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少年狂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少年时期的行为,用现在“笼养”“富养”的标准看,简直是“胆大妄为”“不知死活”,让人觉得瞠目结舌。
  40年前,广东大动脉广汕公路号称国道,却还是土路,来往车辆不多,以客车、农用拖拉机为主,小轿车罕见,大货车绝迹。有一次,我和堂弟来到公路边玩耍,看着远远呼啸而来的客车,突发奇想玩起了“穿越”的“游戏”。那时我们才十岁出头,彼此相约,等车开近的时候,看谁敢从车前跑过,并以穿越时人离车头近者为胜。这真是一种刺激到令人热血沸腾的“死亡游戏”!常常,当我们突然从车前飞奔而过的时候,慌得司机紧急刹车,受惊吓的满车客人纷纷从车窗伸出头来,骂骂咧咧,而我们不以为耻,反以为傲,根本没曾想这有多危险!多年后在车来车往的广州街头,我和堂弟还曾讨论,如果小车冲过来,人只要腾空而起,是可以避过致命一撞的。这种年轻人的“满满自信”,到了何等轻狂的地步!
  我们玩的另一种“危险游戏”,是群打石战。粤东海陆丰一带,人以族聚,一村一姓,民风彪悍,村与村之间常因分田、争水、婚嫁、坟山等问题发生冲突,爆发械斗,留下积怨,给后辈埋下仇视的种子。偏偏当时条件有限,几个村才能合办一所小学,同学间难免以村分派,以拳头论输赢。在校内有学校管制,大家还只是貌合神离,暗流涌动,一到放学走出校门,只要有一根导火索,两个大村的学生就会各成阵营,在田间路上用石子、用瓦片或土块,手里抓到什么就用什么当武器,死命往对方“阵地”里投。这种群战,往往从几个人擦枪走火,发展到十几人、几十人对垒,场面异常火爆。而胜负,除了看参与人数的多寡,更取决于有没有高手加盟。所谓“高手”,是指臂力好,腕力巧,投石既快又远、既狠又准的男孩。其中投得远是关键,可以逼“敌”拉开距离,令对方只有挨打的分儿,而还击的“子弹”弹弹落空,只能且战且退,落荒而逃。
  高小阶段,这种“野战”差不多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激烈的时候,在两村之间的田间地头上,双方冲过去、追过来,互相争夺好几个来回,呐喊声阵阵,直杀到天黑或者一方败退进村里才肯收兵,而近在咫尺的学校和两村大人一般都不干预,因为校长、老师也多来自这几个村,大人一旦搅进去,难免有拉偏架的嫌疑,事情可能会更复杂。记忆最深的一次“战斗”,发生在暑假放牛时,如今回想起来都有些后怕。
  当时,两村的牧童各有二三十人,均有山头為据,中间隔着一条近百米宽的溪涧,也不知怎么双方就打起口水战来,接着自然升级为石战。那满山俯拾皆是的石子,投掷起来好不痛快。一阵暴风骤雨过后,对方有多人脑袋或身上出血,败下阵去。这次他们输得太惨,耍起赖来,抓住我们暮归必经其村的劣势,纠集一群人堵在一条石板桥头,指名道姓要拉我出来揍一顿解恨,说他们的伤都是我打中的,因为只有我的石子投得最远,其他很多人的石子还投不过河。原来骑在水牛背上雄赳赳、气昂昂的我,此时难免心惊肉跳,幸亏我们这边有一个长得牛高马大的“孩子头”站出来为我仗义执言,告诫他们愿赌服输,遵守游戏规则。一番理论,终将事情平息。
  深圳特区大开发、大建设的东风吹来,霎时间全国春色满园。粤东地区近水楼台,不安于现状的中青年农民纷纷告别故土,以潮汕人、福佬人吃苦耐劳、敢闯敢拼、善于经商的秉性,到特区挖掘到了第一桶金,又陆续将家中弟妹、妻儿乃至老人接到先富起来的珠三角各地开店、进厂、入读、长住,村中渐渐冷落下来。同时走出乡村的人们在开放、繁华的都市里见了世面,感受到世界大了,原来村与村之间的那点事小了,在异地他乡打拼的邻村青年男女,彼此之间感情也近了、亲了,相互交友、通婚、结亲的多了起来。而在外地出生的新一代少年郎,从小随父母四处为家,更淡化了姓氏、族群的观念和恩怨,农村中大人械斗、小孩群殴的事慢慢少了,没了。
  我的少年事,已成为遥远的回忆。但,少年的血性和冒险精神,却是娇生惯养的新一代所欠缺的,必须葆有的!
  责任编辑:秀 丽
  美术插图:可 可
其他文献
直到山腰上的蘑菇石进入我的视野,才看出一座山的味道。  这山叫梵净山。从字面上解:梵者,妙也;净者,不着一丝尘埃。不知这场域是不是南海观音参禅修炼的地方。但隐隐觉得,但凡得道的菩萨,往往会把一座大山乃至几个山脉作为他做功课的场所,远比文人结庐的草堂大了去了。  而我一眼看上了蘑菇石,尽管只是山中的一个微点。说是蘑菇,其实是由两块石头垒成的。远看,像长在悬崖上的黑蘑菇,走近了,才看清上边的大而厚实,
期刊
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作《威尼斯的船》,那上面描写的水上城镇的独特风光十分让人羡慕,所以,过去如果说起水上城市,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后来才听说,原来在我们中国也有好几座著名的水上城镇。  乌镇在外的名声虽然很大,但却始终不改它内敛、含蓄的本色,所以它名声虽大,其实地方并不算大,还只是一个镇的规模罢了,并且它是飞机、火车都不通的,好像是怕这两个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太快,奔跑中带
期刊
雷达先生走了,清明节前的五天,准确时间,是2018年3月31日下午三时。  雷达先生是个治学严谨、风趣幽默的人。印象深刻的是十多年前去京参加散文年会,到会的著名作家有梁晓声、王剑冰、雷达、郑彦英等等,会议期间,又搞了几堂文学讲座,其中有一堂是雷达先生主讲的,开讲之前课室的荧屏上打出了一行“关于文学创作的机电思考” 的醒目大字。我盯着荧屏发蒙,猜测了老半天也不解其意。我从不敢怀疑那是笔误或打错字,我
期刊
40年前,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季节里,同样放麦假的二哥从工作的学校借了张行的小说《武陵山下》回来,作为晚休前的消遣。  刚上三四年级的我,除了上学的课本外对别的书并没什么接触。一天拾完小麦后,偶尔在哥哥们的床上滚来滚去,突然摸到小说《武陵山下》,看到封面上蓝天映衬,雪山脚下,一名解放军身穿绿色军装,佩带红色领章帽徽,腰束武装带,手持望远镜,好不威武雄壮!  打开书,我才知道:在遥远的湘西山
期刊
初春时节,我随婺城区戏曲家协会开展“走读白沙”采风行动,再次来到沙畈乡亭久村,在祖郭殿这个地方观看白沙老爷卢文台墓地。卢文台墓地就在一个荒废了的学校旁边,面对熟悉的操场、熟悉的民房,还有熟悉的古樟树,这一切都曾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因为,在这里,我曾经以代课老师的身份,与高儒、亭久等地的孩子们相处了半年时间。  这个学校,就是曾经的高丁完小。  目睹着熟悉的一切,我的内心思绪万千。二十五年前的生活
期刊
“寒瓜方卧垄,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漫,绿芋都参差。”诗人沈约诗中描述的寒瓜,其实就是西瓜,一种极其普通的水果品种。据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西瓜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青门绿玉房,活脱脱一件唯美艺术品。  西瓜种在瓜地里,一般都离家较远,因此西瓜成熟时节需要搭个瓜棚夜里好看瓜。几根毛竹竿一搭,塑料布或茅草一盖,简易瓜棚就诞生了。邻居家种了一片瓜地,
期刊
许多年来,我一想到那个地方,想到那个可怕的画面,就惊悚起来。  在我们黔北老家的大山上,生长着一种叫盐肤木的果子,可入药,学名叫五信子。9月成熟,二十几元一斤,如果摘到一斤,就是半年的学费。这项成果还得归功于我父亲,他年年都去摘至少七八斤果子来卖,可以作为我和弟弟的学费,还可以为家里办点其他事。这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如抓到一棵救命的稻草。  13岁那年秋天,一个周日,我向父母说我出门去割草,其实是
期刊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知道,杨家的巧玉姑娘生得俊,手更巧。爹娘疼着她,不让裹着莲足的她出去风吹日晒,她也只能窝在小木楼里做女红。只是,每天下午,她总要到屋后的这条小河边站一站。  她觉得这小河就像姑娘的丹凤眼呢。那清凌凌的河水是婉转的秋波,那丛生的芦苇就是浓浓的睫毛,密密地遮掩着少女的心思。她喜欢这条弯弯的小河,尤其是深秋。当荻花铺天盖地袭来时,她会站上一整个下午,看夕阳慢慢坠落,看荻花在晚霞中被镀上
期刊
人人都说家乡好。离家在外漂泊三十余年,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起家乡桫椤塬,我都是两眼放光。  桫椤塬,是平凉市崆峒区最东边的一个偏远乡镇,在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和庆阳市镇原县三地交界处,可谓“鸡鸣三县”,人文厚重,民风朴实。因为桫椤乡与其他乡镇之间隔着一条泾河,或是一条沟(当地人叫涧),加之上世纪70年代前泾河上没有桥,桫椤塬与外界不通公路,所以,大多数人没有出过塬。我也一样,在十五岁之前没有
期刊
这纳兰,就是清初第一大才子纳兰容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典型的高富帅。高,官高。他十八岁乡试中举,二十二岁在皇帝面前考试考了个第七名,年纪轻轻便做了皇帝的贴身侍卫。王国维是这样评价他的:“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那么,这么一个完美的男子,他,应该很幸福吧?  答案是否定的。从他的词可以看出来:“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我是人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