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军过桥”是扬州一道传统风味名菜,又名“黑鱼两吃”。此菜选用鲜活原料现杀现烹现吃,具有鱼片玉白鲜嫩、鱼汤浓白味美的特点,且有菜有汤,故深受百姓喜爱。原先此菜只是在小饭馆中作为价廉物美的“平民”之食,而现在已成为席上佳珍名菜。
民间传说黑鱼为龙宫大将,故有“将军”之称。此鱼皮厚力大,生命力极强,泥塘水枯,入淤泥中头向上,只留小孔呼吸可数月不死,一场大雨,水满泥松,它从泥中钻出,又可神气活现地生活,故亦名生鱼;因其色黑,故《本草纲目》称之为火柴头鱼,又名黑鱼;以其头上有7个小白点,亦称七星鱼;古人因其头有七星,夜间向北,誉其知礼,美其名鳢鱼。
“过桥”是扬州厨师的职业术语,是指将食物由原汤碗中移入另一碗中,犹如一个人由此岸经桥到达彼岸。扬州人早上喜吃面条,并且不用原面锅制汤,而是在碗中另做鲜汤,将面条从面锅汤中移至碗内新汤中,称之为“过桥”,故扬州有“凌晨还喜过桥鲜”之句。“将军过桥”在烹制时,鱼骨、鱼皮均先在沸水中略焯,烫去腥味,然后移入清水锅中烧汤,故亦称之为“过桥”。
鱼肠,在菜肴烹制中一般都被视为废料而丢弃,唯有此菜将其经过巧妙加工而入馔,且脆嫩肥美,独有特色,令人争食。在扬州甚至有人说“宁丢大银洋,不丢黑鱼肠”;清代的林兰痴有诗赞“烧乌更比水乌香,去乙何须劝客尝?记得市儿无赖语,得来曾不顾爹娘。”说的即是黑鱼肠,诗中的“鱼乙”即《礼记·内则》中提到的“鱼去乙”。鱼乙有两种说法:一说系鱼之卡骨,形如篆字乙之形象,食时须去之;另一说系鱼肠,林兰痴诗中所指的为第二说,即鱼肠。
扬州人食鱼讲究鲜活为贵,由于活黑鱼力气较大,用手捉着刮鳞剖腹均难以把持住,大多数厨师习惯做法是将其抓起往地上猛掼摔死,然后宰杀,但此菜则必须选用“活打”的方法宰杀,即用力用刀背猛击其头部至昏,再刮鳞剖腹,并注意不能碰破鱼胆,鱼现杀现烹,现熟现食,其味特美。
制作工艺:
主辅料:
活黑鱼1尾750 g,竹笋50 g,水发木耳30 g,菜心100 g,蛋清1个,精盐5 g,料酒15 g,虾籽3 g,葱姜各10 g,淀粉10 g,白醋5 g,麻油3 g,熟猪油1 000 g(约耗50 g)。
制作过程:
1黑鱼采用活打的方法宰杀,留黑鱼肠用刀剖开,加精盐揉搓治净;竹笋切成片;水发木耳洗净。
2将鱼头顺脊骨剖至鱼尾,取下两片净鱼肉,斜刀批成薄片,入碗中加精盐、蛋清、湿淀粉上浆。
3炒锅上火注入熟猪油烧至三、四成热时,倒入鱼片滑至断生呈乳白色捞出;原锅留底油,入葱片、笋片及水发木耳略炒,烹料酒、鲜汤、精盐、味精、勾芡后倒入鱼片翻匀,装在事先放有底醋的盘中。
4鱼头、鱼骨和鱼肠入沸水锅中焯水后捞出洗净,另起一锅入少量熟猪油,煸香葱段、姜片,注入清水,调料酒、虾子,放入鱼骨、鱼皮、鱼肠和笋片,用旺火烧至汤汁奶白,再放入菜心和水发木耳,加精盐略烧后装入大汤碗,淋麻油即成。
操作关键:
1黑鱼应鲜活,批成鱼片要厚薄均匀。
2取下两片鱼肉后,鱼骨架要保持6挂,即鱼皮2挂,鱼肠1挂,胸刺2挂,脊骨1挂。
3鱼片滑油时应使用温油锅,且不可用手勺过多推动,以防散碎。
民间传说黑鱼为龙宫大将,故有“将军”之称。此鱼皮厚力大,生命力极强,泥塘水枯,入淤泥中头向上,只留小孔呼吸可数月不死,一场大雨,水满泥松,它从泥中钻出,又可神气活现地生活,故亦名生鱼;因其色黑,故《本草纲目》称之为火柴头鱼,又名黑鱼;以其头上有7个小白点,亦称七星鱼;古人因其头有七星,夜间向北,誉其知礼,美其名鳢鱼。
“过桥”是扬州厨师的职业术语,是指将食物由原汤碗中移入另一碗中,犹如一个人由此岸经桥到达彼岸。扬州人早上喜吃面条,并且不用原面锅制汤,而是在碗中另做鲜汤,将面条从面锅汤中移至碗内新汤中,称之为“过桥”,故扬州有“凌晨还喜过桥鲜”之句。“将军过桥”在烹制时,鱼骨、鱼皮均先在沸水中略焯,烫去腥味,然后移入清水锅中烧汤,故亦称之为“过桥”。
鱼肠,在菜肴烹制中一般都被视为废料而丢弃,唯有此菜将其经过巧妙加工而入馔,且脆嫩肥美,独有特色,令人争食。在扬州甚至有人说“宁丢大银洋,不丢黑鱼肠”;清代的林兰痴有诗赞“烧乌更比水乌香,去乙何须劝客尝?记得市儿无赖语,得来曾不顾爹娘。”说的即是黑鱼肠,诗中的“鱼乙”即《礼记·内则》中提到的“鱼去乙”。鱼乙有两种说法:一说系鱼之卡骨,形如篆字乙之形象,食时须去之;另一说系鱼肠,林兰痴诗中所指的为第二说,即鱼肠。
扬州人食鱼讲究鲜活为贵,由于活黑鱼力气较大,用手捉着刮鳞剖腹均难以把持住,大多数厨师习惯做法是将其抓起往地上猛掼摔死,然后宰杀,但此菜则必须选用“活打”的方法宰杀,即用力用刀背猛击其头部至昏,再刮鳞剖腹,并注意不能碰破鱼胆,鱼现杀现烹,现熟现食,其味特美。
制作工艺:
主辅料:
活黑鱼1尾750 g,竹笋50 g,水发木耳30 g,菜心100 g,蛋清1个,精盐5 g,料酒15 g,虾籽3 g,葱姜各10 g,淀粉10 g,白醋5 g,麻油3 g,熟猪油1 000 g(约耗50 g)。
制作过程:
1黑鱼采用活打的方法宰杀,留黑鱼肠用刀剖开,加精盐揉搓治净;竹笋切成片;水发木耳洗净。
2将鱼头顺脊骨剖至鱼尾,取下两片净鱼肉,斜刀批成薄片,入碗中加精盐、蛋清、湿淀粉上浆。
3炒锅上火注入熟猪油烧至三、四成热时,倒入鱼片滑至断生呈乳白色捞出;原锅留底油,入葱片、笋片及水发木耳略炒,烹料酒、鲜汤、精盐、味精、勾芡后倒入鱼片翻匀,装在事先放有底醋的盘中。
4鱼头、鱼骨和鱼肠入沸水锅中焯水后捞出洗净,另起一锅入少量熟猪油,煸香葱段、姜片,注入清水,调料酒、虾子,放入鱼骨、鱼皮、鱼肠和笋片,用旺火烧至汤汁奶白,再放入菜心和水发木耳,加精盐略烧后装入大汤碗,淋麻油即成。
操作关键:
1黑鱼应鲜活,批成鱼片要厚薄均匀。
2取下两片鱼肉后,鱼骨架要保持6挂,即鱼皮2挂,鱼肠1挂,胸刺2挂,脊骨1挂。
3鱼片滑油时应使用温油锅,且不可用手勺过多推动,以防散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