一半留给自己。哥哥向江头走去,妹妹向江尾走去。不知走了多少天,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却一个人也没有找到。当兄妹二人重新回到出发时的山上时,二人都已经老了,离别时的小树,已经粗大参天。兄妹各拿出分手时所执的半个竹杯,才认定二人是亲兄妹。他们各叙离别之情。妹妹说“人间只剩下我们兄妹二人,如果我们不结婚,世间就没有人了。”二人对天神说“如果真是天意,希望能让我们生九男九女,遍布九江去繁衍人口。”他们后来果真生了九男九女。每生一对男女,即在洞内修起一个火塘。九对男女,共修了九个火塘。九对兄妹长大了,个个都很聪明能干……大哥大姐于是就向着太阳出的地方走去,来到金沙江边,在那里定居下来,成了汉族。临走时,由于他俩把书本带走了,他们的后代都能读书识字,管理天下大事。二哥二姐赶着羊群带着经书来到澜沧江边定居,成了藏族。他们会放牧,也会念经。老三他们来到怒江,成了怒族(阿怒人),带走的是玉米鱼网,他们会种地、打渔。四弟四妹留在独龙江,成了独龙族……②
“兄妹”婚配后的九对儿女成为了包括阿怒人在内的九个民族的祖先,后来,这些兄弟姐妹不论是由于不和睦还是由于其它原因最终分道扬镳,但在临行前他们都受到父母的谆谆教导:“你们要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友爱”,这样的话在阿怒老人们一遍又一遍的讲述中传递着“你们是一家人”这样一个重要信息。阿怒人“创世记”传说所建构起的有关族群起源和人类起源,并由此所传递的国内各族人民“同源共母”的认同理念,在阿怒老人们一遍又一遍的讲述中不断得到强调,并在一代一代老人的讲述中,将这种集体记忆不断地强化给阿怒人。同时,这种认同意识在阿怒人与宇宙、神灵、他人关系的观念模式内得到实现,在阿怒人的认知图式里无论是宇宙自然万物还是世俗世界都是平等的,共同演绎着人类生活。因此,阿怒人将太阳对应为母亲,月亮是父亲,星星对应的是兄弟姐妹们,共同支撑着现实生活。
而“本曲”则主要以阿怒民间传说《创世记》为蓝本,用歌咏的形式重述着阿怒的族源历史传说,间或夹杂阿怒人生产生活经验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是“创世记”的歌唱版。“本曲”(阿怒语:ban jiu)意为“围坐火塘歌唱”的小调,主要以民族来源、历史及社会文化生活为歌唱题材。阿怒人“创世记”被誉为阿怒人最古老的传说,它以口传历史的方式讲述了阿怒人族源历史及人类的来源,而“本曲”则以歌唱的形式重述阿怒人的族源历史记忆及其文化传统。讲述阿怒人“创世记”和演唱古老的“本曲”是阿怒人这个没有文字记载历史的族群记忆族群历史和生活经验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所以,在阿怒人看来,讲述阿怒人“创世记”和演唱古老的“本曲”是老年人的专利和最为神圣的任务,是德高望重的老者进行族源历史传说和传承生产生活经验的歌唱活动,所以,阿怒人又将“创世本曲”看作是阿怒人的“圣经”,通常在新年第一天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演唱,一年一次,具有“对天盟誓”之含义。③因此,演唱“本曲”有着诸多禁忌,如:唱不全的人不能唱;唱歌者必须是由多对已具有曾祖或祖父母辈分的夫妇对唱(鳏夫寡妇属被排除之列);后辈不能与自己的直系长辈一起唱;有人死的地方不可以唱;怀孕者不能唱,听也不可以等等。④因“本曲”有着严格的歌唱规则和冗长复杂而多变的内容,当地人曾这样形容“本曲”曲目之多:“如果从晚上出现第一颗最亮的星星时开始唱,一直到天亮时候的第一颗星星照到怒江中游泳的鱼儿身上时才能唱完”。以李汉良⑤演唱的“创世本曲”为例:
第一段:南方的波浪波到北方,东方的波浪波到西方;
第二段:波浪过后大地一片白茫茫,船儿打开只剩下兄妹俩;
第三段:你从西方绕到南方,我从东方绕到北方;
第四段:绕了四海五大洲,最后相聚的只有我们俩;
第五段:走遍了全地都无人烟,南木拉(天神)留下我们俩,要让人得发展。
基于阿怒人创世史诗“创世记”传说建立起的“同源共母”认同意识观,在阿怒人古老歌曲——“本曲”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它以歌唱的形式按照上述内容解释并不断重复地传唱着人类的起源、各民族的由来及关系。“你们要像一家人一样”这一认同观念为阿怒人建立族群身份认同和清晰稳固的国家认同提供了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认同基础,它为阿怒人的族群身份定位、与异族的和谐相处,及对国家认同的“文化亲亲性”[2](P.23)提供了原生性情感基础。
二、阿怒人节庆活动时的音乐文化
节日、庆典、仪式等大型集体活动,对于常年生活在怒江峡谷少与外界接触的阿怒人来说极具吸引力,自发式村落歌舞场并未减弱他们对节庆音乐活动的殷切期待。对于节庆音乐活动,阿怒人向来是极为虔诚的,因为节庆音乐活动所营建的场域,不仅可以为阿怒人闭塞的日常生活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为能歌善舞的阿怒人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歌舞才艺的机会,而且阿怒人亦可通过定期的节庆音乐活动,表达自我音乐文化、唤起集体记忆、强化其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乃仍节”(又称作“仙女节”)是阿怒人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之一,2006年,“乃仍节”被文化部列入全国“第一批三江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乃仍节”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阿茸的怒族姑娘,她善良、聪明能干,她效仿天上仙女织彩虹而织出七彩的怒布,她观察蜘蛛织网,发明了溜索,使怒族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随着阿茸姑娘美名的四处传扬,传到了一个残暴的财主耳朵里,于是就派人到四处打听阿茸姑娘的行踪,并派人带着金银财宝求婚,但遭到了阿茸姑娘的拒绝,财主就派家奴去抢,阿茸姑娘只好东躲西藏,最后躲进山上的一个山洞里不出来,财主竟恶毒地让家奴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九天九夜……人们不愿相信阿茸已死,相信她已经变成天上的仙女保佑家乡山寨五谷丰登,人们幸福安康……阿怒人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坚贞不屈、热爱家乡的阿茸姑娘,把每年农历3月15、16、17日定为“乃仍节”(“仙女节”)。[2](P.23)每到节日期间,阿怒人和贡山县境内的怒族及其他民族一道聚集在丙中洛乡政府北面的山洞(这是“乃仍节”主要聚集点,相传是阿茸姑娘遇难的山洞),举行盛大的祭祀庆典活动。祭祀活动结束后,丰富多彩的歌舞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各个村寨均要准备精彩的歌舞节目。传统的怒族节庆活动中增添了国家的身影,这可从历年节日节目单中得到明显体现。
贡山县丙中洛乡2005年怒族传统
“仙女节”庆祝活动
暨第二届“仙女杯”村级农民文艺汇演
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节目单
1.《欢度仙女节》、2.《唱一首丙中洛的豪放》、3.《仙女节的朵木来》4.《远方的朋友,嘎娃嘎普脚下的丙中洛人民欢迎您》、5.《摘一朵杜鹃花献给救灾的共产党》、6.《刀舞》、7.《打秋割多》、8.《我们美丽的家乡丙中洛》、9.《丙中洛巴永恰马》、10.《三个代表就是好》11.《欢聚在丙中洛》、12.《痴情的男孩》、13.《色利利萨拉拉》、14.《杜鹃鸟》、15.《三江明珠丙中洛》、16.《欢乐的热把舞》、17.《欢乐的藏家》18.《山河挡不住我们的爱》、19.《美丽漂亮的藏族姑娘拉二胡》、20.《杜鹃花开仙女节》21.《傈僳山寨好风光》、22.《丰收稻谷》、23.《藏族姑娘织毯子》、24.《怒寨情》、25.《向往的丙中洛》、26.《怒族人民打荞子》、27.《独龙民间踩刀舞》、28.《扎西德勒》、29.《庆祝仙女节》、30.《美丽的家乡》31.《三个代表暖人心》、32.《党的政策好,怒族群众过上幸福日子》、33.《藏族弦子舞》、34.《丙中地拉真恰也》、35.《怒族民间夫妻恩爱永不分》。
贡山县丙中洛乡2006年怒族传统
“仙女节”文艺汇演节目单
1.《仙女节的来历》、2.《狩猎舞》、3.《迎接仙女节》、4.《丰收舞》、5.《吉祥的明中株》、6.《藏家姑娘在采花》、7.《舞动三江明珠》、《向往丙中洛》、8.《傈家欢歌》、9.《丙中洛永恰洛》、10.老年健身操、11.《年年有今天》、12.《戴胜鸟乐》、13.《计划生育穷那罗》、14.《光茫照四方》、15.《怒寨变了样》、16.《独龙家乡变了样》、17.《欢度仙女节》、18.《三个代表好》、19.《嘎旺干普的祝》、20.《党的政策暖万家》、21.《弦子舞》、22.《科学种田》、23.《仙女节来了》、24.《举起欢乐的酒杯》。
从以上笔者调查的丙中洛乡两年的“乃仍节”节目单(如2005年的:《摘一朵杜鹃花献给救灾的共产党》、《三个代表就是好》、《三个代表暖人心》、《党的政策好,怒族群众过上幸福日子》和2006年的《计划生育穷那罗》、《光茫照四方》、《怒寨变了样》、《独龙家乡变了样》、《三个代表好》、《党的政策暖万家》、《科学种田》)等节目来看,随着阿怒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乃仍节”盛会不但是阿怒人祭祀本土神灵的虔诚仪式,亦是歌颂时下阿怒人幸福生活的欢乐庆典,以歌舞盛会的形式将国家政策方针传达到每个阿怒人的心中,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连,彰显出阿怒人生活中国家的在场以及阿怒人内生的国家亲和感,亦在很大程度上表明阿怒人的国家认同,此时的“国家”这个概念已不再仅仅只是个抽象的象征词汇,而是与阿怒人民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在体。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像“八•一”、“十•一”等节日,政治象征意义已逐渐淡化,人们更多地以娱乐休闲的心态来安排节日生活。而就在笔者初次进入阿怒村寨的那一刻起,令笔者极为诧异的是,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历在当地人的集体记忆里是如此的清晰深刻,这种记忆不但可以从阿怒人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与阿怒人本土神灵摆放在一起的毛主席塑像⑥;贴于房门上绘有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画像的年画;村中成年男女时刻戴在头上的老式军帽⑦等)。而且,在诸如“八•一”、“十•一”等节日里,阿怒人更是给予这种历史记忆似乎永不消减的虔诚,并在一代一代的传承延续中及时地赋予了时代烙印,将国家民族政策所带给他们日益幸福美满的边塞生活图景,用歌舞的形式记录着、传承着,这种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强烈认同感,可以从笔者2010年8月1日记录的查拉村喜庆“八•一”建军节实况中窥见一斑。
2010年8月1日清晨,一向晚起的村民早早起床,都在自家门前的村道上忙着打扫卫生⑧,询问得知当天晚上村中要举行“八•一”歌舞晚会。上午时分,村中的大礼堂便已被布置一新,舞台上左侧放着从镇上借来的音响设备,此时放着欢快的歌曲,右侧摆放着四大桶村民自酿的玉米白酒。傍晚,天还没黑透,早早吃过晚饭的村民便已陆续来到礼堂。晚八点半,庆“八•一”歌舞晚会开始,首先由村长做了一番讲话,讲话大意是:阿怒人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新中国共产党给的,是共产党的部队把阿怒人从被压迫被奴役的旧社会解救了出来,阿怒人世世代代不能忘记这些,每年都要用虔诚的歌舞来庆祝,……半个小时讲话结束后,台下村民们涌上舞台,扭动着欢快的舞步,豪情高唱,深表对国家的情感。
1.共产党的路线好,老百姓的生活得改善,老百姓过得好;党的事业我记心里,党的公路修好了,一家一户汽车呜呜到门口,党的路线就是好好,车路修到家门口;共产党的政策好,村村寨寨公路通,老人们心情愉快(坐车方便);老人坐车方便了,呜呜一下就到了;过去车子看不着,现在车子坐得着,汽车坐起来呜呜地去了。
2.过去我们阿怒人像棵草,共产党来了,阿怒人民翻了身,我们永远跟党走
3.一杯酒敬党,二杯酒敬党,三杯酒敬客人。我们幸福不忘党。
4.一碗碗的甜米酒,香喷喷的咕嘟酒,献给党,把心里最好的歌唱给金色的北京,一朵朵美丽的杜鹃花献给党中央。
三、阿怒人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文化
由于所处独特的地理生态生存空间,使久居于深山峡谷的阿怒人鲜与外界接触,平日的娱乐活动多是酒后自发式的村落歌舞晚会,丰富着他们的业余生活。村中的歌舞晚会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歌舞既是生活,生活亦是歌舞,无需刻意为此劳神准备。每年7-8月份是阿怒人较为休闲的时节,山坡上的玉米快要成熟,没有太多农活的阿怒人喜欢聚于某一家喝酒,酒后的家庭式歌舞会是自然而然而又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只需在夜幕降临时,阿怒人喝上香甜的咕嘟酒或自酿玉米酒之后,围绕家中主房里的“中柱”,村落自发式的歌舞表演便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拉开序幕。没有刻意的舞台设计、没有华丽乐队灯光的渲染和华丽的表演服饰,一切都是随意地呈现。在笔者多次调查期间,每晚便是穿梭于即兴式村落歌舞场,围坐火塘喝着阿怒人的自酿酒,听着时断时续的歌声,歌唱内容大多以歌唱幸福生活和歌颂共产党、歌颂新中国为主,如:
1.今天是最美好的一天,我们欢聚在一起。让我们唱个“本曲”来歌颂共产党,是他使我们翻身做主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阿怒人民永远不忘记。(新“本曲”)
2.今天是个好日子,各族朋友来相聚,像群星在天上闪烁,我们欢聚在一起,心情多舒畅。(新“本曲”)
3.哟……哟,高山出来红太阳,阿路拉卡阳光灿烂。全世界鲜花开放,北京鲜花开放,到处鲜花开放,全世界鲜花开放;老百姓就富裕起来了,各民族生活幸福,心情愉快。
哟……哟,阿路拉卡太阳出,全世界鲜花盛开,全世界鲜花盛开,各民族鲜花盛开,共产党的路线好,党的政策就是好;老百姓都非常高兴,共产党的路线就是好,党的路线花一样美丽。(“新满工调”⑨)
在这些歌声中即可寻得阿怒人的生活场景,亦能清晰地看到新中国各项惠民政策对阿怒人民现实生活的深远影响以及阿怒人民对国家的认可和感激之情。而笔者的一次偶遇,更为印证了“国家”这个概念对阿怒人地区的影响之深广。2010年1月3日上午,笔者准备去丙中洛乡最北端一个名叫初岗的村寨实地观看庆新房晚会,刚到初岗村村头时,隐约听到一阵时断时续的歌声,歌声很美。循声而去,发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坐在自家房屋前的木墩上唱着,曲调是“满工调”,周围有几个织布的中年妇女,有时她们也会附和着唱一句。和她们攀谈一番后,找来了老婆婆的孙子为笔者翻译她们歌唱的内容,歌词大意为:一条条的柏油马路修起来了,一座座新房盖起来了,阿怒人有着吃不完的新米面啊!电视里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共产党给阿怒人带来了幸福的好生活,共产党处处想着我们阿怒人啊……看到笔者对此很感兴趣,老婆婆更是高兴,接连唱了好多首“满工调”,如歌颂“计划生育”、“三个代表”、歌颂毛主席等内容。老人的孙子告诉笔者,老人是村中年龄最老的(90岁)也是最会唱歌的,直到现在歌声仍不减当年,依然美妙动听,平时闲来无事时便唱歌,年轻的妇女也会跟着学唱。更为凑巧的是,笔者此次打算探访的庆新房晚会的主人便是老人的另一个孙子(李军)。这晚的庆新房晚会,虽然老人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参加,但村中另一个善歌舞的人李胜明(女,53岁)演唱了一首首美妙的藏族歌舞“仪”,其内容也大多以歌颂阿怒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和共产党的领导等内容为主,如:在这个欢乐的时刻,主家(指李军家)今天好运气,在党的领导下盖起了新房子,我们在这里相聚,高高兴兴地唱歌,歌颂伟大的共产党,歌颂新中国啊!……
总之,基于阿怒人创世史诗“创世记”传说建立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同源共母”的情感认同图式和“你们要像一家人一样”临别时祖先告诫的话语牢牢地被印刻在每一代阿怒人的集体记忆里,不断被重复、被强化,阿怒人古老歌曲“本曲”则是以歌唱的形式进一步强化这一认同意识。它为阿怒人的族群身份定位、与异族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提供了情感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直接过渡”的社会主义民主改革,使世居怒江峡谷生活困顿的阿怒人同其他边疆民族一道步入社会主义社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现在的阿怒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阿怒人民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在阿怒人基于“创世记”传说中以汉族为大的历史记忆的情感基点上,加之国家为阿怒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政治地位的提高,使阿怒人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高度稳定的认同和信赖。而由阿怒民间艺人在传统民歌曲调的基础上创作的新民歌,则是表达这一认同情感的最直接、最贴切有效的方式,通过这些无处不在的歌曲传唱,不断强化着族群与国家荣辱与共、心心相印的认同意识。
注释:
① 资料来源:丙中洛乡政府2010年统计数字。
② 有关阿怒“创世记”传说是根据丙中洛乡日当村施文兴老人口述(施文兴,男,83岁,曾任贡山县统战部部长)。
③ 李信口述,男,怒族,74岁,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查拉村人,民间艺人。
④ 据当地人说,不按照规定乱唱会致人短命。
⑤ 李汉良,男,怒族,54岁,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查拉村人,省级民间艺人,笔者于2010年8月8日采录。
⑥ 根据查拉村李信、丰桂香等多位老人讲述整理而成。
⑦ 在阿怒人的观念意识里,他们认为毛主席如同其他神灵,是管理阿怒人世俗生活的地上神灵。
⑧ 为了与他们拉近距离,达到一致的认同,笔者一踏进村落便要戴上专门买来的老式军帽。
⑨ 村道一般无人打扫,布满了杂物。
参考文献:
[1] GAO Zhi-ying. A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the Lisu and Nu Ethinic Peoples from Tang Dynasty to Qing Dynsty[J]. Academic Exploration, 2004,(8).
高志英. 唐至清代傈僳族、怒族流变历史研究[J]. 学术探索,2004,(8).
[2] 王明珂. 华夏边缘[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11-06-25 责任编辑 王珏
[关键词]阿怒人;音乐文化;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1)05—0018—06
近年来,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尤其在多民族国家更是如火如荼,蔚为壮观。但就笔者在边塞民族地区多次实地调查发现,时下被学者们热议的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问题,在边塞人民观念意识里却是个颇为陌生的词汇,如:相对于学界经常引用的“族群认同”,族群身份的认同更多被束缚在诸如语言、血缘、宗教、仪式、户籍身份认定等实在因素之上,而“国家认同”则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一定的可塑性。以笔者实地调查的贡山县阿怒人为例,作为世居怒江峡谷古老居民的阿怒人,由于历史原因,虽自西汉起便已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之内,但历代中原王朝主要以羁縻统治的方式来间接管理,所以,尽管阿怒人有着基于“创世记”传说而形成的“同源共母”和“汉族为大”的认同意识,但对于他们来说较为遥远模糊的中原王朝更多则只是具有象征意义,夹在周围强势族群(藏族、傈僳族等)生存缝隙中的他们只有团结族内人和强化本族群的认同方可生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阿怒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国家认同不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而且这些作为与中国各族群一道经历的苦难历史也往往成为阿怒人强化族群认同的集体记忆和主观经验。面对当前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冲击,阿怒地区的生存发展日益被当地人和国家重视,此时,国家认同意识则更多的是物质层面的问题。族群利益诉求更多地体现于要求国家对阿怒地区在制度和政策上提供相应的倾斜和优惠,并在各种资源的分配中享有较大的份额(如:免费安装使用广播电视、人人享有的低保、自2005年实施至今的“村村通”和村道卫生建设等工程)。当下阿怒人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生活的极大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族群对国家的极大依赖以及国家对其的深刻影响,国家的概念已不再仅仅是个抽象的象征词汇,而是与阿怒人民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在利益体。
各民族皆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工具,是与他人分享意义、表达自我的符号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手段,又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并可通过文化表达着自我,而音乐作为族群外显性的文化事项,是一个族群表达自我(包括认同意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族群音乐文化生活和音乐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可以从中探寻该族群对自身族群身份的认同,及对国家的认同意识。本文基于对贡山县阿怒人(怒族的一个分支)的多次实地考察,欲通过阿怒人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事项来探讨阿怒音乐文化中的国家认同意识。
“阿怒”是怒江州贡山县怒族的自称(怒族的一个支系),属于我国少小民族之一。一般认为,阿怒人是怒江北部地区最古老的居民,其进入怒江流域的时间较其他民族,如傈僳族、藏族等要早。据有关史料记载,现居怒江的各民族,包括傈僳族、独龙族、以及怒族同为远古氐羌系统乌蛮部落中的“施蛮”、“顺蛮”(唐代的称呼)的后裔,由于迁移到怒江流域的时间和路线不同,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1]阿怒人没有文字,所使用的阿怒语属于汉藏语系缅语族景颇语支,与独龙语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因其历史上与藏族、傈僳族等民族交往频繁,阿怒人基本上都会讲藏语和傈僳语,并能与藏族和傈僳族人交流。阿怒人主要分布在今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茨开镇、捧当乡、云南维西县、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隆乡龙普、松塔两个村寨等地,其中以丙中洛最为集中。笔者主要调查点之一——丙中洛乡位于云南省西北端,西接贡山县独龙江乡,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接壤,南临捧当乡,东隔碧罗雪山与云南迪庆州德钦县相望,自古便是云南通往西藏、四川等地的交通要道之一。该乡坐落在怒江西岸山腰一大块平坝处,全乡总面积823平方公里,境内居民大多居住在悠长的怒江两岸峡谷地带。全乡现有怒族、藏族、傈僳族、独龙族、白族、汉族等民族。至2010年末,全乡总人口6205人,其中阿怒人3159人,占50.9%,傈僳族2027人,占32.6%;藏族520人,占8.4%;独龙族305人,占4.9%。①
一、“本曲”——阿怒人的“创世记”之歌
《创世记》是阿怒人有关族群来源及人类起源的具有史诗性的民间传说。根据“创世记”民间传说的描述,天地原为一体,天上和地上的人们自由往来。但后来因为天、地两界的人发生矛盾而最终分离;原来人与鬼属于同一个群体,他们互为夫妻(据说鬼是人的妻子),但不幸的是鬼首先吃人,导致天神“南木拉”降下大洪水,重新整理地上的秩序,大洪水之后仅存的一对兄妹按照父母的模式男女互为婚配,“兄妹”婚后所生的九对儿女成为了包括阿怒人在内的九个民族的祖先,大哥大姐的后代形成了汉族;二哥二姐的后代是现在的藏族;三哥三姐的后代便是怒族。在田野调查中,当地老人向笔者讲述了有关阿怒人“创世记”的传说:
远古时代,天地合一,共分有九层,人可以搭梯子上天。地上有夫妇二人,到天上为上面的人打铁,在天上受到很好的待遇,吃喝不愁。天长日久,天上的人就向地上的人收税,最终搞得地上的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人们很生气。有一只黄蚂蚁愤怒地咬断了梯子,天于是就变高了,地变矮了,天地分开了,地上的人就上不了天,唯有打铁的夫妇二人在天上,打雷是他们在拉风箱,闪电是他们倒出的铁水……。
最先的时候,人的祖先男人是猴子,女人是鬼,人和鬼一起生活,鬼可以看见人,人却看不见鬼,鬼经常吃人,人无可奈何。天神“南木拉”为了保存人类,就出了九个太阳和九个月亮,因此发生了大洪水……大雨一连下了九天九夜,洪水滔天,淹没了大地……大雨停了,洪水退去,只有去山上采菌子的兄妹二人活了下来,等他们下了山,只见满目荒凉,不见人烟,于是决定分头去找地上活着的人。分手时,兄妹举起双耳竹杯喝同心酒,妹妹顺手把竹杯掰成两半,一半交给哥哥,一半留给自己。哥哥向江头走去,妹妹向江尾走去。不知走了多少天,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却一个人也没有找到。当兄妹二人重新回到出发时的山上时,二人都已经老了,离别时的小树,已经粗大参天。兄妹各拿出分手时所执的半个竹杯,才认定二人是亲兄妹。他们各叙离别之情。妹妹说“人间只剩下我们兄妹二人,如果我们不结婚,世间就没有人了。”二人对天神说“如果真是天意,希望能让我们生九男九女,遍布九江去繁衍人口。”他们后来果真生了九男九女。每生一对男女,即在洞内修起一个火塘。九对男女,共修了九个火塘。九对兄妹长大了,个个都很聪明能干……大哥大姐于是就向着太阳出的地方走去,来到金沙江边,在那里定居下来,成了汉族。临走时,由于他俩把书本带走了,他们的后代都能读书识字,管理天下大事。二哥二姐赶着羊群带着经书来到澜沧江边定居,成了藏族。他们会放牧,也会念经。老三他们来到怒江,成了怒族(阿怒人),带走的是玉米鱼网,他们会种地、打渔。四弟四妹留在独龙江,成了独龙族……②
“兄妹”婚配后的九对儿女成为了包括阿怒人在内的九个民族的祖先,后来,这些兄弟姐妹不论是由于不和睦还是由于其它原因最终分道扬镳,但在临行前他们都受到父母的谆谆教导:“你们要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友爱”,这样的话在阿怒老人们一遍又一遍的讲述中传递着“你们是一家人”这样一个重要信息。阿怒人“创世记”传说所建构起的有关族群起源和人类起源,并由此所传递的国内各族人民“同源共母”的认同理念,在阿怒老人们一遍又一遍的讲述中不断得到强调,并在一代一代老人的讲述中,将这种集体记忆不断地强化给阿怒人。同时,这种认同意识在阿怒人与宇宙、神灵、他人关系的观念模式内得到实现,在阿怒人的认知图式里无论是宇宙自然万物还是世俗世界都是平等的,共同演绎着人类生活。因此,阿怒人将太阳对应为母亲,月亮是父亲,星星对应的是兄弟姐妹们,共同支撑着现实生活。
而“本曲”则主要以阿怒民间传说《创世记》为蓝本,用歌咏的形式重述着阿怒的族源历史传说,间或夹杂阿怒人生产生活经验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是“创世记”的歌唱版。“本曲”(阿怒语:ban jiu)意为“围坐火塘歌唱”的小调,主要以民族来源、历史及社会文化生活为歌唱题材。阿怒人“创世记”被誉为阿怒人最古老的传说,它以口传历史的方式讲述了阿怒人族源历史及人类的来源,而“本曲”则以歌唱的形式重述阿怒人的族源历史记忆及其文化传统。讲述阿怒人“创世记”和演唱古老的“本曲”是阿怒人这个没有文字记载历史的族群记忆族群历史和生活经验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所以,在阿怒人看来,讲述阿怒人“创世记”和演唱古老的“本曲”是老年人的专利和最为神圣的任务,是德高望重的老者进行族源历史传说和传承生产生活经验的歌唱活动,所以,阿怒人又将“创世本曲”看作是阿怒人的“圣经”,通常在新年第一天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演唱,一年一次,具有“对天盟誓”之含义。③因此,演唱“本曲”有着诸多禁忌,如:唱不全的人不能唱;唱歌者必须是由多对已具有曾祖或祖父母辈分的夫妇对唱(鳏夫寡妇属被排除之列);后辈不能与自己的直系长辈一起唱;有人死的地方不可以唱;怀孕者不能唱,听也不可以等等。④因“本曲”有着严格的歌唱规则和冗长复杂而多变的内容,当地人曾这样形容“本曲”曲目之多:“如果从晚上出现第一颗最亮的星星时开始唱,一直到天亮时候的第一颗星星照到怒江中游泳的鱼儿身上时才能唱完”。以李汉良⑤演唱的“创世本曲”为例:
第一段:南方的波浪波到北方,东方的波浪波到西方;
第二段:波浪过后大地一片白茫茫,船儿打开只剩下兄妹俩;
第三段:你从西方绕到南方,我从东方绕到北方;
第四段:绕了四海五大洲,最后相聚的只有我们俩;
第五段:走遍了全地都无人烟,南木拉(天神)留下我们俩,要让人得发展。
基于阿怒人创世史诗“创世记”传说建立起的“同源共母”认同意识观,在阿怒人古老歌曲——“本曲”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它以歌唱的形式按照上述内容解释并不断重复地传唱着人类的起源、各民族的由来及关系。“你们要像一家人一样”这一认同观念为阿怒人建立族群身份认同和清晰稳固的国家认同提供了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认同基础,它为阿怒人的族群身份定位、与异族的和谐相处,及对国家认同的“文化亲亲性”[2](P.23)提供了原生性情感基础。
二、阿怒人节庆活动时的音乐文化
节日、庆典、仪式等大型集体活动,对于常年生活在怒江峡谷少与外界接触的阿怒人来说极具吸引力,自发式村落歌舞场并未减弱他们对节庆音乐活动的殷切期待。对于节庆音乐活动,阿怒人向来是极为虔诚的,因为节庆音乐活动所营建的场域,不仅可以为阿怒人闭塞的日常生活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为能歌善舞的阿怒人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歌舞才艺的机会,而且阿怒人亦可通过定期的节庆音乐活动,表达自我音乐文化、唤起集体记忆、强化其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乃仍节”(又称作“仙女节”)是阿怒人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之一,2006年,“乃仍节”被文化部列入全国“第一批三江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乃仍节”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阿茸的怒族姑娘,她善良、聪明能干,她效仿天上仙女织彩虹而织出七彩的怒布,她观察蜘蛛织网,发明了溜索,使怒族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随着阿茸姑娘美名的四处传扬,传到了一个残暴的财主耳朵里,于是就派人到四处打听阿茸姑娘的行踪,并派人带着金银财宝求婚,但遭到了阿茸姑娘的拒绝,财主就派家奴去抢,阿茸姑娘只好东躲西藏,最后躲进山上的一个山洞里不出来,财主竟恶毒地让家奴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九天九夜……人们不愿相信阿茸已死,相信她已经变成天上的仙女保佑家乡山寨五谷丰登,人们幸福安康……阿怒人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善良、坚贞不屈、热爱家乡的阿茸姑娘,把每年农历3月15、16、17日定为“乃仍节”(“仙女节”)。[2](P.23)每到节日期间,阿怒人和贡山县境内的怒族及其他民族一道聚集在丙中洛乡政府北面的山洞(这是“乃仍节”主要聚集点,相传是阿茸姑娘遇难的山洞),举行盛大的祭祀庆典活动。祭祀活动结束后,丰富多彩的歌舞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各个村寨均要准备精彩的歌舞节目。传统的怒族节庆活动中增添了国家的身影,这可从历年节日节目单中得到明显体现。
贡山县丙中洛乡2005年怒族传统
“仙女节”庆祝活动
暨第二届“仙女杯”村级农民文艺汇演
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节目单
1.《欢度仙女节》、2.《唱一首丙中洛的豪放》、3.《仙女节的朵木来》4.《远方的朋友,嘎娃嘎普脚下的丙中洛人民欢迎您》、5.《摘一朵杜鹃花献给救灾的共产党》、6.《刀舞》、7.《打秋割多》、8.《我们美丽的家乡丙中洛》、9.《丙中洛巴永恰马》、10.《三个代表就是好》11.《欢聚在丙中洛》、12.《痴情的男孩》、13.《色利利萨拉拉》、14.《杜鹃鸟》、15.《三江明珠丙中洛》、16.《欢乐的热把舞》、17.《欢乐的藏家》18.《山河挡不住我们的爱》、19.《美丽漂亮的藏族姑娘拉二胡》、20.《杜鹃花开仙女节》21.《傈僳山寨好风光》、22.《丰收稻谷》、23.《藏族姑娘织毯子》、24.《怒寨情》、25.《向往的丙中洛》、26.《怒族人民打荞子》、27.《独龙民间踩刀舞》、28.《扎西德勒》、29.《庆祝仙女节》、30.《美丽的家乡》31.《三个代表暖人心》、32.《党的政策好,怒族群众过上幸福日子》、33.《藏族弦子舞》、34.《丙中地拉真恰也》、35.《怒族民间夫妻恩爱永不分》。
贡山县丙中洛乡2006年怒族传统
“仙女节”文艺汇演节目单
1.《仙女节的来历》、2.《狩猎舞》、3.《迎接仙女节》、4.《丰收舞》、5.《吉祥的明中株》、6.《藏家姑娘在采花》、7.《舞动三江明珠》、《向往丙中洛》、8.《傈家欢歌》、9.《丙中洛永恰洛》、10.老年健身操、11.《年年有今天》、12.《戴胜鸟乐》、13.《计划生育穷那罗》、14.《光茫照四方》、15.《怒寨变了样》、16.《独龙家乡变了样》、17.《欢度仙女节》、18.《三个代表好》、19.《嘎旺干普的祝》、20.《党的政策暖万家》、21.《弦子舞》、22.《科学种田》、23.《仙女节来了》、24.《举起欢乐的酒杯》。
从以上笔者调查的丙中洛乡两年的“乃仍节”节目单(如2005年的:《摘一朵杜鹃花献给救灾的共产党》、《三个代表就是好》、《三个代表暖人心》、《党的政策好,怒族群众过上幸福日子》和2006年的《计划生育穷那罗》、《光茫照四方》、《怒寨变了样》、《独龙家乡变了样》、《三个代表好》、《党的政策暖万家》、《科学种田》)等节目来看,随着阿怒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乃仍节”盛会不但是阿怒人祭祀本土神灵的虔诚仪式,亦是歌颂时下阿怒人幸福生活的欢乐庆典,以歌舞盛会的形式将国家政策方针传达到每个阿怒人的心中,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连,彰显出阿怒人生活中国家的在场以及阿怒人内生的国家亲和感,亦在很大程度上表明阿怒人的国家认同,此时的“国家”这个概念已不再仅仅只是个抽象的象征词汇,而是与阿怒人民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在体。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像“八•一”、“十•一”等节日,政治象征意义已逐渐淡化,人们更多地以娱乐休闲的心态来安排节日生活。而就在笔者初次进入阿怒村寨的那一刻起,令笔者极为诧异的是,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历在当地人的集体记忆里是如此的清晰深刻,这种记忆不但可以从阿怒人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与阿怒人本土神灵摆放在一起的毛主席塑像⑥;贴于房门上绘有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画像的年画;村中成年男女时刻戴在头上的老式军帽⑦等)。而且,在诸如“八•一”、“十•一”等节日里,阿怒人更是给予这种历史记忆似乎永不消减的虔诚,并在一代一代的传承延续中及时地赋予了时代烙印,将国家民族政策所带给他们日益幸福美满的边塞生活图景,用歌舞的形式记录着、传承着,这种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强烈认同感,可以从笔者2010年8月1日记录的查拉村喜庆“八•一”建军节实况中窥见一斑。
2010年8月1日清晨,一向晚起的村民早早起床,都在自家门前的村道上忙着打扫卫生⑧,询问得知当天晚上村中要举行“八•一”歌舞晚会。上午时分,村中的大礼堂便已被布置一新,舞台上左侧放着从镇上借来的音响设备,此时放着欢快的歌曲,右侧摆放着四大桶村民自酿的玉米白酒。傍晚,天还没黑透,早早吃过晚饭的村民便已陆续来到礼堂。晚八点半,庆“八•一”歌舞晚会开始,首先由村长做了一番讲话,讲话大意是:阿怒人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新中国共产党给的,是共产党的部队把阿怒人从被压迫被奴役的旧社会解救了出来,阿怒人世世代代不能忘记这些,每年都要用虔诚的歌舞来庆祝,……半个小时讲话结束后,台下村民们涌上舞台,扭动着欢快的舞步,豪情高唱,深表对国家的情感。
1.共产党的路线好,老百姓的生活得改善,老百姓过得好;党的事业我记心里,党的公路修好了,一家一户汽车呜呜到门口,党的路线就是好好,车路修到家门口;共产党的政策好,村村寨寨公路通,老人们心情愉快(坐车方便);老人坐车方便了,呜呜一下就到了;过去车子看不着,现在车子坐得着,汽车坐起来呜呜地去了。
2.过去我们阿怒人像棵草,共产党来了,阿怒人民翻了身,我们永远跟党走
3.一杯酒敬党,二杯酒敬党,三杯酒敬客人。我们幸福不忘党。
4.一碗碗的甜米酒,香喷喷的咕嘟酒,献给党,把心里最好的歌唱给金色的北京,一朵朵美丽的杜鹃花献给党中央。
三、阿怒人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文化
由于所处独特的地理生态生存空间,使久居于深山峡谷的阿怒人鲜与外界接触,平日的娱乐活动多是酒后自发式的村落歌舞晚会,丰富着他们的业余生活。村中的歌舞晚会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歌舞既是生活,生活亦是歌舞,无需刻意为此劳神准备。每年7-8月份是阿怒人较为休闲的时节,山坡上的玉米快要成熟,没有太多农活的阿怒人喜欢聚于某一家喝酒,酒后的家庭式歌舞会是自然而然而又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只需在夜幕降临时,阿怒人喝上香甜的咕嘟酒或自酿玉米酒之后,围绕家中主房里的“中柱”,村落自发式的歌舞表演便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拉开序幕。没有刻意的舞台设计、没有华丽乐队灯光的渲染和华丽的表演服饰,一切都是随意地呈现。在笔者多次调查期间,每晚便是穿梭于即兴式村落歌舞场,围坐火塘喝着阿怒人的自酿酒,听着时断时续的歌声,歌唱内容大多以歌唱幸福生活和歌颂共产党、歌颂新中国为主,如:
1.今天是最美好的一天,我们欢聚在一起。让我们唱个“本曲”来歌颂共产党,是他使我们翻身做主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阿怒人民永远不忘记。(新“本曲”)
2.今天是个好日子,各族朋友来相聚,像群星在天上闪烁,我们欢聚在一起,心情多舒畅。(新“本曲”)
3.哟……哟,高山出来红太阳,阿路拉卡阳光灿烂。全世界鲜花开放,北京鲜花开放,到处鲜花开放,全世界鲜花开放;老百姓就富裕起来了,各民族生活幸福,心情愉快。
哟……哟,阿路拉卡太阳出,全世界鲜花盛开,全世界鲜花盛开,各民族鲜花盛开,共产党的路线好,党的政策就是好;老百姓都非常高兴,共产党的路线就是好,党的路线花一样美丽。(“新满工调”⑨)
在这些歌声中即可寻得阿怒人的生活场景,亦能清晰地看到新中国各项惠民政策对阿怒人民现实生活的深远影响以及阿怒人民对国家的认可和感激之情。而笔者的一次偶遇,更为印证了“国家”这个概念对阿怒人地区的影响之深广。2010年1月3日上午,笔者准备去丙中洛乡最北端一个名叫初岗的村寨实地观看庆新房晚会,刚到初岗村村头时,隐约听到一阵时断时续的歌声,歌声很美。循声而去,发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坐在自家房屋前的木墩上唱着,曲调是“满工调”,周围有几个织布的中年妇女,有时她们也会附和着唱一句。和她们攀谈一番后,找来了老婆婆的孙子为笔者翻译她们歌唱的内容,歌词大意为:一条条的柏油马路修起来了,一座座新房盖起来了,阿怒人有着吃不完的新米面啊!电视里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共产党给阿怒人带来了幸福的好生活,共产党处处想着我们阿怒人啊……看到笔者对此很感兴趣,老婆婆更是高兴,接连唱了好多首“满工调”,如歌颂“计划生育”、“三个代表”、歌颂毛主席等内容。老人的孙子告诉笔者,老人是村中年龄最老的(90岁)也是最会唱歌的,直到现在歌声仍不减当年,依然美妙动听,平时闲来无事时便唱歌,年轻的妇女也会跟着学唱。更为凑巧的是,笔者此次打算探访的庆新房晚会的主人便是老人的另一个孙子(李军)。这晚的庆新房晚会,虽然老人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参加,但村中另一个善歌舞的人李胜明(女,53岁)演唱了一首首美妙的藏族歌舞“仪”,其内容也大多以歌颂阿怒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和共产党的领导等内容为主,如:在这个欢乐的时刻,主家(指李军家)今天好运气,在党的领导下盖起了新房子,我们在这里相聚,高高兴兴地唱歌,歌颂伟大的共产党,歌颂新中国啊!……
总之,基于阿怒人创世史诗“创世记”传说建立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同源共母”的情感认同图式和“你们要像一家人一样”临别时祖先告诫的话语牢牢地被印刻在每一代阿怒人的集体记忆里,不断被重复、被强化,阿怒人古老歌曲“本曲”则是以歌唱的形式进一步强化这一认同意识。它为阿怒人的族群身份定位、与异族的和谐相处,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提供了情感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直接过渡”的社会主义民主改革,使世居怒江峡谷生活困顿的阿怒人同其他边疆民族一道步入社会主义社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现在的阿怒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阿怒人民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在阿怒人基于“创世记”传说中以汉族为大的历史记忆的情感基点上,加之国家为阿怒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政治地位的提高,使阿怒人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高度稳定的认同和信赖。而由阿怒民间艺人在传统民歌曲调的基础上创作的新民歌,则是表达这一认同情感的最直接、最贴切有效的方式,通过这些无处不在的歌曲传唱,不断强化着族群与国家荣辱与共、心心相印的认同意识。
注释:
① 资料来源:丙中洛乡政府2010年统计数字。
② 有关阿怒“创世记”传说是根据丙中洛乡日当村施文兴老人口述(施文兴,男,83岁,曾任贡山县统战部部长)。
③ 李信口述,男,怒族,74岁,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查拉村人,民间艺人。
④ 据当地人说,不按照规定乱唱会致人短命。
⑤ 李汉良,男,怒族,54岁,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查拉村人,省级民间艺人,笔者于2010年8月8日采录。
⑥ 根据查拉村李信、丰桂香等多位老人讲述整理而成。
⑦ 在阿怒人的观念意识里,他们认为毛主席如同其他神灵,是管理阿怒人世俗生活的地上神灵。
⑧ 为了与他们拉近距离,达到一致的认同,笔者一踏进村落便要戴上专门买来的老式军帽。
⑨ 村道一般无人打扫,布满了杂物。
参考文献:
[1] GAO Zhi-ying. A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the Lisu and Nu Ethinic Peoples from Tang Dynasty to Qing Dynsty[J]. Academic Exploration, 2004,(8).
高志英. 唐至清代傈僳族、怒族流变历史研究[J]. 学术探索,2004,(8).
[2] 王明珂. 华夏边缘[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11-06-25 责任编辑 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