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对母婴传播预防效果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市范围内乙肝病毒双阳性孕妇9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接种疫苗剂量分组。两组分别按照0-1-6方案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20μg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1个月后采集静脉血,观察两组阻断效果。结果: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17.0%,抗-HBs阳性率为59.6%。接种20μ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4.3%,抗-HBs阳性率为93.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 20μ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优于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关键词】乙肝疫苗;母婴传播;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52-01
  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能够发挥阻断母婴传播的临床作用。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病毒传播阻断效果,本文随机抽取我市2011 年1月——2013年12月乙肝病毒双阳性孕妇94例作为观察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市范围内乙肝病毒双阳性孕妇94例作为观察对象,孕妇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5.9±4.5)岁。根据接种疫苗类型将患者分为10μg组和20μg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 两组患者(孕妇)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周、分娩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预防方法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1]0-1-6接种方案对新生儿进行疫苗接种,分别于新生儿出生24h内、月龄1月、月龄6月接种疫苗,接种位置选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处。其中10μg组新生儿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20μg组接种20μg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三针疫苗接种完毕30d后,采集新生儿3ml静脉血。
  1.3检查方法
  所有新生儿血清标本均采用ELISA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主要包括:HBsAg和抗-HBs,两种指标阳性判断均以S/CO值≥1为标准,S/CO值<1则为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到SPSS 18.0统计软件中,数据均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BsAg阳性率比较
  对我市2011年1月——2013年12月94例双阳性孕妇进行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排除双胎者,其中94例0-1岁新生儿中,共有乙肝患者10例,男婴6例,女婴4例。其中10μg组新生儿HBsAg阳性例数为8例,阳性率为17.0%,明显高于20μg组(2例/4.3%),两组HBsAg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2。
  表1—2 两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比较
  2.2抗-HBs阳性率
  10μg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59.6%,明显低于20μg组(93.6%),两组抗-HBs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3。
  表1—3 两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比较
  3.讨论
  我国属于乙肝疾病高发地区,HBsAg携带率达到10~15%[2]。成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通常会出现急性肝炎表现,并逐渐恢复至正常,少部分人群将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但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则多数将发展成为HBsAg慢性携带者,成年后易出现原发性肝癌等肝脏疾病。乙肝病毒可通过血、血制品、破损皮肤、黏膜组织、母婴及性等途径传播,其中母婴传播占有很大比例。现阶段,国内很多地区开展接种乙肝疫苗对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进行阻断乙肝病毒传播,取得一定效果。
  根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a)10μg组和20μg组接种乙肝疫苗后,新生儿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17.0%、4.3%,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9.6%、93.6%,P<0.05。10μg组新生儿血清抗-HBs阳性率明显低于20μg组,考虑原因可能是部分新生儿血清抗体滴度下降,且未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本研究结果显示,20μg组母婴传播阻断率明显优于10μg组,与权威报道结果相符[3]。因此,建议乙肝母亲所生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为其接种20μg重组(CHO细胞)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必要时可间隔3-4周再注射一次,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肝抗体水平,有效预防新生儿携带乙肝病毒;(b)单独使用乙型肝炎疫苗,尤其是小剂量乙肝疫苗,虽然能够对乙型肝炎HBsAg、HBeAg双阳性新生儿产生一定阻断作用,但仍然有部分抗-HBS阴性物质处于无应答状态,进而导致抗体消失,这说明乙肝疫苗并未对这部分新生儿发挥保护效果。这部分新生儿免疫功能可能处于正常水平,也可能是免疫功能抑制者,因此发生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疫苗剂量、接种次数及新生儿自身机体等因素相关。对于未能完全发挥阻断作用的新生儿,应及时复种疫苗,最大程度降低病毒感染可能性。同时,定期回院复诊,并检测抗-HBS阳性率,方便掌握新生儿免疫应答情况。
  综上所述,针对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如何为新生儿选择乙肝疫苗问题,临床应予以充分重视。关于免疫后效果评估、复种时间,应根据新生儿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进而发挥阻断传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文亮,高丽.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24(13):38.
  [2]冯剑辉,陈立林,曾红莲.汉逊酵母与酿酒酵母乙肝疫苗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比较[J].现代医院,2012,02(50):251~252.
  [3]孙翔.不同剂量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J].南京医科大学,2012,05(26):27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验证双滤膜过滤方法消除供试液抑菌活性的有效性,探讨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建立双滤膜过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将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黑曲霉以及白色念球菌作为挑战菌,以培养基稀释法和离心沉淀法作为对照方法,双滤膜过滤方法作为实验组,考察双滤膜过滤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定量限等。结果:利用双滤膜过滤法在准确度、精密度、定量限等检测方面的结果优于或与现行的中国药典收载的方法持
期刊
【摘要】从临床具体病例入手,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方机理及证治规律,探讨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半夏白术天麻汤;美尼尔综合征;颈性眩晕;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32-02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代大家程钟龄《医学心悟· 第四卷眩晕门》,由天麻、半夏、白术、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等药味组成,具有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的降压方案针对老年性原发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8月至于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90名老年性原发高血压病人,采用简单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5人,两组病人都给予氨氯地平的基础用药,A组在基础用药之上加上替米沙坦,B组在基础用药之上加上阿米洛利,观察两组病人在用药治疗前后EO(内源哇巴因)、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NO(一氧化氮)、ET-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对274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孕妇阴道试产,阴道试产成功146例,试产成功率84.88%,其中前次分娩已临产进入活跃期的孕妇,占阴道式产成功中的83.56%。结论:剖宫产史作为再次妊娠剖宫产的指征是不合理的,如无剖宫产指征,应给予试产,因剖宫产可带来近期并发症。  【关键词】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方式。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经络疼痛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内收治的,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和临床表现确定其临床症状,然后选取位于四肢末端上的与其疼痛经络相对应的井穴给予针灸治疗,30min/次,均治疗3-5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的有72例、治疗有效的有24例、治疗无效的有4例,分别占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冠心病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补气活血法实施治疗,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本院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0例,对比组病人采取西药实施诊治,研究组病人则采取中医补气活血法进行诊治,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病人在经过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后,其中有16例(53.34%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白蛋白尿与糖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体检检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0例,根据患者病情将患者分为糖代谢正常、血糖代谢异常以及糖尿病3组,分别对患者的糖代谢水平、血脂、微量白蛋白平进行研究,最后分析不同糖代谢水平以上指标的差异性。结果:糖代谢正常、血糖代谢异常以及糖尿病患者的白蛋白尿异常率逐渐升高,差异明显(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的妇科B超筛查结果,学会利用医学资源让广大女性认识到妇科检查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绝经女性患者300例,比较不同年龄层次阶段的绝经后女性患者,使用彩色B超仪器通过阴道对住院绝经后女性患者进行筛查。结果:经过对比得出50-58岁年龄段女性体检患者疾病的总发病检测概率为80.1%,高于59-68岁年龄段的女性患者疾病的发病概率62.5
期刊
【摘要】本文目的是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2例,任意分成两组,两组患者都接受关节腔曲氨奈德、玻璃质酸钠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离子导入和膝关节功能锻炼的三联疗法。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率是91、67%,对照组则是77、77%。最后得出结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的三联疗法明显优于常规疗法,值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物理康复治疗对产妇早期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产妇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产妇3个月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3级的人数比例为81.25%,对照组为40%,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正常的产妇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