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企在实现“保增长”目标的重压面前,应当“眼光向内”,唤醒自身的内生动力,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
新形势下的央企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4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蒋洁敏在一季度经济形势通报会上指出,中央企业必须承担保增长的重大责任。为此,国资委制定了“硬指标”:2013年央企增加值增长达到8%以上,利润增长达到10%以上。一时间,10%的利润增长目标成为热议的焦点。
从宏观上说,中国经济再来一个“4万亿”投资的可能性不大,央企无法依靠外部输血的方式实现增长;国内经济的温和复苏虽然为央企带来了第一季度16.5%的高增长,但可持续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微观层面上,尽管过去几年央企迅猛扩张,但其发展壮大不少是规模性扩张而非内涵式成长,企业业绩与经济形势的关联度过高,央企净利润增长已经连续两年下滑,多家企业出现巨亏……种种不利因素似乎表明,以一年之期实现利润的一成增长,难度颇大。
既然央企盈利能力受到内生动力不强的瓶颈制约,要想走出“保增长”困境,必须唤醒央企的内生动力。
唤醒央企的内生动力,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出现了较大改变。尽管“保增长”迫在眉睫,但央企绝不能“打乱仗”。一些盲目建设、盲目扩张等行为,显然与科学发展观背离。央企应当像李克强总理所说的那样,紧紧依靠科技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为抓手,强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模式创新。
唤醒央企的内生动力,必须推动公司治理的创新,向管理要效益。央企规模庞大,要实现增长必须依靠改善内部管理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激发企业的内部活力。富于竞争力的公司治理机制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可以理顺公司内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协调性及决策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实际上,自去年起,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开展了管理提升活动,且成效显著,解决了一些老问题,涌现出一批新经验,应用了一批新理念和新工具。然而,除了要在解决制约和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管理问题上有所突破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持续推动管理提升的工作机制,推动公司治理的不断创新。
唤醒央企的内生动力,必须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企业是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体,企业进行创新、实现利润,主要是人的作用。特别是在投资规模无法获得高增长的时候,关注人力资源、扩大无形资产存量就是一个有效的增长路径。
五年前金融危机爆发时,央企在四万亿元投资的助力下,大大提升了实力。如今,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难以独善其身的形势下,央企在实现“保增长”目标的重压面前,应当“眼光向内”,唤醒自身的内生动力,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这是众多央企战胜当前困难的根本力量所在。
新形势下的央企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4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蒋洁敏在一季度经济形势通报会上指出,中央企业必须承担保增长的重大责任。为此,国资委制定了“硬指标”:2013年央企增加值增长达到8%以上,利润增长达到10%以上。一时间,10%的利润增长目标成为热议的焦点。
从宏观上说,中国经济再来一个“4万亿”投资的可能性不大,央企无法依靠外部输血的方式实现增长;国内经济的温和复苏虽然为央企带来了第一季度16.5%的高增长,但可持续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微观层面上,尽管过去几年央企迅猛扩张,但其发展壮大不少是规模性扩张而非内涵式成长,企业业绩与经济形势的关联度过高,央企净利润增长已经连续两年下滑,多家企业出现巨亏……种种不利因素似乎表明,以一年之期实现利润的一成增长,难度颇大。
既然央企盈利能力受到内生动力不强的瓶颈制约,要想走出“保增长”困境,必须唤醒央企的内生动力。
唤醒央企的内生动力,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出现了较大改变。尽管“保增长”迫在眉睫,但央企绝不能“打乱仗”。一些盲目建设、盲目扩张等行为,显然与科学发展观背离。央企应当像李克强总理所说的那样,紧紧依靠科技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为抓手,强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模式创新。
唤醒央企的内生动力,必须推动公司治理的创新,向管理要效益。央企规模庞大,要实现增长必须依靠改善内部管理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激发企业的内部活力。富于竞争力的公司治理机制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可以理顺公司内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协调性及决策的科学性,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实际上,自去年起,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开展了管理提升活动,且成效显著,解决了一些老问题,涌现出一批新经验,应用了一批新理念和新工具。然而,除了要在解决制约和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管理问题上有所突破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持续推动管理提升的工作机制,推动公司治理的不断创新。
唤醒央企的内生动力,必须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企业是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体,企业进行创新、实现利润,主要是人的作用。特别是在投资规模无法获得高增长的时候,关注人力资源、扩大无形资产存量就是一个有效的增长路径。
五年前金融危机爆发时,央企在四万亿元投资的助力下,大大提升了实力。如今,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难以独善其身的形势下,央企在实现“保增长”目标的重压面前,应当“眼光向内”,唤醒自身的内生动力,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这是众多央企战胜当前困难的根本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