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母亲用过的……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和生活浸过的地方,都是深渊……
  顶针:一生的戒指
  它不是装饰,虽然很像装饰。远远地看,在灯光和日光下,母亲的某根手指闪着光亮,那是母亲戴着戒指——顶针,缝衣、补衣、绣花、纳鞋……做针线活的时候,母亲就戴上它,戴在那根最辛苦最忠厚的手指上,一般是右手的中指上。
  最繁杂的活是为一家人做过冬的棉鞋,鞋底很厚,民间叫做“千层底”,因为晴雨都要穿,鞋底薄了不保暖还会渗水。多半寸厚的鞋底,都由碎布层层叠起,每层都用糨糊粘连,然后用密密的针线穿凿,上面纵横排列着数百上千个针眼。
  你能想象,在这项制造温暖的工程里,母亲的手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受到的伤痛。针引着线,线随着针,穿过“千层”的雾,“千层”的夜色(因为母亲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专注地做针线活),然后到达鞋底的另一面,到达生活的另一面。针和线在紧张的穿越后,每每是颤抖着到达另一面的,这是它们的驿站,稍息之后,它们又将深入生活的底部,重往另一面,然后再返回来。
  在这里,迎送它们的是母亲的手指,也是那枚刚毅的顶针。
  顶针,是的,是顶针。针有时也不愿见缝插针了,生活中,飘逸的绸、富丽的缎极为罕见,更多的是褴褛的片断需要补缀,坚硬的细节需要穿凿。就这样,同样是金属做的,顶针必须去顶那根针,顶它,支援它,让它不要中途退下来;用力,再用力,到鞋底的那面,到布的那一面,到衣服的那一面,到生活的那一面,去看看,再回来,认认真真缝补日子。
  顶针上密集的凹坑,是金属的伤口,它以提前预备的伤,承受更多的伤;它以先天的痛,承受后来的痛。
  而十指连心,顶针也是,一颗忠厚隐忍的心的造型。当命运的针线无数次穿过来,母亲的心,该留下多少密集的针眼?
  这沉默安详的金属,因藏纳着如此密集的痛点,如此密集的目光和心情,它应该是世上最珍贵的器物。
  所以,母亲即使不做针线活的时候,也戴着那枚顶针。
  它是伴随母亲一生的戒指。
  它是浓缩的星河,绕着母亲的手指旋转……
  银手镯:乡村的华丽
  它肯定来自一个久远的年代。它辗转、逗留于许多代人的手中。它隐秘的经历已无从考证,不知是何种机缘,它来到了母亲的腕上,使她单薄的命运里突然增加了一份传说般的秘密。特别是在月夜,母亲静坐在小院里,月光透过槐树的枝叶,透过葫芦架上的藤叶和喇叭花暗蓝的花朵,水一般洒在母亲的身上,头发上,洒在她的手臂上,手镯上,手镯立即知恩必报地对这远道而来的月光做出应答,也报以源源不断的反光,它银质的心里一定以为这反光也会到达天庭,到达月亮的心上。
  这时候我会以为这月亮就是一位德高艺精的银匠,他连夜行路,来到每一个等待的门口,每一个安静的院落,每一个寂寞的窗前,他一眼就看见了那些脸和手,一眼就看见了那些等待他打磨、镀亮、加固的东西,他一眼就看见了母亲那带有几分羞涩的银手镯。于是,他反复端详,反复抚摸,用他保存在天上的最纯真的光,用他最娴熟的手艺,静静地为之洗尘,为之着色,在透明里再加上一层透明。这时候,我就觉得这乡村的夜晚,民间的夜晚,古老中国的夜晚,其实是一个辽阔、神秘、清澈和安详的首饰铺。
  你听啊,人间天上,无数灯火,无数星光,都在安静地锻打那按照我们内心的样式做成的一切:寺庙、古塔、房屋、桥梁、渡船、田园、茶馆、学堂、摇篮……都在被天意打磨,被银河浇铸,被这清凉的月光抚摸。连母亲手上的银手镯,也在天意的笼罩下,在月光的抚摸里。此时,银手镯是如此温存地紧贴着母亲的手,也是如此满足地安卧在月光宽阔的怀里。
  银手镯是清寒乡村生活中的一点华丽,一点安静的高潮。银的品质是洁、是慢、是稳,这恰好对应着古中国的文化性情和民间意蕴,对应着母亲们内心的期许。我能想象母亲们——世世代代的母亲们,她们经历过多少生荣死哀和日常的愁苦,才走完自己的一生,走进家族深远的夜空。几多落花擦过额际?几多枯叶缀上衣襟?几多流水带走熟悉的人群?几多雁阵驱走脸上的笑颜?而当她低眉叹息间,以手抚手,她看见了,她握住了这小小的银手镯。是的,它没有变,没有丢失,它守着洁,守着慢,守着这份安稳,守着她细细的脉搏和体温,也守着它辗转漂泊的秘密身世,守着这温暖的手——羞怯的驿站。
  贝壳发簪秘密海潮
  这是一个乡村女子唯一与海有关的事物。从少妇一直戴到晚年,你目睹了青丝三千是怎样变成白发万丈。这不是海的耳朵吗?收藏过沧海的波涛,见识了拍天的大音,而听人世的潮汐,是否觉得过于琐碎?一个民间女子小小的恩怨,窄窄的心河,你是否也乐于倾听?
  也许是娘家的嫁妆,也许是丈夫的礼物,因了它,一种期许或承诺,竟然变得山高海深。海,迢迢万里而来,装饰了农田深处的母亲。
  母亲说,她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将贝壳发簪紧贴耳边,就听到了海的波涛,于是想象那无边的汪洋。这贝壳里曾经活着的那个生命,就在又深又咸的风浪里呼吸和行走,真不容易啊!它后来到哪里去了呢?海带走了它的命,却把贝壳送给了我。母亲说,她常常想起曾经活在贝壳里的那个生命,它是海里的小小英雄。
  母亲到了晚年仍保持着多年的习惯,无论白天戴不戴发簪,每个晚上都要把它取出来,放在枕边。她说,她一生都没有见过海,海却陪伴了她一生。挨着贝壳睡去,就觉得来到了海边,她常常梦见自己驾着船到了天边,看见了她的来生:不再是池塘里的鱼,她的水面很宽,她看见海底的太阳,是擦着她的船舷升起来的。
  陆地深处的母亲,往返于乡村阡陌上的母亲,就这样保持着与大海的深刻联系。
  真没想到,一件小小的饰物,竟唤醒了生命深处的潮涌。
  就这样,一个从没有见过大海的人,秘密地制造了自己的海,自己的辽阔,自己的海上日出。
  平静的乡村深处,涨落着一个谁也看不见的海。
  而你,小小的贝壳发簪对这一切一无所知,离开了风浪深渊之后,你再也不知道什么叫风浪深渊。
  你安静地,把一个人的青丝漂成白发,你不知道,你其实根本没有离开海:时间和生活浸过的地方,都是深渊……
  (摘自《青年博览》)
其他文献
在古希腊雅典城,有一个勇士叫诺里斯,他疾恶如仇,专为穷人出头,深受人们爱戴。偏偏有个叫西瑞尔的议员,对诺里斯恨之入骨。想尽各种坏主意对付诺里斯。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西瑞尔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而把罪名栽赃给了诺里斯,然后把诺里斯告上了法庭。当时在雅典法庭,每次判决都要有11个陪审人员在场,罪名成立与否,关键看这11个人的判断。法官旁边有两个盆子,左边的盆子上写着“有罪”,右边的则写着“无罪”。雅
期刊
作文材料  一位年轻人问老者:“我怎样才能成功地攀登到梦想的山巅?”  老者微微一笑,从地上捡起一张纸,叠只小船放进身边的小河,小船不喧哗,不急躁,借着水流,一声不吭地驶向前方。途中,蝴蝶、鲜花向它搔首弄姿,它不为所动,默默前行……  老者说:“人的一生,金钱、美色、地位、名誉,诱惑太多。选定了奋斗目标,途中因思谋金钱而驻足,因贪恋美色而沉沦,因渴求名誉而浮躁,因攫取地位而难眠,故难以像小船一样,
期刊
小林问师父:“心有大小之分吗?”  师父答:“没有。”  又问:“那为什么说有的人心大,有的人心小呢?”  师父说:“你想象一头大象在心中。”  小林答:“想好了。”  “你想象大象时所用的心,是一整颗心吗?”  “是。”  “再想一颗绿豆在心中。”  “想好了。”  “是用一整颗心吗?”  “是的。”  师父道:“心只是这一颗心,想的东西大,心就是大的;想的东西小,心就是小的啊 。”  (摘自《
期刊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清〕曹雪芹  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鬟们皆出去自便,满屋内静悄悄的,宝玉揭起绣线软帘,进入里间,只见黛玉睡在那里,忙走上来推他道:“好妹妹,才吃了饭,又睡觉!”将黛玉唤醒。黛玉见是宝玉,因说道:“你且出去逛逛。我前儿闹了一夜,今儿还没有歇过来,浑身酸疼。”宝玉道:“酸疼事小,睡出来的病大。我替你解闷儿,混过困去就好了。”黛玉只合着眼,说道:“我不困,只略歇歇儿,你且别处去闹会
期刊
我是乡下人。乡下人吃饭一向不讲究,好几十年饿肚子,没有办法讲究。就是现在回到村子里,我的乡亲吃东西也还是咂吧嘴,吃完了手背一抹嘴巴,很是舒心惬意。一直不怎么讲究,也没觉得这些有什么不合适。  第一次觉得不好看,是在1985年。我们单位一个老作家去德国访问,回来后讲起他遇到的一件事,西德当地的作家宴请中国作家,席上先上一碗汤,他端起碗连抽带吸,呼噜噜一大口。他起初没觉得什么,一看周围,顿时发现不对劲
期刊
山村茶田,万山含黛,层层迷雾,笼罩山冈,沐浴绿色的波浪。山,那么高峻,俯瞰浩浩天宇,像茫茫雾海中的一个沙墩。泉,那么清澈,哗哗的响声和着高山溪流的韵律,激得山村姑娘绾起了长发,裸露着粉嫩的肌肤。  古藤护卫着茶田的绿意,掩映着茶农们欢乐的笑声,层层茶田展示着大自然赐予的无限生机。绿色海涛中,采茶姑娘踏着碎步,艳丽的衣裙在风中飘飞,甜美的歌声在山中回响,偌大茶田鲜活而灵动,高天流云空旷而高远。  像
期刊
有许多时候,我们是用目光来传递感情、表达爱意、积攒记忆的,与这些目光相视、交织、互融、相通的或许是一束花、一棵树、一只小鸟,也或许是一座山峰、一处溪流。相视之间我们忽然明白了、理解了,心里开始亮堂了。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目光重叠进我们的记忆深处,隐藏在了我们的生命背后。只有我们恍然回首时,这些目光又在某处闪烁、跳跃。  那是个春天,草长莺飞。初春的阳光打在大地上,湿漉漉的光芒,透明鲜亮,充满了神
期刊
自从1985年水乡乌镇通了汽车以后,20多年没有在乌镇过夜了,过去没有通汽车时,从铜乡县城坐小火轮到乌镇将近两个小时,来回不方便,便常常在乌镇过夜。  近日,在一个小雨霏霏的夜晚,又住进乌镇去年开放的乌镇西栅的民居里。那晚,天上下着霏霏小雨,将原本水墨般的乌镇西栅湿润成一幅意趣盎然的中国画,铺着历史风雨里洗过的条石的街道上是湿湿的,一栋栋民居的黑瓦上也是湿湿的,小桥石阶的凹处,也积上浅浅的一泓雨水
期刊
1982年,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演员,一边在餐厅打工,一边找机会接戏。不久前,我刚在一家剧院主演了一部话剧,自我感觉相当不错。这时传来一个好消息: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要来镇上为新片《生逢7月4日》挑演员。我相信这位大导演能够在众人当中一眼相中我,给我安排一个重要的角色!  机会很快就找上门来。一天两位女士来到我工作的餐厅,“我们看了你主演的话剧,简直太棒了!我们想请你出演一个角色。”对于一位渴
期刊
QC:是怎样的动力或是创作灵感,激发你写作吸血鬼题材小说?且是如此一部大规模的系列作品?  H:我喜欢吸血鬼文化很多年了,早在12年前的2000年,我就开始在网络上创作吸血鬼题材的短篇小说。但是当时国内对吸血鬼文化并不了解,由于自己对哥特文化的热爱,我一直继续创作,2006年在国内创立了吸血鬼联盟,同时给各大杂志写介绍性的文章,参与吸血鬼书籍的翻译和引进。现在喜欢吸血鬼文化的朋友越来越多了,除了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