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装业是讲究时代的,而且讲得残酷。每一个混迹其中的人,即使只是一个小助理,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若明若暗、或长或短的时代。50年代的杰奎琳·肯尼迪那条裙长在膝盖上好几英寸的短裙是当代女性的标记,70年代桶裤流行时,则成了老土。时尚的颠覆与轮回,历来就毫无章法……
落魄艺术家的“起死回生”:
一百年前的“混蛋杜尚”和一百年后的大师
艺术受时间限制,也受地域限制。
1917年,一件题为《泉》的男厕小便池被送到在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会上,因为是无名投票作品自由参展,引起了展会批委会的激烈争论,结果作品被拒展。送作品的正是从巴黎飞来的前卫艺术家马尔塞·杜尚。杜尚因此辞掉了该批委会委员职务。
这不是他第一次遭遇抛弃,早在1912年杜尚送作品《下楼的裸女》参加独立沙龙展,便被巴黎拒绝。1919年《带胡子的蒙娜丽莎》问世所带来的就是愤怒了。美是什么?真理是什么?在这幅作品面前,一切都被摧毁了——巴黎人称他为弃子。
东方不亮西方亮,大洋彼岸杜尚却被美国人炒作的沸沸扬扬,奉为大师。试图颠覆常规性的价值观和艺术传统的达达主义,在100年后更成为传奇,杜尚送作品都是以亿元起拍,我们称他“改变了西方美术史进程的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意识和审美,便有一个时代的时尚精神,显然这种局限并不具备长期性,受当下的经济、文化、政权、语境限制。卡夫卡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推销员,王小波生前名不见经传,毕加索像个疯子一样只能自杀而终,尼采就是他世界里的神经病——风俗、禁忌、颠覆,我们在不断地做着与时光有关的游戏,所谓得体、所谓艺术、所谓美感,不过是在当下的时代找对了位置和姿势。
说白了,无论时尚和艺术都是意识范畴的游戏。时尚的颠覆与轮回,历来就毫无章法,见识和勇气才是时髦人的基本素质。一件原本已经过时的衣服,兜兜转转,在今年或许就是时尚潮流。
50年代的杰奎琳·肯尼迪那条裙长在膝盖上好几英寸的短裙是当代女性的标记,70年代桶裤流行时,则成了老土。“辣妹”组合大热时,她们脚下的那双松糕鞋,怎么看都怎么像当年慈禧脚下的。这种鞋子曾数度被时尚舞台抛弃。留着它,说不定十年后它又卷土重来,成为最前卫的配饰。Alexander McQueen前几年秋冬天桥上的主打来自《埃及艳后》的灵感,包括冷冷的蛇信状眼妆轰动一时,近两年又在裸妆的风潮下变成过时。同样的事件还有30年代的旧上海弄堂里的小女人风格,在《花样年华》上演时便是完美经典的象征,在千禧年时是神秘温润的东方元素。不过,现在再穿上街,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某酒店的咨客或服务员……
也许今年流行的,明年就是落伍;十年后变成时尚,五十年后成了先锋。话剧导演孟京辉这么说:“买票的人就是萝卜白菜,他们知道什么?时间会喂给他们吃。”
“该死的快时尚”:
没有保质期的八百亿分之一
克里斯托伯·巴伦夏加(Cristobel Balenciaga)在1968年关闭他的巴黎时装屋后,品牌就进入了沉睡期,直到1990年代初落入尼古拉·盖斯奇埃尔(NicolasGhesquière)手里,才得以复活,可那已经是尼古拉时代,论风格与当初的Balenciaga已没有多少关系。现在,巴黎世家又到了亚历山大·王手里。
所有人都在担心:王的时代不知会把这个老牌神话续往何处。
时装业讲究时代,而且讲得残酷。其实,大品牌、时尚、民俗、小剧种……这个世界上的种种审美就只是一只追风的筝,飞的再高不是断绳就是落地。
巴黎世家的命运只是一个小命题,更大的矛盾是遍布全球的快时尚,它们的归宿在哪里?《以死为鉴:服装是否正耗尽这世界?》这个激烈的书名是英国知名环保主义记者露西·斯格尔起的,书一出版,就在欧美时装界引发了时尚和环保的大争论。
“每一年,全球都生产出大约八百亿件服装制品”,当消费者进行购买的时候,却“极少了解到每件服装的生产细节以及制作过程”。露西质疑“时尚何来保质期”,抛出了“打理衣橱,拯救世界”的建议。于是,环保成为这一季时尚界的主话题。
ZARA、HM每季新款都美轮美奂,可逃不过一次性命运,一周保质期,下水死,满衣橱的“时尚垃圾”……新季添新衣,自然无可厚非;打折时扫货,似乎又理所当然;抢购最热潮流单品,带来极大幸福感——在每一次购买这八百亿分之一的时尚产物时,花出去的钱是消费,还是污染?
质朴,是一个有时容易被误会的美词。
特别是在时尚界,质朴二字难免偶尔会被误读为简陋或平庸。但露西这么告诉大家:其实,质朴首先强调的是“质”,而所有强调“质”的时尚,都不会是太过潦草的时尚。而“朴”,则归结为最自然的状态——自然只会因不断的进化而日臻完美,却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被长久地遗忘。
对于质朴奢品的投资,首选简洁优质的剪裁——Jil Sander,Donna Karan和Helmut Lang都是不错的选择。然后就是奢华名品配饰中的经典款色——比如黑色或深蓝的Christian Louboutin红底鞋,Tod’s的豆豆鞋,Balenciaga的机车包,Givenchy的潘多拉包,或者Van Cleef & Arpels的四叶草项坠等。同时,也可以在衣橱里保有一两件重量级的衣物,比如Burberry的经典风衣,或者Max Mara高品质外套等。
而相应地,有一些可能是风头一时无两的奢品,就要酌情地回避,除非它真是格外地适合你。比如在同一季,不要购入太多件豹纹、撞色、铆钉、镶水钻等以过于鲜明的流行元素为主导的应季单品——可以考虑入手一到两件小面积点缀的款式,但是一般情况下,不要过于铺张地大规模采购。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就是碰巧当季的设计热点正是你一直以来最钟情的时尚元素,并且也符合你想为自己营造的个人风格时,可以趁着选择数量激增,趁机择优收藏。
落魄艺术家的“起死回生”:
一百年前的“混蛋杜尚”和一百年后的大师
艺术受时间限制,也受地域限制。
1917年,一件题为《泉》的男厕小便池被送到在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会上,因为是无名投票作品自由参展,引起了展会批委会的激烈争论,结果作品被拒展。送作品的正是从巴黎飞来的前卫艺术家马尔塞·杜尚。杜尚因此辞掉了该批委会委员职务。
这不是他第一次遭遇抛弃,早在1912年杜尚送作品《下楼的裸女》参加独立沙龙展,便被巴黎拒绝。1919年《带胡子的蒙娜丽莎》问世所带来的就是愤怒了。美是什么?真理是什么?在这幅作品面前,一切都被摧毁了——巴黎人称他为弃子。
东方不亮西方亮,大洋彼岸杜尚却被美国人炒作的沸沸扬扬,奉为大师。试图颠覆常规性的价值观和艺术传统的达达主义,在100年后更成为传奇,杜尚送作品都是以亿元起拍,我们称他“改变了西方美术史进程的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意识和审美,便有一个时代的时尚精神,显然这种局限并不具备长期性,受当下的经济、文化、政权、语境限制。卡夫卡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推销员,王小波生前名不见经传,毕加索像个疯子一样只能自杀而终,尼采就是他世界里的神经病——风俗、禁忌、颠覆,我们在不断地做着与时光有关的游戏,所谓得体、所谓艺术、所谓美感,不过是在当下的时代找对了位置和姿势。
说白了,无论时尚和艺术都是意识范畴的游戏。时尚的颠覆与轮回,历来就毫无章法,见识和勇气才是时髦人的基本素质。一件原本已经过时的衣服,兜兜转转,在今年或许就是时尚潮流。
50年代的杰奎琳·肯尼迪那条裙长在膝盖上好几英寸的短裙是当代女性的标记,70年代桶裤流行时,则成了老土。“辣妹”组合大热时,她们脚下的那双松糕鞋,怎么看都怎么像当年慈禧脚下的。这种鞋子曾数度被时尚舞台抛弃。留着它,说不定十年后它又卷土重来,成为最前卫的配饰。Alexander McQueen前几年秋冬天桥上的主打来自《埃及艳后》的灵感,包括冷冷的蛇信状眼妆轰动一时,近两年又在裸妆的风潮下变成过时。同样的事件还有30年代的旧上海弄堂里的小女人风格,在《花样年华》上演时便是完美经典的象征,在千禧年时是神秘温润的东方元素。不过,现在再穿上街,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某酒店的咨客或服务员……
也许今年流行的,明年就是落伍;十年后变成时尚,五十年后成了先锋。话剧导演孟京辉这么说:“买票的人就是萝卜白菜,他们知道什么?时间会喂给他们吃。”
“该死的快时尚”:
没有保质期的八百亿分之一
克里斯托伯·巴伦夏加(Cristobel Balenciaga)在1968年关闭他的巴黎时装屋后,品牌就进入了沉睡期,直到1990年代初落入尼古拉·盖斯奇埃尔(NicolasGhesquière)手里,才得以复活,可那已经是尼古拉时代,论风格与当初的Balenciaga已没有多少关系。现在,巴黎世家又到了亚历山大·王手里。
所有人都在担心:王的时代不知会把这个老牌神话续往何处。
时装业讲究时代,而且讲得残酷。其实,大品牌、时尚、民俗、小剧种……这个世界上的种种审美就只是一只追风的筝,飞的再高不是断绳就是落地。
巴黎世家的命运只是一个小命题,更大的矛盾是遍布全球的快时尚,它们的归宿在哪里?《以死为鉴:服装是否正耗尽这世界?》这个激烈的书名是英国知名环保主义记者露西·斯格尔起的,书一出版,就在欧美时装界引发了时尚和环保的大争论。
“每一年,全球都生产出大约八百亿件服装制品”,当消费者进行购买的时候,却“极少了解到每件服装的生产细节以及制作过程”。露西质疑“时尚何来保质期”,抛出了“打理衣橱,拯救世界”的建议。于是,环保成为这一季时尚界的主话题。
ZARA、HM每季新款都美轮美奂,可逃不过一次性命运,一周保质期,下水死,满衣橱的“时尚垃圾”……新季添新衣,自然无可厚非;打折时扫货,似乎又理所当然;抢购最热潮流单品,带来极大幸福感——在每一次购买这八百亿分之一的时尚产物时,花出去的钱是消费,还是污染?
质朴,是一个有时容易被误会的美词。
特别是在时尚界,质朴二字难免偶尔会被误读为简陋或平庸。但露西这么告诉大家:其实,质朴首先强调的是“质”,而所有强调“质”的时尚,都不会是太过潦草的时尚。而“朴”,则归结为最自然的状态——自然只会因不断的进化而日臻完美,却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被长久地遗忘。
对于质朴奢品的投资,首选简洁优质的剪裁——Jil Sander,Donna Karan和Helmut Lang都是不错的选择。然后就是奢华名品配饰中的经典款色——比如黑色或深蓝的Christian Louboutin红底鞋,Tod’s的豆豆鞋,Balenciaga的机车包,Givenchy的潘多拉包,或者Van Cleef & Arpels的四叶草项坠等。同时,也可以在衣橱里保有一两件重量级的衣物,比如Burberry的经典风衣,或者Max Mara高品质外套等。
而相应地,有一些可能是风头一时无两的奢品,就要酌情地回避,除非它真是格外地适合你。比如在同一季,不要购入太多件豹纹、撞色、铆钉、镶水钻等以过于鲜明的流行元素为主导的应季单品——可以考虑入手一到两件小面积点缀的款式,但是一般情况下,不要过于铺张地大规模采购。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就是碰巧当季的设计热点正是你一直以来最钟情的时尚元素,并且也符合你想为自己营造的个人风格时,可以趁着选择数量激增,趁机择优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