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思辨能力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在口语表达中,经常出现“思辨缺席症”。文章提出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思辨能力
【作者简介】蒋婷,女,武昌首义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语言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的长期发展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大学英语教育过分注重英语语言的工具性,许多学生学习英语时重知识、轻能力,导致患上了“思辨缺席症”,“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口语教学的情况尤其不容乐观,“聋哑英语”“沉默课堂”的现象普遍存在,话题表述简单肤浅且“逻辑混乱、条理不清”。因此,本文以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即英语“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在我国学界也常被译成“批判性思维”“思维能力”等。思辨能力实际上是人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skills) 和情感特质(affective dispositions)的统一体,认知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评价等3 项技能,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等5 种性格特征。
批判性思维属于抽象思维,通过该种思维活动,大脑将发生根本性变革, 使之可以更为高效地对知识信息进行过滤、提取与整理并进行长期的储存,使其变成信息加工站,生产出知识产品,特别是具有创新性的知识产品。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有一定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和思辨能力的途径。
1.遵循思维能力发展的特殊规律,设计多种课堂活动。语言是思维最直接的载体,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语言能力的发展来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一般都会经历从形象思维到形式思维再到辩证思维的发展阶段。高层次思维能力在原有思维能力基础上得到发展,但并不会取代低层次的思维。所以需要注意这种发展特点,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文秋芳教授也指出,英语教学活动需要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不断强化学生的低层次思维能力,教师只有有意识地选择教学活动,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化。因此,需要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设出足够的口语和思辨能力训练的机会和空间。
2.依托教学内容,合理选择话题。口语教学容易走入的一个窘境是话题无聊、学生无趣。因此,要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选择新鲜、接地气的话题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进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以《新进阶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第二单元“Water”为例, 在引入单元话题前,可以用海滩和旱地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让学生意识到水资源面临的问题。然后在学习水的用途时,可以让学生对比生活中的饮水习惯,即习惯饮用瓶装水还是自来水,进而分析两种饮用水的优劣,让学生意识到正确饮水习惯的重要性。最后在完成了输入听力材料拓展了水的其他用途及用量以后,学生可以讨论反思自己日常的用水情况,列出相应的节水办法,并汇报这些办法来呼吁他人节约用水,从而达到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生有话可说,因为话题来源于生活;学生主动要说,因为学生都有经历;学生在反思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分组合作,增强学生思辨的积极主动性。课堂上的大多数口语活动,都以学生的分组合作完成为宜。学生独自练习,往往容易感到迷茫和没有动力,无法坚持下去。通过分组合作,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甚至互相评价,能激励学生开展思辨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从中感到快乐和满足感。在分组的过程中,可将口语水平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分成一组,以达到带动低水平学生的目的。长期的分组合作,易于培养学生思辨的习惯性,有利于其思辨能力培养的持续开展。
4.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重视思辨能力的考察。当前,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中关于学生思辨能力考查的内容相对较少,且对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除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对课堂评价体系进行创新,与此同时还应增加对学生思辨能力考查的内容,不断改进考试与测评形式,可将小组准备、个人展示、双方辩论、集体研讨以及自我测评等纳入考查内容当中。
在現实口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大学英语教师还需要不断努力,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9.
[2]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 (2):1-4.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思辨能力
【作者简介】蒋婷,女,武昌首义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语言学。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的长期发展需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大学英语教育过分注重英语语言的工具性,许多学生学习英语时重知识、轻能力,导致患上了“思辨缺席症”,“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口语教学的情况尤其不容乐观,“聋哑英语”“沉默课堂”的现象普遍存在,话题表述简单肤浅且“逻辑混乱、条理不清”。因此,本文以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思辨能力概述
“思辨能力”即英语“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在我国学界也常被译成“批判性思维”“思维能力”等。思辨能力实际上是人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skills) 和情感特质(affective dispositions)的统一体,认知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评价等3 项技能,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等5 种性格特征。
批判性思维属于抽象思维,通过该种思维活动,大脑将发生根本性变革, 使之可以更为高效地对知识信息进行过滤、提取与整理并进行长期的储存,使其变成信息加工站,生产出知识产品,特别是具有创新性的知识产品。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有一定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能力。
三、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和思辨能力的途径。
1.遵循思维能力发展的特殊规律,设计多种课堂活动。语言是思维最直接的载体,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语言能力的发展来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一般都会经历从形象思维到形式思维再到辩证思维的发展阶段。高层次思维能力在原有思维能力基础上得到发展,但并不会取代低层次的思维。所以需要注意这种发展特点,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文秋芳教授也指出,英语教学活动需要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不断强化学生的低层次思维能力,教师只有有意识地选择教学活动,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化。因此,需要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设出足够的口语和思辨能力训练的机会和空间。
2.依托教学内容,合理选择话题。口语教学容易走入的一个窘境是话题无聊、学生无趣。因此,要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选择新鲜、接地气的话题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进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以《新进阶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第二单元“Water”为例, 在引入单元话题前,可以用海滩和旱地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让学生意识到水资源面临的问题。然后在学习水的用途时,可以让学生对比生活中的饮水习惯,即习惯饮用瓶装水还是自来水,进而分析两种饮用水的优劣,让学生意识到正确饮水习惯的重要性。最后在完成了输入听力材料拓展了水的其他用途及用量以后,学生可以讨论反思自己日常的用水情况,列出相应的节水办法,并汇报这些办法来呼吁他人节约用水,从而达到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生有话可说,因为话题来源于生活;学生主动要说,因为学生都有经历;学生在反思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分组合作,增强学生思辨的积极主动性。课堂上的大多数口语活动,都以学生的分组合作完成为宜。学生独自练习,往往容易感到迷茫和没有动力,无法坚持下去。通过分组合作,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甚至互相评价,能激励学生开展思辨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从中感到快乐和满足感。在分组的过程中,可将口语水平好的学生和较差的学生分成一组,以达到带动低水平学生的目的。长期的分组合作,易于培养学生思辨的习惯性,有利于其思辨能力培养的持续开展。
4.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重视思辨能力的考察。当前,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中关于学生思辨能力考查的内容相对较少,且对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除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对课堂评价体系进行创新,与此同时还应增加对学生思辨能力考查的内容,不断改进考试与测评形式,可将小组准备、个人展示、双方辩论、集体研讨以及自我测评等纳入考查内容当中。
四、结语
在現实口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大学英语教师还需要不断努力,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9.
[2]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