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的传略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学家与其他人文学科相较最具优势的是田野调查,按照较为普遍的说法叫获取第一手资料。在《茶叶的流动》一书中,作者除引用各类文献外,还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形成了“多维视角的结构场域”,正如彭兆荣先生在总序中所谓的“我者的现场”与“他者的现场”语义叠加,而色泽交映。作者肖坤冰对此有清晰的把握,“承认地方知识体系和话语解释的自主性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前提。”
  本书提供了闽北环境及武夷茶的知识谱系,脉络清晰,娓娓而谈,有相当好的语言叙事功力。由茶而人,由人而时空结构,层层剥茧,阐晓明通。作者指出:“茶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一种模棱两可性。在中国民间,茶叶被称为‘开门七件事’之一……而事实上,人们也常常将‘琴棋书画诗酒茶’视为文人的‘七件宝’或‘七宠’……因此茶在中国文化体系里具有一种微妙的两可性。”这是一个富含哲学思维的延宕起点,应了这点引导,更有利于读者理解雅意如斯的闽北茶类代表金骏眉、大红袍了。
  本书在阐述时,特别提醒读者注意茶的生、熟变化,茶的由生到熟,从自然到文化是“历代中央政权不断扩张,不断将‘边陲’文而化之的过程。”物质的进化与权力架构合谋穿过了我们的生活空间,不动神色的影响了我们的一切。
  武夷茶在18世纪前后,通过中俄陆上茶叶之路与英国这一中介者成为欧洲大陆新兴的时髦饮品,“他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贞贩之辈,江西、汀州及兴泉人为多,而贸易于姑苏、厦门及粤东诸处者,亦不尽皆土豪。”经过查阅史料,作者注意到“不管是茶工、岩主还是在本地设茶行的茶商都是武夷山的他者。”产地并非主动的“推动者”,造成这种情状的,更可能是“意义”的确定和重新结构的“意义”。那些做坏的“乌茶”,受到英吉利人“必起立致敬”的高度推崇和追捧。17世纪末以来红茶在海外形成的优越市场使得在发源地武夷山桐木关的空间有了“正山”和“外山”之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在今日“创造”出售价昂贵之“金骏眉”。
  晋商在这场国家贸易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这些被称为长着“三条舌头”的商人自武夷山下梅村将茶叶通过溪水路汇运至崇安县,用车马运至江西河口,达襄樊,转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镇,而后用马帮托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经晋城、长治、出祁县子洪口,于鲁村换畜力大车北上,经太原、大同,至张家口、归化,再换骆驼至库伦、恰克图。作者描述了中国茶叶在俄国的传播历经了由沙皇、贵族到普通民众,由神奇药物、奢侈品到日常饮品,由权力象征、身体美学到平衡饮食结构的不同功能变化,最终由一种神话、传说成为中俄贸易交往中的一段历史。
  作者在对“茶香”理解时,运用了几则个性化的小叙述,前面分别选了三段古文——董天工的《武夷山志》,梁章钜的《归田琐记》与郭柏苍的《闽产异录》,后面引用了亲自调查时不同人员的个性“理解”,这是个有趣的田野案例。在文学作品中亦有过这样的手法,一个故事母体经由由不同的“叙事”途径最终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作者分析了这些不同的“茶香”表述的指向,阐释和叙事逻辑,并指出这些由“范畴”和“元语言”建构的逻辑语言形成了意义的再生产,饮者与“茶”在互动中不自觉地层层叠加了茶的“意义”。
  作为人类学学者,作者具有高明的阐释能力,对于17—19世纪的武夷茶的国际贸易这样一个算得上宏大的主题,通过对贸易起点武夷山茶工生活细致入微的描述,对贸易网络和商人群体展开的追踪,以及对域外消费者“重塑”茶叶意义的分析,再统之于人类学政治经济学派的理论关怀,使的本书在呈现“武夷茶的传记与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武夷之茶,由闽北山岭耸峙的群峰出行,开拓出的广大时空领地是那样浓厚、深邃、幽远,这一片清癯柔嫩的枝叶承载着伟大的文化因子,时至今日仍在继续阐释着“一片树叶的故事”。
  附:《茶叶的流动:闽北山区的物质、空间与历史叙事(1644—19491》
  作者:肖坤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3-07-01
  内容简介:通过对明朝以来闽北山区茶叶贸易网络的追踪,展现了区域社会在受到本地的历史叙事、海外市场对武夷茶“意义”的重塑、社区中的仪式传统、王朝国家行政力量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动态发展过程。
其他文献
斗茶时,茶人们通过“私房茶”和“私杯”、“私壶”等物件,将自身独特的品味与见解,以及个性化的审美情趣都一一展现了出来。所以,想要了解一个茶人,不妨先从认识他(她)的“私房茶”或是“私杯”、“私壶”等器具开始。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认识几位有趣的茶人朋友吧。  好器具让茶更美味  在邓萍那不大的茶室里,堆满了各种有趣的物件:各种茶壶、盖碗、茶杯,还有许多藤编、竹编、木雕的提篮等。这些,
期刊
花开静美,泉城的春天却总是匆匆的。还没开始感受草长莺飞,已是花开荼蘼的暮春时节。  姹紫嫣红,过去就过去了,在泉城济南,我们只能以一场清丽素雅的茶会“清和济济”,去追忆春天的芬芳,以及那种属于春天的味道。  《封氏闻见录》曾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
期刊
作为一位茶人,首先要认识自己具有与从事其它行业不同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不论是种茶、制茶、卖茶,以至于搞茶文化,都有传承中华文化,延续道统的责任。  绝大多数茶业界的人士在进入茶行业之前,都是在攻苦食淡的艰难生活中,许多是不得已才走上茶业这行,即使步入茶业之后,相当一段时间还是含辛茹苦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卖茶郎很不容易娶到老婆的原因。  日前在台湾高雄餐旅大学主办的“第11届中华茶文化研讨会”中,听天
期刊
六月的安溪众星云集,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200多人齐聚铁观音的故乡。以“茶脉传承·香飘两岸”为主题,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农业厅、台湾茶叶学会等单位主办,安溪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六届海峡论坛-首届海峡茶会6月15日~17日在安溪隆重举行。论坛上,两岸专家学者以中华文化历史、两岸茶产业相通相融、共同发展现代茶产业为主题作专题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讲到,饮茶这件事最后是要归于社会,重新让
期刊
喜欢去哪里喝茶,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选择,或是富丽堂皇的奢华茶会所,或是特立独行的茶艺术馆,或是熙熙攘攘的清茶馆……但和我理想中的去处相比,这些仍缺少了那么点“一见钟情”的感觉,“高大上”的少了些许亲切,太文艺的不够接地气,嘈杂的又缺了几分私密。我一直想不出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但在走进“活源茶道”后,脑海中立马蹦出了“猫”字,没错,给自己找个可以猫起来的地方喝茶去。  尚未进门,三
期刊
6月11日,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主办的“2014福建省春茶产销形势分析会”在福建福鼎召开。协会会长张家坤、执行会长陈光普等领导以及宁德市、福州市、漳州市等地的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作为主要代表,出席了此次座谈会。此次会议的主旨在于,及时掌握分析2014年福建春茶产销形势,并商议各地市茶产业的发展大计,促进福建省茶叶社团组织在新形势下的联动与合作。  优势与短板共存  在座谈过程中,会长们就各自地市
期刊
最近,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该用何种形式来传达中国茶道的核心精神?  从陆羽在《茶经》中提出的“精行俭德”,到庄晚芳先生提出的“廉美和敬”,两位大师在茶道精神理念上的研究有一定的相通性,那就是“俭”和“廉”,即不奢华、不铺张、不做作、不浪费、不浮夸、不炫耀。“俭”和“廉”的实质,是强调内在的修为,而这种内在的修为,需借助茶这一物质来进行升华。那么,这种精神以什么方式呈现呢?其实,明代文人雅士喜在
期刊
浙江天台山素有山水神秀、佛宗道源之美誉。也许是自古佳茗钟名山的缘故,天台山产茶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有文字可考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末年,道士葛玄“植茶之圃已上华顶”,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天台山云雾茶更是闻名遐迩、声传海外。  当然,我们此次要品鉴的并非是大多数人早已熟悉的天台山云雾茶,而是一款近年才诞生的茶品——天台黄茶。虽是名为“黄茶”,但天台黄茶并非是采用传统黄茶的“杀青、焖
期刊
春天,  是鲜活多变的异彩空间,  是诗情与创意交汇的新鲜集市,  一切富于灵动与生机的意象大量流动。  春天,最容不得一成不变。  创意,所有的绝妙灵感,  以光年计算,刻不容缓。  春荼,  春天最美丽的奇迹。  以加量的青春活力,蔓长各式各样的创意惊奇。  创作的心灵,永远在找寻无边界的自由空间。  我们向大师们借智慧,  让生态活络双眼,  换一个有趣的观点看春荼,备春宴。  一次生命的交
期刊
恰逢《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登录荧屏,引爆了新一轮“舌尖上”的大讨论。从与自然抗争、寻找赖以充饥的食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的丰盛多彩,一道道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记录的不仅仅是“民以食为天”的深厚情感,不仅仅是每个家族延续传承的悲欢离合,更镌刻了时代的印记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  茶,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现,智慧的先人一定会将每一个事物的价值和功能进行充分地挖掘,茶也不例外。翻阅中国的茶史,将茶引入菜肴又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