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世界最先进、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谁就是世界的老大,世界的主宰,世界的第一超强大国。而这些创新型人才来自于教育的培养。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理应承担这一重任。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必须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还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欲望。
  1.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到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名著《三国演义》导读中,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悬念,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油然而生。
  2.创设情境激趣
  中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新;有的课文情谊深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的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绘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桃花源记》一文,描绘了一幅人人羡慕的理想的大同社会,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桃花源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生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世外桃源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除了以上做法,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大胆放手,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把自己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的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教师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指导,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拨。
  三、结合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创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作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应重视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积极评价,鼓励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作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计的力量。“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这一声声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刊讯据中国化纤协会有关部门分析,2001年国内化纤市场将会出现供给略大于需求的局面,行业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近日,美国科学家开始在宠物犬身上对癌症疫苗进行临床试验.尽管很多人对此试验表示质疑,他们认为每个个体所得的癌症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用一种广义疫苗来治疗.但专家却坚持
期刊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是帮助高职学生顺利成功度过大学生活的前提。本文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高职院校的心
摘 要:时代不断进步,科技日新月异,其中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尤为突出,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深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往中,人们也开始进入网络教育时代,网络课程不断开发并为人所用,效果也不断得到认可。任何事都可以是双刃剑,网络可以成为学习工具,可是对于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们而言,网络游戏才具诱惑。游戏又是幼儿时期的主要教学活动,幼儿的各种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得到启发和运用,从而使幼儿的智力、行为习惯、情感、道德
实施素质教育,有效乃至高效学习的关键是发扬全体学生能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要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和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必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我们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也无论是小学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上都应该有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无论是来
摘 要: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让他们会听、会说并会用语言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教师是人类桥梁的工程师,是未来社会的建造者。作为一名的幼儿教师,肩上的责任更为重要, 我们力争使每一个幼儿健康快乐成长。通过笔者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使我充分认识到,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
6月21日,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会员单位深圳市华南犬类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向甘肃省公安厅警犬基地赠送了1头寻血猎犬和1头东欧牧羊犬.这是继今年2月向河北省公安厅警犬基地增送了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在幼儿期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论述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深入阐述了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涵义;问题;途径;构建;精选;渗透;合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德育目标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