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是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祸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在改编时遵循了保留原意、格式不变的原则,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课文对话的形式单一,都是××问,××答,提示语缺乏一定的修饰或限制。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因学而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时,我就以“提示语”为突破口,训练学生语言。进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一.添加提示语言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疑惑地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边瞄准边答道:“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关切地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颇有心计地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好奇地问:“什么事啊?”
少年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拍着少年的肩膀夸奖道:“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看完这改编的对话,与文本一比较,由于添加了提示语,文本带给学生的思考和感受就完全不同,更加形象地表现了吴王和少年的内心、表情及神态、动作等,将简单的对话,变成了内容丰富、神态传情的表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材为“因课设练”留下了广阔的训练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发展文本的意识。
二.改变提示位置
提示语位置有四种:提示语在前、在后、在中间,或省略提示语。在《螳螂捕蝉》中,提示语单一地只在前,学生在对话时,就是一问一答,简单枯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完全局限于对内容的理解,因而对说话人的动作、心理、神态、语气的表现缺乏传神的作用。在学生添加相关的提示语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顺时引导,让学生试着变换提示语的位置。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亲切地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禀报大王,我在打鸟。”少年边走向吴王边答道。
“你打着鸟了吗?”
“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少年不假思索地说。
吴王来了兴趣,好奇地问:“什么事啊?”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少年边说边用手比划着,“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你看得真仔细!”吴王竖起大拇指夸奖道,“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是随着提示语位置的改变,标点符号的改用也随之改变,同时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后,细细意读,文章更加连贯,语感也丰满得多。学生在整个改编的过程中,既体验到挑战文本的刺激,在实践中灵活地训练了对话的方式,描写的形式,标点符号使用的格式。这就使他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更积极、更主动,为他们学习语文、探索语文打开了大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突出模仿表演
《螳螂捕蝉》提示语中修饰词的添加,位置的调整,对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们改编、添加提示语,就是模仿吴王和少年的语气、动作的表演过程,自己融入到故事中去,表演变成了真正的体会、感受。《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语文教学在传道授业中还应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自由探索的求知能力。
在总结课文时,学生畅所欲言、百花齐放并纷纷主动要求进行现场的模仿表演,个别有心计的学生课前竟然准备了头饰。原本枯燥的对话,在添加、变换了提示语的位置后,再加上学生活灵活现的表演,课堂充满了活力与生机,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感受到了学习的幸福。
安玉芳,教师,现居江苏姜堰。
课文在改编时遵循了保留原意、格式不变的原则,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课文对话的形式单一,都是××问,××答,提示语缺乏一定的修饰或限制。针对这一情况,如何因学而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时,我就以“提示语”为突破口,训练学生语言。进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一.添加提示语言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疑惑地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边瞄准边答道:“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关切地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颇有心计地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好奇地问:“什么事啊?”
少年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拍着少年的肩膀夸奖道:“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看完这改编的对话,与文本一比较,由于添加了提示语,文本带给学生的思考和感受就完全不同,更加形象地表现了吴王和少年的内心、表情及神态、动作等,将简单的对话,变成了内容丰富、神态传情的表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材为“因课设练”留下了广阔的训练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发展文本的意识。
二.改变提示位置
提示语位置有四种:提示语在前、在后、在中间,或省略提示语。在《螳螂捕蝉》中,提示语单一地只在前,学生在对话时,就是一问一答,简单枯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完全局限于对内容的理解,因而对说话人的动作、心理、神态、语气的表现缺乏传神的作用。在学生添加相关的提示语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顺时引导,让学生试着变换提示语的位置。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亲切地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禀报大王,我在打鸟。”少年边走向吴王边答道。
“你打着鸟了吗?”
“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少年不假思索地说。
吴王来了兴趣,好奇地问:“什么事啊?”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少年边说边用手比划着,“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你看得真仔细!”吴王竖起大拇指夸奖道,“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是随着提示语位置的改变,标点符号的改用也随之改变,同时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后,细细意读,文章更加连贯,语感也丰满得多。学生在整个改编的过程中,既体验到挑战文本的刺激,在实践中灵活地训练了对话的方式,描写的形式,标点符号使用的格式。这就使他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更积极、更主动,为他们学习语文、探索语文打开了大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突出模仿表演
《螳螂捕蝉》提示语中修饰词的添加,位置的调整,对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们改编、添加提示语,就是模仿吴王和少年的语气、动作的表演过程,自己融入到故事中去,表演变成了真正的体会、感受。《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语文教学在传道授业中还应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自由探索的求知能力。
在总结课文时,学生畅所欲言、百花齐放并纷纷主动要求进行现场的模仿表演,个别有心计的学生课前竟然准备了头饰。原本枯燥的对话,在添加、变换了提示语的位置后,再加上学生活灵活现的表演,课堂充满了活力与生机,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感受到了学习的幸福。
安玉芳,教师,现居江苏姜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