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泰山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深入实践,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不仅带动了泰山文化旅游、经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更优化了产业资源组合,拓展了产业链条和覆盖面,而且提升了城乡环境形象和文明度,提高了市民、村民的思想意识,增强了城市内凝聚力、向心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是一项系统、科学的设计工程,如果没有充分的认知和调研,合理、严谨的构想和计划,科学、专业的步骤和方法,项目实施过程就十分艰难和复杂,最终成果也十分一般。在政策和目标的推动下,我们更应理性、科学地按照设计规律和准则开展具体工作,由内到外,由整体到局部逐步完善,与时俱进,实现当代乡村环境形象、文化、精神综合层面的素质提升。文章通过新泰市西白沙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景观改造设计方案分析,探讨在具体规划实践中的理念、定位和原则问题,着重分析规划设计的实际内容、方法和对策,以期为今后泰山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提供可参照的理论资料和可借鉴的设计实践案例。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景观文化;改造设计
一、泰山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景观设计的
基本目标
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分析,“美丽乡村”项目规划设计要实现“生态优美、村容整洁、设施完善、低碳环保、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努力将乡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管理文明有序、社会保障健全的新型农村社区和居住家园。
泰山地区乡村景观建设工程既秉承和发展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宗旨思路,又顺应和深化了对自然客观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遵循。一直以来,泰山乡村景观设计活动十分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
二、泰山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景观文化内涵
泰山地区乡土文化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是世界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是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泰山文化内涵也是中国人文主义精神的历史缩影。中国人历来钟情山水田园,从孔子《论语·雍也》中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庄子《庄子·知北游》中的“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魏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再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可以说中国人的山水田园情结源远流长。承传了数千年的自然情怀、田园主义是泰山乡村建设的文化起源和创作根源,“美丽乡村”正是对传统田园文化思想的创新性继承和发展。
泰山乡村建设的自然情怀、田园文化思想是对泰山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的践行与拓展,从自然物质空间渗透到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从山水延伸到林田、乡村和城镇,贯穿于广泛的时空、资源、环境、城乡之间。以山为骨架,水为脉络,田为基底,林为脊梁,城(镇、村)为内核的山、水、林、田、居和谐发展的城乡环境建设模式,有利于重塑和谐的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融合的城乡一体化空间格局,使乡村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来源于自然、根植于自然、反哺于自然。
泰山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更要充分尊重本土文化精神,发扬地域文化特性,特别是注重对传统民居建筑、手工艺等的传承保护。具有历史文化积淀和固有形态的乡土文明是保护设计的核心,应以史为新,永续沿革。再者乡村环境建设要深入群众,切实落实人性化设计理念。要注重惠民设计,提升村民生活的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充分调动村民改造积极性、维系持久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环境的使用者、享受者。
三、新泰西白沙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与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西白沙村坐落在鲁中腹地,泰山东麓,隶属于新泰市西张庄镇,2015年统计的村域内人口规模达到2736人,村域建设用地规模为42.32公顷,其中主要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36.2公顷,是乡镇人口数量较多、整体占地面积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较大的自然村。村域地处平原乡镇,紧邻一条自然河道,春秋季节绿叶青翠,树木茂密,气候宜人。多年来,乡镇经济发展以煤炭、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花生、蔬菜、水果等农业生产相辅助。近几年,乡镇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托聚集区高起点规划建设农村新社区,引导工业向集中园区内转移,居民向新村转移,积极恢复土地复垦和生态利用,把西白沙村由传统产业组合型向现代化园林式工业新村方向转型。为助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域人居环境和景观风貌,为下一步的生态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发展打好基础,西白沙村以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依托,对村庄用地、道路、设施、民宅、绿化等进行了整体规划与景观改造设计。
(一)景观规划设计定位
西白沙村本次建设规划与改造设计以“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乡村小镇、“乡村记忆”工程为依托,以科学发展观为规划指引,围绕“乡村振兴”——农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主题,以“微创式乡村整治模式”为规划设计理念,建设特色突出、生态宜居、文明祥和、用地集约、永久发展的宜居乡村。通过“项目策划、村貌整治、景观打造、实施建设”的四位合一,逐步完成环境面貌复苏和景观改造,为提升村落景观风貌,提高乡土文化氛围,提供具有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的设计参考。
(二)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微创整治原则:尊重村庄历史文化遗产和固有形态,不破坏村落传统格局意识和肌理感受。通过点、线、面的层级处理,开展节点式、局部式、串联式的逐步修复和改造,实现村落风貌和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
社区参与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惠民设计的原则,充分尊重村民發展意愿,保障村民利益,在村落景观和产业经济规划上寻找切实可行的衔接点,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生态宜居原则:维持村庄自然生态格局,提升村落整体生态环境和绿化品质。注重道路、污水、公厕、水电暖等基础设施改善,增加停车场地空间,强化公园、广场、乡村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规划,改善村民居住条件。 文化彰显原则:注重古村落文化保护,通过村落传统格局修复、古建筑院落保护与修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彰显西白沙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再现家乡古村风貌。
(三)村域规划布局设计
根据村域自然环境、适建用地分布、对外交通状况及现状产业特点,规划村域空间布局结构,概括为“一轴、两带、两中心、四区”(图1)。
“一轴”指从村南入口至北滨河景观大道的南北向村庄发展轴。
“两带”指村卫生所向东,沿水渠溪流形成的滨水生态景观带;幼儿园向东至活动广场的墙绘艺术文化带。
“两中心”指村庄内市级示范幼儿园及周围组成的乡村建设文化交流与展示中心;位于村庄中部的管理、景观文化、休闲活动中心。
“四区”指南部的白沙饭店餐饮区及停车场地,水渠景观长廊和两侧农田、绿林组成的生态农业景观种植区,东侧以广场为中心的休闲健身活动区,主轴中间位置由老中医诊所建筑遗址和土坯民宅旧址等组成的乡村历史文化记忆区,北侧街道聚散周转中心与儿童、老年人游乐中心组成的服务区。
(四)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西白沙村道路主要划分为村干路、村支路及巷路、古街巷慢行道。道路路面宽度及铺装形式应满足不同功能要求,有所区别。旧村道路以改造拓宽为主(图2)。具体规划措施如下(表1):
1.村庄干路
村庄外环路,规划红线宽度10米。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形式,两侧配置行道树、花圃。清除两侧垃圾,统一种植灌木、花卉,空间较大的则配置乔木、景观小品等。对村庄中轴南北主路两侧的水渠进行清理、水泥硬化。
2.村庄支路、巷路
村庄支路、巷路作为组团内、宅区内的主要交通道路,规划宽度为7米,断面形式为人车混行。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形式,道路两侧可根据具体地段情况布置自然式绿化带、花箱等,同周边田园风光相融合,巷道旁绿化采用自然式布置,巷道内小广场采用青石板及碎石混合铺面,营造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对于一些已有的水泥面院墙拆除,可改为篱笆、石头、砖等富有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材料,不仅简单美观,取材便利,又能很好地将院落景观透出,丰富视觉景观。
3.古街、古巷
恢复古街原有的古朴气息,清除两侧垃圾,统一种植灌木、花卉,如天竺葵、狼尾草、月季等,空间较大的则配置乔木、景观小品、座椅等,路面采用条石铺设。建筑侧面巷路,则保持碎石、沙土铺洒,已破坏的部分恢复原貌。
慢行道
根据泰安市绿道网规划,结合生态休闲公园的建设,在南北主轴道路两侧规划2至3米宽综合慢行道,一直延伸连通北侧滨河大道步行道,并在沿线布置健身设施。根据现状需要,使用耐久性好的彩色沥青及透水砖,全线植物进行强化、彩化、美化设计。同时在“两带”道路增加休闲慢道,可采用当地青石板铺面或块石、卵石等地方材料铺花,以保持其原有的丰富性,体现古朴的风貌,做到收放有致。
5.停车场地
停车设计采用分散式和集中式相结合,村庄南部白沙饭店的集中区域不仅是旅游停车场地,也是日常村民的晒场。村庄内设置多个分散式中型停车点,尽量设置在公共建筑场所附近,如卫生所、学校、服务中心等,以求方便、灵活,做到化整为零,使得停车自然地融入村落格局中。
(五)建筑景观改造设计
充分考虑到西白沙村现状和经济条件及可操作的原则,对本村的建筑及外部空间提出了以保留改造为先、建筑风貌统一为后的实施思路。先对村落几座传统民宅建筑进行结构评估、保护、修复,作为建筑文化承载的示范点;再对民居建筑外观进行继承性的形式改造设计,包括建筑屋面、院墙、大门等的传统形制、材料与色彩规整统一,建筑临街外墙美化工程,仿古灯饰、门牌门匾的设计与制作等。
1.本土文化的传承,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设计
针对传统民居民宅的保护性传承设计,包括供销社旧址、中医诊所旧址、土坯古建筑旧址的保护、修复与改造设计(图3、图4),以及西白沙特色民居胡同遗址的景观改造设计。修缮这几座具有历史文化积淀和肌理形态的古旧民宅居,利用本土建筑遗址的文化传承作用,作为文化宣教与展示的媒介及其他民房建筑改造与新建房屋设计的参照。
2.建筑综合整治与景观改造
结合西白沙村建筑风格与材料使用较为杂乱的现象,对建筑的改造整治应以保护传统民居文化气息为宗旨,充分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并尽量选用地方材料和技术进行改善与修整。通过对不同建筑结构形式的归类整理,对不同类型建筑进行分类整治,提出符合建筑结构形式的整治改造方式,增强整治改造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以灰砖灰瓦为主材的民房大约建造于20年以前,墙面屋面景观效果需保留,辅以局部修复设计(图5);红砖民房使用灰色真石漆进行色彩喷刷改造;新建民房或非协调性建筑外立面进行视觉上的统一规划设计,包括外墙瓷砖拆除,重新贴护墙石板,墙面真石漆喷刷,墙基线的整齐划一等方式(图6),以符合本村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和固有肌理特征为基准,使整体村落建筑形成相对统一完整的格调。统一住户门口门牌匾额的位置和样式,必要时可统一悬挂仿古灯具或灯笼。
(六)绿化景观设计
村庄绿化应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少用草坪;注重与村庄风貌相协调,通过植被、水体、建筑的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
1.路旁景观绿化
路旁绿化要注意乡土经济、养护方便、形式多样,乔木、灌木、花卉、农作物多种形式搭配,形成多样化的路旁绿化景观(图7)。主干道路两侧绿化以杨树、柳树为主,辅以灌木球,个别需强调地方可搭配女贞、天竺葵、月季、紫薇等,突出色彩变化。次要道路绿化高度要适当控制,以低矮型乔木为主,局部区域点缀花卉、盆景等。
2.水旁景观绿化
水旁綠化应自然生态,体现乡土特色,对现状原生态植被可适当进行清杂除乱,但应注重保护现有乔木,不可乱砍滥伐,重点建设水渠景观长廊与人工蓄水池周边绿化。水景区绿化应弘扬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绿化布置以自然随意的设计手法,结合地形、石景、挡土墙、围栏等,形成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多变、动静有别、步移景异的自然意境。 3.宅旁景观绿化
宅旁绿化主要指房前房后的绿化美化,应充分利用空闲地和不宜建设的地段,做到见缝插绿。宅旁绿化要结合住户的切实需要与意见,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绿化类型以竹类、农作物、花架花箱、盆景等为主,体现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生活气息,以植物的自然形态美达到绿化效果。已被硬化的宅旁区域可适当增加爬山虎、常春藤、紫藤等立体绿化,使绿化美景充斥在每一个乡村角落。
4.公共区域景观绿化
广场、活动中心、停车场等是村庄内的公共活动区域,是重要公共设施,不仅可增加树木的配置,还可增设休息座椅、景观小品等,作为村民的主要活动场所。中心健身活动广场可列植杨树或柳树,局部搭配小块草坪,周围摆放花坛、花箱等,但尽量避免绿化占据太多公共活动空间。休闲活动中心、儿童和老年人游乐中心内不宜绿化面积过大,可种植一两棵高大的乔木(图8),有乘凉、遮阳、避雨功能,又不占用地面空间,搭配四季花卉,使空间环境充满活力,富有变化。
(七)公共设施与景观小品设计
1.围护设施设计
围护设施是村庄公共设施布置的重点工作。围护栏主要分布在水渠和人工蓄水池区域,可利用建筑中废弃的燃气管道,进行拆卸,重新焊接、安装,涂刷成黄色或橙色(图9)。高低落差较大的区域,可使用当地石块建造挡土墙;台阶踏步要安全舒适,合理控制跨度和高度;必要区域需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扶手。
2.照明设施设计
在村内主干路及支路设置高杆路灯,路灯亮灯率应在90%以上;局部景观节点及广场照明可用草坪灯或景观灯柱。道路两侧建筑、树木可根据节日、活动等需要,增设各式LED装饰彩灯设计。巷道则由各户架设路灯或门口悬挂灯具灯笼进行区域照明(图10)。
3.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计
垃圾收集采用“每户分类收集-村庄集中转运-市集中处理”的模式。生活垃圾存放点的服务半径按75米放置,生活垃圾存放点可放置垃圾容器或建造垃圾容器间,规划在本村域内共设置12个垃圾收集点以及若干垃圾桶,分布在主次道路两侧与各个重要节点。垃圾收集点的建设应做到防雨、防渗、防漏,保持整洁,不得污染周围环境,并与村容村貌相协调。医疗垃圾等固体危险废弃物必须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单独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通过环卫队伍清扫收集,用环卫车运至垃圾转运站,再由垃圾车运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
4.服务与信息设施设计
村内的主要道路放置座椅、停车站点,建立廊架、路标和宣传栏。座椅按服务半径150放置在主干道路中,使用石块、防腐木等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公共空间区域座椅数量可根据人流量的需求增设,也可结合台阶、树池、花池等整体设计(图11);在活动广场区域设计一些健身设施和器材,既作为居民中转、流动、休憩的空间,也是其放松交流、修身养性的好去处(图12)。
村庄南北入口设置标识物,在主要道路两侧和拐角处设置路标、安全信息提示标识等,卫生所、幼儿园、广场、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设置展示栏、文化宣传栏等,传统建筑遗址和重要景观节点设置标示牌和信息栏等。信息设施设计是对乡村环境建设的有力补充,是乡村文化信息视觉化传递的有效途径。
5.小品设计
村庄景观小品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文化风貌和习俗,从当地材料、生产工具、生活器具等物件中寻找设计灵感,力求小品艺术的自然天成与一脉相承。在南北主路中间的活动广场新建一座以村庄产业文化为主题的雕塑景观;道路两侧、宅前、区域空地以当地具有特色生活气息和生产模式的器皿、工具等作为文化点缀和展示道具(图13、图14),尽量发挥石材、砖瓦、麻绳、草编等地方材料的设计价值,对其进行再加工、再利用。
西白沙村整体环境情况复杂,除了上述集中规划与改造的实施细则之外,还有许多琐碎的问题需要在前期处理。比如:村莊供电、网络、水暖、燃气等基础生活设施的使用检查,要确保精准到户,消除安全和质量隐患;拆除违建、简易搭盖物、废弃建筑物等,清理沟渠、垃圾、杂草等;有机疏理排水系统、清淤清污,禁止将污染物倾倒入水渠,对污水进行统一的收集和处理。
“美丽乡村”的景观规划与改造设计需要对生态环境、传统建筑、乡土文化、民众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将设计理念、步骤、策略落实到实处,进而使设计方案能够对乡村文化、生活、经济建设发展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泰山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不可一概而论,面对的环境背景、基础条件不同,所设计的内容、方式和侧重点也就不尽相同,但我们从中又可以发掘一定规律性和一些契合点,比如: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先、改造为后;对于历史建筑文化生态保护设计的高度认识;对乡村基础设施保障与整治改善工作的重视;惠民设计意识的提高和村民可参与性设计方式的增加;对环境设计美学理解的逐步提升等。这些都是新时代下泰山乡村环境建设中不可丢失的内涵和准则,它指引乡村环境向更加合理、优化、健康、优美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
关键词: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景观文化;改造设计
一、泰山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景观设计的
基本目标
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分析,“美丽乡村”项目规划设计要实现“生态优美、村容整洁、设施完善、低碳环保、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努力将乡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管理文明有序、社会保障健全的新型农村社区和居住家园。
泰山地区乡村景观建设工程既秉承和发展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宗旨思路,又顺应和深化了对自然客观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遵循。一直以来,泰山乡村景观设计活动十分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
二、泰山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景观文化内涵
泰山地区乡土文化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是世界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是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泰山文化内涵也是中国人文主义精神的历史缩影。中国人历来钟情山水田园,从孔子《论语·雍也》中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庄子《庄子·知北游》中的“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魏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再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可以说中国人的山水田园情结源远流长。承传了数千年的自然情怀、田园主义是泰山乡村建设的文化起源和创作根源,“美丽乡村”正是对传统田园文化思想的创新性继承和发展。
泰山乡村建设的自然情怀、田园文化思想是对泰山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的践行与拓展,从自然物质空间渗透到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从山水延伸到林田、乡村和城镇,贯穿于广泛的时空、资源、环境、城乡之间。以山为骨架,水为脉络,田为基底,林为脊梁,城(镇、村)为内核的山、水、林、田、居和谐发展的城乡环境建设模式,有利于重塑和谐的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融合的城乡一体化空间格局,使乡村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来源于自然、根植于自然、反哺于自然。
泰山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更要充分尊重本土文化精神,发扬地域文化特性,特别是注重对传统民居建筑、手工艺等的传承保护。具有历史文化积淀和固有形态的乡土文明是保护设计的核心,应以史为新,永续沿革。再者乡村环境建设要深入群众,切实落实人性化设计理念。要注重惠民设计,提升村民生活的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充分调动村民改造积极性、维系持久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环境的使用者、享受者。
三、新泰西白沙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与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西白沙村坐落在鲁中腹地,泰山东麓,隶属于新泰市西张庄镇,2015年统计的村域内人口规模达到2736人,村域建设用地规模为42.32公顷,其中主要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36.2公顷,是乡镇人口数量较多、整体占地面积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较大的自然村。村域地处平原乡镇,紧邻一条自然河道,春秋季节绿叶青翠,树木茂密,气候宜人。多年来,乡镇经济发展以煤炭、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花生、蔬菜、水果等农业生产相辅助。近几年,乡镇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依托聚集区高起点规划建设农村新社区,引导工业向集中园区内转移,居民向新村转移,积极恢复土地复垦和生态利用,把西白沙村由传统产业组合型向现代化园林式工业新村方向转型。为助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域人居环境和景观风貌,为下一步的生态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发展打好基础,西白沙村以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依托,对村庄用地、道路、设施、民宅、绿化等进行了整体规划与景观改造设计。
(一)景观规划设计定位
西白沙村本次建设规划与改造设计以“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乡村小镇、“乡村记忆”工程为依托,以科学发展观为规划指引,围绕“乡村振兴”——农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主题,以“微创式乡村整治模式”为规划设计理念,建设特色突出、生态宜居、文明祥和、用地集约、永久发展的宜居乡村。通过“项目策划、村貌整治、景观打造、实施建设”的四位合一,逐步完成环境面貌复苏和景观改造,为提升村落景观风貌,提高乡土文化氛围,提供具有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的设计参考。
(二)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微创整治原则:尊重村庄历史文化遗产和固有形态,不破坏村落传统格局意识和肌理感受。通过点、线、面的层级处理,开展节点式、局部式、串联式的逐步修复和改造,实现村落风貌和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
社区参与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惠民设计的原则,充分尊重村民發展意愿,保障村民利益,在村落景观和产业经济规划上寻找切实可行的衔接点,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生态宜居原则:维持村庄自然生态格局,提升村落整体生态环境和绿化品质。注重道路、污水、公厕、水电暖等基础设施改善,增加停车场地空间,强化公园、广场、乡村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规划,改善村民居住条件。 文化彰显原则:注重古村落文化保护,通过村落传统格局修复、古建筑院落保护与修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彰显西白沙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再现家乡古村风貌。
(三)村域规划布局设计
根据村域自然环境、适建用地分布、对外交通状况及现状产业特点,规划村域空间布局结构,概括为“一轴、两带、两中心、四区”(图1)。
“一轴”指从村南入口至北滨河景观大道的南北向村庄发展轴。
“两带”指村卫生所向东,沿水渠溪流形成的滨水生态景观带;幼儿园向东至活动广场的墙绘艺术文化带。
“两中心”指村庄内市级示范幼儿园及周围组成的乡村建设文化交流与展示中心;位于村庄中部的管理、景观文化、休闲活动中心。
“四区”指南部的白沙饭店餐饮区及停车场地,水渠景观长廊和两侧农田、绿林组成的生态农业景观种植区,东侧以广场为中心的休闲健身活动区,主轴中间位置由老中医诊所建筑遗址和土坯民宅旧址等组成的乡村历史文化记忆区,北侧街道聚散周转中心与儿童、老年人游乐中心组成的服务区。
(四)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西白沙村道路主要划分为村干路、村支路及巷路、古街巷慢行道。道路路面宽度及铺装形式应满足不同功能要求,有所区别。旧村道路以改造拓宽为主(图2)。具体规划措施如下(表1):
1.村庄干路
村庄外环路,规划红线宽度10米。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形式,两侧配置行道树、花圃。清除两侧垃圾,统一种植灌木、花卉,空间较大的则配置乔木、景观小品等。对村庄中轴南北主路两侧的水渠进行清理、水泥硬化。
2.村庄支路、巷路
村庄支路、巷路作为组团内、宅区内的主要交通道路,规划宽度为7米,断面形式为人车混行。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形式,道路两侧可根据具体地段情况布置自然式绿化带、花箱等,同周边田园风光相融合,巷道旁绿化采用自然式布置,巷道内小广场采用青石板及碎石混合铺面,营造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对于一些已有的水泥面院墙拆除,可改为篱笆、石头、砖等富有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材料,不仅简单美观,取材便利,又能很好地将院落景观透出,丰富视觉景观。
3.古街、古巷
恢复古街原有的古朴气息,清除两侧垃圾,统一种植灌木、花卉,如天竺葵、狼尾草、月季等,空间较大的则配置乔木、景观小品、座椅等,路面采用条石铺设。建筑侧面巷路,则保持碎石、沙土铺洒,已破坏的部分恢复原貌。
慢行道
根据泰安市绿道网规划,结合生态休闲公园的建设,在南北主轴道路两侧规划2至3米宽综合慢行道,一直延伸连通北侧滨河大道步行道,并在沿线布置健身设施。根据现状需要,使用耐久性好的彩色沥青及透水砖,全线植物进行强化、彩化、美化设计。同时在“两带”道路增加休闲慢道,可采用当地青石板铺面或块石、卵石等地方材料铺花,以保持其原有的丰富性,体现古朴的风貌,做到收放有致。
5.停车场地
停车设计采用分散式和集中式相结合,村庄南部白沙饭店的集中区域不仅是旅游停车场地,也是日常村民的晒场。村庄内设置多个分散式中型停车点,尽量设置在公共建筑场所附近,如卫生所、学校、服务中心等,以求方便、灵活,做到化整为零,使得停车自然地融入村落格局中。
(五)建筑景观改造设计
充分考虑到西白沙村现状和经济条件及可操作的原则,对本村的建筑及外部空间提出了以保留改造为先、建筑风貌统一为后的实施思路。先对村落几座传统民宅建筑进行结构评估、保护、修复,作为建筑文化承载的示范点;再对民居建筑外观进行继承性的形式改造设计,包括建筑屋面、院墙、大门等的传统形制、材料与色彩规整统一,建筑临街外墙美化工程,仿古灯饰、门牌门匾的设计与制作等。
1.本土文化的传承,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设计
针对传统民居民宅的保护性传承设计,包括供销社旧址、中医诊所旧址、土坯古建筑旧址的保护、修复与改造设计(图3、图4),以及西白沙特色民居胡同遗址的景观改造设计。修缮这几座具有历史文化积淀和肌理形态的古旧民宅居,利用本土建筑遗址的文化传承作用,作为文化宣教与展示的媒介及其他民房建筑改造与新建房屋设计的参照。
2.建筑综合整治与景观改造
结合西白沙村建筑风格与材料使用较为杂乱的现象,对建筑的改造整治应以保护传统民居文化气息为宗旨,充分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并尽量选用地方材料和技术进行改善与修整。通过对不同建筑结构形式的归类整理,对不同类型建筑进行分类整治,提出符合建筑结构形式的整治改造方式,增强整治改造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以灰砖灰瓦为主材的民房大约建造于20年以前,墙面屋面景观效果需保留,辅以局部修复设计(图5);红砖民房使用灰色真石漆进行色彩喷刷改造;新建民房或非协调性建筑外立面进行视觉上的统一规划设计,包括外墙瓷砖拆除,重新贴护墙石板,墙面真石漆喷刷,墙基线的整齐划一等方式(图6),以符合本村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和固有肌理特征为基准,使整体村落建筑形成相对统一完整的格调。统一住户门口门牌匾额的位置和样式,必要时可统一悬挂仿古灯具或灯笼。
(六)绿化景观设计
村庄绿化应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少用草坪;注重与村庄风貌相协调,通过植被、水体、建筑的合理搭配,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
1.路旁景观绿化
路旁绿化要注意乡土经济、养护方便、形式多样,乔木、灌木、花卉、农作物多种形式搭配,形成多样化的路旁绿化景观(图7)。主干道路两侧绿化以杨树、柳树为主,辅以灌木球,个别需强调地方可搭配女贞、天竺葵、月季、紫薇等,突出色彩变化。次要道路绿化高度要适当控制,以低矮型乔木为主,局部区域点缀花卉、盆景等。
2.水旁景观绿化
水旁綠化应自然生态,体现乡土特色,对现状原生态植被可适当进行清杂除乱,但应注重保护现有乔木,不可乱砍滥伐,重点建设水渠景观长廊与人工蓄水池周边绿化。水景区绿化应弘扬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绿化布置以自然随意的设计手法,结合地形、石景、挡土墙、围栏等,形成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多变、动静有别、步移景异的自然意境。 3.宅旁景观绿化
宅旁绿化主要指房前房后的绿化美化,应充分利用空闲地和不宜建设的地段,做到见缝插绿。宅旁绿化要结合住户的切实需要与意见,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绿化类型以竹类、农作物、花架花箱、盆景等为主,体现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生活气息,以植物的自然形态美达到绿化效果。已被硬化的宅旁区域可适当增加爬山虎、常春藤、紫藤等立体绿化,使绿化美景充斥在每一个乡村角落。
4.公共区域景观绿化
广场、活动中心、停车场等是村庄内的公共活动区域,是重要公共设施,不仅可增加树木的配置,还可增设休息座椅、景观小品等,作为村民的主要活动场所。中心健身活动广场可列植杨树或柳树,局部搭配小块草坪,周围摆放花坛、花箱等,但尽量避免绿化占据太多公共活动空间。休闲活动中心、儿童和老年人游乐中心内不宜绿化面积过大,可种植一两棵高大的乔木(图8),有乘凉、遮阳、避雨功能,又不占用地面空间,搭配四季花卉,使空间环境充满活力,富有变化。
(七)公共设施与景观小品设计
1.围护设施设计
围护设施是村庄公共设施布置的重点工作。围护栏主要分布在水渠和人工蓄水池区域,可利用建筑中废弃的燃气管道,进行拆卸,重新焊接、安装,涂刷成黄色或橙色(图9)。高低落差较大的区域,可使用当地石块建造挡土墙;台阶踏步要安全舒适,合理控制跨度和高度;必要区域需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扶手。
2.照明设施设计
在村内主干路及支路设置高杆路灯,路灯亮灯率应在90%以上;局部景观节点及广场照明可用草坪灯或景观灯柱。道路两侧建筑、树木可根据节日、活动等需要,增设各式LED装饰彩灯设计。巷道则由各户架设路灯或门口悬挂灯具灯笼进行区域照明(图10)。
3.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计
垃圾收集采用“每户分类收集-村庄集中转运-市集中处理”的模式。生活垃圾存放点的服务半径按75米放置,生活垃圾存放点可放置垃圾容器或建造垃圾容器间,规划在本村域内共设置12个垃圾收集点以及若干垃圾桶,分布在主次道路两侧与各个重要节点。垃圾收集点的建设应做到防雨、防渗、防漏,保持整洁,不得污染周围环境,并与村容村貌相协调。医疗垃圾等固体危险废弃物必须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单独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通过环卫队伍清扫收集,用环卫车运至垃圾转运站,再由垃圾车运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
4.服务与信息设施设计
村内的主要道路放置座椅、停车站点,建立廊架、路标和宣传栏。座椅按服务半径150放置在主干道路中,使用石块、防腐木等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公共空间区域座椅数量可根据人流量的需求增设,也可结合台阶、树池、花池等整体设计(图11);在活动广场区域设计一些健身设施和器材,既作为居民中转、流动、休憩的空间,也是其放松交流、修身养性的好去处(图12)。
村庄南北入口设置标识物,在主要道路两侧和拐角处设置路标、安全信息提示标识等,卫生所、幼儿园、广场、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设置展示栏、文化宣传栏等,传统建筑遗址和重要景观节点设置标示牌和信息栏等。信息设施设计是对乡村环境建设的有力补充,是乡村文化信息视觉化传递的有效途径。
5.小品设计
村庄景观小品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文化风貌和习俗,从当地材料、生产工具、生活器具等物件中寻找设计灵感,力求小品艺术的自然天成与一脉相承。在南北主路中间的活动广场新建一座以村庄产业文化为主题的雕塑景观;道路两侧、宅前、区域空地以当地具有特色生活气息和生产模式的器皿、工具等作为文化点缀和展示道具(图13、图14),尽量发挥石材、砖瓦、麻绳、草编等地方材料的设计价值,对其进行再加工、再利用。
西白沙村整体环境情况复杂,除了上述集中规划与改造的实施细则之外,还有许多琐碎的问题需要在前期处理。比如:村莊供电、网络、水暖、燃气等基础生活设施的使用检查,要确保精准到户,消除安全和质量隐患;拆除违建、简易搭盖物、废弃建筑物等,清理沟渠、垃圾、杂草等;有机疏理排水系统、清淤清污,禁止将污染物倾倒入水渠,对污水进行统一的收集和处理。
“美丽乡村”的景观规划与改造设计需要对生态环境、传统建筑、乡土文化、民众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将设计理念、步骤、策略落实到实处,进而使设计方案能够对乡村文化、生活、经济建设发展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泰山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不可一概而论,面对的环境背景、基础条件不同,所设计的内容、方式和侧重点也就不尽相同,但我们从中又可以发掘一定规律性和一些契合点,比如: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先、改造为后;对于历史建筑文化生态保护设计的高度认识;对乡村基础设施保障与整治改善工作的重视;惠民设计意识的提高和村民可参与性设计方式的增加;对环境设计美学理解的逐步提升等。这些都是新时代下泰山乡村环境建设中不可丢失的内涵和准则,它指引乡村环境向更加合理、优化、健康、优美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