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中发生黄疸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产生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20年10月份-2021年2月份期间就诊的80名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基础,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化护理干预方案,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将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以及两组护理效果(显效、有效、无效)视為观察重点,比较两组运用不同方案后所产生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以及两组护理效果(显效、有效、无效)等指标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即P<0.05。结论 对新生儿中的黄疸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儿在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等方面被更好的改善,即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黄疸消退时间缩短,成为对黄疸患儿进行护理的最佳方案之一。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护理效果
在新生儿时期,各种原因导致胆红素的代谢过程发生异常,最终演变为机体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患儿在主观上以皮肤、巩膜等发黄为主要表现,这种现象称为“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科并不罕见,近年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常见问题,且患儿父母深受困扰,为此,为黄疸患儿研讨出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极为关键之处,据调查显示,全国众多医院新生儿科室就黄疸患儿多采用常规性护理,但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现状,最近相关医学提出“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因此本文围绕对新生儿中发生黄疸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产生的护理效果展开深入剖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80例在我院2020年10月份-2021年2月份期间以黄疸疾病就诊的患儿。本着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性别分布:男23例,女17例;日龄:1-18天,平均为(9.40±0.10)天;体重范围:2.6-3.5kg,平均为(3.15±0.20)kg。对照组性别分布:男25例,女15例;日龄:1-19天,平均为(9.50±0.20)天;体重范围:2.6-3.6kg,平均为(3.13±0.40)kg。两组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入选新生儿日龄均≥1天;2)入选新生儿体重均在2.5-4kg之间,均属正常。所有参与的新生儿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协议书,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告知新生儿家属疾病注意事项(如蓝光照射法)、房间温度的调控、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为:1)相关知识讲解:就新生儿黄疸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与护理措施、预后等为患儿家属进行讲解,对患儿家属提出的任何不懂的点重新详细讲解,直至患儿家属掌握为主;2)预防干预:光疗前提前检查患儿指甲,指甲长者给予修剪,用提前温热的毛巾擦拭患儿身体,最后帮助患儿取仰卧位,并为患儿戴好手套、脚套以及防护眼罩,1-2小时变换一次卧位,变换为侧卧位,并及时擦拭患儿身上的汉,光疗结束最后15分钟,将患儿衣物预热,光疗结束为患儿穿上提前预热好的衣服;
1.3评定标准
其评定标准为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就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而言,向着升高或者降低的趋向发展;就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而言,向着延长或者缩短的趋向发展;就患儿护理有效率而言,向着升高或者降低的趋向发展。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状况
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后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后的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详细见表1。
2.2干预后患儿护理效果状况
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对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后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后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即平均高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详细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黄疸近年来已发展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除了皮肤等出现黄染的常见表现外,患儿全身抽搐是其更为严重的表现。
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后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后的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以及黄疸消退时间;观察组对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后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后的患儿患儿护理总有效率,即平均高17.5%;以上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0.05。
综上,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效果可以使得黄疸患儿在血清胆红素含量、黄疸消退时间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改善,即血清胆红素含量降低、黄疸消退更快,对黄疸患儿来讲是一项全面考虑、注重细节的最佳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吴秋玉.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9,6(023):3-4.
[2]何映兰,余春,高建敏,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0,000(001):154-155.
[3]王明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母婴世界,2020,15(8):159.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护理效果
在新生儿时期,各种原因导致胆红素的代谢过程发生异常,最终演变为机体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患儿在主观上以皮肤、巩膜等发黄为主要表现,这种现象称为“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科并不罕见,近年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常见问题,且患儿父母深受困扰,为此,为黄疸患儿研讨出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极为关键之处,据调查显示,全国众多医院新生儿科室就黄疸患儿多采用常规性护理,但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一现状,最近相关医学提出“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因此本文围绕对新生儿中发生黄疸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产生的护理效果展开深入剖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80例在我院2020年10月份-2021年2月份期间以黄疸疾病就诊的患儿。本着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性别分布:男23例,女17例;日龄:1-18天,平均为(9.40±0.10)天;体重范围:2.6-3.5kg,平均为(3.15±0.20)kg。对照组性别分布:男25例,女15例;日龄:1-19天,平均为(9.50±0.20)天;体重范围:2.6-3.6kg,平均为(3.13±0.40)kg。两组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入选新生儿日龄均≥1天;2)入选新生儿体重均在2.5-4kg之间,均属正常。所有参与的新生儿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协议书,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告知新生儿家属疾病注意事项(如蓝光照射法)、房间温度的调控、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为:1)相关知识讲解:就新生儿黄疸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与护理措施、预后等为患儿家属进行讲解,对患儿家属提出的任何不懂的点重新详细讲解,直至患儿家属掌握为主;2)预防干预:光疗前提前检查患儿指甲,指甲长者给予修剪,用提前温热的毛巾擦拭患儿身体,最后帮助患儿取仰卧位,并为患儿戴好手套、脚套以及防护眼罩,1-2小时变换一次卧位,变换为侧卧位,并及时擦拭患儿身上的汉,光疗结束最后15分钟,将患儿衣物预热,光疗结束为患儿穿上提前预热好的衣服;
1.3评定标准
其评定标准为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就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而言,向着升高或者降低的趋向发展;就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而言,向着延长或者缩短的趋向发展;就患儿护理有效率而言,向着升高或者降低的趋向发展。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状况
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后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后的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详细见表1。
2.2干预后患儿护理效果状况
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对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后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后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即平均高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详细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黄疸近年来已发展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除了皮肤等出现黄染的常见表现外,患儿全身抽搐是其更为严重的表现。
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后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后的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以及黄疸消退时间;观察组对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后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后的患儿患儿护理总有效率,即平均高17.5%;以上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0.05。
综上,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效果可以使得黄疸患儿在血清胆红素含量、黄疸消退时间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改善,即血清胆红素含量降低、黄疸消退更快,对黄疸患儿来讲是一项全面考虑、注重细节的最佳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吴秋玉.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9,6(023):3-4.
[2]何映兰,余春,高建敏,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0,000(001):154-155.
[3]王明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母婴世界,2020,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