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疆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拍楼兰故城

  丝绸之路首先是作为亚欧大陆古代陆路连接东亚、南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各古代文明区域的路线与道路,而新疆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特点使之成为沟通或完成亚欧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亚欧大陆唯一性大陆桥。也就是说亚欧大陆其他文明群区域与东亚文明核心区域中国的古代文化陆路沟通渠道必经新疆,而且是唯一通道。
  丝绸之路的定义与相关问题
  “丝绸之路”指在古代人类各大文明的孕育、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交流、互动作用,并促进各自成长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现代文明奠基的亚欧大陆东西方古代交通路线和相关地理文化区域。
  简而言之,也就是说丝绸之路是推动亚欧大陆各大古代文明发展壮大的交通路线。其本质是交通路线,核心要点是亚欧大陆各主要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跨区域的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地理名著《中国》中首先提出。此后,因丝绸是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贸易中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商品,学者把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互动发展的所有区域都包括在丝绸之路路线所在亚欧大陆古代交通的范围内。于是“丝绸之路”名称成为从中国出发,横贯亚洲,进而连接欧洲和北非的古代亚欧大陆交通路线的总称。
  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动脉,也是亚欧大陆主要古代文明发展昌盛的主要动因,因而广泛地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小河墓地外景

  首先,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三大陆的通道,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中心。丝绸之路犹如人体动脉一般把古代中国、阿富汗、印度、阿姆河和锡尔河地区(河中)、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北非等地区文明连接起来,并使之相互依存地发展起来。


新亚欧大陆桥示意图。

  其次,丝绸之路是孕育世界主要文化的温床。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条道路的末端部分曾经分别产生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地中海文明、两河文明、波斯文明、花剌子模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等许多著名的古代文明,还出现了祆教、犹太教、佛教、基督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影响巨大的宗教。这些宗教向东西方传播并给予各地文化极大的影响。
  再次,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出现在丝绸之路各地的文化,或经民族迁移(包括战争),或依靠商队传播至东西方各地,同时又不断接受着各种不同的文化,促进了各地文明的发展。
  实际上,丝绸之路很早就存在于以亚欧大陆为主体的古代中国与西方各地区之间。不过早期彼此之间的这种物质、文化交流基本上都不是有意识地直接或间接进行的,交流过程的完成大都经过诸多地区转手后得以实现。由于转手过度倒手地区过多,交流速度十分缓慢,且代价高昂,再加上有些地区势力有意控制或垄断商路,对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直接形成阻碍。早期的丝绸之路完全是各自然地理区域之间自然态下的交流之路,尚无大国意志的直接介入。


草编篓,上面盖有毛布,内盛小麦或粟米粥干。


羊角形铜饰件

  早期的丝绸之路上中西交通仅存在于局部地区或某些地区之间。这类交流因其处于自然状态,只是以类似于“二传”的方式从一个地方到手到另外一处,人类文明幼年时期传播速度极慢,但是随着文明的成长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比如,整个亚欧大陆在距今一万年左右,东亚的中国就发明了粟黍和水稻种植,西亚则已经发明了小麦、大麦的种植。然而东西方都掌握这些谷物种植确实是在几千年之后,类似的情况还有六畜养殖技术、青铜冶炼工艺、马的驯化与骑术、马车的制作与实用技术等的传播无不如此。再说与新疆直接相关的古代人群大迁移:原始雅利安人母族从中亚北部草原向西、向南、向东的迁徙,致使印欧语系人群遍布南亚、中亚、西亚和欧洲;春秋战国时中国西北部西戎(塞种、斯基泰)西迁,导致亚述帝国覆亡,随后大夏帝国出现;波斯居鲁士二世和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入侵中亚,祆教成为第一个世界性宗教;秦汉时期大月氏西迁导致贵霜对中亚南部、阿富汗北部和印度河上游地区的统治;叙利亚塞琉西王朝对中亚的统治;匈奴西迁,从中亚贯通西亚横扫欧洲,致使亚欧大陆大规模地缘政治重组;在西亚和地中海沿岸,波斯帝国、安息王朝和罗马的扩张及其交通网的建立和一系列的贸易活动等等,都表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亚欧大陆各地区之间的交通不断在手段、规模、形势、内容方面进行更新和升级换代。可以说,亚欧大陆自古以来不变的定律就是各大文明区域的文化交流,进而相互借鉴、各自发展,兴衰更替。   直接源自中国的西戎、塞种、大月氏和乌孙的西迁表明,从中国的河西走廊经天山到中亚的交通路线也早已为人所知。不过,从宏观上看,这一时期在中西方之间,塔里木盆地由于被高山环绕,遍布戈壁和沙漠,道路艰险,黄沙漫漫,千百里一绿洲,难于与外界沟通,基本上还处于封闭状态。同时,河西走廊、天山北麓至中亚一线,大部分属游牧地区不便通行,道路又被匈奴阻断,所以当时中西方之间物质文化的交流基本上不是主要文明区域一对一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方、第四方,二传三传进行的。前些年罗布泊地区发掘的小河墓地,因其文化内容之特殊、完整而闻名于世。但是其文化内容之简单、所表现的文明发展程度之低下,正是自然状态下亚欧大陆古代交通的反映。
  丝绸之路正名
  丝绸之路是推动亚欧大陆各大古代文明发展壮大的古代交通路线。核心要点是亚欧大陆各主要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跨区域的文化交流。
  近些年来,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一个定义含混不清、适用范围肆意妄为的常用名词。国内外任何地区、任一区域交通路线都在使用这个名称,并强调各自的决定性历史功用,使用者连最起码的路线、区域路段、功用全无基本概念。这里仅以本文涉及的新疆区域为例。比如以丝绸之路概称新疆(西域)古代交通路线,经常使用诸如丝绸之路南、北、中道之类的说法。其实,新疆可以与丝绸之路发生联系的古代交通路线应该称之为丝绸之路新疆(西域)段。前述说法则应该是丝绸之路新疆段南、北、中三道。
  更有甚者,经常使用诸如“玉石之路”“草原之路”等早于丝绸之路多少千年的说法。亚欧大陆各文明区域之间古代交通路线因区域特点、贸易特种商品不同,而冠以某类名称是正常的学术文化表述。古代亚欧大陆各文明区域之间的交通路线存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段侧重于特定线路的情况。也存在因某一文化、贸易的特定影响突出,后人冠以诸如“玉石之路”“草原之路”这样名称的路线。实际上,亚欧大陆各文明区域之间交通路线的存在,起始于人类文明起始早期各个阶段。不存在某一路线早于其他的事情。这类滑天下之大稽的无厘头表达,混淆了丝绸之路的含义。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见证人类古代文明在亚欧大陆这个地理板块发生发展,现代人类文明初步形成的概念,这一历史过程是极为严肃的。


小河女尸

  丝绸之路没到日本     “丝绸之路”指在人类文明的孕育、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交流、互动,进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亚欧大陆东西方古代交通路线。那些只是吸收古代亚欧大陆各文明区域文化精髓,而对亚欧大陆各区域古代文明(或言人类古代文明整体)的发展没有推动性贡献的区域或区域交通路线不能够被称之为丝绸之路。类似的情况,比如学界曾经争论的古代丝绸之路是否到达日本便是如此。原因很简单,我个人认为古代日本列岛只是在汲取亚欧大陆,尤其是东亚中国文明养份方面着力甚著。而对中国古代文明(乃至亚欧大陆其他区域文明)的发展基本没有贡献。
  茶马古道不是丝绸之路    国内其他区域交通路线被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事,近来出现颇多。比如“茶马古道”许多人就其历史贡献着墨甚多,评价也高于丝绸之路其他路段。实际上茶马古道是我国西南区域性贸易路线。其历史存在过程中只是承载了区域交通或物流的作用,该区域自身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对中国古代文明、东亚文明、乃至亚欧大陆其他区域文明的发展也基本没有起到关键的变化性影响作用。因而也不能算是丝绸之路路线。
  秦人、汉人名称的出现与丝绸之路的畅通     与其所代表的人类文化交流,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初便已开始。丝绸之路不存在何时开通的问题,但是何时畅通却是一个必须讨论的事情。丝绸之路畅通的标志,是由上古时代自然而然的一个个地理区域、一个个文化单元倒手传播交流的方式,转变为主要文明区域主动和主导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畅通的时间节点就是“张骞凿空”和“汉武帝经营西域”。


这是一条沟通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融汇的大道,我国的丝绸、漆器、桃、杏、大黄、肉桂等传入西方。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用锦剪裁后,上下对折缝缀而成,内填充麦秸。其以藏青、绛红、白色丝线织出茱萸、变体云纹和祥禽纹样,相间织有小篆“千秋万岁宜子孙”的字样。千秋万岁宜子孙锦枕,1995年尼雅1号墓地8号墓出土,展现了当时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苏巴什墓葬出土的各种食物

  丝绸之路的联结     丝绸之路的联结实际上与古代中国中央王朝的直接界入和主导相关。古代中国人直接介入东西方交通,并开始主动控制丝绸之路大商道开始于春秋诸国争霸时期。代表性事件就是秦国崛起、称霸,以及西戎被迫西迁中亚和西亚。西戎是长期活动在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游牧部族,从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他们是古代中国的高加索(白种)人。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770至前476年因为关中秦国强大起来,西戎被迫向西一再退却。最严重的打击中要发生在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那时秦穆公征服西戎“益国二十,开地千里”,西戎远去。世居于中国西北的西戎迁移远去中亚、西亚,是古代中国第一次实质性改变世界历史格局和进程的重大事件。也是亚欧大陆古代各主要文明彼此相识、主动交流的开始。   根据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历史》中的记载,公元前七世纪在欧亚草原上曾发生过一次较大民族迁徙。居住在亚洲游牧的斯基泰(Scythia)人由於在战争中战败而在马萨革泰(Massagetae)人的压力之下,越过了锡尔河(Araxes),逃到了克里米亚(Cimmerians)人的国土中去,因为斯基泰人现在居住的地方一向是克里米亚人的土地。伊塞顿(Issedones)人被阿里马斯皮(Arimaspi)人赶出了自己的国土,斯基泰人又被伊塞顿人所驱逐,而居住在南海(里海)之滨的克梅里亚人(Cimmerians)人又因斯基泰人的逼侵而离开了自己的国土。


晨曦 摄影/张朝辉

  如此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西迁关系链,其中每个部众都是被前一个部众所驱赶而迁徙:阿里马斯皮人—塞顿人—马萨革泰人—斯基泰人—克梅里亚人。马萨革泰人:里海、咸海间之一大部落联盟,曾与波斯帝国开国君主居鲁士大战;与斯基泰人类似,南俄草原上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之游牧民族,公元前七世纪曾对高加索、小亚细亚、亚美尼亚、米底以及亚述帝国大举入侵,威胁西亚近七十年。这次几乎影响了整个亚欧大陆规模巨大的部族迁徙,地缘政治格局大动荡主要发生在中亚、小亚西亚及东欧。根据西方文献资料,斯基泰人的活动是欧洲区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进入南方古文明地区历史上第一次入侵。联系到同一时期东方也发生的历史大事:秦国崛起、称霸西戎。秦穆公的霸业是以征服驱赶西戎占领其领地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上述欧亚草原塞种(斯基泰)人群遍及欧亚的大规模迁徙导火索来自秦国。向西迁徙的西戎部众应该进入塔克拉玛干绿洲区域、天山北部草原地带以及中亚其他各地。故前述中亚游牧部族大迁徙链条之首阿里马斯皮人应该就是来自秦国西部。西迁的戎人致使“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并最终导致西亚亚述帝国覆亡。这是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第一次改变世界(亚欧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大手笔之作,此后,类似的中国大手笔大事件便不断地出现在世界历史舞台。
  这场几乎是横跨欧亚草原的游牧部族大迁徙涉及地域之广、影响范围之大,不仅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中被记录了下来,在古代希腊文献《历史》中,也曾多次提到名叫塞迦(Sacae,Saka,也译作塞克)的人。学界认为塞迦便是中亚草原的游牧人群斯基泰人,其中一部即为马萨革泰人,这些人与中国西部的西戎、塞种、月氏等人群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大致相同。同样的记载也出现在波斯阿喀美尼朝大流士一世的贝希斯登(Behistun)铭文、波斯纳黑希鲁斯塔姆的楔形文字石刻铭文中,塞迦人是居住在在伊朗高原以北,以及中亚草原地带拥有马萨革泰人、斯基泰人等各种名称的草原游牧部族,其中一部分也就是秦国的紧邻西戎。这些人实际上控制着丝绸之路的转介区域--西域,而秦人与亚欧大陆其他各大古代文明的接触也必然要经过这些塞种人之手。
  (请看下期《丝路新疆——文明交流与发展的关键(下)》)
其他文献
随着丝绸之路的贯通,多种多样的珠宝经过东西贸易来到西域,丝路首饰掀开了更加璀璨、华美的篇章摄影/叶金  精美的首饰,从古至今都是牵动人心的美妙精灵,无论坚硬的石块如何难以驾驭,都不能阻止人们探索创造的欲望和追求。于是上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人们在制造石器工具历程中,逐渐把自己心灵的意向与美丽的石头、动物骨骼、植物籽实等坚硬而不易腐朽的物质交融在一起,用饱满的激情创造性地打磨、雕琢、串联出一串串精美圆润
期刊
2014年11月6日,六师一〇三团建设的兵团知青纪念馆正式揭牌开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自上海、天津等地的广大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带着激情、带着梦想,从繁华的都市来到了新疆兵团,支援边疆建设。他们冒严寒、战酷暑,开荒造田、挖渠饮水、修路架桥……奏响了一曲曲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壮丽凯歌,为边疆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广大知青把新思想、新文化、新风尚带到兵团,教
期刊
当人们想起奥地利的时候,这样的一幅画面经常浮现在脑海:雄伟的山脉俯瞰着深深的山谷,坐落在鲜花丛中的可爱村落几个世纪都不会改变。这样的景色最能在蒂罗尔(Tyrol)体现出来。蒂罗尔是奥地利西部的一个州,像三明治一样夹在意大利和德国的中间。  这一地区景点诸多,浓缩了奥地利美景。我们从自然景色说起。  几乎是垂直的山峰从铺着绿地毯的山谷里拔地而起。坐落在陡峭山坡上的小村落,点缀在山谷间,村里的农舍被鲜
期刊
巴里坤地处东天山北麓,高山雪水的滋养成就了巴里坤盆地“东疆粮仓”的美誉,而屯田历史和移民文化的交融,又让这里的饮食习俗不断推陈出新,为其烙上特有的标签。  巴里坤乡间的婚宴,俗称土席,是当地面食、肉食、菜食类饮食的一次高规格集中亮相。看似简单的原料,在蒸、煮、煎、炸、炒、烩多种烹饪技艺的操作下,点“食”成金,既满足了人的口腹需求,又呈现出一种多年沉淀积累形成的浓郁乡情。但凡感受过一次的人,都会为那
期刊
维吾尔族妇女固然是喀什街头不可或缺的风景,但是,就一个古老城市的人文积淀而言,维吾尔族老人简直就是这个城市的化身。  喀什噶尔是古老的。这个通衢中亚的千年重镇,尽管其城郭随时代变迁已今非昔比,但其血脉中却传承着浓重的丝路古风。要了解这一点,喀什城的老人们是一面铜镜。标题  喧闹的喀什城,无论现代超市还是老街巴扎,都盈满着丝路遗风中的交易气息。但那些游走于其中的老者的身影,总能为喧嚣增添一种古朴安详
期刊
雅山宝塔及山腰别墅群。  乌鲁木齐市区最大的荒山和沙尘策源地:红山、雅玛里克山,相继被“降服”,开始为市区吸进污浊,输出清净的空气,造福乌鲁木齐民众。于是有民谣赞道:红山嘴子妖魔山,两个宝塔对得端,河滩公路中间穿,绿树成荫赛江南。  闹市,有对“氧吧、绿肺 ”  在乌鲁木齐市区内登高览胜,俯瞰乌鲁木齐市全景,一定会去红山或雅玛里克山。  在高楼林立、高架桥纵横、车水马龙的市区,古塔红山与高楼大厦叠
期刊
可可托海3号矿脉尾矿堆  自从喜爱上了宝石与和田玉,我总想去宝玉石原产地一探究竟。新疆,尤其是北疆阿勒泰地区被誉为中国“宝石之乡”,出产海蓝宝、碧玺(电气石)、石榴石等,自然成为十分向往的地方。查资料、做计划,历时4年准备,终于成行。此行20天,从上海出发,途经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市、富蕴县、可可托海镇、青河县、奇台县六城镇,沿准噶尔盆地顺时针画了一个圈,来了一次寻宝之旅。其间,游历两处地质公园,参
期刊
瑞士苏黎世风光阿尔卑斯山  每年夏秋季节,整个瑞士,特別是从日内瓦延伸到法国南部的日内瓦湖区,就浸润在美丽、奇妙的色彩里。瓦蓝的天空下,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天鹅在湖的上空用白色的翅膀滑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远处的山间有大片大片绿色的葡萄林,湖畔盛开着一丛丛无比艳丽的天竺葵。若论湖山个体,别处也有好的,但是,能被如此厚绿的大地裹藏出一汪汪湖水,一个个雪峰,恐怕只能行至此处。绝美拉沃  优美的自然景色,宜人
期刊
遥远的新疆,美丽的新疆,神奇的新疆。雪山,森林,高湖,草原,大漠,绿洲……一步一景,一步一诗,一步一画,宛如一幅油画长卷。大胆的构图,雄健的笔锋,绚丽的色彩,酣畅淋漓,实乃造化之大手笔也。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到了新疆,倍感神州之美。  应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邀请,洛杉矶华人作家代表团一行8人于2015年9月21日至27日,沿新疆西天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风。天山美景,西域风情,
期刊
人们在剥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核桃。  一直以来,对大自然的恩赐总是感慨不完的。从名山大川,到动物植物,真是想什么有什么。比如说核桃这玩意吧,青色的外壳剔去,还有木质的内壳,壳中壳不说了,却还要区分一个薄皮与厚皮,甚至于干脆露仁了。然后呢,仁上还有一层油黄色的包皮,不剔味涩,剔去清香,你道怪不怪?  果中长寿果  既然核桃是壳中壳、皮中皮,吃起来又格外的香甜,人们就不得不捣鼓起来:这家伙一定是与众不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