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艺术史上,建筑与文学这两种艺术形态也是相互影响的,很多文学作品会以建筑为主题,正如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这是一部哥特小说,并且是以哥特建筑为创作背景的,本文在互文性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在了解原作者的写作风格、文本类型以及创作背景之后,结合哥特建筑对 《厄舍古屋的倒塌》的译文进行评析。
关键词: 《厄舍古屋的倒塌》 哥特建筑 爱伦·坡 哥特小说
一、引言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住在哥特式古屋里的一对孪生兄妹,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呈现病态。 妹妹玛德琳多年来一直疾病缠身,哥哥罗德里克思想久被压抑而精神失常,一天,哥哥邀请好友,也就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前去做伴。后来,哥哥活埋了妹妹。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哥哥为他的好友朗读《疯子特洛斯特》的一本古书,忽然宅门没有了,妹妹玛德琳披着血迹斑斑的白袍跌倒在哥哥的跟前,随即哥哥也倒在了地上死去。好友魂飞魄散地逃出房间, 逃出古屋,古屋彻底倒塌。整篇作品弥漫着恐怖、 怪诞与死亡的气氛,读来令人毛骨悚然。
艾德加·爱伦·坡( Edgar Allan Poe)( 1809 — 1849) 是 19 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 他坎坷半世,身后盛名远播,集绮丽想象与缜密的分析于一身。他追随美,而美却附着于死亡之花,与恐怖和诡异相伴相生。爱伦·坡最大的成就是他的短篇小说创作,其短篇小说风格独特,想象力丰富,堪称欧美文学史上的奇葩,被誉为“美国恐怖小说之父”。爱伦·坡作品中人物所处的环境大多为哥特式的,如颓败的城堡和府邸,堆满尸骨的教堂地下室或家族墓穴以及墓室般的新房等。a爱伦·坡一直追求“为艺术而艺术”,这种追求几乎体现在他所有的文学作品中,他力图制造惊险、恐怖和强烈情感的效果。他认为死亡是最美的,刨根究底,归因于他年轻时的丧亲之痛和中年时的丧妻之痛,哥特式风格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他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压抑。其代表作有《莫格街凶杀案》《玛丽罗杰血案》《黑猫》《金甲虫》。
二、哥特风格
“哥特”(Gothic)一词在西方社会有着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色彩,“常与罗马帝国之后的野蛮与黑暗相连,与‘古典’相对,成为专制、野蛮和残暴的代名词”。很多文学批评家认为这与历史上条顿民族中的哥特部落给人的“蛮族”印象有关:哥特人曾因强悍的军事征服而闻名于欧洲。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哥特则是意大利人法萨里用来指称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在12世纪到16世纪期间盛行于欧洲教堂与城堡的建造上,“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地下藏尸所等”。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計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予以整个建筑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哥特建筑的风格是极端的、不受控制的。 它强调自我意识的展现和对超越生命强大情感的体验,其目的是要激发人们在靠近建筑物时的强烈情感,不论是崇高、压抑、敬畏、悲悯、同情、恐怖或恐惧。b
而将“哥特”一词引入文学领域则源于1764年贺拉斯·瓦尔浦尔发表的《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作者在第二版再印中为其所加副标题为A Gothic Story(“一个哥特故事”)。哥特小说的兴起也受到来自建筑的诸多影响,并将建筑内化为自身独特的结构模式,哥特建筑在哥特小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缺失,“整个哥特传奇的构架便丧失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和主导氛围”c。
这种体裁的小说具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与神话相结合的特点,故事多发生在充满各种机关暗道的中世纪古堡中,情节与鬼魂、谋杀等奇闻相缠结; 与此同时,它也展现了异邦情调,充满奇思异想,含有较多的神秘、恐怖、象征的成分,与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不谋而合。d
三、译文评析
在翻译理论中,互文性理论消解了文本的自律与自足,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存,并将文本概念拓展到服饰、饮食、音乐、绘画、建筑等一切非语言文化形式中。它使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不再拘泥于该学科自身体系之内,而是在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寻求新的意义生产。“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联系与对话,认为任何文本的创作都离不开前文本及其语境的交互, 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原创作品”,文本的意义存在于与其他文本的交互之中。 互文性理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作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视角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结合哥特建筑对《厄舍古屋的倒塌》的译文进行评析是十分必要的。
1.原文:A servant in waiting took my horse,and I entered the Gothic archway of the hall.A valet,of stealthy step,thence conducted me,in silence,through many dark and intricate passages in my progress to the studio of his master.
译文:一名在门口迎候的仆人牵走了我的坐骑,我走进大厅那哥特式的拱门。一名走路蹑手蹑脚的仆人一言不发地领我走过许许多多黑暗、复杂的走廊,前往主人的书房。
分析:哥特式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译者将原文的 “Gothic archway”直译为哥特式的拱门,并不能为读者展现出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哥特式建筑的门窗都是由半圆拱形改为尖拱,因为圆形拱的坚固性大大不如尖形拱,圆形拱的最上方长时间后容易倒塌,毁坏建筑,而尖形拱的设计则使门拱顶与两边檐的力与地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从而加固了建筑的稳定性。如果译者能够了解到哥特式建筑中描述拱门的专业术语是尖形拱门,并在译文中采用显化的翻译方法,将“Gothic archway”具体化为尖形拱门,那么便会消除或降低语言差别给翻译带来的损失,让读者更加有画面感,使得译文更加接近哥特式小说,更加符合原著的创作背景。 2.原文:the eye , however , struggled in vain to reach the remoter angles of the chamber , or the recesses of the vaulted and fretted ceiling . Dark draperies hung upon the walls.
译文:然而,不管怎么努力,我也看不清远处角落里是什么样的,也看不清那高高的拱形屋顶,墙上挂着深色的壁布。
分析:译者将“vaulted and fretted ceiling”翻译成了“高高的拱形屋顶”,“vaulted”有拱形的意思,而“fretted”的意思为“回纹饰的”,译者漏译了“fretted”,译文和原文不等值。哥特式建筑中关于拱形屋顶的专业术语为尖肋拱顶,而回纹饰是指一种交织、错杂而又通透的装饰图案,一种转折的、连续弯曲的设计图案,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装饰中运用广泛。所以在了解了哥特式建筑以后,应当把“vaulted and fretted ceiling”翻译成“回纹饰的尖肋拱顶”,一方面将“vaulted ceiling”显化成“尖肋拱顶”,用词更加专业,更加突出哥特式建筑的特点,而译出“fretted”让读者们更加有画面感,更加了解这个屋顶的具体样貌,并且使得译文忠实于原文。
3.原文:While the objects around me- while the carvings of the ceilings , the sombre tapestries of the walls, the ebon blackness of the floors , and the phantasmagoric armorial trophies which rattled as I strode , were but matters to which , or to such as which , I had been accustomed from my infancy - while I hesitated not to acknowledge how familiar was all this-I still wondered to find how unfamiliar were the fancies which ordinary images were stirring up .
译文:随着我的脚步,周围的东西——屋顶的雕刻、墙上的挂毯、乌黑的地板——都在颤动,这类东西其实都是我打小就熟悉了的,可这些普通物品挑起我很多想象,这种想象却是我不熟悉的。
分析:前文已经提到了“vaulted and fretted ceiling”,那么我们便已经得知在屋顶上的雕刻是回纹饰的,所以在这一节关于“the carvings of the ceilings”的翻译,译者应该具体化“carvings”,因为雕刻有很多种,如果直接描述出这是一种回纹饰的雕刻,那么读者对于这个屋顶的想象会更加具体,使读者能够深入其境,感受哥特式建筑的华丽。
4.原文:The room in which I found myself was very large and lofty . The windows were long , narrow , and pointed, and at so vast a distance from the black oaken floor as to be altogether inaccessible from within .
译文:我走进的这个房间又大又高。房间中的窗户是细长的,我站在黑色的橡木地板上,觉得这些窗户是那么遥远,好像永远也够不着。
分析:玫瑰花窗是哥特式建筑的一大特点,由于有了飞扶壁,哥特建筑开始有大面積的窗,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不仅美观,还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 玫瑰花窗有柳叶窗(长条形)和玫瑰窗(圆形)两种,并以红、蓝二色为主,从原文中“The windows were long , narrow , and pointed”这句话对于窗户的描述,我们可以得知原文中的窗户其实是柳叶窗,因为它是长条形的,而译者将“window”直译成了“窗户”,这样的翻译方法并不能体现哥特式建筑的特点,而此处将“window”具体化成“柳叶窗”,译文不仅能展现出哥特式建筑的特点,而且读者将对哥特式建筑有新的认识。
5.原文: Feeble gleams encrimsoned light made their way through the trellised panes , and served to render sufficiently distinct the more prominent objects around ;
译文:微弱的红光透过玻璃射进,使我可以看清周围的大件物品。
分析:首先,原文中 “trellised”的意思是“有格子的”,而“panes”的意思是“窗格”,译者直接译为了“玻璃”,漏译了“trellised panes”,这是不准确的,译文并没有完整地展现原文内容。其次,译者并没有提前了解哥特式建筑。在圣经里红色预表救赎,白色预表圣洁,蓝色预表属天真实,也代表圣母,绿色预表丰盛的生命,黄色预表神圣的性情,紫色预表富贵,还有两种颜色预表不好的事情,灰色预表饥荒和瘟疫,黑色预表死亡。根据宗教的寓意和当时玻璃制造技术的限制,蓝色和红色被大量使用。红色与蓝色的组合在色彩学中也有重要的意义。红色与蓝色是组成光的三原色的一部分,红色与蓝色搭配是被经常用到的冷暖色彩两色搭配。激情的红色与冷静、理智的蓝色搭配能够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现代感的作品中也经常会用这两种颜色去搭配。在12个色相中红色与蓝色的明度非常低,由于明度的统一,会为它们在冷暖之间对比上留下很大、很强烈的空间,这样可以营造出非常活泼的色彩风格。译者并不知道哥特式建筑中的玫瑰花窗一般以红、蓝二色为主,所以这里对原文的理解有所偏差,原文所要传达的并不是微弱的红光,因为光线不可能一开始是红的,而是透过了红色的玻璃窗才变成了红色的,所以这里的译文应该是“微弱的光线透过红色的玻璃窗格射进”,这样的译文贴合于原文,并且符合哥特式建筑。 6.原文:The vault in which we placed it ( and which had been so long unopened that our torches , half smothered in its oppressive atmosphere , gave us little opportunity for investigation ) was small, damp, and entirely without means of admission for light; lying, at great depth, immediately beneath that portion of the building in which was my own sleeping apartment.
譯文:尸体已经入了棺,我俩的任务只是把棺材抬到那里。存放尸体的地窖就位于我卧室的正下方,它又小又潮,照不进一丝光亮。
分析:在字典中,“vault”有“地下墓室”的意思,却没有“地窖”这个意思,很明显“地下墓室”和“地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在哥特式建筑中一般都会设有地下墓室,而传统意义上的地窖一般都是用来储藏物品,而不是放尸体的,根据语境,此处是存放尸体的地方,应该将“vault”翻译成“地下墓室”。
四、结语
文化互文性指出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自动搜索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而且同时要会唤起许多相关的社会背景、文化认知、 历史习俗、 思想价值观等内容,只有把这两部分进行协调地融合,翻译文本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原翻译文本的真实含义。文化互文性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要求译者开阔自身的语言与文化视野,广泛地涉猎不同语言文化背后的历史知识、 文化知识、 地理知识、 民俗知识等,从而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更好地适应不同语言文化的需求, 给阅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在互文性的翻译理论之上,在探究了哥特式建筑的基础上,再去评析译文,能看出译者没有在了解哥特建筑的前提下去翻译《厄舍古屋的倒塌》,从而欠缺一定的建筑知识,对原文并没有完全把握,也没有完全理解原文作者所想所感,没有忠实地再现原文。
a 李世存:《〈厄舍古屋的倒塌〉的艺术效果赏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年第 7期,第 140 —141页。
b 丹纳 ( Taine,H. A. ) :《艺术哲学》,彭笑远编译,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111页。
c Eino Railo.The Haunted Castle: A Study of the Elements of English Romanticism,London: George Routledge
关键词: 《厄舍古屋的倒塌》 哥特建筑 爱伦·坡 哥特小说
一、引言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住在哥特式古屋里的一对孪生兄妹,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呈现病态。 妹妹玛德琳多年来一直疾病缠身,哥哥罗德里克思想久被压抑而精神失常,一天,哥哥邀请好友,也就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前去做伴。后来,哥哥活埋了妹妹。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哥哥为他的好友朗读《疯子特洛斯特》的一本古书,忽然宅门没有了,妹妹玛德琳披着血迹斑斑的白袍跌倒在哥哥的跟前,随即哥哥也倒在了地上死去。好友魂飞魄散地逃出房间, 逃出古屋,古屋彻底倒塌。整篇作品弥漫着恐怖、 怪诞与死亡的气氛,读来令人毛骨悚然。
艾德加·爱伦·坡( Edgar Allan Poe)( 1809 — 1849) 是 19 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 他坎坷半世,身后盛名远播,集绮丽想象与缜密的分析于一身。他追随美,而美却附着于死亡之花,与恐怖和诡异相伴相生。爱伦·坡最大的成就是他的短篇小说创作,其短篇小说风格独特,想象力丰富,堪称欧美文学史上的奇葩,被誉为“美国恐怖小说之父”。爱伦·坡作品中人物所处的环境大多为哥特式的,如颓败的城堡和府邸,堆满尸骨的教堂地下室或家族墓穴以及墓室般的新房等。a爱伦·坡一直追求“为艺术而艺术”,这种追求几乎体现在他所有的文学作品中,他力图制造惊险、恐怖和强烈情感的效果。他认为死亡是最美的,刨根究底,归因于他年轻时的丧亲之痛和中年时的丧妻之痛,哥特式风格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他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压抑。其代表作有《莫格街凶杀案》《玛丽罗杰血案》《黑猫》《金甲虫》。
二、哥特风格
“哥特”(Gothic)一词在西方社会有着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色彩,“常与罗马帝国之后的野蛮与黑暗相连,与‘古典’相对,成为专制、野蛮和残暴的代名词”。很多文学批评家认为这与历史上条顿民族中的哥特部落给人的“蛮族”印象有关:哥特人曾因强悍的军事征服而闻名于欧洲。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哥特则是意大利人法萨里用来指称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建筑风格在12世纪到16世纪期间盛行于欧洲教堂与城堡的建造上,“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地下藏尸所等”。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計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予以整个建筑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哥特建筑的风格是极端的、不受控制的。 它强调自我意识的展现和对超越生命强大情感的体验,其目的是要激发人们在靠近建筑物时的强烈情感,不论是崇高、压抑、敬畏、悲悯、同情、恐怖或恐惧。b
而将“哥特”一词引入文学领域则源于1764年贺拉斯·瓦尔浦尔发表的《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作者在第二版再印中为其所加副标题为A Gothic Story(“一个哥特故事”)。哥特小说的兴起也受到来自建筑的诸多影响,并将建筑内化为自身独特的结构模式,哥特建筑在哥特小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缺失,“整个哥特传奇的构架便丧失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和主导氛围”c。
这种体裁的小说具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与神话相结合的特点,故事多发生在充满各种机关暗道的中世纪古堡中,情节与鬼魂、谋杀等奇闻相缠结; 与此同时,它也展现了异邦情调,充满奇思异想,含有较多的神秘、恐怖、象征的成分,与现代派的表现手法不谋而合。d
三、译文评析
在翻译理论中,互文性理论消解了文本的自律与自足,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存,并将文本概念拓展到服饰、饮食、音乐、绘画、建筑等一切非语言文化形式中。它使对文学文本的解读不再拘泥于该学科自身体系之内,而是在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寻求新的意义生产。“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联系与对话,认为任何文本的创作都离不开前文本及其语境的交互, 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原创作品”,文本的意义存在于与其他文本的交互之中。 互文性理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作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视角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结合哥特建筑对《厄舍古屋的倒塌》的译文进行评析是十分必要的。
1.原文:A servant in waiting took my horse,and I entered the Gothic archway of the hall.A valet,of stealthy step,thence conducted me,in silence,through many dark and intricate passages in my progress to the studio of his master.
译文:一名在门口迎候的仆人牵走了我的坐骑,我走进大厅那哥特式的拱门。一名走路蹑手蹑脚的仆人一言不发地领我走过许许多多黑暗、复杂的走廊,前往主人的书房。
分析:哥特式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译者将原文的 “Gothic archway”直译为哥特式的拱门,并不能为读者展现出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哥特式建筑的门窗都是由半圆拱形改为尖拱,因为圆形拱的坚固性大大不如尖形拱,圆形拱的最上方长时间后容易倒塌,毁坏建筑,而尖形拱的设计则使门拱顶与两边檐的力与地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从而加固了建筑的稳定性。如果译者能够了解到哥特式建筑中描述拱门的专业术语是尖形拱门,并在译文中采用显化的翻译方法,将“Gothic archway”具体化为尖形拱门,那么便会消除或降低语言差别给翻译带来的损失,让读者更加有画面感,使得译文更加接近哥特式小说,更加符合原著的创作背景。 2.原文:the eye , however , struggled in vain to reach the remoter angles of the chamber , or the recesses of the vaulted and fretted ceiling . Dark draperies hung upon the walls.
译文:然而,不管怎么努力,我也看不清远处角落里是什么样的,也看不清那高高的拱形屋顶,墙上挂着深色的壁布。
分析:译者将“vaulted and fretted ceiling”翻译成了“高高的拱形屋顶”,“vaulted”有拱形的意思,而“fretted”的意思为“回纹饰的”,译者漏译了“fretted”,译文和原文不等值。哥特式建筑中关于拱形屋顶的专业术语为尖肋拱顶,而回纹饰是指一种交织、错杂而又通透的装饰图案,一种转折的、连续弯曲的设计图案,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装饰中运用广泛。所以在了解了哥特式建筑以后,应当把“vaulted and fretted ceiling”翻译成“回纹饰的尖肋拱顶”,一方面将“vaulted ceiling”显化成“尖肋拱顶”,用词更加专业,更加突出哥特式建筑的特点,而译出“fretted”让读者们更加有画面感,更加了解这个屋顶的具体样貌,并且使得译文忠实于原文。
3.原文:While the objects around me- while the carvings of the ceilings , the sombre tapestries of the walls, the ebon blackness of the floors , and the phantasmagoric armorial trophies which rattled as I strode , were but matters to which , or to such as which , I had been accustomed from my infancy - while I hesitated not to acknowledge how familiar was all this-I still wondered to find how unfamiliar were the fancies which ordinary images were stirring up .
译文:随着我的脚步,周围的东西——屋顶的雕刻、墙上的挂毯、乌黑的地板——都在颤动,这类东西其实都是我打小就熟悉了的,可这些普通物品挑起我很多想象,这种想象却是我不熟悉的。
分析:前文已经提到了“vaulted and fretted ceiling”,那么我们便已经得知在屋顶上的雕刻是回纹饰的,所以在这一节关于“the carvings of the ceilings”的翻译,译者应该具体化“carvings”,因为雕刻有很多种,如果直接描述出这是一种回纹饰的雕刻,那么读者对于这个屋顶的想象会更加具体,使读者能够深入其境,感受哥特式建筑的华丽。
4.原文:The room in which I found myself was very large and lofty . The windows were long , narrow , and pointed, and at so vast a distance from the black oaken floor as to be altogether inaccessible from within .
译文:我走进的这个房间又大又高。房间中的窗户是细长的,我站在黑色的橡木地板上,觉得这些窗户是那么遥远,好像永远也够不着。
分析:玫瑰花窗是哥特式建筑的一大特点,由于有了飞扶壁,哥特建筑开始有大面積的窗,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不仅美观,还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 玫瑰花窗有柳叶窗(长条形)和玫瑰窗(圆形)两种,并以红、蓝二色为主,从原文中“The windows were long , narrow , and pointed”这句话对于窗户的描述,我们可以得知原文中的窗户其实是柳叶窗,因为它是长条形的,而译者将“window”直译成了“窗户”,这样的翻译方法并不能体现哥特式建筑的特点,而此处将“window”具体化成“柳叶窗”,译文不仅能展现出哥特式建筑的特点,而且读者将对哥特式建筑有新的认识。
5.原文: Feeble gleams encrimsoned light made their way through the trellised panes , and served to render sufficiently distinct the more prominent objects around ;
译文:微弱的红光透过玻璃射进,使我可以看清周围的大件物品。
分析:首先,原文中 “trellised”的意思是“有格子的”,而“panes”的意思是“窗格”,译者直接译为了“玻璃”,漏译了“trellised panes”,这是不准确的,译文并没有完整地展现原文内容。其次,译者并没有提前了解哥特式建筑。在圣经里红色预表救赎,白色预表圣洁,蓝色预表属天真实,也代表圣母,绿色预表丰盛的生命,黄色预表神圣的性情,紫色预表富贵,还有两种颜色预表不好的事情,灰色预表饥荒和瘟疫,黑色预表死亡。根据宗教的寓意和当时玻璃制造技术的限制,蓝色和红色被大量使用。红色与蓝色的组合在色彩学中也有重要的意义。红色与蓝色是组成光的三原色的一部分,红色与蓝色搭配是被经常用到的冷暖色彩两色搭配。激情的红色与冷静、理智的蓝色搭配能够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现代感的作品中也经常会用这两种颜色去搭配。在12个色相中红色与蓝色的明度非常低,由于明度的统一,会为它们在冷暖之间对比上留下很大、很强烈的空间,这样可以营造出非常活泼的色彩风格。译者并不知道哥特式建筑中的玫瑰花窗一般以红、蓝二色为主,所以这里对原文的理解有所偏差,原文所要传达的并不是微弱的红光,因为光线不可能一开始是红的,而是透过了红色的玻璃窗才变成了红色的,所以这里的译文应该是“微弱的光线透过红色的玻璃窗格射进”,这样的译文贴合于原文,并且符合哥特式建筑。 6.原文:The vault in which we placed it ( and which had been so long unopened that our torches , half smothered in its oppressive atmosphere , gave us little opportunity for investigation ) was small, damp, and entirely without means of admission for light; lying, at great depth, immediately beneath that portion of the building in which was my own sleeping apartment.
譯文:尸体已经入了棺,我俩的任务只是把棺材抬到那里。存放尸体的地窖就位于我卧室的正下方,它又小又潮,照不进一丝光亮。
分析:在字典中,“vault”有“地下墓室”的意思,却没有“地窖”这个意思,很明显“地下墓室”和“地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在哥特式建筑中一般都会设有地下墓室,而传统意义上的地窖一般都是用来储藏物品,而不是放尸体的,根据语境,此处是存放尸体的地方,应该将“vault”翻译成“地下墓室”。
四、结语
文化互文性指出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自动搜索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而且同时要会唤起许多相关的社会背景、文化认知、 历史习俗、 思想价值观等内容,只有把这两部分进行协调地融合,翻译文本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原翻译文本的真实含义。文化互文性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要求译者开阔自身的语言与文化视野,广泛地涉猎不同语言文化背后的历史知识、 文化知识、 地理知识、 民俗知识等,从而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更好地适应不同语言文化的需求, 给阅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在互文性的翻译理论之上,在探究了哥特式建筑的基础上,再去评析译文,能看出译者没有在了解哥特建筑的前提下去翻译《厄舍古屋的倒塌》,从而欠缺一定的建筑知识,对原文并没有完全把握,也没有完全理解原文作者所想所感,没有忠实地再现原文。
a 李世存:《〈厄舍古屋的倒塌〉的艺术效果赏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年第 7期,第 140 —141页。
b 丹纳 ( Taine,H. A. ) :《艺术哲学》,彭笑远编译,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111页。
c Eino Railo.The Haunted Castle: A Study of the Elements of English Romanticism,London: George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