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一种放松状的自由呼吸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星星:请详细说出你的个人的文学观念。
  黄小军:我个人认为文学应当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张板凳、一条长椅,没有明确的功利性指向,是一种放松状的自由呼吸。我们活着,所以我们文学着。我们活得很好,很有质量,很有品位,所以我们很文学。我们可能活得简单点,活得粗鄙点,可能会觉得这张板凳坐得不舒服,这条长椅摆放的方式不尽如人意,其实这是我们在适应文学,或文学在适应我们。我们爱文学,就好比我们一直在爱着一个干净的苹果,爱着一束讲究的鲜花,爱着我们疼爱的一个小孩,爱着我们自已的阳光、空气、水。我们的每一个人,也不管愿意不愿意,其實都被文学规定着。
  星星:相对于散文、诗歌和小说,你对散文诗如何定位?
  黄小军:这个问题讨论的人很多,好像谁也讲不清。但按照一般的理解,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吧。但我个人又认为它并不是两者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体,其实很独立。这种独立,既是将其过渡性的特征定格了,使其不再过渡,又体现在内在的韵律美和精粹的诗意美,两美兼具这一层面上,比散文更精制,比诗歌更自由。其精制和自由又相互制约、相辅相成,于是我个人觉得散文诗写作反而需要更多的技巧,更不好把握。
  星星:散文和诗歌如何有机结合?
  黄小军:散文和诗歌,爱读,爱写。散文很“散”,诗歌很浓缩。爱上散文诗以后,开始总以为不过是处理“散”和浓缩的关系,有时甚至尝试过把散文诗当成诗来写,把诗当做是散文诗的骨架,然后在骨架间填满散文化的长句。这种尝试很机械,很悲摧,如同勉强拼成的一块碎片,谈不上神和魂的浑然天成。为此甚多苦恼。散文诗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特质在哪,我抓不住呀。至今我还磕磕碰碰地走在一条艰难摸索的路上。
  星星:请谈谈你个人从事文学创作的现实基础和终极理想。
  黄小军:我的家庭几代藏书,几代都是读书人,我又是个教书的,终日和书打交道,总在强调良心和良知。年轻时也曾漂泊过,还曾短暂地当过编辑,受过不少委屈。也爱思考,有过相当的阅历,常有想要表达些什么的冲动。或许这便是我从事文学创作的现实基础吧。说起我的终极理想,其实很简单,我一直想写一部类似《我的读书岁月》的书,自传体的。
  星星:你关注其他人的写作吗?你内心更倾向于哪种文体?
  黄小军:一直以来,总在关注一些大家的写作,尤其是他们的心得,诸如余秋雨、苏童,还有几位写散文诗的前辈。也关注我身边朋友的写作。我的朋友圈里有不少爱写的人,有些人还小有名气。和他们交流,既愉快,又受益。说起倾心的文体,虽然我读的更多是散文和诗歌,但我更爱的还是散文诗,这种文体美得精粹,但我抓不住她,我恨她。
其他文献
海·听  1  从此岸到彼岸,有时很遥远,远得一辈子也望不到边际。  从彼岸到此岸,有时近在咫尺,瞬间,已然抵达。  大海,除用辽阔、壮丽、恐惧、神秘……来形容,我们还能想出些什么别的词语?  蔚蓝的海拔,无边的从容,凸凹的不规则,无法回避的关注,不由自主的摇晃,漫天的寂静……  2  没有驿站。没有古道。没有人声鼎沸,甚至,没有鸟的影子。  蜿蜒的船的痕迹,在身后迅速远去、消失。  没有记载功过
期刊
1  忽略长度和高度,我们只收留风。谁预言九九八十一难?  如烟城堡、驼铃铺陈,饥渴、困顿,诱惑与抵制诱惑。  是什么在大漠的侧畔飘摇,我们不念枯槁、不赌旧痕。  手捧黄沙,看它一粒粒朝向西落。  2  怎奈我们有着无法消解的淤结,在火与砂砾间摩擦。  有着越走越黑的蜿蜒、尽头聆听隐约的梵音。  遙远的震颤不提分秒,借狂风当酒,占据仅有的版图。  捉摸不到的月晕,又将我们推远。  3  不回望,心
期刊
凤凰山的身子坚硬成一根翅膀!  秋后,草垛堆积的画卷跟一个女人有关,镰刀划伤了大地,伤口上的血迹,让炊烟弯下身子,捡拾这个下午唯一的静,背影后的风景是笔墨的田园,那稻穗翻滚的日子,让村民对天膜拜。  一条河流解开了纽扣,裸露出季节的薄,那愈见增多的忧伤,是爷爷抽过的烟吗?在夜里隐隐发亮。  我试着叙述渭溪,像翻开古老的图腾,云朵上的笑容,有几滴泪水和文字,从金红村卫生室走过,那个身影让我感到岁月的
期刊
我思念故乡的老屋,踩着春的律动,走在芬芳石街老巷,一方琴声悠扬。  曾几时,梦回故乡。几度山花开,几度芳草绿。  轻推贴着思念的老屋,一股浓郁的乡愁扑面,格子窗贴着旧报纸,早已泛黄。打开窗,任记忆漫过胸口,风吹不走,雨打不湿。  潮涨潮落,一江春水,载不动,思乡愁。  我思念故乡的老屋,而今,再回故土,走在红尘陌上,掬一黄土,贴在心窝。  伴着心跳,悄然间褪下所有浮华,宛若人之初生。  岁月吹散了
期刊
一棵树,一棵茶树,一棵来自深山的古茶树。  它有时是窗,有时是船,有时是纸和笔,鼓琴与丝弦,迎送过往的脚步和驼铃声。  有时是尖刀上的锋和深潭底的寒,逼出指尖的柔和舌尖的绵。  它是轨道,是弓箭。  一两拨千斤,它把纵横交错的江河,重新并立在一起。  它轻轻拨开迷雾,让隐约的山川,展露新颜。  我们并不相识。只是,在通往回家的水路上,遇见了彼此生命中的那个人。  在这里,你听不到风暴的声音,却有摇
期刊
不能让花盆空着。  是花盆,就应该栽上花。没有花草也行,甚至栽上一株辣椒,或者几棵大葱……  花是春色草是春色。当然,辣椒和大葱也是春色。  心田也是这样,不能空旷,不能荒芜。  能栽什么就栽些什么吧,比如栽些“东篱菊”,比如栽些“原上草”……抑或就栽下一些梦的蔬菜。  让大象无形,随意开花,随意结果。  沉 寂  那么多,密密匝匝的。蚂蚁们聚在一起,在干什么?游行,聊天,吵闹,嬉戏,歌唱,赶庙会
期刊
每当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总会想起苏东坡的那几句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即使人生前路荆棘丛生,可如果永远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哪怕只有一双草鞋,也不妨一路唱着歌儿,缓缓悠悠地前行,又何惧风雨呢?“坐看闲庭落花”于文人学士是一种雅兴,却并不专属于文人学士。哪怕卑微到尘埃里、整日为一衣一食奔波的人,若有闲情逸致,也总是能收获不期而遇的美好和幸福。世上最昂贵
期刊
盛夏避暑归来,房间里的绿萝已是奄奄一息,藤蔓皱皱巴巴,叶片犹如小孩的黄头发,有气无力地伏着。  想当初,在花草市场,我对这水灵灵的尤物可是一见钟情。心形的叶,大而厚,叶柄直挺,叶蔓拐来弯去,摆着别致的造型。新叶嫩得发嗲,旧叶从不显老,像清丽的女子,清纯是表象,骨子里妖娆若隐若现。花匠说绿萝容易伺候,是吸甲醛高手,我一口气捧了好几盆回家。几年来,这些精灵活跃在屋子的各个角落里,它们风风火火地长,有的
期刊
日 记  我写日记,始于13岁那年的夏天。之前,写在作文本上交老师批阅的,只能算伪日记。那个年龄已经认为,个人的某些经历和感受,不想与人分享。  小学毕业那天,我们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依依惜别。阿伦过来,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还差我5分钱,忘了?”  我吃惊地点点头,又摇摇头。  “一个月前,你向我借钱买了奶油棒冰。我记了日记。”他将“日记”两字咬得很重。  我的脑子“嗡”的一声,
期刊
星星:请详细说出你的个人的文学观念。  闫文盛:对我来说,文学是建基于现实生存之上的闪电之光。当然,通俗之讲,文学是人学,这本来也对,只是过于笼统了。我希望文学能够更为直接地切入光线本身,它用以表达光线的生成、发展和延伸的过程。其艺术之魅集聚于这个复杂的历程中,如果穿透玄虚的经验而至于理解力的洞达、通透,则文学之存在就非常有意义了。我想说,我所表达的乃是对于文学经典的见解。现在,我们所面对的信息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