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发生冲突是十分正常的,他们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家长不用急着当法官。
一天下午,我和小哥俩一起在房间里玩。老大渴了,我去给他倒了一杯水,老大喝水的时候,老二就盯上了哥哥的杯子,开始迅速往哥哥身边爬,想要拿哥哥的杯子玩。我担心老二抢杯子会让老大喝不成水,就拦住了他,跟他说:“哥哥在喝水呢,你先别过去捣乱,等哥哥喝完了你再玩那个杯子。”等老大喝完水之后,我不再阻拦老二,他爬到哥哥身边用手抓杯子。哥哥刚喝完水,见弟弟来拿杯子表示出十分的不满,边用力抓住杯子边说:“不想给弟弟我的杯子!”老二顿时号啕大哭,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的委屈。这种状况是我没想到的,于是我对老大说:“你喝完水了,弟弟想玩玩你的杯子,你就让弟弟玩一下吧。”老大听后更加生气,也开始哭,边哭边说:“不想给弟弟!”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不再说话。哥俩都在哭,老二边哭还边执着地要去拿那个杯子,老大边哭边躲闪不让弟弟拿,我在一旁做必要的保护,防止发生过度冲撞,很想看看他们自己是不是能最终想出一个解决方案。奶奶见两个孩子抢一个杯子哭,先是给老二拿来各式各样的玩具,想转移老二的注意力,发现没用之后又赶紧跑去给老二取另一个杯子。这时爸爸也闻讯赶来,老大看见爸爸来了突然扔下杯子说:“爸爸,我想吃牛肉干。”结局是老大跟爸爸走了,老二拿起地上的杯子高兴地啃了起来。
虽然没有能看到小哥俩自己解决问题,但我也有了以下的几点体会:
1. 我错了
企图说服老大给弟弟玩自己的杯子是想把我的观点强加给老大,因此激怒了他,让老大认为我是偏向弟弟的。通常成人对一个事件有自己的判断(比如我认为给弟弟玩一下他的杯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个判断和孩子的心理期待是不一致的。对于老大来说不给弟弟玩自己的杯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在这个公平的交流过程中,如果成人根据自己的判断表现出的倾向一定会激怒孩子,也会让孩子产生成人有偏向的误解。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懂得不能企图劝说孩子来分享自己的东西,分享的概念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交流中学会的。父母需要做的是保护和引导孩子们不要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伤害,只要这个过程是安全的,尽量不要干预孩子之间的交流过程,同时,通过提供更多的玩具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2. 孩子们应该有能力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在美国参加幼儿教育论坛时看到的一段录影镜头。两个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在一起玩,旁边有一个老师,其中一个孩子看到一个很好玩的玩具,拿起来啃,另一个孩子也看上了,立刻爬过去想要。正在啃玩具的那个孩子当然不愿松手,这个孩子就一次一次地想拿,终于拿到手了立刻啃起来。丢了玩具的孩子又开始想往回拿,也是经过几次之后拿了回来,两个孩子居然你来我往地拿这个玩具啃了很长时间。最后有一个孩子不想啃了,就爬到别处,另一个也把玩具丢在一边,爬走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自始至终没有干预,一直在两个孩子旁边观察,随时准备防止意外冲撞的发生。在这段录影镜头播放的过程中,台下观看的人们爆发出一阵一阵的笑声,因为人们发现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那么可爱,那么纯洁。孩子们创造了自己的分享模式。
3. “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得到”,对于孩子来说,理解这点十分重要
“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得到”,这点对于成年人来说很好理解,但也很不好接受。我们自己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当需求不能满足的时候也会很难释怀。能够平静地面对得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能够理性地面对挫折则应该是一种生存技能。我没有选择给老二别的玩具,也没有给他另外一个杯子,就是想让他知道,在他将来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遇到相同的场景——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甚至哭也没有什么用”。这是残酷的,但却是现实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事件让孩子理解这一点,就不至于在将来孩子突然发现这个事实的时候他的心理承受不了。
一天下午,我和小哥俩一起在房间里玩。老大渴了,我去给他倒了一杯水,老大喝水的时候,老二就盯上了哥哥的杯子,开始迅速往哥哥身边爬,想要拿哥哥的杯子玩。我担心老二抢杯子会让老大喝不成水,就拦住了他,跟他说:“哥哥在喝水呢,你先别过去捣乱,等哥哥喝完了你再玩那个杯子。”等老大喝完水之后,我不再阻拦老二,他爬到哥哥身边用手抓杯子。哥哥刚喝完水,见弟弟来拿杯子表示出十分的不满,边用力抓住杯子边说:“不想给弟弟我的杯子!”老二顿时号啕大哭,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的委屈。这种状况是我没想到的,于是我对老大说:“你喝完水了,弟弟想玩玩你的杯子,你就让弟弟玩一下吧。”老大听后更加生气,也开始哭,边哭边说:“不想给弟弟!”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不再说话。哥俩都在哭,老二边哭还边执着地要去拿那个杯子,老大边哭边躲闪不让弟弟拿,我在一旁做必要的保护,防止发生过度冲撞,很想看看他们自己是不是能最终想出一个解决方案。奶奶见两个孩子抢一个杯子哭,先是给老二拿来各式各样的玩具,想转移老二的注意力,发现没用之后又赶紧跑去给老二取另一个杯子。这时爸爸也闻讯赶来,老大看见爸爸来了突然扔下杯子说:“爸爸,我想吃牛肉干。”结局是老大跟爸爸走了,老二拿起地上的杯子高兴地啃了起来。
虽然没有能看到小哥俩自己解决问题,但我也有了以下的几点体会:
1. 我错了
企图说服老大给弟弟玩自己的杯子是想把我的观点强加给老大,因此激怒了他,让老大认为我是偏向弟弟的。通常成人对一个事件有自己的判断(比如我认为给弟弟玩一下他的杯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个判断和孩子的心理期待是不一致的。对于老大来说不给弟弟玩自己的杯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在这个公平的交流过程中,如果成人根据自己的判断表现出的倾向一定会激怒孩子,也会让孩子产生成人有偏向的误解。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懂得不能企图劝说孩子来分享自己的东西,分享的概念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交流中学会的。父母需要做的是保护和引导孩子们不要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伤害,只要这个过程是安全的,尽量不要干预孩子之间的交流过程,同时,通过提供更多的玩具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2. 孩子们应该有能力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在美国参加幼儿教育论坛时看到的一段录影镜头。两个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在一起玩,旁边有一个老师,其中一个孩子看到一个很好玩的玩具,拿起来啃,另一个孩子也看上了,立刻爬过去想要。正在啃玩具的那个孩子当然不愿松手,这个孩子就一次一次地想拿,终于拿到手了立刻啃起来。丢了玩具的孩子又开始想往回拿,也是经过几次之后拿了回来,两个孩子居然你来我往地拿这个玩具啃了很长时间。最后有一个孩子不想啃了,就爬到别处,另一个也把玩具丢在一边,爬走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自始至终没有干预,一直在两个孩子旁边观察,随时准备防止意外冲撞的发生。在这段录影镜头播放的过程中,台下观看的人们爆发出一阵一阵的笑声,因为人们发现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那么可爱,那么纯洁。孩子们创造了自己的分享模式。
3. “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得到”,对于孩子来说,理解这点十分重要
“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得到”,这点对于成年人来说很好理解,但也很不好接受。我们自己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当需求不能满足的时候也会很难释怀。能够平静地面对得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能够理性地面对挫折则应该是一种生存技能。我没有选择给老二别的玩具,也没有给他另外一个杯子,就是想让他知道,在他将来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遇到相同的场景——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甚至哭也没有什么用”。这是残酷的,但却是现实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事件让孩子理解这一点,就不至于在将来孩子突然发现这个事实的时候他的心理承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