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预设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本文试图从模式选择、环节设计、策略触摸和课前反思等方面来阐明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预设,从而使课前预设最大限度地成就一堂好课。
一、模式选择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预设应充分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追求一种以“软性设计”为主,“硬性设计”为辅,两者相辅相成的“弹性设计”模式。
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预设的。
1.出示课题“观潮”。(1)“观”是什么意思?(看)(2)还有一个“观”呢?(天下奇观——景象)(3)你能用两个“观”的不同意思合起来编个课题吗?(观天下奇观)
2.直奔中心。(1)抓住“奇”字,仔细读文,这钱塘江大潮奇在哪里?(2)交流讨论、归结:潮来形奇(第3—5节),潮去景奇(第6节)。(3)第2小节与“奇”有什么关系?(“奇”的原因和海宁盐官镇特殊的环境、时间)归纳:潮前境奇。
教师单刀直入,帮学生理出一条精练明晰的主线,找到了一条认识课文的最短路径。这就是一个“硬设计”。
3.激发自主学习:课文按顺序先写“潮前境奇”,再写“潮来形奇”,最后写“潮去景奇”,写得非常传神。现在请你仔细读文,挑一处最能吸引你,你觉得写得最传神的地方讲析给大家听。要把“怎样写出了‘奇’,好在哪里”说清楚。
教师指导学生顺着作者思路具体揣摩,在品尝课文的语言材料,激发情意,调动想象,交流心得等方面让学生自主选择,从各人差异出发,因人而异去主动学习,这种设计就是“软设计”。
二、环节设计
小学语文对于课文的文本解读主要有初读感知和板块研读两个环节,在预设中,我们要对这两个环节的功能和流程有清晰的把握和明确的安排。
1.初读感知环节。初读课文是学生第一次通读全文,其目标是读通顺、读准确。它的功能主要有:基础功能——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整体而又较准确的印象;导向功能——偏重于情感基调、理解方向、思路展示、阅读策略等方面的定位定向;情感功能——即要通过初读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愉悦,使其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势;训练功能——一般有特定的任务,如审题、试读、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认识人物、了解时间地点、提取大意、找到思路线索、分清段落层次、养成读书习惯等。它的教学流程一般是:揭示课题并理解题意——猜测课文内容——第一次读课文——学习理解生字新词——反馈朗读水平——质疑问难——再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感知课文基调——抄写生字。
2.板块研读环节。这主要是通过对重点片段、词句的理解来实现对整篇课文思想意义、阅读、写作方法的准确把握和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及思维的训练等。这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一般是:铺垫切入——提炼主题(即找到中心句、切入口)——组合板块,提出一个中心问题——展开板块研读(包括个人自学、小组研讨、全班交流评议、朗读指导)——拓展延伸——进行练习。
三、策略触摸
1.安排自学,鼓励尝试。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和尝试来实现知识的唤醒、迁移和向自身能力的转化,变“学会”为“会学”。同时,在自学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意识、能力和探索精神。
2.创设情境,调动情感。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生活有差距,导致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距离,无法引发内心的共鸣,教师就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或者补充书面的教学资源,或者运用教师自己丰富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手势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使他们进入文本,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之中。
3.挑起争议,引发头脑风暴。这就是要在教学预设中有意挖掘富有争议的内容(点),引导学生进行争论,挑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培养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在教学《将相和》和《陶罐与铁罐》等课文时,提问学生:“廉颇、铁罐是不是一无是处,有同学喜欢吗?说出理由。”在争论中,学生对廉颇、铁罐等就有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介。
4.设计活动,加深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环节让学生来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做一做,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在教学《詹天佑》时让学生画一画“人字形铁路”,在教学《田忌赛马》《草船借箭》时让学生来演一演等。
5.展示过程,拓展延伸。“软设计”是粗线条的,留有很多“空白”,许多课文也同样留有“空白”。这时,教师千万不要急着赶教案,不要害怕学生节外生枝,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腾出来,放开手让学生“补白”。如《去年的树》一课中,引导学生补充:小鸟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你能写下来吗?教师在拓展延伸中充分展示学习的过程,强化训练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当然,课堂预设完成后,在进入课堂之前,我们还必须对预设进行反思,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的预设在反思中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
(责编 刘宇帆)
一、模式选择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预设应充分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追求一种以“软性设计”为主,“硬性设计”为辅,两者相辅相成的“弹性设计”模式。
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预设的。
1.出示课题“观潮”。(1)“观”是什么意思?(看)(2)还有一个“观”呢?(天下奇观——景象)(3)你能用两个“观”的不同意思合起来编个课题吗?(观天下奇观)
2.直奔中心。(1)抓住“奇”字,仔细读文,这钱塘江大潮奇在哪里?(2)交流讨论、归结:潮来形奇(第3—5节),潮去景奇(第6节)。(3)第2小节与“奇”有什么关系?(“奇”的原因和海宁盐官镇特殊的环境、时间)归纳:潮前境奇。
教师单刀直入,帮学生理出一条精练明晰的主线,找到了一条认识课文的最短路径。这就是一个“硬设计”。
3.激发自主学习:课文按顺序先写“潮前境奇”,再写“潮来形奇”,最后写“潮去景奇”,写得非常传神。现在请你仔细读文,挑一处最能吸引你,你觉得写得最传神的地方讲析给大家听。要把“怎样写出了‘奇’,好在哪里”说清楚。
教师指导学生顺着作者思路具体揣摩,在品尝课文的语言材料,激发情意,调动想象,交流心得等方面让学生自主选择,从各人差异出发,因人而异去主动学习,这种设计就是“软设计”。
二、环节设计
小学语文对于课文的文本解读主要有初读感知和板块研读两个环节,在预设中,我们要对这两个环节的功能和流程有清晰的把握和明确的安排。
1.初读感知环节。初读课文是学生第一次通读全文,其目标是读通顺、读准确。它的功能主要有:基础功能——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整体而又较准确的印象;导向功能——偏重于情感基调、理解方向、思路展示、阅读策略等方面的定位定向;情感功能——即要通过初读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愉悦,使其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势;训练功能——一般有特定的任务,如审题、试读、学习生字新词、质疑问难、认识人物、了解时间地点、提取大意、找到思路线索、分清段落层次、养成读书习惯等。它的教学流程一般是:揭示课题并理解题意——猜测课文内容——第一次读课文——学习理解生字新词——反馈朗读水平——质疑问难——再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感知课文基调——抄写生字。
2.板块研读环节。这主要是通过对重点片段、词句的理解来实现对整篇课文思想意义、阅读、写作方法的准确把握和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及思维的训练等。这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一般是:铺垫切入——提炼主题(即找到中心句、切入口)——组合板块,提出一个中心问题——展开板块研读(包括个人自学、小组研讨、全班交流评议、朗读指导)——拓展延伸——进行练习。
三、策略触摸
1.安排自学,鼓励尝试。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和尝试来实现知识的唤醒、迁移和向自身能力的转化,变“学会”为“会学”。同时,在自学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意识、能力和探索精神。
2.创设情境,调动情感。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生活有差距,导致他们对教学内容产生距离,无法引发内心的共鸣,教师就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或者补充书面的教学资源,或者运用教师自己丰富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手势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使他们进入文本,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之中。
3.挑起争议,引发头脑风暴。这就是要在教学预设中有意挖掘富有争议的内容(点),引导学生进行争论,挑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培养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在教学《将相和》和《陶罐与铁罐》等课文时,提问学生:“廉颇、铁罐是不是一无是处,有同学喜欢吗?说出理由。”在争论中,学生对廉颇、铁罐等就有了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介。
4.设计活动,加深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环节让学生来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做一做,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在教学《詹天佑》时让学生画一画“人字形铁路”,在教学《田忌赛马》《草船借箭》时让学生来演一演等。
5.展示过程,拓展延伸。“软设计”是粗线条的,留有很多“空白”,许多课文也同样留有“空白”。这时,教师千万不要急着赶教案,不要害怕学生节外生枝,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腾出来,放开手让学生“补白”。如《去年的树》一课中,引导学生补充:小鸟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你能写下来吗?教师在拓展延伸中充分展示学习的过程,强化训练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当然,课堂预设完成后,在进入课堂之前,我们还必须对预设进行反思,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的预设在反思中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完善。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