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U992;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282-02
近年来,海绵城市成为各地城市建设的样板。“海绵城市”这个对我们来说陌生的名词,正逐步映入我们的眼帘。
一、海绵城市定义
城市像一块海绵,在自然灾害发生和环境变化时,能有良好的缓冲功能。城市出现降水時,可以净水、渗水、吸水、蓄水,急需用水时把收集的水放出循环利用。建设时需人文与自然兼顾,在保证城市不受涝灾威胁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城中的雨水处理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应秉承生态第一,同时统筹兼顾各集水系统,协调各个方面的水循环利用。海绵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中林林总总的水系,也含有易下渗的城市基础设施。雨水会随之下渗、汇集、滤除,最后重新被利用,剩下的通过管道设施排出。这使得城市排水系统的运作能力提升明显,大大减轻了城市防洪抗涝的压力。
二、兰溪市海绵城市规划状况
兰溪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在梅雨季节,连日的暴雨会给兰溪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兰溪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发展需求规划建设一座完备的海绵城市。出台的规划显示,兰溪将紧抓“续河溪之脉、缓洪涝之苦、焕水城之韵”的重点,将全市划分为40个建设分块,要消化80%的降雨用于后续利用。具体看来,扬子江流域的海绵分块将首先面世,原先的旧护栏和残破的大坝将成为错落有致的栈桥、滨水慢道和美观的的堤坝。清淤完毕的河底将被软化,浅滩也会融于其中,加种湿性植物,使河流不再加速奔腾,创设一种临水生态系统。陆上,向水的道路将后移,架空滨水建筑。市区中,海绵泡即为焕然一新的湿地与河道。暴雨降临,海绵体的弹性随着水流空间的延伸而增强,水的流速随着重峦叠嶂的结构而减缓,也保证了滨水建筑的安全。天晴后,市民亦可在此休闲娱乐,鱼和熊掌兼得。
三、兰溪市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分析
1.在国家层面,海绵城市建设兴起不久,目前的功效反馈在其起重要作用的城建的水生态、水环境和内涝环节,都难堪大任。首批试验区的16个海绵城有一半以上发生过内涝;后一批亦是如此。同时,部分地区的的海绵城市建设过于盲目,未能很好地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往往事倍功半。再者,建设所需的高昂费用也困扰着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曾透露,预估投入海绵城市建设的费用需要每平方公里1亿元至1.5亿元。就目前的国家规划来看,3年后,全国六百余城市建成区须符合设计标准的五分之一,总投资额达到4000亿元/年。13年后,八成以上的城市建成区面积须符合设计标准,总额约1.6万亿元。如此巨额的开支,试问能有多少地方政府的财政能负担得起?最后,若建设海绵城市需采用PPP模式,公共服务却计算不清,海绵城市好比一个庞大的在建微生态圈,而当前我国尚无较优良的模式,种种困难阻碍着PPP模式的介入。
2.机会分析。2016年7月20日,兰溪顺利获批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将有1.2亿元资金补助,同时推进全市“五水共治”的整治。兰溪建设局在2015年便未雨绸缪,在2015年9月委托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博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俞孔坚教授为首的北京土人设计团队,撰写《扬子江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和《兰溪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当前,规划海绵城市的蓝图已顺利过审,扬子江流域海绵分块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建设团队准备正式进场施工。与此同时,市内另外两项工程,已开建的胡大山湿地公园和尾水湿地公园进展顺利。
四、兰溪市可借鉴的外国经验
1.德国超级地下排水系统
德国的现代化排水设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兼具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与排污功能。在柏林,其地下管道有近9700公里之多,更有19世纪80年代的老古董。她们绝大多数属于混合管道系统,可同时处理雨污。最大的优点是可节约地下空间,不与其他地下设施抢道。分离管道系统主要用于郊区,即雨污分流,这样处理更具针对性,也更高效。德国少自然灾害的原因就是得益于拥有完备的水处理系统,高效的雨水利用率及合情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
2.瑞士“雨水工程”
瑞士“雨水工程”是一种廉价高效的雨水利用计划。城市中的建筑物与地下管道都有直接的分流设施相连,雨水一路畅通无阻,最终回归大自然.政府实行一户一单位,在各户房屋上钻洞筑管,引雨水入蓄水池,再用袖珍水压助推器将雨水送往房屋的角角落落。瑞士风沙罕见,高污染高耗能工业基本绝迹,故会留存洁净的雨水,也因此得名“花园之国”。家庭可将集好的雨水高效利用,可浇花拖地,亦可冲洗房间,干净些的经过高温蒸馏处理还可饮用。住户的日常用水需求基本可以通过此“雨水工程”来满足。在顶层,政府还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减免税收的方式吸引民众建设节能型住房,可循环用水,因此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五、海绵城市建设展望
我认为海绵城市建设不会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浩大工程,需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终有一天,兰溪市的海绵城市建设会获得圆满的成功!
近年来,海绵城市成为各地城市建设的样板。“海绵城市”这个对我们来说陌生的名词,正逐步映入我们的眼帘。
一、海绵城市定义
城市像一块海绵,在自然灾害发生和环境变化时,能有良好的缓冲功能。城市出现降水時,可以净水、渗水、吸水、蓄水,急需用水时把收集的水放出循环利用。建设时需人文与自然兼顾,在保证城市不受涝灾威胁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城中的雨水处理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应秉承生态第一,同时统筹兼顾各集水系统,协调各个方面的水循环利用。海绵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中林林总总的水系,也含有易下渗的城市基础设施。雨水会随之下渗、汇集、滤除,最后重新被利用,剩下的通过管道设施排出。这使得城市排水系统的运作能力提升明显,大大减轻了城市防洪抗涝的压力。
二、兰溪市海绵城市规划状况
兰溪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在梅雨季节,连日的暴雨会给兰溪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兰溪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发展需求规划建设一座完备的海绵城市。出台的规划显示,兰溪将紧抓“续河溪之脉、缓洪涝之苦、焕水城之韵”的重点,将全市划分为40个建设分块,要消化80%的降雨用于后续利用。具体看来,扬子江流域的海绵分块将首先面世,原先的旧护栏和残破的大坝将成为错落有致的栈桥、滨水慢道和美观的的堤坝。清淤完毕的河底将被软化,浅滩也会融于其中,加种湿性植物,使河流不再加速奔腾,创设一种临水生态系统。陆上,向水的道路将后移,架空滨水建筑。市区中,海绵泡即为焕然一新的湿地与河道。暴雨降临,海绵体的弹性随着水流空间的延伸而增强,水的流速随着重峦叠嶂的结构而减缓,也保证了滨水建筑的安全。天晴后,市民亦可在此休闲娱乐,鱼和熊掌兼得。
三、兰溪市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分析
1.在国家层面,海绵城市建设兴起不久,目前的功效反馈在其起重要作用的城建的水生态、水环境和内涝环节,都难堪大任。首批试验区的16个海绵城有一半以上发生过内涝;后一批亦是如此。同时,部分地区的的海绵城市建设过于盲目,未能很好地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往往事倍功半。再者,建设所需的高昂费用也困扰着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曾透露,预估投入海绵城市建设的费用需要每平方公里1亿元至1.5亿元。就目前的国家规划来看,3年后,全国六百余城市建成区须符合设计标准的五分之一,总投资额达到4000亿元/年。13年后,八成以上的城市建成区面积须符合设计标准,总额约1.6万亿元。如此巨额的开支,试问能有多少地方政府的财政能负担得起?最后,若建设海绵城市需采用PPP模式,公共服务却计算不清,海绵城市好比一个庞大的在建微生态圈,而当前我国尚无较优良的模式,种种困难阻碍着PPP模式的介入。
2.机会分析。2016年7月20日,兰溪顺利获批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将有1.2亿元资金补助,同时推进全市“五水共治”的整治。兰溪建设局在2015年便未雨绸缪,在2015年9月委托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博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俞孔坚教授为首的北京土人设计团队,撰写《扬子江海绵城市生态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和《兰溪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当前,规划海绵城市的蓝图已顺利过审,扬子江流域海绵分块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建设团队准备正式进场施工。与此同时,市内另外两项工程,已开建的胡大山湿地公园和尾水湿地公园进展顺利。
四、兰溪市可借鉴的外国经验
1.德国超级地下排水系统
德国的现代化排水设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兼具平衡城市生态系统与排污功能。在柏林,其地下管道有近9700公里之多,更有19世纪80年代的老古董。她们绝大多数属于混合管道系统,可同时处理雨污。最大的优点是可节约地下空间,不与其他地下设施抢道。分离管道系统主要用于郊区,即雨污分流,这样处理更具针对性,也更高效。德国少自然灾害的原因就是得益于拥有完备的水处理系统,高效的雨水利用率及合情合理的城市绿地规划。
2.瑞士“雨水工程”
瑞士“雨水工程”是一种廉价高效的雨水利用计划。城市中的建筑物与地下管道都有直接的分流设施相连,雨水一路畅通无阻,最终回归大自然.政府实行一户一单位,在各户房屋上钻洞筑管,引雨水入蓄水池,再用袖珍水压助推器将雨水送往房屋的角角落落。瑞士风沙罕见,高污染高耗能工业基本绝迹,故会留存洁净的雨水,也因此得名“花园之国”。家庭可将集好的雨水高效利用,可浇花拖地,亦可冲洗房间,干净些的经过高温蒸馏处理还可饮用。住户的日常用水需求基本可以通过此“雨水工程”来满足。在顶层,政府还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减免税收的方式吸引民众建设节能型住房,可循环用水,因此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五、海绵城市建设展望
我认为海绵城市建设不会立竿见影、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浩大工程,需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终有一天,兰溪市的海绵城市建设会获得圆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