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宋皇宫内常散发着浓浓的羊膻味儿,从皇帝到大臣都好这口儿。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羊肉因此在民间也备受追捧,价钱自然水涨船高,一般的贫寒士庶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宴请重要宾客时,才能买点羊肉打打牙祭。
有个叫韩宗儒的寒士生活拮据,嘴巴却特别馋,喜欢吃羊肉又买不起,于是就想了个办法。他跟苏东坡认识,但不好意思直接向苏东坡索要字画,便经常给苏东坡写信:“东坡先生好!我这里天气很好,你那边怎么样?”“东坡先生如晤。你知不知道王安石的‘王’字有几种写法呀?”“东坡先生,你最近吃羊肉了吗?”……总之,他就这样骗到了许多封苏东坡的亲笔回信,然后把它们都拿去换羊肉吃了。据说,苏东坡的一封信能换十几斤羊肉呢!后来这事被黄庭坚知道了,他就取笑苏东坡,称其书信是“换羊书”。韩宗儒可以拿着苏东坡的信去换羊肉吃,苏东坡本人在黄州却只能吃猪肉。
苏东坡在黄州没有多少军国大事要处理,训练民兵也不是他的强项,于是他就刻苦钻研烹饪技艺。除了东坡肉,他还发明了东坡羹,并有《菜羹赋》传世。东坡先生住在南山脚下,穷困潦倒,山珍海味無福享用,就煮萝卜、荠菜来吃。煮的方法是锅里放入膏油,不用醋和酱油,也不放胡椒、桂皮之类的调料,用武火把锅烧开,烧沸一会儿后改用文火煨。菜蔬随着开水而翻腾,激发出食材自身的天然美味,最后煮成一锅酥烂滑爽、鲜美无比的羹汤。
两宋时期,菜羹是平常人家的主要菜食。羹分荤素两种,有钱人家用肉做羹,而苏东坡当时经济拮据,就用菜做羹,所用原料通常是萝卜、荠菜,或再加些时令野菜,然后调入豆粉。苏东坡十分注重烹调技术,对水、火、油的使用都十分讲究,尤其是对火候的掌握—怎样才能煮烂,何时加豆粉为宜,等等—很有经验,所以他能用最普通的食材熬制出最美味的“东坡羹”。
苏东坡自称“老饕”,是个美食达人。他的名头够大,那时又没有姓名权保护的说法,所以很多菜都被冠上了“东坡”的名字,流传至今。
有个叫韩宗儒的寒士生活拮据,嘴巴却特别馋,喜欢吃羊肉又买不起,于是就想了个办法。他跟苏东坡认识,但不好意思直接向苏东坡索要字画,便经常给苏东坡写信:“东坡先生好!我这里天气很好,你那边怎么样?”“东坡先生如晤。你知不知道王安石的‘王’字有几种写法呀?”“东坡先生,你最近吃羊肉了吗?”……总之,他就这样骗到了许多封苏东坡的亲笔回信,然后把它们都拿去换羊肉吃了。据说,苏东坡的一封信能换十几斤羊肉呢!后来这事被黄庭坚知道了,他就取笑苏东坡,称其书信是“换羊书”。韩宗儒可以拿着苏东坡的信去换羊肉吃,苏东坡本人在黄州却只能吃猪肉。
苏东坡在黄州没有多少军国大事要处理,训练民兵也不是他的强项,于是他就刻苦钻研烹饪技艺。除了东坡肉,他还发明了东坡羹,并有《菜羹赋》传世。东坡先生住在南山脚下,穷困潦倒,山珍海味無福享用,就煮萝卜、荠菜来吃。煮的方法是锅里放入膏油,不用醋和酱油,也不放胡椒、桂皮之类的调料,用武火把锅烧开,烧沸一会儿后改用文火煨。菜蔬随着开水而翻腾,激发出食材自身的天然美味,最后煮成一锅酥烂滑爽、鲜美无比的羹汤。
两宋时期,菜羹是平常人家的主要菜食。羹分荤素两种,有钱人家用肉做羹,而苏东坡当时经济拮据,就用菜做羹,所用原料通常是萝卜、荠菜,或再加些时令野菜,然后调入豆粉。苏东坡十分注重烹调技术,对水、火、油的使用都十分讲究,尤其是对火候的掌握—怎样才能煮烂,何时加豆粉为宜,等等—很有经验,所以他能用最普通的食材熬制出最美味的“东坡羹”。
苏东坡自称“老饕”,是个美食达人。他的名头够大,那时又没有姓名权保护的说法,所以很多菜都被冠上了“东坡”的名字,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