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作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进行常规ct检查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对比分析常规ct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临床诊断效果。结果:采取两种诊断方法,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更为有效,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使用常规ct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可提高颅内动脉瘤诊断率,且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的诊断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字: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颅内动脉瘤患者;常规ct检查
前言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原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异常突起,可采取常规ct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进行诊断[1]。本研究随机选取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进行常规ct检查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进行诊断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对所有患者先进行常规ct检查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为(56.15±1.52)岁,体重43~85kg,平均体重为 (65.12±10.21)kg,身高152-182cm,平均身高为(168.82±11.02)cm,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无其他病史,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对80例患者先进行常规ct检查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扫描方法及参数使用GE Hihgtspeed 16 PRO螺旋CT机,检查时体位选取仰卧位,先做头颅轴位平扫,以OM线为基线,自下向上扫描,其扫描范围为自颅底至颞骨上缘。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比对剂,流速为2.5-3.0ml/s ,注射剂量为1.3-1.5ml/kg,在注射非离子比对剂 20 s后开始扫描。图像处理及分析原始数据传人ADW4.2工作站后,同时采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常规ct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常规CT检查出,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动脉畸形 、4例脑静脉畸形 、10例大脑动脉瘤,12例颅内动脉瘤、6例颈动脉动脉瘤 ,诊断正确数51例、诊断正确率63.75%,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出,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动脉畸形 、5例脑静脉畸形 、12例大脑动脉瘤,18例颅内动脉瘤、8例颈动脉动脉瘤 ,诊断正确数67例、诊断正确率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到40%,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存活病例有三分之一可发生再次出血,因此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控制患者病情十分重要[2]。
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与常规的CT诊断相比其优势有检查速度快、患者受辐射量少、副作用小、分辨率高、采集的信息更加完整,診断高等[3]。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是近年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检查手段,对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大小、密度等能进行直观观察,为患者无创检查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检查手段[4]。本文80例病情的诊断中,常规CT诊断正确数51例、诊断正确率63.75%,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正确数67例、诊断正确率83.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能有效提高诊断率,临床应用效果好。
综上所述,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颅内动脉瘤,其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凤彬,刘由军,尹生江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影像学特点及其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2):131-134.
[2]朱君孺,马燕.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应用优越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09):37-39+46+177.
[3]丛黎,李文文,张亮亮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鉴别颅内动脉瘤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1):12-14.
[4]马胜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2):537-538.
关键字: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颅内动脉瘤患者;常规ct检查
前言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原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异常突起,可采取常规ct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进行诊断[1]。本研究随机选取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进行常规ct检查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进行诊断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对所有患者先进行常规ct检查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为(56.15±1.52)岁,体重43~85kg,平均体重为 (65.12±10.21)kg,身高152-182cm,平均身高为(168.82±11.02)cm,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无其他病史,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对80例患者先进行常规ct检查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扫描方法及参数使用GE Hihgtspeed 16 PRO螺旋CT机,检查时体位选取仰卧位,先做头颅轴位平扫,以OM线为基线,自下向上扫描,其扫描范围为自颅底至颞骨上缘。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比对剂,流速为2.5-3.0ml/s ,注射剂量为1.3-1.5ml/kg,在注射非离子比对剂 20 s后开始扫描。图像处理及分析原始数据传人ADW4.2工作站后,同时采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常规ct检查和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常规CT检查出,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动脉畸形 、4例脑静脉畸形 、10例大脑动脉瘤,12例颅内动脉瘤、6例颈动脉动脉瘤 ,诊断正确数51例、诊断正确率63.75%,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出,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动脉畸形 、5例脑静脉畸形 、12例大脑动脉瘤,18例颅内动脉瘤、8例颈动脉动脉瘤 ,诊断正确数67例、诊断正确率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颅内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到40%,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存活病例有三分之一可发生再次出血,因此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控制患者病情十分重要[2]。
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与常规的CT诊断相比其优势有检查速度快、患者受辐射量少、副作用小、分辨率高、采集的信息更加完整,診断高等[3]。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是近年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检查手段,对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大小、密度等能进行直观观察,为患者无创检查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检查手段[4]。本文80例病情的诊断中,常规CT诊断正确数51例、诊断正确率63.75%,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正确数67例、诊断正确率83.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能有效提高诊断率,临床应用效果好。
综上所述,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检查颅内动脉瘤,其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金凤彬,刘由军,尹生江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影像学特点及其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2):131-134.
[2]朱君孺,马燕.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应用优越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09):37-39+46+177.
[3]丛黎,李文文,张亮亮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鉴别颅内动脉瘤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01):12-14.
[4]马胜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2):537-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