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未来发展与劳动年龄人口的供求预测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ea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力资源。按照人口发展的规律性,对户籍劳动年龄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可以对城市户籍劳动力的供给状况提供科学精准的前景。
  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经济发展直接决定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又对经济发展有制约作用。一般来说,经济发展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长就多,经济结构要调整,也需要劳动力供给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当前,上海正处在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力资源。本文在对上海经济发展前景的不同假设的前景下,探讨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情况,并且从对户籍劳动力资源的供给的预测基础上,分析对外来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前景。
  
  一、未来十年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资源的需求测算
  
  (一)1990年来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1990年以来,上海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的前4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6.17%、13.80%、13.94%和12.92%。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不利影响,2009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低于9%(见表1)。
  (二)1990年来劳动生产率增长快速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上海的劳动生产率也在持续增长,1990年每个劳动力创造的GDP还不到1万元,2009年已经达到14万元以上。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来看,“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依次为25.97%、12.85%、13.01%和7.32%。(见表2)
  (三)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速与劳动力需求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上海将处在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受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未来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放慢。因此,我们假定未来10年上海的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0%、9%和8%,在这三种增长速度下,可以推算出到2015年和2020年的GDP总量。
  1、对劳动力需求数量的预测
  从过去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上海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在提高。因此,我们假定上海未来10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保持在8%,由此可以计算出2015年和2020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根据对2015年和2020年上海GDP总量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预测结果,可以计算出2015年和2020年上海的从业人员需求数量。(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如果GDP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均为8%的情况下,到2015年和2020年,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没有变化;如果GDP增长速度为9%,到2015年和2020年,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分别为1118万人和1171万人,比2009年分别增加60万人和113万人;如果GDP增长速度为10%,到2015年和2020年,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分别为1181万人和1295万人,比2009年分别增加123万人和237万人。
  2、保持8%以上经济增长速度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影响很大。假如上海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8%,而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高于8%,那么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将会减少,就业问题将会比较严重。因此,保持8%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上海解决就业问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二、上海户籍劳动力资源数量的中长期发展预测
  
  为了对上海户籍劳动力的中长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我们先按照人口发展的规律性,对上海户籍劳动年龄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未来上海的户籍劳动力供给前景。
  (一)上海户籍人口预测的基础数据
  我们这次对上海户籍人口的预测以2008年为预测基准年份。
  1、该年的人口数据为上海市公安局提供的分性别和年龄的上海户籍人口数;
  2、2008年分性别的各年龄的死亡人数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以此计算分性别分年龄的死亡率,生存概率;
  3、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为2005年上海3%人口抽样调查中的数字,总和生育率为0.68,低于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当年0.87的数据,因此只是利用了0.68的数据比例结构,2005年的总和生育率调整为0.87;
  4、出生性别比为2008年上海0岁组的户籍人口的性别比106;
  5、户籍每年净迁移增长的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按照2008年分年龄和性别的实际户籍人口,减去分年龄和性别的2007年户籍人口按照各年龄的生存概率存活到2008年的人口数,结果除以净迁移增长的人口总数,得出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
  (二)对未来上海户籍人口发展预测的有关参数假设
  1、总体预测的假设
  ⑴ 假设上海未来的户籍人口期望寿命保持持续增长,从预测基础年份2008年的男79.06岁和女83.50岁,均匀增长到预测期末2055年的男83.50岁和女88.48岁,男性增长4.5岁,女性增长5岁;
  ⑵ 假设户籍人口的新出生人口性别比均保持2008年的106不变;
  ⑶ 假设2009-2020年上海户籍人口每年净迁移增长12万人,略高于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从2021年开始一直到2055年每年净迁移增长10万人;各年份迁移增长的人口的年龄结构按照本项研究中计算的2008年上海市户籍净迁移增长人口的年龄结构保持不变;
  ⑷ 预测期末2055年的分性别分年龄的生存概率,参照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做的日本未来达到该年龄的生命表中的数字。
  2、不同方案的假设
  ⑴ 户籍人口预测方案一:低方案,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但比目前有所提高,未来的总和生育率长期保持在1.2的水平;
  ⑵ 户籍人口预测方案二:中方案,平均每对夫妻生育1.5个孩子,未来的总和生育率长期保持1.5的水平;
  ⑶ 户籍人口预测方案三:高方案,普遍实行二孩政策,未来的总和生育率长期保持1.8的水平。
  (三)上海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预测结果
  1、按照15-59岁的口径计算
  从上海户籍劳动年龄人口的预测结果来看,上海已经进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减少时期。2020年前上海户籍劳动年龄人口快速减少,以后减幅趋缓,但是总的趋势还是再持续减少过程中。(见图1)
  2、按照男16-59、女16-54岁的口径
  如果我们按照现在我国法定的男职员16-59、女职员16-54岁进行计算,那么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也将长期持续减少,并且近期减少速度最快。(见图2)
  3、按照15-64岁计算劳动年龄人口数。如果上海户籍劳动年龄人口年龄范围为15-64岁,那么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近期基本保持稳定,2015年以后开始减少,长期来看,也是呈逐渐减少的态势。(见图3)
  (四)上海户籍劳动力资源中长期供给数量测算
  1、常住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计算
  根据2005年上海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当年上海抽取的523344人中,15-59岁人口数量为394795人,占75.44%;而抽样数据中从业人数为269770人,占劳动年龄人口数的68.33%,这是上海常住人口的劳动参与率。
  全部523344个样本中来自外省市的流动人口为140364人,占26.82%。外来流动人口中15-59岁人口为124102,占流动人口总数的88.41%,远远高于户籍人口的比例,说明外来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劳动年龄人口。其中从业人员为104161,劳动参与率为83.93%。
  2、上海户籍的劳动力资源计算
  根据上面的数据推算,2005年1%抽样调查中上海户籍人口中的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270693人,从业人员为165609人,劳动参与率为61.17%。
  从最近十多年来看,上海户籍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和全国其他城镇一样,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假如以后上海的户籍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保持60%的水平不变,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户籍劳动年龄人口预测结果,推算未来的上海户籍劳动力资源数量。(见表4)
  
  三、上海外来劳动力需求的中长期预测
  
  用上面测算的未来上海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和户籍劳动力的供给情况,可以推算出未来上海对外来劳动力数量的需求情况。
  (一)年龄段为15-59岁的预测
  如果上海户籍劳动力资源年龄段为15-59岁,那么在10%的GDP增长速度下,到2015年上海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是649万人,比2009年增加172万人;如果GDP增速是9%,到2015年需要586万外来劳动力,比2009年增加109万人;如果GDP的增速是8%,到2015年需要526万外来劳动力,只比2009年增加49万人。在高中低三种不同的GDP增速下,到2020年需要增加的外来劳动力数量依次为338万人,214万人和101万人。(见表5)
  (二)年龄段为15-64岁的预测
  如果上海户籍劳动力资源年龄段为15-64岁,那么在10%的GDP增长速度下,到2015年上海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是555万人,比2009年增加135万人;如果GDP增速是9%,到2015年需要492万外来劳动力,比2009年增加72万人;如果GDP的增速是8%,到2015年需要432万外来劳动力,只比2009年增加12万人。在高中低三种不同的GDP增速下,到2020年需要增加的外来劳动力数量依次为295万人、171万人和58万人。(见表6)
  由此可见,户籍人口推迟退休年龄5年,将显著增加上海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减慢,GDP增长速度低于8%,将大幅度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降低对外来劳动力需求的重要选择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简要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测算,我们得出以下的简要结论和建议:
  (一)劳动力供给面减少
  上海未来的户籍劳动力供给面临逐步减少的趋势,必将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从2008年到2020年,15-59岁户籍劳动年龄人口数将从974万人减少到800万人,净减少174万人,上海户籍劳动力供给将出现逆转。因此,继续引进外来劳动力是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引进外来劳动力过程中,要适度放开对外地人才进入上海的限制,这是提高上海劳动力素质,实现经济方式转变的需要;上海要加大对外来劳动力的各种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知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加快他们的城市融入步伐。
  (二)经济速度不低于8%
  上海未来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的速度,不能低于8%,如果低于8%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就业问题。虽然过去我国对GDP的考核,带来了很多弊端,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中,各级政府正在淡化GDP的量化考核指标,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问题会比较突出。虽然上海的户籍劳动力供给在逐步减少,但就业压力在相当长时期内仍然存在,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很有必要。
  (三)推迟退休年龄时机
  未来10年是推迟退休年龄的最佳时机,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可以显著增加本地户籍劳动力的供给。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在总结企业员工弹性退休制度实施的经验基础上,积极研究出台普遍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弥补户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带来的问题。我们的建议是,利用10年的时间,从2011年到2020年,前5年,先把女性的退休年龄提高到和男性一样的60岁,后5年再逐步把男女的退休年龄再逐步提高到65岁。未来10年,是上海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时期,也是户籍劳动力人数的持续大幅度减少时期,是推迟退休年龄的最佳时期。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控制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增长速度,从而间接控制上海实有人口规模过度膨胀的重要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在此过程中,虽然第二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会得到抑制,但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服务业的发展,如家庭服务、老年服务、商业服务等,仍然会对外来劳动力产生巨大的需求。对外来劳动力的数量控制,需要更多地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
  
  责任编辑:张炜
其他文献
导读:大都市郊区的新城建设,原本意在缓解中心城压力,谋求整个城市大区域的平衡协调,但目前普遍存在吸引力不足、人口分流效果不佳、城市郊区交通拥堵等通病。本文试图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把居民的满意度和总体相关性作为经纬座标,并对教育设施、医疗设施、环境因素、购物条件等新城配套要素作精确分析,从中找出关联度高、满意度低的项目,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对策。  近些年,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大量的城市问题,包
期刊
导读:城市更新,是一种城市空间改造、重构和生产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若不突破城市开发的商业主义取向,即使得以保留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街区,仍然可能是无居民的或无视居民日常需要的街区,那将缺少社会生活的价值,进而也会失去历史和文化的生气。所以,当我们在城市更新中重构我们的空间的时候,不能只是砖块的世界,也要将曾经熟悉的邻里构造、社会关系、人性温柔,在新的空间里扬弃化地予以重建。当我们推倒了必须
期刊
导读: 本文从全面揭示城市灾害的新情况、新特点出发,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巨灾问题,不仅分析了中外城市化进程的差异性,还研究了中国城乡综合减灾的基本问题。特别针对当代城市巨灾的复合性、多样性、区域性、连锁衍生性及突发性,从城市综合减灾应急策略上,给出了综合管理要点。尤其围绕北京等直辖市欲建世界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探讨了《城市安全设计大纲》的编制思路。  DOI:10.3969/j.is
期刊
[摘要]  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以路长制推进“微治理”,整合多元主体力量确立共建制度、建立共治机制、促进共享实现,激活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这一实践探索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共治自治中的组织领导作用,用制度机制保障了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机会和权利,发挥了自律、互律、他律协同治理的效能,促成了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享有治理成果的善治成效。  [关键词]  党建引领;基层共治
期刊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上海是党的诞生地。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总书记说,这里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就中共一
期刊
导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蔡昉先生认为,中国农业不再是劳动力的蓄水池,因而农民工进城的不可逆转性愈发确定。对此,贺雪峰教授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不理解农民家庭的代际分工,农民“有来有去”不只是与经济周期有关,更与农民的生命周期有关;第二个问题是对当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存在误判;第三个问题是忽视了中国经济结构状况,尤其是忽视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结构中的位置。    蔡昉
期刊
[摘 要]  共青团推优入党是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前置程序,也是党员发展的“第一道关口”。本文基于对同济大学31家学院学生团支部的调研,从工作意识、工作依据、工作对象等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剖析,提出提升高校党组织在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中效能发挥的建议举措: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提高推优主体的政治站位;把牢大学生党员发展方向,建构推优标准的评价体系;形成党团共建工作合力,提升多主体协同工作水平。  
期刊
导读:在持续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如何积极承载与吸纳新增城镇化人口,有效促进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民工融入,成为民生城市建设的又一关注焦点。建立起各领域发展的长效动态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人本化”水平,切实有效地实施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制”,为建设民生城市明确基本导向并提供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推高,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9年的46.59%,城市居住
期刊
严格地说,中国大陆的城市志愿者服务行动,成为一个家喻户晓、且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活动,应该始于北京奥运会;但成为一种旨在提升城市文明水准、凸显城市精神并使之常态化,应该是2010上海世博会。  迄今为止,中国大陆还从来没有一项社会活动,能像上海世博会那样,志愿服务的队伍空前庞大、志愿服务的时间空前长久、志愿服务的任务空前艰巨、志愿服务的情况空前复杂。可以这么说,上海世博会已经成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
期刊
[摘 要]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全国出现了一场以订立和履行爱国公约为内容的政治运动。在实践中,爱国公约运动的发展过程完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增强自身社会号召力的实践路径。就覆盖人口300万以上的上海爱国公约运动而言,中共借助爱国主义强大的感召力,将原本多元异化的上海各阶层群众围绕党的价值理念、政治目标等,空前广泛、深入地动员起来,并引导至抗美援朝运动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洪流中去。因此,爱国公约运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