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统编本教材 快乐学拼音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q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秋,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教科书在全国统一使用。统编本教材非常重视拼音的学习,在编排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益于学生快乐地学习拼音。首先,教材调整了汉字和拼音的编排顺序,把汉语拼音的学习从以往的第一单元调整到第二单元,使学习汉语拼音不再是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个学习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减少了畏难情绪,缓解了学习压力,利于幼小衔接,利于学生逐渐适应小学生活,实现“幼”“ 小”平稳过渡。其次,统编本教材在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上丰富有趣。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本教材在拼音部分配有高度整合且富有趣味的情境图,精心选择使用频率高并且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音节让学生进行拼读练习,编排朗朗上口的拼音儿歌和趣味十足的练习题目,等等,使拼音的学习与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拼音。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统编本教材的特点,带领学生快乐地学习拼音呢?
  一、创设情境,趣中学
  1.情境中激发兴趣
  每篇课文都配有整合性较强的插图,有的内容丰富,有的意境优美,有的充满趣味。这些图中包含着学生喜欢的故事情景,或熟悉的生活场景,或经历过的游戏活动场景等。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地学习拼音。如在《i u ü y w》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并让他们说说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被这样的情境所吸引——小河里,一条鱼儿和一只乌龟在做游戏,小男孩趴在河岸上看得好认真,河岸上晾着妈妈刚洗过的衣服,漂亮的屋子旁边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可爱的小乌鸦一家。学生在教材营造的情境中轻松地走进了拼音的学习。
  2.情境中学音记形
  与人教版教材的单图相比,统编本教材中的图具有更加丰富的教学功能。图中隐含着本课所学拼音字母的“音”或“形”等丰富的拼音学习资源,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快乐地学习拼音。还以《i u ü y w》一课为例,鱼儿的鱼提示“ü”音(小鱼小鱼“ü ü ü”),乌龟的乌提示“u”音(乌龟乌龟“u u u”),衣服的衣提示“i”音(衣服衣服“i i i”)。再让学生在图中找:这些字母藏在哪里?跳出水面的鱼儿加鱼儿吐出的水泡像“ü”,乌龟的裙边像“u”,衣服的门禁和纽扣像“i”…… 学生在童话般的情境中通过或说、或讲、或想象等活动学习拼音字母的音或形。
  3.情境中练习拼读
  学生刚开始学习拼读音节常常会出现拼读难、不会拼、拼不准等现象,统编本教材配有学生喜欢的情境图,可帮助学生轻松学习音节拼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圖帮助学生学习音节的拼读。如教材《b p m f》一文中,为帮助学生练习拼读b-á-bá,教材在音节上边配了一幅小白兔拔萝卜的插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小白兔在干什么。(拔萝卜)拔萝卜的“拔”用今天学的拼音可以这样拼:b-á-bá拔萝卜的“拔”……借助情境图,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拼读音节,即能降低学生拼读的难度,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拼音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二、联系生活,用中学
  1.联系生活,搭建桥梁
  拼音字母多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注音符号,字母的识记、音节的拼读等显得单调枯燥,学生甚感厌倦。教材重视拼音的学习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基础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口语基础,帮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实物中建立起与字母形或音的联系,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将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转化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学习拼音。如,学习 ā, 让学生想到“阿姨”,学到 é ,让他们联想到“白鹅”,借助学生熟悉的语言基础,帮助他们学习拼音。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拼音,明白拼音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再如教学“m f t”时,可以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这些字母像生活中见到过的什么?“m”像两扇小门,像大白兔的两颗门牙……“f”像老爷爷的拐杖……“t”像雨伞的伞把等,让学生在丰富的联想中轻松学拼音。
  2.联系生活,指向运用
  教材强调拼音的实用价值,呈现的都是经过精心选择、使用频率高,且与学生口语和生活联系密切的生活常用音节作为学习内容,供学生练习拼读。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用这些音节说词或句子,或联想生活中的事物,加强拼音与口头语言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使拼音学习有具体“意义”,让学生感受学习拼音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学习拼音的机械和枯燥。如,练习声母“f”与“a o u”组成音节的拼读时,统编本教材只呈现了三个音节的拼读练习——“fā
其他文献
正值青春年华,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成了一名自豪的小学老师。  那天,我走上讲台,那一张张小小的笑脸齐刷刷地迎过来,那一双双清澈的眸子注视着我、跟随着我,我困窘,我惶恐,我自豪,享受着学生那崇拜的眼神,一股莫名其妙的热流涌遍全身。  忘不了,那一头毛糙蓬乱的头发,那个瘦小的背影,那个喜欢偷偷摸摸拿走同学文具的学生。“老师,她以前总拿我的东西,借了也不还,还……您看,我才买的钢笔……”“老师,她总
自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学过的词汇并不少,接触过的句式也很多,但最后写出的习作常常平淡无奇,空洞无物,枯燥无味。若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学科的本质,确立语文教学的目标,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习得语言表达的方式。教学《颐和园》一课,我们不仅要引导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循着课标的指引,笔者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发现: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学会生动描写,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引领学生把习作写具体、写生动,提高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赏析佳作,探究“描写 想象”的方法和技巧  习作指导,首先应努力推进师生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有的放矢的习作指导,才能富有实效。因此,在学生习作前后,教师应适时营造轻松愉
对于文本来说,其基本组成要素是字词句段篇。对于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其内容,更要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作者对话,真正读懂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情感。换句话说,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咀嚼字词语句,乃至段落篇章,以期实现与课文的深度对话。下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谈谈阅读教学中品析字词语句乃至段落篇章的策略。  一、借助关键字词,提炼文本主题  对于一篇课文来
课堂理答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所做的言语反馈与评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状况,及时做出积极而又有效的理答,必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把握正确的阅读方向,达到提升阅读效果的目的。在当今的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课堂理答的驾驭能力较低,所以存在着当学生回答问题慢时,教师随意打断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现象,也存在着当出现学生回答不正确时,为了赶课堂进度,教师就直接把正确答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着不同的文体特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关于文体意识,教师不应单纯以理论说教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而应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文体意识的渗透,使学生在了解把握不同文章特征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水平。  一、渗透文体意识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没有目标就没有收获。在教学中,对于一篇课文来说,在文体意识的渗透上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开头更难。每次习作开始,不少学生眉头紧锁、抓耳挠腮……其实我们的课文就有好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开头方法,如 “开门见山”“引起好奇”等。下面结合几篇课文具体谈谈如何从课文中习得文章开头的创作方法,并引领学生实践运用,以此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启迪学生的习作思路。  所谓开门见山,“开门”是指文章的开头;“见”是看见的意思。那么,在文章的开头,我们看见的“山”是什么呢?  
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重中之重,学生具备这样的语用能力不仅能获取新知,还能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美文鉴赏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还远远未达到应有的程度,笔者结合课堂实际,从语言的形式、思维、情感这三个方面来探究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策略,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选择适切儿童发展的内容,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的语文素养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一、关注语言形式,吸纳文本
夏天到了,小青蛙要开一场独唱音乐会。小青蛙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歌唱家,当然要有一个最好的舞台。  小青蛙选中了池塘里最圆最大的荷叶作舞台,可是看来看去,她觉得荷叶舞台还缺点什么。  小青蛙去找萤火虫:“要是你想看到世上最棒的演唱会,你就该来做我的灯光师。”萤火虫答应了:“我们会带着灯笼来的。”  小青蛙去找螳螂:“要是你想看到世上最棒的演唱会,你就该来做我的伴奏师。”螳螂答应了:“我会带着我的小提琴来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然而对于刚开始学写话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要从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开始做起。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则能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不断地探索如何更好地写话。  一、自由表达,流淌童言稚语  不進行任何限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