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珠海地理坐标处于北纬21°48’至22°27’、东经113°03’至114°19’之间。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珠海是中国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海的海岸线长604公里,有大小岛屿147个,故有“百岛之市”的美誉。在珠江口辽阔的水域上,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计有147个,其中大部分集中于东部海域的万山群岛。珠海市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
地理环境
地形
珠海市区内陆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以平原(占25.5%)、丘陵(占58.68%)为主,兼有低山、滩涂等。地势平缓,倚山临海,海域辽阔,百岛蹲伏,有奇峰异石和秀美的海湾、沙滩。内陆由凤凰山、将军山两大山系的山地丘陵及海岸、平原所构成。最大的海岛是三灶岛,面积约78平方公里。陆上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为纵横交错的水网分划。滨海冲积平原由西江和北江冲积物聚成。珠江口外海滨滩涂辽阔,水下滩地向岸外缓慢坡降。海岸线、岛岸线长690公里。内陆最高的凤凰山,海拔437米,海岛多在海拔100米以上。主要矿产资源有水晶、铁、钨、锡、锰、钾长石、优质石英砂。自然土壤有赤红壤、石质土、滨海沙土、盐渍沼泽土等。主要河流有磨刀门、金星门、坭湾门、鸡啼门、虎跳门、前山水道、湾仔澳门河段、南水沥等,总长135公里。
气候
珠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常受南亚热带季候风侵袭,多雷雨。年平均气温22.3℃。最低气温2.5℃。年降雨量为1770-2300毫米,4月至9月盛行东南季风,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珠海大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是79%。每年初春时节,细雨连绵,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有时可达到100%。
珠海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台风和暴雨,个别年份冬季受寒潮低温影响。台风出现的时间多在6月至10月,年平均4次左右。严重影响珠海市的台风平均每年1次。暴雨有5次左右。
全年有225天空气质量级别I级(优),占61.6%;140天的空气质量级别Ⅱ级(良),占38.4%。酸雨发生率为44.3%,比上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污水处理厂10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54.3万吨,增长16.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3%。
交通运输
航运设施
珠海机场位于珠海西区三灶岛西南端,三面环海,净空良好,距市区约35公里。该机场严格按照国际一级民用机场标准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和施工,其跑道、候机楼、通讯航系统、供油和安全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场现由“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和运作,已开通飞往全国30多个城市的航线。
海运设施
高栏港总投资十八点八六亿元人民币,占地五十七万平方米、岸线八百二十四米,年设计吞吐能力八十万TEU(标准箱)的两个五万吨泊位的高栏港集装箱码头工程,是珠海港控股集团与和黄三角洲港口继成功合作经营九洲港货柜码头、高栏港件杂货码头后又一大型合作项目。
珠海九洲港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毗邻港澳,与澳门陆地相连,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珠海经济特区连接海内外的桥梁与枢纽。也是全国沿海最大的港口客运站之一。在珠江西岸,九洲港的枢纽地位愈发重要。大量出国考察的商务活动团队、探亲移民团队、旅游团队都从九洲港奔赴香港机场。江门市2012年经九洲港前往香港机场的客流量比去年同期骤增234%,台山、新会、开平等侨乡的出国路径都选择九洲港。深圳世纪假日、广之旅、中山国旅、江门大方等旅行社已成为九洲港香港机场航线的重点客户。
珠海的九洲港是华南地区与亚太地区的海上交通枢纽,与省内外各大港口及香港、澳门直接通航,每天都有船班往返于香港、深圳和珠海之间。
九洲港至香港航线,每天往返28个航班;九洲港至深圳蛇口航线,每天往返46个航班;澳门环岛游航线,每天5个航班;浪漫海上夜游航线,每晚2个航班;还有九洲港至珠海东区海岛游。
铁路设施
广珠铁路一条拟建纵贯珠三角西岸的铁路。连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四市,线路全长186.23公里,并将以货运为主。广州铁路集团的子公司广珠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1月已正式在珠海挂牌成立。
轻轨设施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工程全线总长143公里,其中广州至珠海主线长117公里,小榄至新会支线长约26公里。主线北起广州市新广州站(广州南站),直达珠海核心拱北站。支线由中山小榄引出,跨西江,经中山古镇、江门外海,至新会。共设27个站点。2011年1月7日,广珠城轨开通了从广州南站至珠海北站的13个车站,珠三角开始进入“一小时生活圈”,从广州南站到珠海北站只需要45分钟。从新会站出发,10多分钟就可到中山,30多分钟就可到珠海、广州,不用1小时就能到深圳,新会、江门融入“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珠海境内现设有珠海北站,车站规模为2站台4股道(其中正线两股,到发线两股)。以后铁路还开通珠海站并延伸至珠海机场。珠海北站已开通3A路、65路和K1路公交车。旅客可在珠海北站广场乘坐3A路和K1路公交车直达市区。
广珠城际已全线贯通。旅客可从广州南站直达珠海拱北。同时全线票价提升,线路0.598元/公里的票价已超过广深铁路。提价后,从广州南出发到珠海站二等座票价70元,全程最快1小时12分。此次新贯通的站点包括珠海、前山、明珠、唐家湾四个车站,增加营运里程23公里。终点站由以往在偏僻处的珠海北,延伸至紧邻珠海澳门边界的珠海站。全线贯通后,主线广州南一珠海全程最短用时1小时12分钟,支线广州南一新会全程最短运行时间为49分钟。 陆路设施
珠海的高速共分为京珠、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其中京珠高速只有下栅一个入口,沿海高速的入口有好几处,主要分布在:界涌入口、南屏入口、湖心路口入口、斗门入口、港湾大道入口,这些入口都和京珠、江珠进行了连接,其中西部沿海高速的最快入口在南屏,也是直接上西部沿海高速。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香港口岸、珠海口岸、澳门口岸、香港接线以及珠海接线。大桥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大桥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余公里。
历史沿革
有关珠海地名出处的传说颇多,但最经得起推敲的还应该是从地理角度给予的释义。珠海唐家与伶仃洋之间海域,古代就被当地居民称之为“珠海”。在《唐氏族谱》上,有人取名为“唐珠海”(明朝永乐年间)。民国初年唐家三峰小学《校歌)冲,其歌词有“前环珠海,后枕鹅峰”之句。可见这片海域早已有“珠海”之称。
珠海建县时,由于这一地区位于珠江出海之处,故称之为“珠海”。珠海大部分地区原属中山县,1953年从中山、东莞、宝安县划出一部分沿海地区和岛屿设立珠海县,县城设在今唐家镇。1958年珠海县归并于中山县,1961年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城改设于香洲。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为省辖市。1983年,斗门县划入珠海市。因此,在建县时期,就已称之为“珠海”。
自然资源
石料
珠海市蕴藏的石料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其具有坚硬、耐酸、耐碱的物理、化学性能,可用作建筑饰面材料、设备的防蚀材料和建筑石料。石料资源广泛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和低丘台地区,其中可分为北部的凤凰山区,中部的板樟山区、南部的牛筋头山区,西部的黄杨山区和海岛区。各区的石料蕴藏量丰富,据初步估算,全市主要地区石料蕴藏量达230亿立方米,力学性能良好,表土覆盖较薄,开采条件较好,产地运输方便,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砂料
珠海滨海平原地区有多处石英砂矿床。其中金鼎的玻璃砂矿床,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Q2/4)的万顷沙组(Q2-2/4)中,属滨海拦湾砂堤型矿床,矿层分三层,矿体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原矿品位SIQ2占96%以上,矿砂总储量为2769万吨。精矿可作为生产特种技术玻璃和平板玻璃的硅质原料。斗门县的斗门、坭湾、五山、白蕉等地有小型的石英砂矿床,总储量386万吨,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粘土及高岭土
珠海有多种类型的粘土矿或高岭土矿。按成因可分为4种类型:风化岩脉型高岭土矿、花岗岩风化壳型高岭土矿、冲积一泻湖堆积型粘土矿和山麓冲积型粘土矿。冲积一泻湖堆积型粘土矿以位于山场一南村一红山地段的红山粘土矿较典型,其粘土质量较好,含A1203.20.29-30.40%、SIQ2/253.78-59.11%,远景储量约1500万吨,覆盖薄,易露天开采,交通方便。柠溪、南水、横琴岛的深井、二井、金鼎的河头埔、留狮山等地的风化岩脉型高岭土矿具有一定的工业开采价值;下栅六组、会同、永丰、官塘,前山的东坑,斗门的岐沥、马山、大托等地的山麓冲积型粘土矿可供小规模开采。
滩涂资源
滩涂是处于大潮高潮线与大潮低潮线之间的地带。一般以大小潮的高低潮位线为依据,将滩涂分为高滩、中滩、低滩。而根据滩面高程与地下水位,及其实际利用关系,可再分为超高滩、高滩、中滩、低滩、浅滩五类。珠海市滩涂面积30.46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12.69%,其中超高滩5260亩,高滩5040.4亩,中滩24112.1亩,低滩18894.2亩,浅滩251306.4亩。按滩涂底质分为泥滩(占88.15%)和砂石滩(11.85%)。在26851.8亩泥滩中,生有咸水草的(草滩)3082亩,有红树林的(林滩)5689亩,曾养牡蛎的(老牡蛎滩)10917亩,没有草木生长的(光滩)248832亩。全市滩涂可分四个区:一是磨刀门口门滩涂区,包括鹤洲北、鹤洲南、三灶湾、洪湾西、洪湾北、洪湾南等6片,占滩涂总面积37.61%。该区淡水来源充足,可发展鱼、稻、蔗、果的综合性生产。二是东部沿海滩涂区,包括金鼎、唐家、香洲等片,占滩涂总面积14.77%,是历史上的养牡蛎区,可发展以牡蛎为主、鱼虾蟹结合的咸淡水养殖业。三是西部沿海滩涂区,包括雷蛛和平沙两片,占滩涂总面积20.83%,可以蔗、鱼为主,种养结合的综合经营。四是近岸岛屿滩涂区,包括淇澳、横琴、三灶、南水、高栏诸岛,占滩涂总面积26.78%,滩涂形成于岛屿湾内,小片分散,类型多种多样,以浅泥滩和中泥滩居多,可以种植或或养殖,尤以发展牡蛎生产的潜力很大。
野生动物资源
珠海全市主要野生经济动物有169种,分隶于4纲28目61科。在低山丘陵区有猕猴、野猪、赤麂、南狐、大灵猫、小灵猫、豹猫、水獭、鼬獾、红颊獾、穿山甲、赤腹松鼠、豪猪及各种鼠类。其中猕猴近20群(约2000多只)生存在担杆岛、大忙岛、二洲岛和外伶仃岛上。在三灶生活着几十头野猪、小灵猫、豹猫、水獭等。鸟类有八声杜鹃、鹎类、暗灰鹃鸩、喜鹊、黑卷尾、白腹、姬鹘、画眉、黑脸嗓眉、柳莺、褐翅鸦鹃,以及班鸠、鹧鸪、八哥和一些猛禽类。蛇类和龟鳖类也较丰富。在万山岛上发现红领绿鹦鹉珍稀动物。在平原耕作区有各种鼠类、蛇类、两栖类,鸟类有珠颈班鸠、八哥、麻雀、棕背伯劳、雨燕、翠鸟、鹎属鸟类、火尾缝叶莺、大山雀等。繁殖最多的候鸟是黄胸(禾花雀)。在海滩、沼泽区有白胸苦恶鸟、绿鹭、苍鹭、池鹭、白鹭等在夏季常见,冬天常见成千上万的鹜、鹘类。滩地外缘水面上有斑咀鹈鹕、野鸭及白骨顶等水鸟。
海洋海岛资源
珠海市海区面积为6135公里,分布有群岛2个、列岛8个,大小岛屿共147个,岛屿岸线总长543.01公里,面积为236,93平方公里。海岛数量居全省各县、市第一位。东起担杆岛,西至杜仔岛,南起平洲岛。北至淇澳岛。有127个小岛的面积小于2平方公里,2-10平方公里的岛屿有11个(直湾、北尖、外伶仃、内伶仃、横沥、小万、大万、白沥、二洲、东澳、横山等),大于10平方公里的岛屿有8个(担杆、淇澳、横琴、三灶、桂山、南水、高栏、荷包)。据统计,有人常住的海岛12个,各海岛居民的祖先多数是在清乾隆年间放宽海防政策后从各县迁来的。按照岛屿的成因,珠海海岛属大陆岛和冲积岛,其中属大陆岛类型的占绝大多数,占海岛总数的90%以上。珠海海岛热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介于22-23℃。海岛上有被称为“海上森林”的红树林,岛上有杜鹃、棕竹、龙船花、猕猴桃等50多种野生观赏植物。各岛鸟类102种。为华南地区511种的五分之一。其中外伶仃岛、二洲岛、大忙岛和担杆岛为广东省临濒动物保护区。 建设“文化珠海”
珠海是一座具有浓郁现代文化氛围的城市。从浪漫的休闲海滩,到欧式的午夜酒吧;从万头攒动的娱乐广场,到温馨宁静的文化馆站,珠海文化的内涵被放大,成为一种具有经济推力的“大文化”。所以,建设“文化珠海”就是今日珠海的必然选择。
民居文化
已有170余年历史的会同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占地9.6万平方米的村子里,有会馆、碉楼、祠堂和数十所民居,格局齐整。而梅溪村的陈芳家宅,也有110余年历史,作为清驻夏威夷首任领事陈芳的家庭庄园,占地5.7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雕梁画栋,中西合璧,人称“岭南大宅门”。
民俗文化
珠海的蛋家人,是过去被称为“水流柴”的海上渔民。蛋家人唱的歌叫沙田民歌,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分为高堂歌、咸水歌、大罾歌等,歌声高亢宏亮。珠海民间还有一种风格原始的祭神求福活动,人称“飘色”,是用巧妙的支撑装置将盛妆的男女幼童,高擎在半空进行表演,具有罕见的文化智慧。
2010年广东省珠海市的“鹤舞(三灶鹤舞)”,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留学文化
135年前,“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在家乡创办了留学预备学校“甄贤学社”,之后“读书拜孔子,留学拜容闳”渐成珠海世风。近年来,珠海承办了一系列以留学为主题的国际交流研讨活动。规划并开始建设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中国留学文化研究中心等留学文化设施,
“容闳与留美幼童丛书”更受到海内外关注。
传记文化
丰富的近代史料资源,为珠海提供了历史名人传记写作与出版的沃土。《珠海历史文化书系》第一批成功付梓。这部书系,分四套丛书,首批出版20余种,煌煌百万言,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其涉猎领域之广,历史线索之长,卷帧之浩繁,是一次对珠海地方史志的全面梳理。丛书对传承民族文化,开展乡土教育,培育市民的家园意识,弘扬城市人文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海洋文化
香炉湾的“珠海渔女”雕塑,象征珠海是海洋的女儿;中国海岸线最后一艘保存完好的清代三桅式古帆船,为珠海平添了海洋的神秘;海盗遗踪与海防炮台,记录着古往今来海洋上的风云变幻;而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存和清代海关的遗址,则昭示着近代中国从大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漫长历程。
度假文化
作为江海交汇、景色迷人的岭南水乡,珠海是海内外闻名的度假胜地。“住水边、食海鲜、玩水面、亲近大自然”的省级白藤湖度假区;有“岭南华清池”之称的御温泉度假城;依山傍水、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斗门酒吧城;集会所、枪会、狩猎场、山地高尔夫球场为一体的万盛乡村俱乐部等,都是阖家小住、情侣度假或是亲友欢聚的理想去处。
休闲文化
情侣路仿佛珠海的城市名片,在青山绿水间沿着海岸曲折蜿蜒。阳光、沙滩、温泉、山峦、海岛,珠海的自然景观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把珠海作为自己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无论是在月下的礁岩观潮听涛。还是随风中的游艇漂海垂钓,心旷神怡的感觉,总让人们对珠海流连忘返。
酒吧文化
毗邻港澳的珠海,是开放型的国际化城市,酒吧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城市色彩。水湾路的酒吧一条街,虽然不及香港的兰桂坊热闹,但掩映在绿色园林中的露天欧式情调、正宗的葡萄牙红酒和德国啤酒,却也吸引了流连忘返的国内外酒客。今年,在湾仔的濠江边和斗门的白藤湖畔,又有两条新的酒吧街即将建成。
沙滩文化
珠海有340多个海滩,虽然多数尚未开发,但珠海人的海滩情结却已难割舍。从市区的菱角咀,到高栏岛的飞沙滩;从东澳岛的南沙湾,到三灶岛的金海岸;从外仃伶的银沙泳场,到荷包岛的大南湾,珠海人在月下的海滩踏浪弄潮、篝火野炊,好不惬意!而每年一届的沙滩音乐派对,更仿佛盛况无比的海神节。
经济发展
珠海于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按总工业输出额计,主要工业依次为:电子及通讯设备、电子仪器及机械、办公室仪器。以高科技为重点的工业体系,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珠海从昔日一个经济落后的边陲小县,一跃成为新型花园城市,一个以高科技为重点的工业体系,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初具雏型。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珠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已有5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珠海,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303项。日本的三菱、三井、伊藤忠、松下、东芝、佳能、日通、珠海紫翔,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塞拉尼斯、伟创力、壳牌,英国的BP公司,德国的戴姆勒克莱斯勒、西门子,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飞利浦等30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已落户珠海。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税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相继跨过1000亿元、3000亿元、400亿元和100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410亿元、3580亿元、459亿元和143.3亿元。年均增长11.3%、11.1%、18.4%和20.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4万美元,年均增长9.2%,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投资环境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双转移”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招商引资氛围日渐浓厚,招商引资环境日臻完善,投资考察活动空前活跃,招商引资成效逐步凸显,呈现项目数量较多、项目规模较大、项目结构趋优的良好势头。
据统计,2010年全市招商项目457个,投资金额610.1亿元人民币。其中已签合同项目333个,金额282.2亿元人民币。实际投入资金65.1亿元人民币。按上报数,2010年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4个,合同外资金额1.38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92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实际吸收外资分别完成省、市年度目标的108.3%和101.4%。增幅和完成工作目标进度在全省均排名第7位,获得全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综合三等奖。
地理环境
地形
珠海市区内陆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以平原(占25.5%)、丘陵(占58.68%)为主,兼有低山、滩涂等。地势平缓,倚山临海,海域辽阔,百岛蹲伏,有奇峰异石和秀美的海湾、沙滩。内陆由凤凰山、将军山两大山系的山地丘陵及海岸、平原所构成。最大的海岛是三灶岛,面积约78平方公里。陆上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为纵横交错的水网分划。滨海冲积平原由西江和北江冲积物聚成。珠江口外海滨滩涂辽阔,水下滩地向岸外缓慢坡降。海岸线、岛岸线长690公里。内陆最高的凤凰山,海拔437米,海岛多在海拔100米以上。主要矿产资源有水晶、铁、钨、锡、锰、钾长石、优质石英砂。自然土壤有赤红壤、石质土、滨海沙土、盐渍沼泽土等。主要河流有磨刀门、金星门、坭湾门、鸡啼门、虎跳门、前山水道、湾仔澳门河段、南水沥等,总长135公里。
气候
珠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常受南亚热带季候风侵袭,多雷雨。年平均气温22.3℃。最低气温2.5℃。年降雨量为1770-2300毫米,4月至9月盛行东南季风,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珠海大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是79%。每年初春时节,细雨连绵,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有时可达到100%。
珠海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台风和暴雨,个别年份冬季受寒潮低温影响。台风出现的时间多在6月至10月,年平均4次左右。严重影响珠海市的台风平均每年1次。暴雨有5次左右。
全年有225天空气质量级别I级(优),占61.6%;140天的空气质量级别Ⅱ级(良),占38.4%。酸雨发生率为44.3%,比上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污水处理厂10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54.3万吨,增长16.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3%。
交通运输
航运设施
珠海机场位于珠海西区三灶岛西南端,三面环海,净空良好,距市区约35公里。该机场严格按照国际一级民用机场标准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和施工,其跑道、候机楼、通讯航系统、供油和安全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场现由“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和运作,已开通飞往全国30多个城市的航线。
海运设施
高栏港总投资十八点八六亿元人民币,占地五十七万平方米、岸线八百二十四米,年设计吞吐能力八十万TEU(标准箱)的两个五万吨泊位的高栏港集装箱码头工程,是珠海港控股集团与和黄三角洲港口继成功合作经营九洲港货柜码头、高栏港件杂货码头后又一大型合作项目。
珠海九洲港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毗邻港澳,与澳门陆地相连,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珠海经济特区连接海内外的桥梁与枢纽。也是全国沿海最大的港口客运站之一。在珠江西岸,九洲港的枢纽地位愈发重要。大量出国考察的商务活动团队、探亲移民团队、旅游团队都从九洲港奔赴香港机场。江门市2012年经九洲港前往香港机场的客流量比去年同期骤增234%,台山、新会、开平等侨乡的出国路径都选择九洲港。深圳世纪假日、广之旅、中山国旅、江门大方等旅行社已成为九洲港香港机场航线的重点客户。
珠海的九洲港是华南地区与亚太地区的海上交通枢纽,与省内外各大港口及香港、澳门直接通航,每天都有船班往返于香港、深圳和珠海之间。
九洲港至香港航线,每天往返28个航班;九洲港至深圳蛇口航线,每天往返46个航班;澳门环岛游航线,每天5个航班;浪漫海上夜游航线,每晚2个航班;还有九洲港至珠海东区海岛游。
铁路设施
广珠铁路一条拟建纵贯珠三角西岸的铁路。连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四市,线路全长186.23公里,并将以货运为主。广州铁路集团的子公司广珠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1月已正式在珠海挂牌成立。
轻轨设施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工程全线总长143公里,其中广州至珠海主线长117公里,小榄至新会支线长约26公里。主线北起广州市新广州站(广州南站),直达珠海核心拱北站。支线由中山小榄引出,跨西江,经中山古镇、江门外海,至新会。共设27个站点。2011年1月7日,广珠城轨开通了从广州南站至珠海北站的13个车站,珠三角开始进入“一小时生活圈”,从广州南站到珠海北站只需要45分钟。从新会站出发,10多分钟就可到中山,30多分钟就可到珠海、广州,不用1小时就能到深圳,新会、江门融入“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珠海境内现设有珠海北站,车站规模为2站台4股道(其中正线两股,到发线两股)。以后铁路还开通珠海站并延伸至珠海机场。珠海北站已开通3A路、65路和K1路公交车。旅客可在珠海北站广场乘坐3A路和K1路公交车直达市区。
广珠城际已全线贯通。旅客可从广州南站直达珠海拱北。同时全线票价提升,线路0.598元/公里的票价已超过广深铁路。提价后,从广州南出发到珠海站二等座票价70元,全程最快1小时12分。此次新贯通的站点包括珠海、前山、明珠、唐家湾四个车站,增加营运里程23公里。终点站由以往在偏僻处的珠海北,延伸至紧邻珠海澳门边界的珠海站。全线贯通后,主线广州南一珠海全程最短用时1小时12分钟,支线广州南一新会全程最短运行时间为49分钟。 陆路设施
珠海的高速共分为京珠、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其中京珠高速只有下栅一个入口,沿海高速的入口有好几处,主要分布在:界涌入口、南屏入口、湖心路口入口、斗门入口、港湾大道入口,这些入口都和京珠、江珠进行了连接,其中西部沿海高速的最快入口在南屏,也是直接上西部沿海高速。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香港口岸、珠海口岸、澳门口岸、香港接线以及珠海接线。大桥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大桥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余公里。
历史沿革
有关珠海地名出处的传说颇多,但最经得起推敲的还应该是从地理角度给予的释义。珠海唐家与伶仃洋之间海域,古代就被当地居民称之为“珠海”。在《唐氏族谱》上,有人取名为“唐珠海”(明朝永乐年间)。民国初年唐家三峰小学《校歌)冲,其歌词有“前环珠海,后枕鹅峰”之句。可见这片海域早已有“珠海”之称。
珠海建县时,由于这一地区位于珠江出海之处,故称之为“珠海”。珠海大部分地区原属中山县,1953年从中山、东莞、宝安县划出一部分沿海地区和岛屿设立珠海县,县城设在今唐家镇。1958年珠海县归并于中山县,1961年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城改设于香洲。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为省辖市。1983年,斗门县划入珠海市。因此,在建县时期,就已称之为“珠海”。
自然资源
石料
珠海市蕴藏的石料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其具有坚硬、耐酸、耐碱的物理、化学性能,可用作建筑饰面材料、设备的防蚀材料和建筑石料。石料资源广泛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和低丘台地区,其中可分为北部的凤凰山区,中部的板樟山区、南部的牛筋头山区,西部的黄杨山区和海岛区。各区的石料蕴藏量丰富,据初步估算,全市主要地区石料蕴藏量达230亿立方米,力学性能良好,表土覆盖较薄,开采条件较好,产地运输方便,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砂料
珠海滨海平原地区有多处石英砂矿床。其中金鼎的玻璃砂矿床,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Q2/4)的万顷沙组(Q2-2/4)中,属滨海拦湾砂堤型矿床,矿层分三层,矿体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原矿品位SIQ2占96%以上,矿砂总储量为2769万吨。精矿可作为生产特种技术玻璃和平板玻璃的硅质原料。斗门县的斗门、坭湾、五山、白蕉等地有小型的石英砂矿床,总储量386万吨,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粘土及高岭土
珠海有多种类型的粘土矿或高岭土矿。按成因可分为4种类型:风化岩脉型高岭土矿、花岗岩风化壳型高岭土矿、冲积一泻湖堆积型粘土矿和山麓冲积型粘土矿。冲积一泻湖堆积型粘土矿以位于山场一南村一红山地段的红山粘土矿较典型,其粘土质量较好,含A1203.20.29-30.40%、SIQ2/253.78-59.11%,远景储量约1500万吨,覆盖薄,易露天开采,交通方便。柠溪、南水、横琴岛的深井、二井、金鼎的河头埔、留狮山等地的风化岩脉型高岭土矿具有一定的工业开采价值;下栅六组、会同、永丰、官塘,前山的东坑,斗门的岐沥、马山、大托等地的山麓冲积型粘土矿可供小规模开采。
滩涂资源
滩涂是处于大潮高潮线与大潮低潮线之间的地带。一般以大小潮的高低潮位线为依据,将滩涂分为高滩、中滩、低滩。而根据滩面高程与地下水位,及其实际利用关系,可再分为超高滩、高滩、中滩、低滩、浅滩五类。珠海市滩涂面积30.46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12.69%,其中超高滩5260亩,高滩5040.4亩,中滩24112.1亩,低滩18894.2亩,浅滩251306.4亩。按滩涂底质分为泥滩(占88.15%)和砂石滩(11.85%)。在26851.8亩泥滩中,生有咸水草的(草滩)3082亩,有红树林的(林滩)5689亩,曾养牡蛎的(老牡蛎滩)10917亩,没有草木生长的(光滩)248832亩。全市滩涂可分四个区:一是磨刀门口门滩涂区,包括鹤洲北、鹤洲南、三灶湾、洪湾西、洪湾北、洪湾南等6片,占滩涂总面积37.61%。该区淡水来源充足,可发展鱼、稻、蔗、果的综合性生产。二是东部沿海滩涂区,包括金鼎、唐家、香洲等片,占滩涂总面积14.77%,是历史上的养牡蛎区,可发展以牡蛎为主、鱼虾蟹结合的咸淡水养殖业。三是西部沿海滩涂区,包括雷蛛和平沙两片,占滩涂总面积20.83%,可以蔗、鱼为主,种养结合的综合经营。四是近岸岛屿滩涂区,包括淇澳、横琴、三灶、南水、高栏诸岛,占滩涂总面积26.78%,滩涂形成于岛屿湾内,小片分散,类型多种多样,以浅泥滩和中泥滩居多,可以种植或或养殖,尤以发展牡蛎生产的潜力很大。
野生动物资源
珠海全市主要野生经济动物有169种,分隶于4纲28目61科。在低山丘陵区有猕猴、野猪、赤麂、南狐、大灵猫、小灵猫、豹猫、水獭、鼬獾、红颊獾、穿山甲、赤腹松鼠、豪猪及各种鼠类。其中猕猴近20群(约2000多只)生存在担杆岛、大忙岛、二洲岛和外伶仃岛上。在三灶生活着几十头野猪、小灵猫、豹猫、水獭等。鸟类有八声杜鹃、鹎类、暗灰鹃鸩、喜鹊、黑卷尾、白腹、姬鹘、画眉、黑脸嗓眉、柳莺、褐翅鸦鹃,以及班鸠、鹧鸪、八哥和一些猛禽类。蛇类和龟鳖类也较丰富。在万山岛上发现红领绿鹦鹉珍稀动物。在平原耕作区有各种鼠类、蛇类、两栖类,鸟类有珠颈班鸠、八哥、麻雀、棕背伯劳、雨燕、翠鸟、鹎属鸟类、火尾缝叶莺、大山雀等。繁殖最多的候鸟是黄胸(禾花雀)。在海滩、沼泽区有白胸苦恶鸟、绿鹭、苍鹭、池鹭、白鹭等在夏季常见,冬天常见成千上万的鹜、鹘类。滩地外缘水面上有斑咀鹈鹕、野鸭及白骨顶等水鸟。
海洋海岛资源
珠海市海区面积为6135公里,分布有群岛2个、列岛8个,大小岛屿共147个,岛屿岸线总长543.01公里,面积为236,93平方公里。海岛数量居全省各县、市第一位。东起担杆岛,西至杜仔岛,南起平洲岛。北至淇澳岛。有127个小岛的面积小于2平方公里,2-10平方公里的岛屿有11个(直湾、北尖、外伶仃、内伶仃、横沥、小万、大万、白沥、二洲、东澳、横山等),大于10平方公里的岛屿有8个(担杆、淇澳、横琴、三灶、桂山、南水、高栏、荷包)。据统计,有人常住的海岛12个,各海岛居民的祖先多数是在清乾隆年间放宽海防政策后从各县迁来的。按照岛屿的成因,珠海海岛属大陆岛和冲积岛,其中属大陆岛类型的占绝大多数,占海岛总数的90%以上。珠海海岛热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介于22-23℃。海岛上有被称为“海上森林”的红树林,岛上有杜鹃、棕竹、龙船花、猕猴桃等50多种野生观赏植物。各岛鸟类102种。为华南地区511种的五分之一。其中外伶仃岛、二洲岛、大忙岛和担杆岛为广东省临濒动物保护区。 建设“文化珠海”
珠海是一座具有浓郁现代文化氛围的城市。从浪漫的休闲海滩,到欧式的午夜酒吧;从万头攒动的娱乐广场,到温馨宁静的文化馆站,珠海文化的内涵被放大,成为一种具有经济推力的“大文化”。所以,建设“文化珠海”就是今日珠海的必然选择。
民居文化
已有170余年历史的会同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占地9.6万平方米的村子里,有会馆、碉楼、祠堂和数十所民居,格局齐整。而梅溪村的陈芳家宅,也有110余年历史,作为清驻夏威夷首任领事陈芳的家庭庄园,占地5.7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雕梁画栋,中西合璧,人称“岭南大宅门”。
民俗文化
珠海的蛋家人,是过去被称为“水流柴”的海上渔民。蛋家人唱的歌叫沙田民歌,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分为高堂歌、咸水歌、大罾歌等,歌声高亢宏亮。珠海民间还有一种风格原始的祭神求福活动,人称“飘色”,是用巧妙的支撑装置将盛妆的男女幼童,高擎在半空进行表演,具有罕见的文化智慧。
2010年广东省珠海市的“鹤舞(三灶鹤舞)”,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留学文化
135年前,“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在家乡创办了留学预备学校“甄贤学社”,之后“读书拜孔子,留学拜容闳”渐成珠海世风。近年来,珠海承办了一系列以留学为主题的国际交流研讨活动。规划并开始建设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中国留学文化研究中心等留学文化设施,
“容闳与留美幼童丛书”更受到海内外关注。
传记文化
丰富的近代史料资源,为珠海提供了历史名人传记写作与出版的沃土。《珠海历史文化书系》第一批成功付梓。这部书系,分四套丛书,首批出版20余种,煌煌百万言,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其涉猎领域之广,历史线索之长,卷帧之浩繁,是一次对珠海地方史志的全面梳理。丛书对传承民族文化,开展乡土教育,培育市民的家园意识,弘扬城市人文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海洋文化
香炉湾的“珠海渔女”雕塑,象征珠海是海洋的女儿;中国海岸线最后一艘保存完好的清代三桅式古帆船,为珠海平添了海洋的神秘;海盗遗踪与海防炮台,记录着古往今来海洋上的风云变幻;而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存和清代海关的遗址,则昭示着近代中国从大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漫长历程。
度假文化
作为江海交汇、景色迷人的岭南水乡,珠海是海内外闻名的度假胜地。“住水边、食海鲜、玩水面、亲近大自然”的省级白藤湖度假区;有“岭南华清池”之称的御温泉度假城;依山傍水、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斗门酒吧城;集会所、枪会、狩猎场、山地高尔夫球场为一体的万盛乡村俱乐部等,都是阖家小住、情侣度假或是亲友欢聚的理想去处。
休闲文化
情侣路仿佛珠海的城市名片,在青山绿水间沿着海岸曲折蜿蜒。阳光、沙滩、温泉、山峦、海岛,珠海的自然景观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把珠海作为自己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无论是在月下的礁岩观潮听涛。还是随风中的游艇漂海垂钓,心旷神怡的感觉,总让人们对珠海流连忘返。
酒吧文化
毗邻港澳的珠海,是开放型的国际化城市,酒吧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城市色彩。水湾路的酒吧一条街,虽然不及香港的兰桂坊热闹,但掩映在绿色园林中的露天欧式情调、正宗的葡萄牙红酒和德国啤酒,却也吸引了流连忘返的国内外酒客。今年,在湾仔的濠江边和斗门的白藤湖畔,又有两条新的酒吧街即将建成。
沙滩文化
珠海有340多个海滩,虽然多数尚未开发,但珠海人的海滩情结却已难割舍。从市区的菱角咀,到高栏岛的飞沙滩;从东澳岛的南沙湾,到三灶岛的金海岸;从外仃伶的银沙泳场,到荷包岛的大南湾,珠海人在月下的海滩踏浪弄潮、篝火野炊,好不惬意!而每年一届的沙滩音乐派对,更仿佛盛况无比的海神节。
经济发展
珠海于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按总工业输出额计,主要工业依次为:电子及通讯设备、电子仪器及机械、办公室仪器。以高科技为重点的工业体系,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珠海从昔日一个经济落后的边陲小县,一跃成为新型花园城市,一个以高科技为重点的工业体系,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初具雏型。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珠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已有5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珠海,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303项。日本的三菱、三井、伊藤忠、松下、东芝、佳能、日通、珠海紫翔,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塞拉尼斯、伟创力、壳牌,英国的BP公司,德国的戴姆勒克莱斯勒、西门子,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飞利浦等30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已落户珠海。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税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相继跨过1000亿元、3000亿元、400亿元和100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410亿元、3580亿元、459亿元和143.3亿元。年均增长11.3%、11.1%、18.4%和20.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4万美元,年均增长9.2%,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投资环境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双转移”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招商引资氛围日渐浓厚,招商引资环境日臻完善,投资考察活动空前活跃,招商引资成效逐步凸显,呈现项目数量较多、项目规模较大、项目结构趋优的良好势头。
据统计,2010年全市招商项目457个,投资金额610.1亿元人民币。其中已签合同项目333个,金额282.2亿元人民币。实际投入资金65.1亿元人民币。按上报数,2010年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4个,合同外资金额1.38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92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实际吸收外资分别完成省、市年度目标的108.3%和101.4%。增幅和完成工作目标进度在全省均排名第7位,获得全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综合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