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超级巨星还是普通运动员,退役后,都面临着人生新的选择。有的人能够在新的领域里重铸辉煌,有的人则工作无着、生活窘迫,甚至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奖牌。体操冠军张尚武街头卖艺,举重名将邹春兰变成搓澡工,田径名将艾冬梅摆地摊维持生计……昔日冠军离开竞技场后,为什么如此落魄?竞技体育的弊端凸显,体教结合再次被人们所重视。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从娃娃抓起,通过体教结合,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校园足球的开展让足球运动回归健身、兴趣本意,在普及足球知识、提高足球技能的同时,不放松文化知识教育,促使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足球后备人才。上了绿茵场,他们能拼善打,将来离开绿茵场,也一样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在这方面,河南足球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郑州85中建业U14夺冠,
河南足球发展模式受肯定
2014年2月26日,经过12天的激烈角逐,全国青少年足球U14组锦标赛在广西梧州落下帷幕,郑州85中建业U14足球队以2∶1战胜山东鲁能梯队,历史性地夺得本次比赛的冠军。
本次锦标赛由中国足协主办,有来自全国36支队伍1000多名青少年球员参加。小组赛中,郑州85中建业U14足球队的小球员们一路过关斩将,以7胜1负的优异战绩名列A组第一,挺进八强。淘汰赛中,郑州85中建业U14足球队又分别以2∶0、1∶0、2∶1的比分战胜山东鲁能B队、湖北队和山东鲁能U14队,晋级决赛。决赛中,面对实力强大的山东鲁能队,建业队员们不畏强敌,积极拼抢,最终战胜对手,勇夺桂冠。山东鲁能队、浙江绿城1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在青少年足球比赛中,“鲁能”和“恒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奖牌垄断地位,而河南建业这支带有“校园足球”标签的球队这次居然能够夺冠,自然在足球界引起轰动,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对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模式与思路也因此得到了肯定。
从2009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号召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至今,河南的校园足球运动发展迅速。作为全国唯一将校园足球办公室设在教育厅的省份,河南省校园足球办公室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系统的优势,不断推动足球运动在全省各级学校的普及和开展。目前,全省共有5个城市(郑州、洛阳、开封、新乡、许昌)和一个县(临颍县)的150所学校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同时,省校足办还与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和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开展积极合作——在教育部门提供一部分经费的基础上,由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牵头,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提供专业帮助。2010年,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网点学校。目前全省共有16所小学挂牌“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训练基地”,郑州7所,洛阳5所,开封1所,许昌3所。俱乐部为每个基地提供训练装备和器材,并定期举办教练员培训。
另外,建业还从网点学校中选拔优秀的足球苗子,组成U9、U11、U13梯队。平时,这些队员在学校里跟普通学生一样按时上课,下午有一个半小时的踢球时间。到了周末和假期,俱乐部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进行强化训练。小学毕业后,他们会被直接送到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或者郑州中学,这也是俱乐部U14、U15梯队的所在地,继续学习和训练。这次夺冠的U14梯队就来自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
据了解,民间公益组织、职业足球俱乐部与学校联姻培养人才,河南的这种做法在全国属于首例。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和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的这些探索对河南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对多渠道、系统化培养人才、挖掘更多优秀的足球苗子,对河南足球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圈养模式”弊端凸显,
体教结合让足球回归校园
过去,中国一直遵循业余体校—体校—省队—国家队这一传统“金字塔”式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即所谓的“圈养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运动员自小进入以竞技和夺金为目标的体制中,他们有着既定目标,在专项体育运动中成绩突出,却没有机会学习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一时风光之后,其中的大部分人都要面临前途渺茫的退隐生活。对此,U14梯队主力前卫尚弋尧的父亲尚辉深有体会。
早些年,尚辉是建业二线队的球员,不过最后他并没有走职业化道路,而是选择去上了大学。他说:“当年在队里,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年薪,我都比不上其他队员,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和过去的队友比起来,我的日子反而更好过一些。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深有体会的尚辉认为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或许更适合孩子的健康发展。“孩子还小的时候,各方面都没有定型,除了专业训练外,在正规学校里多进行一些文化储备是有必要的。”
对孩子来说,和足球学校比起来,他们也更喜欢普通中学,因为普通中学有着更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球队队长宋佳润说:“我们球队的队友来自不同的班级,班里的同学并不是个个都喜欢足球。课余和训练之余,我会和同学或者队友交流学习心得,也会对感兴趣的事物或明星争论一番。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更有意思。”
其实,体教结合的路子在欧美各国及日韩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日本足球的崛起与他们20多年来坚持在学校推广足球运动有很大的关系。韩国的足球发展也一直印刻着教育的痕迹。他们的青训工作也是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样的模式一路演变而来,90%的职业球员都是大学生出身,U12、U15、U18和大学联赛组成了韩国青少年的四级联赛。2013年8月,韩国U12足球联赛就有462支队伍参加。
“体教结合是目前最科学的足球人才培养模式。”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楠说,“足球运动和学校教育本是一体的,只是后来足球走了职业化的道路,才导致了二者的分离。在目前的中国,办纯粹意义上的足球学校不现实,因为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现在,我们要走的道路,就是让足球和教育重新走到一起,让足球运动重新回到校园当中。”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从娃娃抓起,通过体教结合,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校园足球的开展让足球运动回归健身、兴趣本意,在普及足球知识、提高足球技能的同时,不放松文化知识教育,促使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足球后备人才。上了绿茵场,他们能拼善打,将来离开绿茵场,也一样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在这方面,河南足球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郑州85中建业U14夺冠,
河南足球发展模式受肯定
2014年2月26日,经过12天的激烈角逐,全国青少年足球U14组锦标赛在广西梧州落下帷幕,郑州85中建业U14足球队以2∶1战胜山东鲁能梯队,历史性地夺得本次比赛的冠军。
本次锦标赛由中国足协主办,有来自全国36支队伍1000多名青少年球员参加。小组赛中,郑州85中建业U14足球队的小球员们一路过关斩将,以7胜1负的优异战绩名列A组第一,挺进八强。淘汰赛中,郑州85中建业U14足球队又分别以2∶0、1∶0、2∶1的比分战胜山东鲁能B队、湖北队和山东鲁能U14队,晋级决赛。决赛中,面对实力强大的山东鲁能队,建业队员们不畏强敌,积极拼抢,最终战胜对手,勇夺桂冠。山东鲁能队、浙江绿城1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在青少年足球比赛中,“鲁能”和“恒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奖牌垄断地位,而河南建业这支带有“校园足球”标签的球队这次居然能够夺冠,自然在足球界引起轰动,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对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模式与思路也因此得到了肯定。
从2009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号召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至今,河南的校园足球运动发展迅速。作为全国唯一将校园足球办公室设在教育厅的省份,河南省校园足球办公室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系统的优势,不断推动足球运动在全省各级学校的普及和开展。目前,全省共有5个城市(郑州、洛阳、开封、新乡、许昌)和一个县(临颍县)的150所学校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同时,省校足办还与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和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开展积极合作——在教育部门提供一部分经费的基础上,由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牵头,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提供专业帮助。2010年,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网点学校。目前全省共有16所小学挂牌“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训练基地”,郑州7所,洛阳5所,开封1所,许昌3所。俱乐部为每个基地提供训练装备和器材,并定期举办教练员培训。
另外,建业还从网点学校中选拔优秀的足球苗子,组成U9、U11、U13梯队。平时,这些队员在学校里跟普通学生一样按时上课,下午有一个半小时的踢球时间。到了周末和假期,俱乐部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进行强化训练。小学毕业后,他们会被直接送到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或者郑州中学,这也是俱乐部U14、U15梯队的所在地,继续学习和训练。这次夺冠的U14梯队就来自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
据了解,民间公益组织、职业足球俱乐部与学校联姻培养人才,河南的这种做法在全国属于首例。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和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的这些探索对河南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对多渠道、系统化培养人才、挖掘更多优秀的足球苗子,对河南足球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圈养模式”弊端凸显,
体教结合让足球回归校园
过去,中国一直遵循业余体校—体校—省队—国家队这一传统“金字塔”式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即所谓的“圈养模式”。这种模式下的运动员自小进入以竞技和夺金为目标的体制中,他们有着既定目标,在专项体育运动中成绩突出,却没有机会学习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一时风光之后,其中的大部分人都要面临前途渺茫的退隐生活。对此,U14梯队主力前卫尚弋尧的父亲尚辉深有体会。
早些年,尚辉是建业二线队的球员,不过最后他并没有走职业化道路,而是选择去上了大学。他说:“当年在队里,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年薪,我都比不上其他队员,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和过去的队友比起来,我的日子反而更好过一些。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深有体会的尚辉认为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或许更适合孩子的健康发展。“孩子还小的时候,各方面都没有定型,除了专业训练外,在正规学校里多进行一些文化储备是有必要的。”
对孩子来说,和足球学校比起来,他们也更喜欢普通中学,因为普通中学有着更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球队队长宋佳润说:“我们球队的队友来自不同的班级,班里的同学并不是个个都喜欢足球。课余和训练之余,我会和同学或者队友交流学习心得,也会对感兴趣的事物或明星争论一番。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更有意思。”
其实,体教结合的路子在欧美各国及日韩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日本足球的崛起与他们20多年来坚持在学校推广足球运动有很大的关系。韩国的足球发展也一直印刻着教育的痕迹。他们的青训工作也是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样的模式一路演变而来,90%的职业球员都是大学生出身,U12、U15、U18和大学联赛组成了韩国青少年的四级联赛。2013年8月,韩国U12足球联赛就有462支队伍参加。
“体教结合是目前最科学的足球人才培养模式。”河南足球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楠说,“足球运动和学校教育本是一体的,只是后来足球走了职业化的道路,才导致了二者的分离。在目前的中国,办纯粹意义上的足球学校不现实,因为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现在,我们要走的道路,就是让足球和教育重新走到一起,让足球运动重新回到校园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