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风建设是高校工作的永恒话题,而就业率则是社会评价高校的最直观标准。围绕创建优良学风和提高就业率,各高校都做了大量工作,本文试分析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各校这两项工作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风建设;就业指导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尤其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的学风建设问题日益突出。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围绕如何创建良好的学风、如何促进就业,各高校都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作出了较大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预期还有较大差距。笔者认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和就业指导工作。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
简单地讲,职业生涯就是人生的职业经历。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简言之,就是在“量己力,衡外情”的情形下设计个人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评估自我,分析环境因素,确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方案,适时评估反馈。
对大学生而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的决策方式,能使大学生具备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有效的行动措施,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充分发掘自我潜能,增强就业能力,获得事业成功。
对高校而言,开展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推动学风建设,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个性鲜明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有用之才,提高学校就业率,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风建设的意义
一般认为,学风是学生在校期间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学生在校的学习目的、态度、能力、品质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对教学质量起着较大影响。不仅影响当前的教学效果,也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高校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1、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学习积极主动性差。不少学生平时上课睡觉、玩手机、看报纸,考前靠突击,甚至有舞弊现象发生。2、学生不能合理有效地支配课余时间。多数学生把时间花在网络上,这其中上网玩游戏、看电影又占多数。还有一些学生在社会兼职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以致影响了学习。3、学生对课堂以外的一些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活动认识不够,导致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也有学校层面的原因。个人原因主要是目标缺失,丧失学习动力。从小到大,考上大学几乎是他们的“唯一目标”,目标一旦实现,便在理想的真空中迷失了自己,加之之前的每个阶段都是由父母和老师为他们设计好,严重缺乏自我设计、自我规划的能力,致使大学学习失去新的动力。学校层面原因也不少,其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乏是最突出的原因。
那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有何作用呢?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推动学风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具有“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发展”的特点,可以帮助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克服盲目状态,树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引导,使学生掌握大学生活的主动权,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经营自己的大学生活,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激发学生的成才愿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整体学风。另外,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等等,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同时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时,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也为学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贯穿了整个大学生活的始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体系。通过将目标导向和过程管理有效结合,对每个学生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这种监控主要是由指导老师、辅导员以及学生本人共同完成的。通过检查各阶段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适时进行总结分析,并通过班会、年级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宽范围、多层次的交流,巩固学风建设的成果,并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为创建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提供了保证。
三、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工作的启示
对高校而言,毕业生就业率直接影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评价大学有很多标准,毕业生就业率是其中相当重要的维度。它不仅反映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客观的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理念。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影响着高校能否吸引到更多更好的生源,也影响着高校能否争取到更多各方面的支持。
而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毕业生普遍就业期望值过高,又缺乏工作经验,知识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毕业生职业生涯准备不足,职业定位不准确,致使在求职中屡屡碰壁,不能顺利就业。很多毕业生参加招聘会如同“赶集”,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求职成功率很低,仅在30%左右。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很难觅到“想聘之才”。毕业生供需过程中存在的这种“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尴尬境地,固然与现行教育体制存在问题有关系,更多的则是因为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不准和职业准备的缺失。大学生在求职竞争中自我认识不足,缺乏合理职业规划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针对400名大三学生的一次调查问卷统计中,约30%的学生“对未来目标不清楚”,约15%的学生“暂未考虑”,35%的学生表示“有目标,但尚未详细规划”,只有20%的学生目标明确且做了详细规划。在与用人单位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就业能力的缺失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等,都是就业能力的具体内容。因此,开展并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己,发现并培养潜能与创造力,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应成为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四、高校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停留在低层次和低水平,仅限于就业指导部门对毕业生“临阵磨枪”式的辅导,而且内容和形式都很单一,多为大规模的求职讲座和形势教育,并且也缺乏专门的指导教师队伍。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还需要从多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高校要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好引导作用。要通过各级各类会议,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使全校学生包括教职工了解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其次,高校要尽快建立并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按照专业化、专家化的要求,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业务精、素质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队伍,并做好相关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再次,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建设。围绕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职业素质塑造等内容开展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增添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该类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成功校友经验分享”、“职业体验”以及实习实训等,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武华,周琳.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彭文军,丁三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学风建设;就业指导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尤其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的学风建设问题日益突出。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围绕如何创建良好的学风、如何促进就业,各高校都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作出了较大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预期还有较大差距。笔者认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和就业指导工作。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
简单地讲,职业生涯就是人生的职业经历。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简言之,就是在“量己力,衡外情”的情形下设计个人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包括以下步骤:评估自我,分析环境因素,确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方案,适时评估反馈。
对大学生而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的决策方式,能使大学生具备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有效的行动措施,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充分发掘自我潜能,增强就业能力,获得事业成功。
对高校而言,开展有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推动学风建设,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个性鲜明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有用之才,提高学校就业率,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风建设的意义
一般认为,学风是学生在校期间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学生在校的学习目的、态度、能力、品质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对教学质量起着较大影响。不仅影响当前的教学效果,也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高校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1、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学习积极主动性差。不少学生平时上课睡觉、玩手机、看报纸,考前靠突击,甚至有舞弊现象发生。2、学生不能合理有效地支配课余时间。多数学生把时间花在网络上,这其中上网玩游戏、看电影又占多数。还有一些学生在社会兼职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以致影响了学习。3、学生对课堂以外的一些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活动认识不够,导致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个人的原因,也有学校层面的原因。个人原因主要是目标缺失,丧失学习动力。从小到大,考上大学几乎是他们的“唯一目标”,目标一旦实现,便在理想的真空中迷失了自己,加之之前的每个阶段都是由父母和老师为他们设计好,严重缺乏自我设计、自我规划的能力,致使大学学习失去新的动力。学校层面原因也不少,其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乏是最突出的原因。
那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有何作用呢?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推动学风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具有“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发展”的特点,可以帮助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克服盲目状态,树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引导,使学生掌握大学生活的主动权,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经营自己的大学生活,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激发学生的成才愿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整体学风。另外,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等等,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同时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时,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也为学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贯穿了整个大学生活的始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体系。通过将目标导向和过程管理有效结合,对每个学生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这种监控主要是由指导老师、辅导员以及学生本人共同完成的。通过检查各阶段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适时进行总结分析,并通过班会、年级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宽范围、多层次的交流,巩固学风建设的成果,并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为创建积极向上的优良学风提供了保证。
三、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工作的启示
对高校而言,毕业生就业率直接影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评价大学有很多标准,毕业生就业率是其中相当重要的维度。它不仅反映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客观的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理念。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影响着高校能否吸引到更多更好的生源,也影响着高校能否争取到更多各方面的支持。
而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毕业生普遍就业期望值过高,又缺乏工作经验,知识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毕业生职业生涯准备不足,职业定位不准确,致使在求职中屡屡碰壁,不能顺利就业。很多毕业生参加招聘会如同“赶集”,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求职成功率很低,仅在30%左右。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很难觅到“想聘之才”。毕业生供需过程中存在的这种“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尴尬境地,固然与现行教育体制存在问题有关系,更多的则是因为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不准和职业准备的缺失。大学生在求职竞争中自我认识不足,缺乏合理职业规划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针对400名大三学生的一次调查问卷统计中,约30%的学生“对未来目标不清楚”,约15%的学生“暂未考虑”,35%的学生表示“有目标,但尚未详细规划”,只有20%的学生目标明确且做了详细规划。在与用人单位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就业能力的缺失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等,都是就业能力的具体内容。因此,开展并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己,发现并培养潜能与创造力,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应成为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四、高校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停留在低层次和低水平,仅限于就业指导部门对毕业生“临阵磨枪”式的辅导,而且内容和形式都很单一,多为大规模的求职讲座和形势教育,并且也缺乏专门的指导教师队伍。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还需要从多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高校要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好引导作用。要通过各级各类会议,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使全校学生包括教职工了解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其次,高校要尽快建立并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按照专业化、专家化的要求,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业务精、素质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队伍,并做好相关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再次,高校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建设。围绕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职业素质塑造等内容开展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增添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该类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成功校友经验分享”、“职业体验”以及实习实训等,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武华,周琳.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彭文军,丁三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