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难成了社会公众、媒体所关注的焦点话题,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的大学生是逐年递增,我国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难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提高大学生就业,是社会、高校和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分析
随着近些年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的大学生每年不断攀升,同时大学生的就业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了大家公认的事实,这必定会引来一下社会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导学生顺利就业,是我们所必须思考的。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高校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
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体的就业情况分析,大学生的供给远远大于实际社会的需求,这并不是總量的供给大于需求,而是经济结构上的供给大于需求。从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2013年第一批本科毕业生走入社会,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跨越式的快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到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212万、280万、333万、413万、495万、559万、610万、630万,而今年高校将毕业660万的毕业生,从这组数据来看,大学生的增长速度过快,这种快速的背后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量”多了,但“质”确出了问题,一方面企业急需人才,一方面大学生却就不了业,也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到了社会后和社会上的实际需求出现了问题。企业在选用人才的时候,首选的是相关的专业学生,其次是具有一定潜质的可培养的人;每个企业所用的高端人才毕竟是有限的,大部分还是基层的员工,为了降低费用,企业在选聘大学生的时候是优中选优。从总体来看就出现了大学生的供给大于需求。
2.高校专业的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的不一致
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占中人口的比例仅为千分之二,与世界上相比,我们的高校毕业生所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快速前进的步伐,一方面大量的企业需要人,一方面确出现了大学生无法就业;这种问题的出现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大学生就业难反应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许多高等院校急功近利,设置了金融、经济、管理等热门专业,大量培养毕业生,一下子涌向市场,导致了有些专业没有人,而有些专业确人满为患。另外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很多高校只一味的扩大生源,师资力量确很滞后,一些学校的学科设置也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
3.大学生自身缺乏胜任力
高校的扩招导致大量的学科缺乏资深的老师,学生的增多也是实践环节缺乏。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毕业生只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实践基本为零。大量的理论知识让大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学习是非常有限的,很多大学生学习了四年,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缺乏实践的学生只能像赵括一样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一放入社会,企业要的是能给其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的人,而大学生进入企业后,在短期内很难给企业带来效益,甚至有些大学生眼高手低,是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多了一些慎重。在对很多企业的了解中,大部分企业都缺乏人才,招聘者也一直认为:“人”很好找,关键是“才”,很多大学生进了企业,三天两头换工作,给企业带了很大的人力成本,种种原因让企业对大学生望而却步,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眼高手底,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4.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现代的大学生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毕业后都想要一份理想的工作,当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的时候,就出现抱怨、失落、浮躁等现象,有些大学生一味追求高回报,不满意就跳槽,稍不如意就炒企业的鱿鱼,这样的就业心态是个很大的问题。
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像拿到高工资、有一个好的职位,能够出人投地,这样就造就了就业难。另外由于扩招,高校出现大量的毕业生,自身素质也参差不齐,大部分高校大学生没有给自己制定职业目标和合理的规划。据一项调显示,在“你清楚考虑过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吗”一题中51.4%的人对此“只存在模糊的想法和原望。”17.0%的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有27.6%的人有3~5年的职业规划。从这项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都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自己以后的方向是什么,自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大学里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毕业再说,这就导致大学生的“毕业就等于失业”。
5.高校的教育质量出现问题
高校的扩招造成了高校的教育和管理严重的滞后,很多高校盲目的扩招,导致学生到了学校,没有合适的老师上课,管理上也是一片混乱,使以前的精英式教育彻底转变成了大众化教育,学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和教师管理人员的数量有限,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不协调,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质量上严重缩水,虽有大学生之名,但没有大学生之实,给企业的招聘也带了很大的危机。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就业
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和法规,例如: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等基层就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最高无息贷款达到十万元、鼓励学生应征入伍、鼓励学生支援西部、加大选调生力度、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但很多方面还有待于政府的继续加强,如:各个工作岗位的公平竞争、就业待遇的提高、就业保障的实施等。
2.高校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从新生入学就给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每个高校所必须开设的课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让大学生树立自己目标,增强学习的兴趣,有重点的去学习自己所要掌握的知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潜力和能力,真正让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未来,不能别动的去接受现实、随心所欲的去度过大学美好时光,培养学生善于给自己的学生和生活作出合理的计划,树立明确的方向,并为之不懈的去努力、去付出。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引导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诚信就业,不能眼高手低,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高,适应社会的需求。让大学生理性的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学会去经营和管理自己的人生,给自己合适的定位,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自己的人生路,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就业难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自立能力,靠自己去赢得一切。
鼓励大学生去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这正的与社会接轨,提高自己待人接物处事的能力、动手能力,不断的积累适应社会的资本,提高自己创新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变成财富的能力等。
3.不断优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话的时代,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加大各个高校的学科改造力度,成立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贯彻高校素质教育,培养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英语精、行为雅,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和时间创新精神的综合性人才。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工作者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团学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不同的社团、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参与精神,提倡学生的动手能力,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让学生具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去服务社会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择业观念。
4.企业营造和谐的就业环境
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的观念,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人才,应该遵循“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原则,给刚毕业的大学以指导,适当的降低用人的标准,给大学生以机会,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学历、名牌大学毕业生,也要给专科毕业生和一般的本科类院校毕业生以机会,用战略的眼光去储备人才、争取人才、吸引人才。建立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让一些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人到一些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同时企业也要人尽其才,在招聘大学生时候把其真正放到适合的岗位,尊重大学生自身的选择。
企业要参与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来,学(下转第43页)(上接第40页)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企业是使用人才的地方,双方应该达成一致,才能使人才不至于浪费,在用人方面,企业最具有发言权和权威性,但是对于目前我国的现状,高等院校和企业基本是脱钩的,企业参与到高校人才建设的非常少,高等院校可谓是闭门造车,造了四年发现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国家相关部分应该鼓励企业和高校的联合,真正落实“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让企业把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的要求、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技术与学校进行有机的结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订单式的培养,这样才能产销适路,实现双赢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整个社会所不容忽视的问题,涉及到各行各业,大学生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为大学生创建一个优美的就业环境,对就业信息给予统一的整合,给大学生以更加广阔的天地;学校要给大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大学生就业是学校的本职工作,一定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大学生自身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从综合方面去适应这个万变的世界,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去创新、不断的去改进,给毕业生以更好的工作新局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相信通过国家、高校、学生及家庭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很妥善的解决,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强大的后盾力量,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戴前虎,刘南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寻[J].人民论坛,2010(23).
[2]黄永乐,李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5(1).
[3]段涛.新形势下大学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3(3).
[4]杨晖.大学生就业難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分析
随着近些年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的大学生每年不断攀升,同时大学生的就业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了大家公认的事实,这必定会引来一下社会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导学生顺利就业,是我们所必须思考的。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高校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
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体的就业情况分析,大学生的供给远远大于实际社会的需求,这并不是總量的供给大于需求,而是经济结构上的供给大于需求。从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2013年第一批本科毕业生走入社会,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跨越式的快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到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212万、280万、333万、413万、495万、559万、610万、630万,而今年高校将毕业660万的毕业生,从这组数据来看,大学生的增长速度过快,这种快速的背后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量”多了,但“质”确出了问题,一方面企业急需人才,一方面大学生却就不了业,也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到了社会后和社会上的实际需求出现了问题。企业在选用人才的时候,首选的是相关的专业学生,其次是具有一定潜质的可培养的人;每个企业所用的高端人才毕竟是有限的,大部分还是基层的员工,为了降低费用,企业在选聘大学生的时候是优中选优。从总体来看就出现了大学生的供给大于需求。
2.高校专业的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的不一致
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占中人口的比例仅为千分之二,与世界上相比,我们的高校毕业生所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快速前进的步伐,一方面大量的企业需要人,一方面确出现了大学生无法就业;这种问题的出现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大学生就业难反应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许多高等院校急功近利,设置了金融、经济、管理等热门专业,大量培养毕业生,一下子涌向市场,导致了有些专业没有人,而有些专业确人满为患。另外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很多高校只一味的扩大生源,师资力量确很滞后,一些学校的学科设置也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
3.大学生自身缺乏胜任力
高校的扩招导致大量的学科缺乏资深的老师,学生的增多也是实践环节缺乏。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毕业生只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实践基本为零。大量的理论知识让大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学习是非常有限的,很多大学生学习了四年,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缺乏实践的学生只能像赵括一样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一放入社会,企业要的是能给其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的人,而大学生进入企业后,在短期内很难给企业带来效益,甚至有些大学生眼高手低,是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多了一些慎重。在对很多企业的了解中,大部分企业都缺乏人才,招聘者也一直认为:“人”很好找,关键是“才”,很多大学生进了企业,三天两头换工作,给企业带了很大的人力成本,种种原因让企业对大学生望而却步,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眼高手底,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4.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现代的大学生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毕业后都想要一份理想的工作,当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的时候,就出现抱怨、失落、浮躁等现象,有些大学生一味追求高回报,不满意就跳槽,稍不如意就炒企业的鱿鱼,这样的就业心态是个很大的问题。
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像拿到高工资、有一个好的职位,能够出人投地,这样就造就了就业难。另外由于扩招,高校出现大量的毕业生,自身素质也参差不齐,大部分高校大学生没有给自己制定职业目标和合理的规划。据一项调显示,在“你清楚考虑过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吗”一题中51.4%的人对此“只存在模糊的想法和原望。”17.0%的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有27.6%的人有3~5年的职业规划。从这项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都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自己以后的方向是什么,自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大学里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毕业再说,这就导致大学生的“毕业就等于失业”。
5.高校的教育质量出现问题
高校的扩招造成了高校的教育和管理严重的滞后,很多高校盲目的扩招,导致学生到了学校,没有合适的老师上课,管理上也是一片混乱,使以前的精英式教育彻底转变成了大众化教育,学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和教师管理人员的数量有限,形成了一种严重的不协调,从而造成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质量上严重缩水,虽有大学生之名,但没有大学生之实,给企业的招聘也带了很大的危机。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就业
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和法规,例如: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等基层就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最高无息贷款达到十万元、鼓励学生应征入伍、鼓励学生支援西部、加大选调生力度、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但很多方面还有待于政府的继续加强,如:各个工作岗位的公平竞争、就业待遇的提高、就业保障的实施等。
2.高校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从新生入学就给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每个高校所必须开设的课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让大学生树立自己目标,增强学习的兴趣,有重点的去学习自己所要掌握的知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潜力和能力,真正让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未来,不能别动的去接受现实、随心所欲的去度过大学美好时光,培养学生善于给自己的学生和生活作出合理的计划,树立明确的方向,并为之不懈的去努力、去付出。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引导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诚信就业,不能眼高手低,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高,适应社会的需求。让大学生理性的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学会去经营和管理自己的人生,给自己合适的定位,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自己的人生路,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就业难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自立能力,靠自己去赢得一切。
鼓励大学生去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这正的与社会接轨,提高自己待人接物处事的能力、动手能力,不断的积累适应社会的资本,提高自己创新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变成财富的能力等。
3.不断优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话的时代,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加大各个高校的学科改造力度,成立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贯彻高校素质教育,培养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英语精、行为雅,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意识和时间创新精神的综合性人才。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工作者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团学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不同的社团、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参与精神,提倡学生的动手能力,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让学生具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去服务社会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择业观念。
4.企业营造和谐的就业环境
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的观念,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人才,应该遵循“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原则,给刚毕业的大学以指导,适当的降低用人的标准,给大学生以机会,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学历、名牌大学毕业生,也要给专科毕业生和一般的本科类院校毕业生以机会,用战略的眼光去储备人才、争取人才、吸引人才。建立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让一些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人到一些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同时企业也要人尽其才,在招聘大学生时候把其真正放到适合的岗位,尊重大学生自身的选择。
企业要参与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来,学(下转第43页)(上接第40页)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企业是使用人才的地方,双方应该达成一致,才能使人才不至于浪费,在用人方面,企业最具有发言权和权威性,但是对于目前我国的现状,高等院校和企业基本是脱钩的,企业参与到高校人才建设的非常少,高等院校可谓是闭门造车,造了四年发现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国家相关部分应该鼓励企业和高校的联合,真正落实“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让企业把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的要求、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技术与学校进行有机的结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订单式的培养,这样才能产销适路,实现双赢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整个社会所不容忽视的问题,涉及到各行各业,大学生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为大学生创建一个优美的就业环境,对就业信息给予统一的整合,给大学生以更加广阔的天地;学校要给大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大学生就业是学校的本职工作,一定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大学生自身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从综合方面去适应这个万变的世界,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去创新、不断的去改进,给毕业生以更好的工作新局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相信通过国家、高校、学生及家庭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很妥善的解决,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强大的后盾力量,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戴前虎,刘南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寻[J].人民论坛,2010(23).
[2]黄永乐,李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5(1).
[3]段涛.新形势下大学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3(3).
[4]杨晖.大学生就业難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