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国粹,也是汉语的根基,所以古诗词成了人文教育和评议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作为中国的青少年一代,有义务学好古诗词,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因此,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材中便收入了许多古诗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有限,所以语文教学大纲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定得较低,但古诗的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词的美妙,获得情感体验。
【关键词】低年级;古诗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了一百多首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的古诗词。教材中的古诗词虽然短小,但语言精炼优美,意境深远,深深地感染和净化着学生的心灵。我们都知道,“训练语言,欣赏意境”是古诗词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有限,所以语文教学大纲将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定得较低。也正因为这样,我们语文教师发现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将就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低年级古诗词如何教”来展开阐述,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学修养。
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的古诗词该如何教?这是许多语文教师都非常头疼的事:教深了学生难以理解,只教学生学几个字词,读一读、背一背,自己心里又不安。这就使得小学的古诗词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教师教学方法枯燥。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大多是采用“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说思想,齐背诵”的模式,使原来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的古诗词被翻译成索然无味的白话文。并且这种模式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隐藏的美感被扫荡殆尽,课堂上自然就缺乏美感了。
2、学生学习途径单一。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但是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现状来看,教学往往局限于教材,教师很少联系课外知识,不敢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进课堂。所以,古诗词教学课堂如一潭死水,导致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缺少古诗词的教化、美化。
3、师生关注角度偏移。自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后,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古诗词的背诵积累,但是不少教师仅仅关注了学生“量”的积累,让学生大量地机械地抄写、背诵、默写。学生在枯燥的背诗、抄诗中毫无审美体验而言,慢慢地便丧失了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鉴于以上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爱学、乐学,真正徜徉于古诗词的海洋中呢?
二、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策略
1、创设情境,欣赏意境。古诗词的学习,要学会欣赏其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他们走进意境。
(1)赏析语言,进入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把握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鲜明的、含义深刻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或是咀嚼字词,理解意境,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或是换词对比,体会意境,如《泊船瓜洲》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或是根据诗句,想象意境。如“飞流直下三千尽”这一句的浩大声势;或是联系上文,探讨意境。这样通过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美”之所在。
(2)以图配诗,感受情境。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可采用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草》的每一句就是一个画面,可分组让学生给诗句配画,然后把几幅画面相连,形成完整的系列画面。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想象漫游,深入情境。在教学《望庐山瀑布》,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带学生到庐山旅游、观赏庐山瀑布,让学生亲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中,加强感性认识。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因此,初读古诗词时,教师便要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画出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出停顿节奏。在读中整体感知诗意,初步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在渡过之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演一演诗词中的情节,领悟古诗词的情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假如同学们就是诗中的劳动人民,看着自己种的粮食被人夺走,而自己却要挨饿,你的心情会是怎样?”“我们一起跟着诗人的心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好吗?”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拔,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让学生戴着头饰,自由想象表演,一边演一边吟咏古诗,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在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3、解字词,明诗意。要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必须要读懂诗句,这就得先过语言关。古诗语言非常简洁,和现代汉语不同的是它多是单音节词,所以必须要教学生逐字落实理解,从而读懂诗句。解字词可以指导学生把单音节词准确理解后翻译成双音节词,先明白字的基本义,再理解其在诗中的含义。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要解释以下的字:望——远看;日——太阳;照——照耀……读懂了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义,就可以推敲其文学意义了,如“生”是“产生”的意思。明诗意指的是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也就是说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从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逐一落实字词以后,通过对每个诗句的串连通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上把握全诗,明确诗意了。
4、识写结合,指导书写。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和写字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尽管学生在初读、细读、品读诗文中,早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义,但对生字的认识还只是一种轮廓印象,只有继续对字形做分析,才能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印象。因此,教师也要重视识字和写字的指导,教给学生有关汉字笔画笔顺的基础知识和书写汉字的方法。1.巧记字形。可采用如下方法:(1)形象法,采用口诀、简笔画、动作等直观性较强的形象帮助记忆。如《静夜思》中的“月”,可画个月牙儿帮助记忆。(2)游戏法,即利用生动的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如动手制作基本笔画的卡片,然后用这些基本笔画拼成《一去二三里》中“五、六、七、九、八、十”等生字。
2.指导书写。在指导书写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田字格的作用,让每个学生注意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和运笔方法,并让学生动手写上5-10个字。每次书写前教师应强调学生的坐姿及执笔姿势;书写时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书写后,当堂相互评价,纠正错误。这样把写字过程穿插中古诗教学中,有动有静。
在小学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既要充分地读,充分地说,也要充分地写,认真地用心去感悟、领会其中的各种美,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从而为今后的对古诗词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保留学习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关键词】低年级;古诗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了一百多首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的古诗词。教材中的古诗词虽然短小,但语言精炼优美,意境深远,深深地感染和净化着学生的心灵。我们都知道,“训练语言,欣赏意境”是古诗词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有限,所以语文教学大纲将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定得较低。也正因为这样,我们语文教师发现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将就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低年级古诗词如何教”来展开阐述,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学修养。
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的古诗词该如何教?这是许多语文教师都非常头疼的事:教深了学生难以理解,只教学生学几个字词,读一读、背一背,自己心里又不安。这就使得小学的古诗词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教师教学方法枯燥。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大多是采用“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说思想,齐背诵”的模式,使原来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的古诗词被翻译成索然无味的白话文。并且这种模式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隐藏的美感被扫荡殆尽,课堂上自然就缺乏美感了。
2、学生学习途径单一。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但是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现状来看,教学往往局限于教材,教师很少联系课外知识,不敢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进课堂。所以,古诗词教学课堂如一潭死水,导致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缺少古诗词的教化、美化。
3、师生关注角度偏移。自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数量后,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古诗词的背诵积累,但是不少教师仅仅关注了学生“量”的积累,让学生大量地机械地抄写、背诵、默写。学生在枯燥的背诗、抄诗中毫无审美体验而言,慢慢地便丧失了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鉴于以上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爱学、乐学,真正徜徉于古诗词的海洋中呢?
二、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策略
1、创设情境,欣赏意境。古诗词的学习,要学会欣赏其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他们走进意境。
(1)赏析语言,进入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把握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鲜明的、含义深刻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或是咀嚼字词,理解意境,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或是换词对比,体会意境,如《泊船瓜洲》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或是根据诗句,想象意境。如“飞流直下三千尽”这一句的浩大声势;或是联系上文,探讨意境。这样通过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美”之所在。
(2)以图配诗,感受情境。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可采用古诗配画法进行教学。《草》的每一句就是一个画面,可分组让学生给诗句配画,然后把几幅画面相连,形成完整的系列画面。运用古诗配画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强化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想象漫游,深入情境。在教学《望庐山瀑布》,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带学生到庐山旅游、观赏庐山瀑布,让学生亲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中,加强感性认识。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因此,初读古诗词时,教师便要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画出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出停顿节奏。在读中整体感知诗意,初步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在渡过之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演一演诗词中的情节,领悟古诗词的情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假如同学们就是诗中的劳动人民,看着自己种的粮食被人夺走,而自己却要挨饿,你的心情会是怎样?”“我们一起跟着诗人的心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好吗?”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拔,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让学生戴着头饰,自由想象表演,一边演一边吟咏古诗,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在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3、解字词,明诗意。要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必须要读懂诗句,这就得先过语言关。古诗语言非常简洁,和现代汉语不同的是它多是单音节词,所以必须要教学生逐字落实理解,从而读懂诗句。解字词可以指导学生把单音节词准确理解后翻译成双音节词,先明白字的基本义,再理解其在诗中的含义。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要解释以下的字:望——远看;日——太阳;照——照耀……读懂了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义,就可以推敲其文学意义了,如“生”是“产生”的意思。明诗意指的是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也就是说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从而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逐一落实字词以后,通过对每个诗句的串连通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上把握全诗,明确诗意了。
4、识写结合,指导书写。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和写字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尽管学生在初读、细读、品读诗文中,早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义,但对生字的认识还只是一种轮廓印象,只有继续对字形做分析,才能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印象。因此,教师也要重视识字和写字的指导,教给学生有关汉字笔画笔顺的基础知识和书写汉字的方法。1.巧记字形。可采用如下方法:(1)形象法,采用口诀、简笔画、动作等直观性较强的形象帮助记忆。如《静夜思》中的“月”,可画个月牙儿帮助记忆。(2)游戏法,即利用生动的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如动手制作基本笔画的卡片,然后用这些基本笔画拼成《一去二三里》中“五、六、七、九、八、十”等生字。
2.指导书写。在指导书写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田字格的作用,让每个学生注意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和运笔方法,并让学生动手写上5-10个字。每次书写前教师应强调学生的坐姿及执笔姿势;书写时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书写后,当堂相互评价,纠正错误。这样把写字过程穿插中古诗教学中,有动有静。
在小学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既要充分地读,充分地说,也要充分地写,认真地用心去感悟、领会其中的各种美,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从而为今后的对古诗词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保留学习古诗词的极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