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出汗可能是气虚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季出汗,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正常机制,但动辄出汗则是不健康的表现。例如有的朋友即使轻微走动也大汗不止,汗珠滚滚而下,常常让人感到狼狈和不方便。还有的中老年朋友出汗以后常常伴有头晕、气短、食欲不振、困顿疲惫等,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状态。
  中医认为,动辄出汗多为气虚,汗孔开合失职、统摄无权所致。“肺气不足、卫阳不固”,汗多最易伤津耗气,尤其对于身体较虚弱或平时缺少体育锻炼的人来说,过多出汗很容易降低身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导致着凉感冒,进而引发关节、肠胃不适等。要调理气虚引起的多汗应以补脾益气为主。可选服补中益气丸以培土生金、益气敛汗,也可采用黄芪泡水喝,每天10克黄芪,像喝茶一样加水浸泡后,随便喝就可以。
  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尝试以下补气药膳:
  党参乌鸡汤
  〖原料〗干党参10克,母乌鸡半只,干山药10克,沙参10克,干香菇3枚,大枣2枚,生姜少许。
  〖制作方法〗乌鸡先在沸水中焯去血沫,与上述其他原料文火炖2小时即可。每周食用1~2次。
  这道药膳可以补气固表,同时补中和胃,对于气虚者有一定的敛汗作用,对于产后虚胖多汗的妇女以及体弱的老人尤其适用。
其他文献
又到夏天,四季里最适宜养心的季节,如何平衡“劳心”与“养心”呢?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血脉,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在心的统领之下,各脏腑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才能健康长寿。假使喜怒不节、悲忧过度、情志活动异乎寻常,就可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引起疾病,损伤形体,使人早衰折寿。例如,思虑过度,可以伤人心神,以致心气郁结,胸闷不畅,进一步耗伤心血,血不养心,发生心悸、恍惚、失眠、多梦;
期刊
目的评价汉族和高加索族急性主动脉夹层(AD)的发病特点,比较2组人群治疗方式选择、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按系统评价的要求,全面检索MEDLINE(1980至2014年)、Emabse (1980至2014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80至2014年)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0至2014年),应用STATA 12.0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荟萃分析。结果高加索族患
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吃萝卜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为什么要夏吃姜呢?不少人会想,夏季天气炎热,姜性味辛辣,容易上火,不应该吃啊。其实不然,夏季之所以要吃姜有两点理由:  夏季本身就是姜的生长季节,我们在这个时候能够吃到非常新鲜的嫩姜,就是我们常说的仔姜。从自然生长规律来看,摄入当季食物是非常符合身体的自然需求。  夏季特有的气候给我们带来的特殊需求。夏季天气闷热潮湿,容易使我们感受湿邪而产生
期刊
我们知道,冬天经常因为受寒得风寒感冒;那么,相应的,夏天得的感冒,是否就是风热感冒呢?  其实不然,夏天我们反而更经常患风寒感冒。  在中医认为,感冒属于太阳经证,太阳经运化受阻,风寒束表;感冒又称风寒感冒。正因为天气大热,毛孔都是张开的,人体一直在出汗。而我们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空调,比如空调公交车,比如办公室空调间,当身体很热且在出汗的时候,一吹空调就很容易让外邪长驱直入,也就是感冒了。再加上天气
期刊
期刊
每年夏天,都有不少人因耐受不了闷热的天气而发生中暑。中暑的先兆是感到头痛、头晕,出汗多,口干渴,四肢酸困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若出现轻症中暑,体温往往升高到38度以上,并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有的则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重症中暑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    中暑的急救方法      ※ 发现自己或他人有中暑症状※  要赶快离开
期刊
夏天艾灸好吗?  我回答的很简单:对于有些慢性病,夏天艾灸会好于冬季,尤其是风湿类的疾病、哮喘、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等,都适合夏天艾灸。  有句话叫做“冬病夏治”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中医主张“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便是该理论的具体体现。  夏季患者血经络畅,皮肤腠理宜泄,此时恰当艾灸益气补阳治疗,并辅以静养,做到治养结合,治疗效果必将大增。因此,大部分冬春季节无法治愈的患者,通过
期刊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通讯、金融IC卡改革、移动支付等产业的迅速发展、普及为行业未来需求增长提供了巨大空间;另一方面,作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WEB攻击,传统的防护已经出现盲点,而WAF(Web Application Firewall)利用其自身架构的天然优势可防护繁多的攻击类型。本文从技术角度阐述绿盟科技新上市的WAFP系列产品的功能优势。
夏季是四季中天气最热的季节,炎夏季节、持续高温、大量出汗,从而引起体内水和电解质的丢失,消耗大量的生命能源,自然损伤肝细胞。此外,夏季昼长夜短,睡眠不足,这样就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从而使原本已经受损的肝细胞雪上加霜。  中医认为夏季暑热,耗伤人体气阴,人体唾液、胃液、胆汁及肠液等消化液分泌物,肝病患者食欲不振、无味、进食明显减少,影响消化功能的吸收,降低机体抵抗能力和肝脏营养的供给。夏季若雨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