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本化”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实际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实质是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构建小学语文生本化课堂,可以尝试从语文训练生本化、教学内容生本化、学习方式生本化、拓展延伸生本化等方面多措并举,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 生本化 主体性 自主发现
教学是一门多才多艺的职业,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教学更多责任,教学本身变得更加多样化。现实生活是个综合体,人类知识本身是统一的整体,如何突破传统学科教学观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教师首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实践证明,多措并举构建小学语文生本化课堂,将给学生带来更广阔、更生动的学习天地。
一、语文训练“生本化”
语文训练“生本化”要求教师训练所用的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做的就是教给学生方法,学生一旦会用,终身受益,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就变成了自主学习。
学生写生字时,每个生字至少组两个词,一个是课文中带这个生字的词语,为的是熟悉课文;一个是课外生活中常用的,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初步了解与这个生字相关的词语、成语、俗语、歇后语等。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给予树》为例,经过了近一个学期的引导,本班学生已基本能熟练按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因此,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收获时,有学生用形近字区分、同音字记忆的方法说出如何识记生字表中的生字,如“予——矛”、“担——但(胆)”、“买——卖”等。就这样,这一课生字表中共24个生字,在很短时间内,学生不但复习了以往的知识,还记住了新学的大部分生字。此外,对于个别学生没有提到,但易读错、写错的生字就成了我们重点指导的生字。如学习本课“立即”的“即(jí)”时,当时有学生提到了形近字“既然”的“既(jì)”。这两个字,不但字形,连字音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分不清楚。怎么办呢?当我把方法告诉学生后,学生恍然大悟,大部分都能将两个字分得清清楚楚。其实,这两个字就像双胞胎兄弟,虽然长得像,但只要数一数,右边是两画的读第二声“jí”,右边是四画的读第四声“jì”,右边的笔画数与声调相同。这样,既记住了字形,又区分了字音。经过一次次引导和训练,学生逐渐明白了课前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生本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25课《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文中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知道爬山虎不是像人一样左右交替着前进,而是长一只脚扒住墙,再长一只脚扒住墙,这样铺满墙。教学中除了采用实物演示方法及展示爬山虎紧贴着墙往上爬的录像外,还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首先让学生精读文章第3自然段,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然后从学生几十张不同作品中有选择性地将几张分别放在展示台上。不用我评判,孩子们可对照课文有关内容看爬山虎脚的位置画得是否准确,样子像不像,颜色是否恰当等。在孩子们的评判过程中,相机板书出“茎上”、“长叶柄的反面”、“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等表明爬山虎脚特点的主要词语。这样,在充分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基础上,在学习第4自然段指导孩子们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时,我将黑板假设为一堵墙,分别拿墨绿、草绿的彩色粉笔画出了一根茎和几片嫩叶,告诉孩子们把自己的小手当做爬山虎的脚,让他们上台演示爬山虎怎样爬的情景。经过小组讨论、推荐,有几个小组依次上台来了,表现都挺不错。其中有一个小组的演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同其他小组那样选一个代表上台,而是全组四名同学都上台来了,只见八只小手依次演示着爬山虎爬的过程,从他们的表演中大家不但看到了爬山虎往上爬,还往左爬,往右爬。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爬满整个墙的。一节课,孩子们读、思、说、画、演,既动口动脑又动手,通过自己的实践掌握了知识。
谢觉哉曾说:“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教学内容生本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学习方式“生本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生本化学习方式,如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事实证明,合作学习及其他一些教学策略都是卓有成效的,可以发展学生的社会性能力。
古诗《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作,诗中展现了一幅十分动人的春景图。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愉悦的心情。理解诗的大意并不是什么难题,主要是一时难以正确感受诗人的心境。为了帮助学生抓住季节特点观察景物,教学中,我先不急于让孩子们理解、挖掘诗中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的美,而是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你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会用什么方式将见到的美景告知他人?小组交流时,有平日喜欢阅读的孩子说出了一大串描写春日美景的优美词句;有爱好摄影的孩子说准备第二天带几张照片给大家看看;有计算机掌握得好的孩子说要上网下载些图片和资料;善于口头表达的孩子正摇头晃脑地即性作文……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孩子们多少都有些收获。回到诗中看看诗人如何用二十八个字描绘出他见到的春日美景的。再小组交流议一议。诗中一句一景,由低到高、由远及近的美景就如一画卷展现在大家面前。这就是团体合作的优势,这就是小组学习的成效,集思广益,为挥特长,各尽所能。
四、拓展延伸“生本化”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如能注重学习的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在自主、快乐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将更有利于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
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妈妈的账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感受到妈妈无声、无私、无价的爱,同时结合单元习作训练点——“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后时,我设计了如下想一想、写一写的拓展延伸:1.妈妈的账单与小彼得的账单仅仅体现在金额上的不同吗?2.当小彼得读着妈妈给他的账单时,他会想到些什么?3.小彼得羞愧万分地走近妈妈时,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4.你从哪些事中感受到了父母对你的疼爱?在第二天課堂交流中,学生谈论着父母对自己的爱,不局限于生病时对自己的照顾、下雨时为自己送伞这类事例。有的发现家里吃的鸡蛋有两种,爸爸妈妈总是想方设法把土鸡蛋给孩子吃;有的留意到妈妈凌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是先烧开水,是为了让孩子喝到新鲜又不太烫的温开水……有了这样的发现与感受,再让他们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设计既与课内知识相联系,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求知空间,不仅深受学生青睐,而且将语文学科知识能力与情感体验有机渗透、结合在一起,加深他们对教材内涵的理解,激发他们想象,增强每一个孩子对爱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应自觉研究相关学科的知识信息和应用,根据本学科知识特点和学习规范,精心设计策略,多措并举构建小学语文生本化课堂,联合行动让学生自由抒发感受,自主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麦金太尔.美国教育学博士.教师角色.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3]语文课程标准,2011.
关键词: 生本化 主体性 自主发现
教学是一门多才多艺的职业,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教学更多责任,教学本身变得更加多样化。现实生活是个综合体,人类知识本身是统一的整体,如何突破传统学科教学观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教师首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实践证明,多措并举构建小学语文生本化课堂,将给学生带来更广阔、更生动的学习天地。
一、语文训练“生本化”
语文训练“生本化”要求教师训练所用的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做的就是教给学生方法,学生一旦会用,终身受益,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就变成了自主学习。
学生写生字时,每个生字至少组两个词,一个是课文中带这个生字的词语,为的是熟悉课文;一个是课外生活中常用的,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初步了解与这个生字相关的词语、成语、俗语、歇后语等。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给予树》为例,经过了近一个学期的引导,本班学生已基本能熟练按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因此,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收获时,有学生用形近字区分、同音字记忆的方法说出如何识记生字表中的生字,如“予——矛”、“担——但(胆)”、“买——卖”等。就这样,这一课生字表中共24个生字,在很短时间内,学生不但复习了以往的知识,还记住了新学的大部分生字。此外,对于个别学生没有提到,但易读错、写错的生字就成了我们重点指导的生字。如学习本课“立即”的“即(jí)”时,当时有学生提到了形近字“既然”的“既(jì)”。这两个字,不但字形,连字音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分不清楚。怎么办呢?当我把方法告诉学生后,学生恍然大悟,大部分都能将两个字分得清清楚楚。其实,这两个字就像双胞胎兄弟,虽然长得像,但只要数一数,右边是两画的读第二声“jí”,右边是四画的读第四声“jì”,右边的笔画数与声调相同。这样,既记住了字形,又区分了字音。经过一次次引导和训练,学生逐渐明白了课前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生本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25课《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文中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知道爬山虎不是像人一样左右交替着前进,而是长一只脚扒住墙,再长一只脚扒住墙,这样铺满墙。教学中除了采用实物演示方法及展示爬山虎紧贴着墙往上爬的录像外,还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首先让学生精读文章第3自然段,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然后从学生几十张不同作品中有选择性地将几张分别放在展示台上。不用我评判,孩子们可对照课文有关内容看爬山虎脚的位置画得是否准确,样子像不像,颜色是否恰当等。在孩子们的评判过程中,相机板书出“茎上”、“长叶柄的反面”、“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等表明爬山虎脚特点的主要词语。这样,在充分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基础上,在学习第4自然段指导孩子们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时,我将黑板假设为一堵墙,分别拿墨绿、草绿的彩色粉笔画出了一根茎和几片嫩叶,告诉孩子们把自己的小手当做爬山虎的脚,让他们上台演示爬山虎怎样爬的情景。经过小组讨论、推荐,有几个小组依次上台来了,表现都挺不错。其中有一个小组的演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同其他小组那样选一个代表上台,而是全组四名同学都上台来了,只见八只小手依次演示着爬山虎爬的过程,从他们的表演中大家不但看到了爬山虎往上爬,还往左爬,往右爬。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爬满整个墙的。一节课,孩子们读、思、说、画、演,既动口动脑又动手,通过自己的实践掌握了知识。
谢觉哉曾说:“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教学内容生本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学习方式“生本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生本化学习方式,如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事实证明,合作学习及其他一些教学策略都是卓有成效的,可以发展学生的社会性能力。
古诗《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佳作,诗中展现了一幅十分动人的春景图。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愉悦的心情。理解诗的大意并不是什么难题,主要是一时难以正确感受诗人的心境。为了帮助学生抓住季节特点观察景物,教学中,我先不急于让孩子们理解、挖掘诗中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的美,而是让他们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你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会用什么方式将见到的美景告知他人?小组交流时,有平日喜欢阅读的孩子说出了一大串描写春日美景的优美词句;有爱好摄影的孩子说准备第二天带几张照片给大家看看;有计算机掌握得好的孩子说要上网下载些图片和资料;善于口头表达的孩子正摇头晃脑地即性作文……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孩子们多少都有些收获。回到诗中看看诗人如何用二十八个字描绘出他见到的春日美景的。再小组交流议一议。诗中一句一景,由低到高、由远及近的美景就如一画卷展现在大家面前。这就是团体合作的优势,这就是小组学习的成效,集思广益,为挥特长,各尽所能。
四、拓展延伸“生本化”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如能注重学习的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在自主、快乐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将更有利于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合作。
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妈妈的账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感受到妈妈无声、无私、无价的爱,同时结合单元习作训练点——“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后时,我设计了如下想一想、写一写的拓展延伸:1.妈妈的账单与小彼得的账单仅仅体现在金额上的不同吗?2.当小彼得读着妈妈给他的账单时,他会想到些什么?3.小彼得羞愧万分地走近妈妈时,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4.你从哪些事中感受到了父母对你的疼爱?在第二天課堂交流中,学生谈论着父母对自己的爱,不局限于生病时对自己的照顾、下雨时为自己送伞这类事例。有的发现家里吃的鸡蛋有两种,爸爸妈妈总是想方设法把土鸡蛋给孩子吃;有的留意到妈妈凌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是先烧开水,是为了让孩子喝到新鲜又不太烫的温开水……有了这样的发现与感受,再让他们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设计既与课内知识相联系,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求知空间,不仅深受学生青睐,而且将语文学科知识能力与情感体验有机渗透、结合在一起,加深他们对教材内涵的理解,激发他们想象,增强每一个孩子对爱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应自觉研究相关学科的知识信息和应用,根据本学科知识特点和学习规范,精心设计策略,多措并举构建小学语文生本化课堂,联合行动让学生自由抒发感受,自主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麦金太尔.美国教育学博士.教师角色.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3]语文课程标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