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当代史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X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回顾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史,大多数的仍然是史料,如文章、文集或出版物,鲜有真正的专题艺术史的深度挖掘式研究;加之史料类的访谈或口述史的随意性,就很容易造成论述的失衡。所幸的是,王志亮博士的专著《话语与运动:20世纪80年代美术史的两个关键词》不仅充分对“85美术运动”鲜活的历史和文献进行梳理和考证,更有力地抓住了公共舆论和权力话语两方面论述“理性绘画”乃至85美术运动的发生发展,这为该阶段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洞见。此书的前言中提及“如何建构80年代不同艺术团体之间,团体与艺术事件之间,艺术理论与创作之间的关系等都成为研究这一时期艺术史的突破点”,恐怕弄明白这一点才能把握作者的深意。作者擅长哲学思辨,又有科学的考证和清晰的论证,从而使得这部著作在历史、文献、哲学之间建立起动态的平衡关系。
  本书前言中一开篇就提到《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一书,这是作者研究的起点,“做学问,总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看得更远。”对于作者来说前者意味着“巨人”,其中所构建历史结构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框架,但在这个相对完善的框架之下,还有一些问题可以做详细的叙述和考证,这也是王志亮博士在书中着力之处。如书中的第一章和第三章都论及理性绘画中冷漠感和崇高感最初是如何从1986年的“85青年美术思潮大型幻灯展暨学术研讨会”就初现端倪的。也正是这次会议,作为理性绘画自发到自觉的转折点。在大的框架下很多类似的联系都隐约或间接地产生影响,它们之于组成叙事结构的事件或空间是不透明的部分,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成为被动的内容,但又不能忽视其与该阶段整体的发展轨迹共同构成了当时话语传播的公共领域。
  这些艺术团体、艺术事件、艺术现象、艺术理论以及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又如何?通过作者考古式的求证,找到了这些联系生发的几个关键点,即话语传播的空间,也就是艺术公共领域,以及理性思潮的权力话语。作者首先从星星画会、无名画会的展览着手,将哈贝马斯社会交往理论中有关“公共领域”的概念运用到中国80年代艺术公共领域。根据作者的深入阐释,观众(哈贝马斯)或艺术家和群众(80年代中国艺术语境中),以及实体空间(展览馆),促成了艺术公共领域的初级机制。自80年代中后期始,围绕着以报刊为核心的展览(话语空间)、讨论会(“形式探索和个人表现”话语属性)和群体(“文化意识和人本主义”话语属性)三种机制将艺术公共领域的初级机制进一步扩展。第二章“三种美学话语:传统、现代和前卫”,从标题可知是围绕艺术作品的美学特征展开,但实际上讨论的核心问题是85美术运动时期传统、现代和前卫三种美学话语是如何往复切换和重合交叠的。作者引入高名潞先生的整一性理论,并找到了一幅被认为是85美术运动的开篇之作为例———孟禄丁和张群的《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作者先是以放大镜式的方式获取细节,这么做是因为原来对这幅画的定位就是打破传统,这从画面中女青年从破碎的画面中走来到桌上破碎的八卦餐盘就可以得见,象征东方的元素几乎都是破碎的状态。但就在画面最不起眼的下半部分集中显现了传统与前卫话语系统的关联:古代石窟所连接的草木不生的山岩之下是两位创作者的形象,他们托起了这看似不能承受的山石之重,不远处他们自己的作品处于山与地的夹缝之间。在一片海域的前方中心处是一杆矗立着的却不易察觉的钟表。艺术家通过画面的有意安排来确认自己的主体性。创作者自身的出现意味着他们无意识中的时代精神,也就是传统与前卫的整一性。画面中的对象被符号化之后,由于显而易见的二元对立是诱人的,对于“破”的理解容易表面化,因此作者在书中着重解释了这个有差异化的“破”。为了进一步说明三类话语的关联,作者再次以北方艺术群体为例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书的后半部分爬梳了理性话语是如何兴起,又是如何传播发展最终成型的逻辑。可谓全书叙述的重心,其中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关键事件,理性话语的生成和发展。作者在这一章节中有两个精彩之处:一是理性话语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二是以传播的角度来考证“理性之潮”的发展过程。85美术运动从自发到自觉中间关键的一环是1986年的一次官方会议“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自此之后的85美术运动才进入有组织和有规划的自觉阶段。这一点可以在紧接其后的珠海会议和当时艺术团体和艺术家(如北方艺术群体、池社、红色·旅)的创作中体现出来。值得指出的是,作者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现理性思潮的发展过程,区别于单纯以时间为线索的大事纪年表,这里的时间增加了传播这一限定条件。也就是说,事件的发生还须根据它进入传播媒介的时间。“这种时间概念是与当代传播媒介的不断复杂化相伴而生的”,當代史研究需要考虑与之相适应的当代传播媒介。一旦有了传播媒介因素的介入,书中前半部分所论及的公共空间的场域就扩大了。同时,又对应的是前面的艺术公共领域相关内容,最终确立了理性话语成型的逻辑范式。这也是为什么在看到本书后记中,作者提到这些章节的内容原本是集中于2007年至2018年发表的独立文章,我们会思考它们是如何编成一本书。
  我们可以将作者十年来的思考和写作放入一个长线逻辑中。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相信,在冥冥之中,在他不同时间写作的篇章之间形成了一种潜在的思想轨迹。跟随作者的思路,85美术运动中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以及各个艺术事件、艺术实践、艺术理论和艺术团体或艺术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就变得豁然开朗了。除此之外,本书最后部分以后结构主义的符号学艺术史理论收尾,使得前三章的理论得以升华,这也是初读此书被吸引之处。书的前三章本身独立成章,分别回答了各自的问题,最后部分则在方法论上进行理论补充。作者在这一章节对艺术史中符号学的应用,符号学与视觉艺术进行了颇为精妙的探讨。可以说,以方法论的灵活性检视了80年代的艺术话语。
  本书是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艺术的具体问题的一次实在的努力,其中对个案提供了深入研究和反思,铺陈出80年代各种艺术话语传播的相互关系。在后记中我们看到作者的写作历程,对于王志亮博士来说是一次阶段性的学术整理;对于读者来说,更是一次中国20世纪80年代艺术史研究大门的“再次”打开。除了对作者严谨的学术表示致敬之外,我们也看到了作为一个真诚思考者的坚守。
其他文献
南海“更路簿”(如图所示)主要是中国海南岛渔民在千百年的渔业生产实践中发明和创造的。直到20世纪50年代,“更路簿”才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并进入学术界的视野。早期仅有少部分的专家学者对“更路簿”开展了一些历史文化研究。“南海航道更路经”(“更路簿”)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有关部门和学术界开始意识到“更路簿”的学术价值及其在维护我国
期刊
2019年,国内出版的艺术理论类著作精彩纷呈。在对2018年该领域著作的盘点中,我们选择了“艺术与社会”的视角。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我们看来,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的盘点更容易聚焦,对读者也会更有助益。2019年,我们打算延续这样的思路,聚焦于“社会中的艺术”这一话题,对相关著作进行盘点。这些著作大多为个案研究,地域性比较明显,因此我们按照中国和西方的顺序展开,并在随后探讨艺术交流中的挪用问题,以及对艺
期刊
天涯水涯,节序匆匆,造化无情。21世纪,对我们这一代人仿佛仍在传说之中,已经快过去两旬!遣苦涩之笔,在下费多年光景,将德国古典学家汉斯·布鲁门伯格的皇皇巨著《神话研究》[1]迻译成中文,由“世纪文景出版集团”出版(2012年、2014年)。7年时间从指缝里溜走,无知无觉。偶尔翻阅,异国哲人之言辞,仍然是不解之天书。马克·里拉(Mark Lilla)说,“心灵已经沉沦”(The shipwrecke
期刊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科幻蜿蜒发展的第70个年头。这一年: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全面5G时代将临;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科幻行业发展;本土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带动了科幻产业多平台、多元化的增长,进而推动科幻从业者数量扩容;阅读市场与基础教育呼吁科学思维与想象力的介入,科幻成为极佳的文化载体。在各方因素加持下,2019年的中国科幻以全面勃发的姿态迈向了“黄金时
期刊
在我阅读2019年度短篇小说的过程中,尽管其中不乏大量的平庸之作,但仍有为数不多的作品带给我一种新鲜之感,而这种新鲜感正是源于作家和作品所具有的新锐性。这种新锐性既包括作品本身所带有的实验性和探索性,也包括作家本人的新锐性。作为一种异质性的力量,它们对当下文坛充斥着的那种模式化、套路化和概念化的写作构成强烈的冲击和挑战,体现了文学发展的前沿性和未来性。尽管这些作品不无瑕疵,但它们的存在着实为201
期刊
南海更路簿是以中国海南岛渔民为主在千百年的渔业生产实践中发明和创造的。直到20世纪50年代,更路簿才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并进入学界的视野。海南大学从事海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周伟民、唐玲玲教授的《南海天书》[1]对已发现的更路簿进行了汇编及注译,并从更路簿的文化背景、更路簿学科发展等方面对南海更路簿进行诠释,被公认为是研究南海更路簿有影响力的成果之一,也是笔者从事更路簿学习与研究的入门著作。  而《南海
期刊
在现代新儒家代表性人物当中,熊十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现代新儒学的奠基人,熊十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融汇西方现代文化,打通儒佛,辟空立论,创建了“新唯识论”学思体系。他的“体用不二”“返本开新”之论,深深影响了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人。时至今日,熊十力极富原创性的思想依然为学界所关注。  牛军的个人专著《熊十力文化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是这些年来熊十力文化思想研究的力作。
期刊
【关键词】科幻盘点2020年创新探索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远程办公、线上教学、云聚会等曾经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描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生活之中。居家不聚集的防疫号召给予人们更多的阅读与思考时间,面对纷繁复杂的疫情形势与数据变化所带来的焦虑,科幻阅读成为缓解情绪的重要渠道之一。   于作者而言,面对科幻入侵现实的情况,对未来的设计与反
期刊
众所周知,学术研究可以有多种路径,宏观或微观、整体或个案、纵寻脉络与横做切片,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但在我看到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葫芦文化丛书》之前,还不曾想到对一个小小的研究对象———葫芦,可以编出九大卷,洋洋二百多万言的丛书。而且,只要一翻就可以看出,九卷所构成的仍然是一个开放结构,尚有很大的增补空间。这种研究引起了我的兴趣,不仅因为它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也不仅因为许多具体内容吸引了我,而且因为它的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话深入人心,如今,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穿越时空,从历史的角度看,祖国的河山是怎样的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至1966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可见一斑。尽管描写不多,却让我清晰看到,那时的中国大地上,处处可见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说起“十七年”文学,“三红一创,青山保林”大家比较熟知,包括著名小说《红日》《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