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答题参考模板

来源 :新高考·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454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考点分析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关于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知识点属“鉴赏评价”部分,能力层级为D级。
  这一题型在近3年来有着较大的变化,我们以全国卷为例具体来看。2016年考查的是两道主观题,分别是6分和5分,共11分;2017年考查的也是两道题,一道是客观题,为五选二模式,选出“不恰当的两项”,分值5分,另外一道为主观题,分值6分,共11分;2018年考查的仍然是两道题,一道为客观题,为四选一模式,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分值3分,另外一道为主观题,分值6分,共9分。经过这几年的变化,这一题型考查的模式基本成型,一道四选一的客观题,分值3分,一道主观题,分值6分,共计9分。与往年相比,多出来的2分有了“去处”,分别是文学类文本阅读1分,名篇名句默写1分。
  古代诗歌鉴赏主要考查两个大的方面,也可以说是五个小的方面,分别是:形象分析、语言特色、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不管是哪一种形象,我们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当然我们也可以放在最后作为总括;二是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如果诗歌运用到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应写出来;三是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
  答题参考模板:这首诗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这可以从( )句中看出,这句通过( )的描写很好地展示了出来;( )(这个形象)是( )的代表,集中体现了( )的社会现实,传达出诗人( )的情感。
  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时达到的艺术效果。
  答题参考模板:本诗的语言具有( )的特点,本诗通过( )的描写(刻画、运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写出了( )(分析效果、作用),表达(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比喻、比拟、夸张、通感、双关、衬托、反语、设问、反问、借代等修辞手法;二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三是衬托、渲染、对比、用典、想象、联想、象征、抑扬等表现手法;四是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层层深入、铺垫照应、首尾呼应等结构技巧。
  答题参考模板:这首诗运用了( )(术语)的表达技巧,从诗歌中( )(结合具体诗句)可以看出,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考虑三个环节。一是抓诗歌题目,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二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三是用相关诗句具体分析如何表达这种感情和指向。
  答题参考模板:这首诗写了(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内容,抒发了( )(内容)情感。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自己的人生感悟或生活理念,不仅仅指诗歌通过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状态。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物、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答题时,第一步先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第二步,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答题参考模板:( )(亮观点),这首诗写了( )(具体分析)内容,写出了( )(结合诗歌内容和他人评价分析概括)的人生态度。
  据多年高考阅卷统计分析,古代诗歌阅读一直得分偏低。其实,读懂诗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要明白诗句写了什么,二是要感悟出全诗是怎么写的,三要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想答好这类试题,在掌握前面所讲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五看”。
  一看标题,挖掘隐含信息。不同的标题,往往蕴含的信息也各有不同。标题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交代写作的缘由;表明诗歌的题材;奠定作者的感情基调。不同的标题,侧重点各有不同。
  二看作者,明确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作者的心境不同,也会蕴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阅读诗歌时,要注意作者的境况如何以及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
  三看注释,破解重点难点。注释部分,往往交代了一些和诗歌有关的知识,文学典故、作者介绍或写作背景。我们捕捉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的主旨。
  四看题干,把脉答题提示。题干的显著特点是答题指向性明确。如果知晓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解决答什么、怎么答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組织答案。因此,我们在阅读题干时,一定要细心、敏锐,尽可能多地捕捉有效信息。
  五看题材,快速读懂诗歌。根据题材的不同,我们常常把诗歌分成很多类:咏史怀古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等。若能判定一首诗歌所属的类型,便可快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比如,咏史怀古诗多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逝,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再比如,边塞征战诗多抒发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或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二、备考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风入松①
  [南宋]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②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③。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注]①风入松:乐府古琴曲名,后用作词牌名。②玉骢:指白马。③鬓云偏:指头上插的花太多,把头发压斜了。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作开篇交代了游湖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表明来这里的游人,很会花天酒地、及时行乐,为了寻欢作乐,不惜挥霍浪费金钱。
  B.“玉骢”两句借马写人,马的“惯识”是由于人的惬意,马的“骄嘶”是由于人的常来,再由人写湖,达到人与境、情与景的融合。
  C.本首词无论描写景物,还是抒发情感,都朴素自然,委婉真实,不给人生僻晦涩的感觉,整个词作又饱含意味深长之意。
  D.对于一首词来说,原则上前后两片有分工,但本词上下两片自成一体,过片的地方没有大的转折,反而同前半片的后两句结合得较为紧密。
  (2)阅读本首词,请结合具体词句从“前后照应”的角度加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游岳麓寺①
  [明]李东阳
  危峰高瞰楚江干②,路在羊肠第几盘?
  肆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十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注]①岳麓寺: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上。②干:岸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将岳麓山和极目远眺的诗人突现在我们面前,表现出诗人登上高峰的兴奋,也写出诗人赖以远眺的基点。
  B.诗歌的前四句描绘了景物,依次呈现;后四句诗人将情感融会进动作里,伤感痛惜之情,无须明言而溢于句外。
  C.诗人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路”比作“羊肠”,形象地写出了登临岳麓山的路之弯曲、狭长,足见攀登的艰辛。
  D.全诗通过风雨中的寒僧,落日中的孤城,独自凭栏时的鹧鸪声的描写,较好地表现出诗人落寞孤寂的情怀。
  (2)你认为哪一联是全诗的主旨句?试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事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睢有酒偏香”,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展示了作者对人世间丑恶现象的厌恶和对现实的愤懑之情。
  B.“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情调一转,由对“人间”深深的厌恶,变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由衷喜悦之情。
  C.辛弃疾本希望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但却落得被迫过上闲居生活的命运,其词大多即景抒情咏物言志,但本词却是个例外。
  D.通观全篇,本首词写法虽不大合常规,但作者本意不在按题作文,而在借题发挥,表现他愤世的情怀和如菊的品格。
  (2)这首词的题目为“寻菊花无有,戏作”,上片却未直接点题,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
  1.(1)B。根据句意,马的“惯识”是由于人的常来,马的“骄嘶”是由于人的惬意。
  (2)①本首词用到了前后照应的写法,比如“日日醉湖边”与“明日重扶残醉”,“玉骢”与“画船”,“西湖路”与“陌上”,“花压鬓云偏”与“花钿”。②这种结构形式的运用,使得词中所描绘的西湖游乐园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2.(1)B。不是“前四句”和“后四句”,应当是“前六句”和“末两句”。
  (2)尾联(最后一联)。①本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岳麓寺一个山亭上观赏风景之事。②前三联重在从远近高低的不同角度写所见之景,尾联则由鹧鸪声声点破全诗,由此牵引出独自凭栏的诗人,在伤感痛惜中表现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这正是该诗的主旨所在。
  3.(1)C。根据句意,改“但本词却是个例外”为“本词也不例外”。
  (2)①上片虽未直接点题,但却为下片作者寻菊、爱菊、赞菊作了铺垫。②正因为“人间臭腐场”,作者才“歸住云烟畔”,进而有闲心“寻菊花”。③就题目而言,作者是借题发挥,表现了其愤世的情怀和高洁的志趣。
其他文献
模板4 倒叙式结构  “倒叙式”结构,是先将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然后再依照事件发展顺序来进行叙述的一种结构模式。采用这种结构模式,既能使文章结构富有变化,引人入胜;又可制造悬念,使情节先声夺人,激起读者追根溯源的兴趣;同时,又可使文章重点突出,避免语言上的平铺直叙。倒叙式结构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1)结局提前,后述过程。在文中,一开头先把事情的结果写出来,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事情
期刊
[命题解读]  面对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的前提和关键都在于阅读,在于结合语境,在于整体阅读。文言文阅读首先要树立整体阅读意识。即使是一个选段,命题者都是从文章相对独立的部分中节选出来的。如果没有整体阅读意识,就没有办法完整准确地理解文意。  [解题策略]  整体阅读是古今学者都倡导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整体阅读注重从宏观上驾驭文章,强调首先对文章整体把握和整体理
期刊
一、议论文之论法丰富  如何充分运用论据来论述观点,把论证推向深入?要学会灵活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等等。  1.举例论证法  举例论证法(简称例证法),就是用典型的具体的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因为,第一,“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是用事实说话,具有较强的说服
期刊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面孔:美丽的面孔、慈爱的面孔、丑陋的面孔、狰狞的面孔、自私的面孔……面孔表达情感,面孔体现人性,面孔大有乾坤。  [审题指导]  材料的核心概念为“面孔”。材料第一句突出“面孔”的多样性。“面孔”可以是具体的,如人类所具有的美丽的面孔、丑陋的面孔、慈爱的面孔、严肃的面孔等;还可以是
期刊
当你扬起自信的风帆时,你会发现,前路原來没有那么曲折,成功的海岸就在旁边。  太阳懒洋洋地照在我和奶奶身上,温暖着我的身体,也温暖着我的心灵。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奶奶手上的针,它在衣服上不断地穿过来穿过去,不一会儿,那衣服上面的洞就不见了。我当时就觉得特别神奇,心里想着奶奶是不是会什么魔法。我瞪着两个圆溜溜的眼睛问:“奶奶,这个上面的洞怎么不见了呀?”奶奶笑了笑。奶奶的笑总是暖暖的,看着她,我就觉得有
期刊
2018年高考,江苏卷文学作品阅读选取的是现代作家凌淑华女士一篇描写儿童日常生活的小说《小哥儿俩》,其中第14题要求“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真题回放]14.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4分)  [相关原文]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
期刊
[考点阐释]  纵观2014年到2018年13套全国卷中有6套直接考查诗歌表达技巧,仅2018年7套试卷中就有一套直接以简答题形式考查,三套以选择题形式综合考查,多是以修辞手法为主。总之,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是高考语文不可回避的鉴赏内容之一,是高考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重点与难点。  但出人意料的是2018年浙江卷考查的是“点染”的表达技巧,不仅联系教材《雨霖铃》来践行“课外内容考查课内知识点”的理念
期刊
“提炼语意”是在2014年江苏《考试说明》首次提出的考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为E级(表达应用)。“提炼语意”是按照要求对所给语料的相关信息要点进行筛选提取、归纳概括的一种考查形式。  一、了解提炼语意题的考查要求  在2014年之前的“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对提炼语意的考查以主观表达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如2011年江苏卷第3题“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
期刊
一、考情分析  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样式,它具有简洁明了而又形象生动的特点,一般通过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漫画画面一般具有较强的幽默感和讽刺效果,内容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漫画一般有标题、主体和注解三个部分构成。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主体是每一幅漫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画面各因素构成
期刊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2018年4月27日,开封市两级人民法院向社会曝光了100个失信被执行人,公布了他们的身份证号、执行标的,张贴他们的照片,并重点公布了十大失信联合惩戒典型案例。这些失信人员,有的隐瞒个人财产,欠债不还;有的拖欠农民工资,为富不仁……法院在多次调解甚至判决无果的情况下,依法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并发布了限制高消费令。迫于压力,这些失信案件陆续顺利执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