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高质量的数学教育不仅要强调知识讲解,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本文简单分析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缺乏重视
当前许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开展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是将提高学生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在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通常只关注对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产生了极度的依赖性。教师习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在提出问题后没有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思考空间,就急于公布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无法锻炼数学思维。此外,还有许多教师忽略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与交流,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没有关注到小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设计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不到有效锻炼。
(二)低年级学生自身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在数学学习方面缺乏知识积累,无法理解教师所讲的教育内容,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有限。小学数学教材的设计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成长规律,低年级数学知识本身较为简单,但是仍然有许多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没有解决好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此外在开发教育内容时,教师很少对教育素材进行拓展和延伸,学生只能够依靠教材接触数学知识,而无法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最终影响到了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凸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有效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在考虑到学生认知习惯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作出拓展,对教学形式做出优化。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这是需要联系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元素带到课堂,更好的满足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教师则应格外关注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与交流,让学生能够拥有充分的学习空间,并且凭借学生自身的努力和思考强化数学思维。
(二)遵循理实结合的原则
数学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理论层面的知识讲解和分析,同时也要关注实践层面的活动设计。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好教学节奏,从不同角度对小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让学生拥有更加多元化的实践空间。此外,教师还应从数学知识的核心内容着手,让学生能够朝着积极的目标做出实践尝试,验证课堂所学知识,为数学思维的成长提供基础。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开展小组合作拓展学生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极大的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效率,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基于小组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相互交流意见的同时获得更加深层次的学习体验。教师首先需要基于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将小组人数控制在4~6人,并且基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布置主题清晰的合作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看法,获得新的灵感与启发。以小学数学“克与千克”相关知识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教育资源,让学生对物品重量进行猜测,并且由每位组员随机说出生活中的一件物品及其对应的重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联系生活经验,对重量单位的概念产生基础的认知,比如一盒牛奶的重量为250克,学生可以凭借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经历,发现一个个头中等的苹果重量与牛奶相近,于是判断苹果大约也是250克。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有效锻炼数学思维,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立体的了解数学知识,并且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基于数学知识要点合理的选择创设情境所需的素材,让图片和视频成为创设情境的重要资源,并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官体验。在讲解认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与人民币的面值相对应,还原现实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能够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以及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购买力。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学生能够联系真实的生活经验,理解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内容,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强化思维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当通过课外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获得思维能力方面的进步和提升。在设计课外实践流程时,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挖掘生活元素,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解决数学问题。以小学数学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为例,在讲解混合运算相关知识技巧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超市的购物小票等素材,商品单价与数量相乘获得单种商品的价格,将所有商品的价格相加获得总价。这样一来,学生课后练习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得到一定的锻炼。
总结: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低年级数学教学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并且在课外通过实践的方式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燕庄.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J].学园,2020,13(07):78-79.
[2]马万葵.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当代家庭教育,2019(36):148.
[3]阿衣努尔·阿布都热衣木.探究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当代家庭教育,2019(30):131.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缺乏重视
当前许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开展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是将提高学生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在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通常只关注对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产生了极度的依赖性。教师习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在提出问题后没有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思考空间,就急于公布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无法锻炼数学思维。此外,还有许多教师忽略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与交流,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没有关注到小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设计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不到有效锻炼。
(二)低年级学生自身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在数学学习方面缺乏知识积累,无法理解教师所讲的教育内容,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有限。小学数学教材的设计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成长规律,低年级数学知识本身较为简单,但是仍然有许多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没有解决好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此外在开发教育内容时,教师很少对教育素材进行拓展和延伸,学生只能够依靠教材接触数学知识,而无法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最终影响到了数学思维的有效培养。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凸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有效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在考虑到学生认知习惯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作出拓展,对教学形式做出优化。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这是需要联系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元素带到课堂,更好的满足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教师则应格外关注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与交流,让学生能够拥有充分的学习空间,并且凭借学生自身的努力和思考强化数学思维。
(二)遵循理实结合的原则
数学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理论层面的知识讲解和分析,同时也要关注实践层面的活动设计。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好教学节奏,从不同角度对小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让学生拥有更加多元化的实践空间。此外,教师还应从数学知识的核心内容着手,让学生能够朝着积极的目标做出实践尝试,验证课堂所学知识,为数学思维的成长提供基础。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开展小组合作拓展学生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极大的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效率,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基于小组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相互交流意见的同时获得更加深层次的学习体验。教师首先需要基于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和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将小组人数控制在4~6人,并且基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布置主题清晰的合作学习任务。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看法,获得新的灵感与启发。以小学数学“克与千克”相关知识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教育资源,让学生对物品重量进行猜测,并且由每位组员随机说出生活中的一件物品及其对应的重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联系生活经验,对重量单位的概念产生基础的认知,比如一盒牛奶的重量为250克,学生可以凭借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经历,发现一个个头中等的苹果重量与牛奶相近,于是判断苹果大约也是250克。在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有效锻炼数学思维,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立体的了解数学知识,并且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基于数学知识要点合理的选择创设情境所需的素材,让图片和视频成为创设情境的重要资源,并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官体验。在讲解认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商品与人民币的面值相对应,还原现实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能够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以及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购买力。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学生能够联系真实的生活经验,理解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内容,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强化思维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当通过课外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获得思维能力方面的进步和提升。在设计课外实践流程时,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挖掘生活元素,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解决数学问题。以小学数学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为例,在讲解混合运算相关知识技巧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超市的购物小票等素材,商品单价与数量相乘获得单种商品的价格,将所有商品的价格相加获得总价。这样一来,学生课后练习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得到一定的锻炼。
总结: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低年级数学教学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并且在课外通过实践的方式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燕庄.小学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J].学园,2020,13(07):78-79.
[2]马万葵.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当代家庭教育,2019(36):148.
[3]阿衣努尔·阿布都热衣木.探究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当代家庭教育,2019(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