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zjh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失约变得稀松平常,当怀疑淡漠成为必备的社交常识,当诚信成为遥远的海市蜃楼,当一诺千金渐渐成为传说”,在这个社会,仍有为守约抱柱而死的尾生,有为一言九鼎践诺而放弃收益的商人,在遥远偏僻的地方,还有“衣冠简朴古风存”的人们。
   物以稀为贵,正因为诚信的缺失,才更需要我们诚实守信,才更彰显了诚信的价值。台湾某地有人摆了一个蔬菜自助摊,各种时令蔬菜任人自取,随意投钱。这种互相信任的人情氛围多么可贵。而摊子中摆放的漫画上的两行字更令人心中一震:这里没有监视器,只有上帝的望远镜。
   是的,道德不靠法律看守,但上帝远远地看着。
  心 约
  ◎寒江雪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年轻的男子因为要从军,即将与他的未婚妻分别。离去前,他每次总会约她在某棵大树下见面。那男子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回都迟到,而且每次他迟到后都会腼腆地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而她的未婚妻总是笑着对他说:“还好,我也不是等了很久。”
   那男子起初信以为真,后来有一次他准时到,却故意在一旁等了一个小时才走过去。没想到,那女孩一样露出微笑说着同样的话,那时他才知道,不管他迟到多久,她总是为了不让他尴尬而体贴地骗他。
   后来他被派去从军,怕一去不知几年或回来时人事已非,他便与她约好回来时若找不到对方,就记住到那棵大树下等。
   时光荏苒,20年过去了,那男孩都没有回来——因为他在国外时,不幸被炸药击中,因昏迷而失去记忆。直到十多年过去了,他才在无意中恢复记忆,无奈他已经在国外娶妻,而他也相信他的未婚妻以为他已经死了。
   又过去了5年,妻子去世,他带着一颗忐忑的心回到祖国。想起那段刻骨铭心的旧情,带着缅怀的情绪,他在下飞机的第一天,就直接换乘出租车前往那棵大树下。映入眼帘的是繁华喧嚷的商店街,还没完全走近,他的心就碎了。大树呢?他唯一的记忆被分割了。
   他在原地发了一阵呆,正想该走了吧,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个摊贩。于是他想,买包烟抽抽也好,他走上前,向那位摊贩要了一包烟。那蹲在地上的摊贩缓缓地抬起头,两人目光交会的一刹那,他看清楚眼前这个摆摊的老妇正是他昔日的未婚妻,他满眶的热泪顿时无法抑止。电光火石间他理出了答案:她一定是为了怕我回来找不到她,又不知我什么时候会回来,于是在这个地方摆摊等我。
   他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好依旧轻轻地对她说了句:“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没想到她照样还是给他一个微笑,温柔地回答:“还好,我也不是等了很久。”
   (选自《爱情·婚姻·家庭》2006年8月刊)
  品 读
   对不怎么守信的人来说,每次失约都会找出理由。而守信者只坚守一条原则: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才有一诺千金的成语,才有“得黄金千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赞誉。
   故事很简单,只是重复着两句平淡的对话,故意省略了生活的艰辛和曲折。也许,在女主人公的眼里,那些日常的艰难和爱情的等候比较起来都不值一提,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过后,在她心里只守着四个字:不见,不散。
  百年契约
  ◎陈志宏
   有位慈父,一天到晚在土地上辛勤劳作,希望能给孩子们幸福生活。经过努力,他成为富甲一方的农场主。那块地丰饶肥沃,面积很大,边界是陡峭的悬崖,崖下河水清清。
   一次,父亲把最小的儿子带在身边,到庄园里去巡视。孩子才5岁,见什么都新奇,趁父亲不注意,就溜到园子里一个人玩开了。中午时分,父亲四处寻儿不见,心慌气躁。傍晚,他终于发现了儿子——可怜的孩子坠入危崖,已经溺水身亡。
   遭遇如此不幸,他简直要发疯了。为了能够天天“看见”儿子,他在庄园里垒了一个小坟冢,每天黄昏步行到墓前,伫立在风中忏悔。
   这一年是公元1797年。
   几年后,他家道中落,不得不转卖自己的庄园。当时,他对买主提出了唯一的要求:“请您务必写入契约:我儿子的墓必须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掉。”
   墓地上野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多少年过去,土地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百年流转,孩子的名字都流失了,但是,孩子的墓在一张张契约的保护下,完好无损。
   一百年后,这块风水宝地被政府圈定为格兰特将军的陵园。纽约市政府遵守墓地的契约,依旧保留孩子的坟墓,而格兰特将军就安置在他的身边。格兰特将军是美国第18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的北方军统帅,这样英武的将军,历史的风云人物,死后竟与一个无名孩子毗邻而居,不能不算世界奇观。孤独百年的孩子,与伟人做伴。
   1997年,时任纽约市市长的朱利·安尼来到格兰特将军陵园,隆重纪念将军逝世一百年。与此同时,作为土地主人的代表,朱利·安尼市长亲自签约,承诺让无名孩子的陵墓永远存在,并把这个故事刻在了墓碑上。
   一份普通的契约能够维持两百多年,不能不让人感叹。道理很简单,我承诺了,就一定做到。
   当今社会,有人曾开玩笑说,除了亲娘和自己的年龄是真的,其他的你都得提防是假的。的确,当失约变得稀松平常,当怀疑淡漠成为必备的社交常识,当诚信成为遥远的海市蜃楼,当一诺千金渐渐成为传说,墓地的一纸百年契约,分明向我们证明着什么,怀念着什么,也呼唤着什么。
   墓地的新主人完全可以毁约,将土地辟为他用,谋取更大利益,但是,他们却一代一代地遵守着契约,将诚信的火把坚定地传了下去。他们相信,诚信是自己的第二生命,是将自己从庸碌人生提升出来的阶梯……
  (选自《视野》2008年第12期)
  品 读
   这个故事体现了西方典型的契约精神。事情小,但细细品味,却内涵丰富、旨意深远。
   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是民主与法律的重要基石。卖和不卖,买和不买,卖给谁,有什么条件,这些都任人选择,体现的是自由;格兰特将军和一个无名孩子毗邻而居,纽约市市长也只能代表那块土地的主人,这体现了平等;而一旦签署了契约,双方必须遵守,不隐瞒,不欺诈,守信,这才是契约精神的核心。    这是多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宪法,其实就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签订的一份契约。
  古风
  ◎杨彤云
   娘患绝症,似炕头如豆的残灯,该安排后事了,可治病欠债,愁绪胀得狗饶胸闷,蹲草团上抱头苦思……
   妻,守在娘的炕头,沉默良久,说:“明儿蒋庄会,只有卖咱那头牛……”
   狗饶惊得身一颤:“牛是咱家的宝……”
   “反正俺不忍咱娘薄走!”
   思虑再三,狗饶依妻之意:卖牛!
   路远。狗饶早吃饭,揣俩锅饼,棚里牵牛,牛挣缰绳,“哞哞”叫得凄楚。狗饶嘴对牛耳:“无奈呀!”牛汪着泪随狗饶上路,边走边扭头回望,恋家之情催狗饶心酸。
   到会已近午时,栓住牛,狗饶坐旁边等人问价……等到会上人稀,竟无人问津。狗饶急躁,起身吼:“谁买牛——”
   总算有个铁塔似的黑汉过来问:“咋卖?”
   “您说……您说……”狗饶激动得口吃。
   黑汉衣襟下攥住狗饶两个手指,松开,再攥住五个手指,注视着狗饶的脸色。
   “二十五块?”
   “嗯。”
   “三十!”
   “二十七!”
   未经中间人,成交!
   黑汉伸手怀里抓钱,愣住了,抱歉道:“忘带钱了。”
   狗饶抓紧缰绳,失望。
   黑汉找来块青瓦,掰两半,递给狗饶一半,说:“明个午时,烽火台对瓦过钱!”
   狗饶卖牛心切,稍加犹豫,说:“一言为定!”
   “决不食言!”
   狗饶松开缰绳,拿出锅饼,递黑汉一个,吃罢,揣着半片瓦回家……
   守在娘炕头盼归心焦的妻,见狗饶回来,忙挑亮油灯,热饭,端夫手里,问:“卖了?”
   “卖了。”
   “多少?”
   “二十七块!”
   “中!钱哩?”
   狗饶放下碗筷,掏出那半片瓦。
   “破瓦片能当钱?”
   “明儿个去烽火台对瓦过钱。”
   “哪的买家儿?”
   狗饶蒙了:咋就没问那黑汉家住哪儿哩!
   妻愕然,双手捂住脸哭了:“咋恁傻哩——”
   狗饶和妻辗转反侧,一夜没合眼……日头一竿子高了,还闷在炕上思忖:“是否去烽火台?唉,去!”
   妻劝他:“枉然,家歇吧。”
   狗饶饭也没心吃,揣上那半个凉瓦片,没精打采地朝烽火台挪……
   日头偏西了,狗饶才蹭到。四野碱荒耀眼,一望无际;烽火台上蓬蒿丛生,迎风抖动,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恐惧陡然袭上发梢。
   突然,那黑汉猛虎般蓬蒿间跃出,一拳击倒狗饶,怒吼:“你个龟孙,咋不守信约?等得我饥又饥渴又渴!七尺汉子岂有说话不算之理!”
   狗饶爬起身,不觉哪儿疼,掏出那半片瓦。
   黑汉对得严丝合缝,吧唧一声摔了,当面验钱,白花花的现洋哗啦地上一扔,大步流星地走人。
   狗饶喊:“哪庄儿哩?”
   黑汉头也不回:“彭砦——”
   狗饶欣喜若狂地颠回家,已是掌灯时分。夫妻俩兴奋得鸡叫了也没睡意。
   正说着话儿,忽听“哞哞”的牛叫,耳熟,出来一瞧,牛又回来了!惊喜之余,狗饶和妻商定:明儿个给那黑汉送牛……
  品 读
   这是乡下人之间的买卖方式:贵重的物品,白花花的银洋,其兑现的信物不是支票存折密码印章,竟然是半片青瓦。摔了咋办?丢了如何?不守信怎么着?其实,这些都是现代城里人复杂的想法,古风淳朴的乡下人压根就没想这么多,他们只知道“一言为定”“决不食言”,因此他们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简简单单,纯真善良,房前是绿树,房后是清溪,过着我们一直向往的日子。
   守信也有回报,你看结尾,牛回来了,夫妻俩二话没有:明儿个给那黑汉送牛。人和人之间,本来就这么简单。
其他文献
观察一棵树的生长形态,对如何培养开放性思维是很有启示的。树有许多不同层次的枝丫,主干分出向不同方向伸展的大枝丫,大枝丫再分出向不同方向伸展的小枝丫,小枝丫继续分出更小的枝丫……如果让我们的思考像树的枝丫一样不断伸展,那我们的思路就多起来了;如果能够把对某个问题的思考像树一样画出来,那我们所想到的东西之间的逻辑关系、层次关系就明晰而直观了。即使不是为了写文章,这种方法也应该经常使用,它可以使我们的思
期刊
独自立在江边,望远处崇山峻岭,与绿水交相辉映,一朵云彩飘过,一阵清风自来。  便是因此,我才不愿跟着导游去旅游——那滔滔不绝的苍白的解说词,便能将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风流人物之悲壮诉说出?不能!因此,我更爱静静地立在撩人的西子湖畔,带着春天的烟雨,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她相会。浓浓的雾气朦胧了她的脸庞,使她更加风姿绰约,清风徐徐飘来,带着她独有的诗意的气息。  似那句经典的“距离产生美”,那是虚而
期刊
“你有把握?”  “我没有。”  “我这一生中,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事先觉得有把握的。”  “可是你每件事都做成了。”  “就因为我没有把握,所以我总是特别谨慎小心。”  屋子盖好就是为了要拆的,人活着就是为了准备要死的。  聪明人总是时常有烦恼。  有烦恼至少比没有烦恼的好。  因为世上只有死人才真的没有烦恼。  相思本就是种烦恼,所以才令人老。  可是你若是多想一想,仔细一想,就会知道还有人可
期刊
人教版第三册和苏教版必修二中,教材编写者都选用了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在《祝福》这篇小说中,作者这样叙述阿毛的故事:  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
期刊
流淌于山间的小溪哗哗作响,收纳百川的大海却平静无澜;跳跃于灌木丛的燕雀叽叽喳喳,翱翔于青云的鹏鸟却一语不发;肚子里半瓶水晃荡的人慷慨激昂,胸中有沟壑的人却少言寡语。  今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面对媒体不断闪烁的镁光灯和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话筒,不但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反而愈发谦逊。她从不刻意卖弄自己的学识,在她看来,她所做的无非是将中医中很小的一部分加以延伸开来,让它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将
期刊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李白如是说,亦践行之。据《新唐书》本传记载,李白“性
期刊
暑气未消,雨后初晴,我们几个沉迷大自然野趣的发烧者驱车前往开化。沿着蜿蜒的池淮河,行走在彩虹出没的山谷间。  奔向高高西山   长虹乡如一片芭蕉叶片,池淮河就是叶的主脉。雨后的树枝与草叶,雾气升腾,露珠在乍晴的阳光里闪烁点点光影。时令早已过了处暑,茶园逼人的翠绿却丝毫不减。戴着遮阳帽、护袖套的中年妇女,悠闲地在茶垄间采茶。年轻的采茶姑娘哪儿去了?问过之后才知道,和这些清香的茶一样,都去了繁华的大都
期刊
一盘好菜,绝不能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酸要酸得动人,甜要甜得清冽,苦要苦得劲道,辣要辣得深入,咸要咸得有味。同样的道理,一篇好的作文,绝不能缺少打动人的地方。上一篇中我谈了“酸”与“甜”,这篇就谈谈“苦”“辣”“咸”。  苦  提起“苦”似乎都让人皱眉,“苦”字似乎不应该出现在这个繁荣和谐的社会上。事实上,苦的食品往往带给人的却是健康,苦尽甘来的感受往往更加美好。能够大胆地去写“苦”的文章更容易
期刊
青年的幽默: “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借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兄”,幽默地表达了对自身命运安排的不满。这只猪身上发生的怪事越多,就越证明那个时代的荒谬,可猪最后跑了,“我”却依然固守原地,恐怕看到这里大家都笑不出来了。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
期刊
从小到大,我读过古今中外许多人的作品,但让我回味无穷,在我的青春年华中留下最浓厚的一笔的,要数J.R.R.托尔金的作品了。更让我喜爱的则是他的巅峰之作《魔戒》。作为世界奇幻小说之父的托尔金,用这部作品让全世界的人了解到他的中土世界,也让全世界的读者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虚幻世界——中洲。  一枚神奇的指环,一个充满了世间所有的邪恶、贪婪和欲望的戒指,给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带来了一次惊险的旅程。生活在夏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