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历史经典课题的实施策略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uo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课题是指教师熟悉程度高,中学教学界关注程度高的课题。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于这样的经典课有着复杂的感情,原因有很多,也许认为内容无趣,很难出新出彩;又或顾虑经典课例太多,自认为无法超越。笔者以《鸦片战争》一课为例,尝试就中学历史经典课题的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理解。
  本课为中国近代史,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史实较为熟悉,但认识还不够深刻。故本课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挖掘课堂深度,带动学生思考,引起心灵共鸣。通过学习,学生能概述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理解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通过课堂讲授、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素养。
  一、视角切入:不贪大求全
  学界有关鸦片战争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将这些成果全部引入课堂既不现实也没必要。贪大求全会使课堂难度极大增加,且未必有好的教学效果。高中历史课的根本出发点是学生,课堂教学需要符合学情,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故本课指导思想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众多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中选择几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
  总体思路:本课分为基础知识回顾和失灵的帝国两部分,首先结合课本回顾鸦片战争的主干知识。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利用表格和地图再次回顾鸦片战争的概况、《南京条约》内容等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地图了解清朝疆域的四至、通商口岸的位置、香港岛的位置,加强时空观念的渗透,同时对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视角选择:鸦片战争带来的最大影响,恐怕就是清朝人再也无法按照之前的模样按部就班的生活了。前朝的统治经验在面对新对手时通通派不上用场。在西方的威胁面前,清朝皇帝和官僚们就像不谙世事的孩子一样手足无措。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笔者选取军事、外交、经济三个角度探讨清帝国在面临列强入侵时所表现出的国家运转失灵。
  1.军事视角
  作为一个庞大的东方帝国,清政府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据统计,战前清军总数约有80万。那么开战之后80万大军哪里去了?实际参战兵力有多少?拥有如此多军队的前提下,我们为什么还会输掉战争?只是因為武器装备有差距吗?鸦片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便是军事失灵,从军事视角入手进行探讨有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
  2.外交视角
  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外交的开端,是中国传统的宗藩外交观念与西方现代外交体系的一次大碰撞。清政府的天朝上国观念与西方平等外交理念格格不入,外交上的不对等也是造成中英冲突的重要原因。故本课另一视角选择外交,从外交角度审视帝国失灵,认识鸦片战争失败的外交因素。
  3.经济视角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因素往往起到重要作用。从经济视角探讨鸦片战争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视角。在经济方面,本课着重探讨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态度、政策及其影响。由此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贸易政策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迅速发展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驰。在新形势面前,清政府的经济政策也失灵了。
  二、史料选择:不避经典史料
  1.充分利用现有教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多数教师都会引用课外史料来充实课堂。久而久之难免形成重课外,轻教材的思想。笔者认为,史料运用并没有高下之分,凡是对课堂教学有帮助的史料都可以用。故本课的“鸦片战争再回顾”环节就以教材为依托,提出以下两个学习任务。第一,请同学阅读人民版必修一第24页,从时间、发动国家、结果及影响等方面自主学习鸦片战争的概况,并将知识表格补充完整。这一问题较为简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亦可熟悉课本内容,为之后的问题探讨奠定基础。第二,请同学继续阅读教材第24—25页,概括《南京条约》的内容,并结合中国地图思考《南京条约》的危害。这一问题难度有所增加,故留给学生3分钟时间思考。学生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利用课件将答案在地图中呈现,以便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除《南京条约》外,列强通过《南京条约》附件等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权等多项特权,进一步损害了中国主权。接连军事失利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清政府在面对新情况时的尴尬,以往的应对方式均派不上用场,千百年来的经验好像失灵了。
  2.充分利用经典著作
  近代中国遭受了无数的屈辱,故建国以来史学界一贯重视对中国近代史的反思,涌现出了许多近代史研究大家,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这就使本课在选择史料时面临着一个幸福的烦恼——优秀的史料太多,不知该如何取舍。是否一定要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一些经典研究著作是否是老生常谈,不宜再用?笔者认为不尽然,史料是为教学服务的,高中历史课不是研究成果汇报更不是文献综述,与本课设计不符的史料即使再新颖也不能随意引用。相反,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经典著作,只要与本课设计思路相吻合且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就是最佳史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故本课选取了蒋廷黻、茅海建、徐中约、王开玺四位先生著作中的一些史料,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军事、外交、经济三方面的失灵。
  (1)军事失灵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中提出了80万大军哪里去了的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开始时,清军在全国的总兵力为80万,战争中实际动员的部队约10万。英国远征军兵力最多时有2万人……此时的清军已经不是一支纯粹的国防军,而是同时兼有警察、内卫部队、国防军三种职能。其中国防军色彩最淡,警察的色彩最浓。80万清军分散驻扎在各处,其主要任务是防范百姓……在实际交战中,由于丧失了制海权,参战的10万清军虽有人数优势,但由于分散于千里海岸线上,导致绝大多数战役战斗清军的兵力与英军相距不远。而在1840年7月定海之战,1841年1月大角沙角之战和1842年7月镇江之战中,反而是英方兵力占优。”[1]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上述史料可以得出:清军已完全成为对内压迫的工具,无法承担起保卫国家主权的重任。且由于实力差距,清军战略战术选择不当,造成严重失败。但令人痛心的是,战争的失败并没有使统治者立刻觉醒。“鸦片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中国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落后……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2]“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3]
  (2)外交失灵
  在外交板块,本课从此“夷”非彼“夷”,条约为何物?两个问题入手,分析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外交观念和政策的失灵。
  (a)此“夷”非彼“夷”
  材料二:“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因为在这个时候到东亚来的英、美、法诸国绝非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满清可比……来和我们打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4]
  “西洋人到中国来的,我們总把他们当作琉球人、高丽人看待。他们不来,我们不勉强他们。他们如来,必尊中国为上国而以藩属自居。”[5]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请思考:他们不来,我们为什么不勉强他们?清政府为何视欧洲国家为“藩属”?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将西方国家视为“藩属”是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朝上国的思维惯性,在面对新对手时,清政府并未能转变观念,这是一种盲目自大的体现。其次,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清政府并没有与西方交往的迫切需要,故“他们不来,我们不勉强他们”。“我们的经济是自足自给的,用不着任何西洋的产品。所以那时我们的国际贸易总有很大的出超。在这种情形之下,邦交原来可以不必有的。”[6]由此可以看出“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7]。
  (b)条约为何物
  材料三:“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至于协定关税,他们觉得也是方便省事的办法。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锐都明白的裁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现在把关税明文规定岂不是一个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办法?”[8]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这段史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方便”、“省事”。由此可见,清朝官员在对待条约时将国家主权抛在脑后,只想“一劳永逸”的将事情蒙混过去。故“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9]当然,不仅是法制,近代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3)经济失灵
  历史学家王开玺指出,古代中原王朝普遍存在“以商制夷”的贸易政策。
  材料四:“‘以商制夷’这一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者来说并不陌生。中国历代中原封建统治者有着以边关贸易羁糜控驭周边少数民族,防止其侵扰中原地区的传统……这种以‘封舱’中断中外贸易为控驭外夷重要手段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就连办事干练精明,注意了解夷务的林则徐,也曾于1839年3月按‘抗命封舱’的惯例停止了中英贸易,以打击破坏中国禁烟运动的义律等人。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即的1840年4月,林则徐仍在议论‘驭夷不外操纵两端,而操纵只在贸易一事’。”[10]
  ——王开玺《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制夷思路探论》
  “封舱”政策本是针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进入近代后已经完全落伍,但清朝的统治者却不这么认为。以“封舱”手段中断中英贸易来对付英国人是当时清政府的共识。面对“封舱”政策,英国人最初是容忍的。但“到了十八世纪末年,外人的态度就慢慢的变了……英国此时的工业革命已经起始,昔日的手工业都慢慢地变为机械制造。海外市场在英国的国计民生上一天比一天紧要,中国对通商的限制,英国认为最不利于英国的商业发展。”[11]在此情况下,战争也就不可避免了。
  “回顾历史,鸦片显然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12]面对西方侵略者,清帝国种种失灵的背后是中西之间天下宗主与国家主权,小农经济与工业革命,君主专制与代议制民主,宗藩朝贡与现代外交的全面的差距。回顾本课,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课为本。从教师的成长出发,不惧经典课题。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合适的视角和史料。教学设计为课堂服务,课堂为学生服务,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注释】
  [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第49—63页。
  [2][1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第138、137页。
  [3][4][5][6][7][8][9][1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15页、总论第1页、第2、6、20、20—21、4—5页。
  [10]王开玺:《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制夷思路探论》,《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6期,第1—3页。
其他文献
夕阳余晖 图/雷俊忠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兴安镇源江村位于兴安镇西南部,地处湘桂走廊摩天岭山中,四面群山环抱,因条件恶劣,路途坎坷,曾是兴安镇最偏最穷的贫困村。  四周高耸的群山造就了源江村独特的小气候,自然资源丰富,山水风光绝美。因交通不变,高耸的群山成了阻碍源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行山”。  脱贫攻坚战以来,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风电场落地源江,公路直通村屯,源江村因地制宜走了一条“旅游 现代休闲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1]。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笔者以为,抓住组成历史叙述的基本元素——历史概念的解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去
一、试卷结构特点:总体稳定,稍有调整  从表格可以看出,2012年的试卷结构、题型内容、呈现方式和阅读量都保持不变,依然采用了限定性与宽泛性设问相结合的方式,设置了古文、图形、图表、漫画等新形式,延续了“试题呈现形式较生动、涵盖内容较丰富、作答要求较平实”的广东试卷风格。而试题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各模块的赋分比重调整上,《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分别由原来的28分、23分、1
春暖花开,武汉归来。  经中央批准,4月8日零时,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标志着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式“解封”、重新开启;标志着经过“战”中坚守、八方驰援,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夺取了阶段性战果;标志着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  尽管防控工作形势持续向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解封”不代表“解防”,病例零增长不代表病毒传播零风险,打开城池之门不代表敞开居家宅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1],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2]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和分配关系、消费关系、所有制关系。而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制度和机构,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诸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念。二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被广泛应用,我们的个人信息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有心的“贼”惦记。  你和你身边的朋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家里孩子刚出生,每天就有应接不暇的母婴用品广告推送;网上搜了点摄影资料,随后就被铺天盖地的摄影器材广告轰炸;刚浏览几个婚恋平台,微博上就有大量相亲对象照片发过来;大学女生社交软件中的生活照,被不法分子加工后,印在小广告上并四处散发……  
在选择、使用史料时,一些老师似乎更重视史料内容的便教利学而轻视史学方法的引领。史料出处未能征名责实,纤悉必具,且史料价值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等方面,亦白璧微瑕,美中不足,此种现象往往给教学带来些许缺憾。  某位初中老师在八年级《第三次科技革命》(华东师大版)的教学设计中引用了约翰·托兰《日本帝国的衰亡》一书中有段描写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后的文字:“火球发出比太阳表面还要热几千度的高温
2019年全国新课标历史1卷[1]论文题的材料选自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的序言文字[2],其设问方式既似曾相识,又回应当下的国情。换言之,每年论文题都有将考试、选拔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3],落实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尝试从论文题材料的形式和特点、论文题设问的特点和要求、论文题应对策略和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寻找试题变化的轨迹和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1]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但面对《中外历史纲要》的教学困境(内容时间跨度大、容量大、概念多),如何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
一、历史教学立意的内涵  教学立意,就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所确定的一节课的主题思想。[1]教学立意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贯穿的教学意图和教学方向,是基于教与学而形成的蕴含思想和价值判断,也是统领全课的教学见解。教学立意决定着教学内容的设计结构,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关注的核心内容。历史课教学立意的高低,决定着该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影响着本节课