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本该是忙碌于紧张的学业,被试卷埋没的日子。但就在那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宁波中学组织的社会实践课程——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走校”活动。
我们全年级四百多名师生,一起前往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提早体验了大学生活。
因为对化工感興趣,我选了化工专业。我也随着化工专业的师生们,度过了一天的走校生活。
“同学们知道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成就是什么吗?”这是老师问我们的第一句话。
大家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老师笑道:“2016年获奖者的发明是分子开关,大家可别觉得诺贝尔奖遥不可及,这些研究,在将来很可能就会走进日常生活。”说着,又向我们介绍了红豆杉中紫杉醇的提取方法,屠呦呦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等。
“本来不可能的事,因为化学,因为科技,正在变得可能。”
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研究成果。看着发表于国家杂志上的一篇篇论文、一份份研究报告,我才发现,高中所学的知识,只是化学海洋中极其基础极其普通的一部分,其实有关化学的研究,是如此广阔。之后,几位热情的实验员,把我们带到实验室,让我们体会雪花膏的制作。
行走在实验楼的走廊里,我透过玻璃窗看到很多精密庞大的仪器设备,不禁又惊又喜,在化学课本里看过无数遍的设备竟然与我如此接近,课本里的插图竟然变成了现实。
一走进实验室,我就看到小黑板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实验步骤。看着摆放整齐的实验器材,我和其他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动手操作。
听完老师的讲解,我们立刻付诸行动。我们先按照老师的指示称量药品,谁知一开始就出了麻烦!药品不是称多就是忘加,拧不开承装离子水容器的水龙头,或是把药品撒到了实验台上……一路跌跌撞撞,最后总算是完成了药品的配取。
接下来是水浴加热的环节,50℃,65℃,70℃……温度计上的读数一点点提高,原先并不互溶的有机物逐渐变为透明的液体,水相、油相、酯化反应、皂化反应……化学课本上那些熟悉的名词变成实物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我深深感到,通过实践获得的快感,是化学课上仅仅获得理论知识所无法比拟的。
终于,大烧杯里的水沸腾了起来!我们用试管夹小心翼翼地把试管从沸水中取出,等待其冷却至50℃后,把水相和油相进行混合,原先透明的液态物质随着混合变成了乳白色,雪花膏总算是略具雏形了。
看着配置好的溶液逐渐冷却凝固,由原先的液态逐渐变成胶状,我第一次感受到,化学,可以离我这么近,离现实生活这么近!
实验完成,看着我装在鼓鼓的透明袋子里的洁白的雪花膏,未报化工专业的同学纷纷抢着要我“分他们一杯羹”!
今天,在实验室里,我第一次一个人动手称量配置化学药品,第一次见证皂化反应的发生,第一次自己进行水浴加热,第一次了解到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护肤品的制作过程……
如果科学仅仅停留于理论,那么它必然是暗淡无光的。在课堂上,我们学到的是知识,是“是什么”,如果缺少了实践,我们就很难知道如何运用知识,很难学会“怎么做”。
在课堂上,我被告知丙三醇是黏稠状的液体,直到经过这次走校,我才知道到底是怎么样的黏稠;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我觉得水浴加热并不那么困难,直到这次亲自体验,才发现连操作试管夹都并非易事。
有位大师曾说过,任何理论都不如现实具体,如果我们永远把自己的视野局限于课本,满足于“知道就好”,我们最多只能无限接近满分,却永远无法达到甚至超过满分。
如果忽视了实践,而单纯追求分数,我想,那化学课本上的东西,最多只会转化成答题纸上的文字。
我感到幸运,因为通过这次走校活动,课本上的丙三醇成了“我的”丙三醇,课本上的水浴加热成了“我的”水浴加热。
夕阳西下,一天的社会实践课程即将结束之时,漫步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校园里,这里的学长还不忘向我们介绍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重要的是自主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
或许将来考大学时,我不会报化工专业,但这次走校体验将成为我永远的珍藏。
(指导教师:李克刚)
我们全年级四百多名师生,一起前往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提早体验了大学生活。
因为对化工感興趣,我选了化工专业。我也随着化工专业的师生们,度过了一天的走校生活。
“同学们知道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成就是什么吗?”这是老师问我们的第一句话。
大家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老师笑道:“2016年获奖者的发明是分子开关,大家可别觉得诺贝尔奖遥不可及,这些研究,在将来很可能就会走进日常生活。”说着,又向我们介绍了红豆杉中紫杉醇的提取方法,屠呦呦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等。
“本来不可能的事,因为化学,因为科技,正在变得可能。”
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研究成果。看着发表于国家杂志上的一篇篇论文、一份份研究报告,我才发现,高中所学的知识,只是化学海洋中极其基础极其普通的一部分,其实有关化学的研究,是如此广阔。之后,几位热情的实验员,把我们带到实验室,让我们体会雪花膏的制作。
行走在实验楼的走廊里,我透过玻璃窗看到很多精密庞大的仪器设备,不禁又惊又喜,在化学课本里看过无数遍的设备竟然与我如此接近,课本里的插图竟然变成了现实。
一走进实验室,我就看到小黑板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实验步骤。看着摆放整齐的实验器材,我和其他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动手操作。
听完老师的讲解,我们立刻付诸行动。我们先按照老师的指示称量药品,谁知一开始就出了麻烦!药品不是称多就是忘加,拧不开承装离子水容器的水龙头,或是把药品撒到了实验台上……一路跌跌撞撞,最后总算是完成了药品的配取。
接下来是水浴加热的环节,50℃,65℃,70℃……温度计上的读数一点点提高,原先并不互溶的有机物逐渐变为透明的液体,水相、油相、酯化反应、皂化反应……化学课本上那些熟悉的名词变成实物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我深深感到,通过实践获得的快感,是化学课上仅仅获得理论知识所无法比拟的。
终于,大烧杯里的水沸腾了起来!我们用试管夹小心翼翼地把试管从沸水中取出,等待其冷却至50℃后,把水相和油相进行混合,原先透明的液态物质随着混合变成了乳白色,雪花膏总算是略具雏形了。
看着配置好的溶液逐渐冷却凝固,由原先的液态逐渐变成胶状,我第一次感受到,化学,可以离我这么近,离现实生活这么近!
实验完成,看着我装在鼓鼓的透明袋子里的洁白的雪花膏,未报化工专业的同学纷纷抢着要我“分他们一杯羹”!
今天,在实验室里,我第一次一个人动手称量配置化学药品,第一次见证皂化反应的发生,第一次自己进行水浴加热,第一次了解到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护肤品的制作过程……
如果科学仅仅停留于理论,那么它必然是暗淡无光的。在课堂上,我们学到的是知识,是“是什么”,如果缺少了实践,我们就很难知道如何运用知识,很难学会“怎么做”。
在课堂上,我被告知丙三醇是黏稠状的液体,直到经过这次走校,我才知道到底是怎么样的黏稠;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我觉得水浴加热并不那么困难,直到这次亲自体验,才发现连操作试管夹都并非易事。
有位大师曾说过,任何理论都不如现实具体,如果我们永远把自己的视野局限于课本,满足于“知道就好”,我们最多只能无限接近满分,却永远无法达到甚至超过满分。
如果忽视了实践,而单纯追求分数,我想,那化学课本上的东西,最多只会转化成答题纸上的文字。
我感到幸运,因为通过这次走校活动,课本上的丙三醇成了“我的”丙三醇,课本上的水浴加热成了“我的”水浴加热。
夕阳西下,一天的社会实践课程即将结束之时,漫步在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校园里,这里的学长还不忘向我们介绍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重要的是自主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
或许将来考大学时,我不会报化工专业,但这次走校体验将成为我永远的珍藏。
(指导教师:李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